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三年一觉扬州梦醒 ...

  •   来林家要求接黛玉进京的贾府下人被林如海神来之笔的过继嗣子给惊着了,顾不上再管林妃,连滚带爬着回京去向贾母报信。林妃对此毫不在意,耸耸肩就丢到了脑后。她对去贾家没意见,但是能不去的话,还是不去的好,就算不提贾家那些破事和隐私,在别人家里没有自己家舒服可是常识。

      贾母对林如海的举动有什么意见林妃并不清楚,但是贾家下人这一走,倒是给了她三年的空闲,借口给生母守孝不能远行,可以不用早早过去荣国府看人脸色,林妃对此极其高兴,她这阵子跟小霓玉玩儿的很好,肉呼呼的小圆球儿,白白净净的可爱极了,林妃简直把他当成大玩具似的,天天都要过去摆弄一阵。

      绛玉乐见其成,他对于自己第一天和绯玉抬杠的行为非常后悔,生怕新上任的老爹会就此厌了他,倘若林家正统小姐喜欢霓玉,对他们兄弟无疑是个大帮助。

      除了绯玉之外,其他人的想法也都差不多,都觉得自己身为嗣子,不能抢了正经大小姐的风光,便都对着林妃格外礼让三分。像那为人宽和又没什么太多心眼儿的,诸如殷玉和赫玉,在林妃的刻意交好之下,对她便逐渐亲热起来,林妃投桃报李,谁跟她亲近一分,她便回过去两分,这么一来二去的,殷玉、绛玉、赫玉等人便真如亲兄弟一样,对林妃爱护有加了起来。

      林如海一见,老怀大慰,他过继儿子,除了惦记自己一脉香火,更多的还是为独女的将来做打算的,现在见他们相处融洽,自己多放宽了一分心思,也多腾出点儿时间准备后续。

      殷玉等人来时,贾敏还没过百日,但这年的童生试却将将临近。按照律例,守孝者不得科举,但如在百日内,却可入场。因为报名时限足有一年多,倘若考生的长辈在临考前过逝不足百日,说明他报名时尚未服孝,便算不得违例。林如海心焦自己老迈,很是急着几人的前程,这里面,殷玉、绯玉、绛玉都够年纪应考,而几人的学问也算不错,下场一试,不说十足的把握,可七八分还是有的。但绛玉因丧了父母,断了上学,更无人替他缴费报名,是以这一期是不能想了的,但殷玉和绯玉却是早早上了名册,这一场如愿一试身手,倒是可以的。然而有贾敏哀事在前,林如海便找了两人来,逐一询问他们是如何考虑的。

      殷玉书呆子一个,进了林家便按规矩一日三炷香叩头哭灵礼敬贾敏,自己披麻戴孝茹素斋戒无一不诚,但却老老实实说明,他这样做只是在尽为人子的义务,事实上对于这位便宜母亲并无过分哀伤,而科举乃关乎国运的大事,既然他现在应考不属违律,那么只要父亲大人应允,他还是希望能去考试的。

      林如海一听,自己果真没看错人,殷玉是个好的,既遵纪守礼又诚实恳切。倘若他对贾敏表现的无比哀痛,林如海反倒要疑心他奸猾了。当下便点头,让殷玉自去应试。

      而绯玉那里又有不同,他因着自己的身世格外敏感,对一切能证明他实力事物的食物都专注追求,别说贾敏只是个嗣母,便是他原来那位嫡母、甚至生母过逝了,只要朝廷法律允许他去考试,他都能头也不回的扒了孝服。因此,林如海稍一透漏口风,绯玉立刻接口,毫不客气的说自己一定要拿下秀才头衔。林如海对绯玉的冷情大为不满,然而并不表露,点点头让他自去准备,可是自己却一手不伸,背着人只管教导殷玉,却对绯玉不闻不问。

      林妃倒是一视同仁,听见几日后,两个长兄要去参加童生试,问过嬷嬷以后,便一式两份各给缝了一个没绣花的书袋,亲手送了过去,让他们装笔墨砚台,并预祝哥哥们一举夺魁。殷玉过去被弟弟妹妹们当蛇蝎避惯了,来了这里,上到绛玉、赫玉,下到林妃、霓玉,都跟他亲亲热热,心里十分受用,因此,一见林妃的心意,立马便欢欢喜喜的收下了。倒是绯玉那里,只扫了一眼,冷哼一声,抬手接了却随即丢到一旁。还是他从原来家里带来的一个自小跟着他的小厮,好说歹说,死活劝着他带上了。待到进场那日,林如海亲身去送,见两人提篮里都放着林妃的针线,倒是格外和蔼了一些,看向绯玉的时候也有了一丝笑模样。

      九日后,林如海遣人到贡院接回了累成两摊稀泥的殷玉、绯玉,也不过问考得如何,只往书房里一送,从此关门闭户,让他们兄妹安安分分守孝三年再说。

      然而,林如海的打算终究是无法实现,毕竟,任谁家一门双子高中童试也不能一声不吭装作没这回事。林家殷玉、绯玉双双得中秀才,特别殷玉还是魁首,如此,林如海便是想低调都不可能了。

      林如海身为盐政,乃是苏杭地界上除了知州以外最大的官儿。但是知州的衙门的杭州,于是他就成了最大的,故而来恭贺的人络绎不绝。接待了两三天官场上的同僚之后,招待会转为内部举行,前一阵子攉龙起来的林家族人来了没一百也有八十,连绯玉、丹玉、彤玉的父母和绛玉的叔婶都来攀附。殷玉的爹娘倒是没来,大约是觉得送出了亲生儿子这事儿有些羞愧,但是能忍住不来攀龙附凤倒是说明这家人还是知道廉耻的。反观林江,对着原来连长相都记不住的绯玉笑成了一朵花,口口声声的套近乎,就差明着说要接他回去光宗耀祖。这话要是早两个月说,绯玉肯定一口答应,但是现在嘛,他突然发现了报复生父嫡母更好的办法——就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走上高台盘,却就是搭不上话来,这样可比教训没用的嫡兄来的更爽!

      林妃拿守孝当借口,拒不出面待客,而她的年纪又确实小,于是那些打着内宅主意的夫人们只得惺惺而归。外面的男人们,林如海深谙太极之道,林殷玉书呆子的比木头还实心,林绯玉鼻孔里看人,跟谁都爱答不理的,到的最后,这些人竟是一无所获,除了在林家吃了几顿偏素的客席,每人领若干不大值钱的回礼,什么好处也没捞着。

      不过也有人不在此例,贾府派来的人就相当顽固,一方面一定要见到大小姐,说是老太太心疼,定要让人亲眼瞧瞧好给她回话。而另一方面就更加麻烦了,贾老太太史太君半真半假的对林如海暗示:要那些他过继来的儿子们,进京去给她请安,奉贾家为外家,终身效力。

      林如海头大如斗,贾敏在的时候,他虽对贾母敬畏有加,每年三节两寿送的礼一样不少,可是对于贾府的行事作风,特别是这一届的外当家——贾赦和内当家——贾政,林如海是真的高看不起来。这两人,无论是从能力、性情、品格还是做人方法上,都和林如海差的太远,用林妃的话来说就是:代沟太深,深的林如海认为没法跟他们打交道,就维持个表面的亲戚情分得了。至于贾母,在两个儿子要么不同人事,要么不近人情的情况下,居然能把个偌大的贾府维持的嵬嵬赫赫,可想而知不是个好相与的,更不是善茬儿。不过林如海自忖,自己是她半子,林妃是她外孙,贾母是绝对不会对他们有什么说法的,但是七个儿子,跟贾敏没一点儿情分,这样的条件下,贾母要见他们的目的就很明确了,她是要个他们下马威,好让他们不至于小瞧了林妃去。

      林如海猜到了过程,可是他没有判断对结果。远离京城多年,他已经不太清楚贾家的情况了。下马威是对的,但是不是为了林妃,或者说,是不是全都为了林妃,熟知贾府内况的人心里明镜似的。不过即使不考虑这些,单从七个儿子的性情来说,林如海实在不敢保证,他们进一趟京,会不会气出几条人命来。

      殷玉是头一个不会说话的,而且还没法教,直通通的平均每三句话就能把人噎个跟头,老太太年纪大了,林如海不敢放他出去冒险;绯玉则是对谁都没个好脸,连林如海和林妃都得不到他的青眼,可想而知,贾母这个便宜外祖母会收到什么样的冷遇,指不定不开口都能让他气抽过去;绛玉片刻不舍得离开霓玉,而霓玉又实在太小,经不起远路颠簸;赫玉倒是既会说话又会做事,连嫩嘴甜招人爱,但年纪太小,代替不了林家;丹玉一副小兔子样,见了人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放他出去那是给林家丢人呢;彤玉小不说,嘴上还刻薄,殷玉噎人是本性,他是本能,每开口必有人中招,到今天为止,除了一个林如海得了他全副尊重,还没有一个人能避开他的毒舌神功呢,连林妃和霓玉都没特殊待遇。这样的一群人,叫林如海怎么敢放出去拜见连他都不敢得罪的老太君?

      然而贾母却不理解林如海的苦衷,她只知道,这些人占了她贾家外孙的位置,霸了她女儿(重点是她女儿可以挪用回娘家)应该享用的财产,又搞砸了她接外孙女儿抚养的计划,却连一个头都不给她磕,一句话都不听她训诫,而一向孝顺的女婿竟然被他们蛊惑的反抗她?这简直不可饶恕!原本就对林如海过继嗣子大为不满的贾母这下彻底记恨上了,若没机会便罢,若有机会,林家七子肯定都要在她手下吃上几次亏,千年的狐狸,哪里是几个未出茅庐的小子轻易对付得了的呢?何况这几人里,除了绯玉,谁也没有在深宅大院里斗志的技能,甚至许多人连豪门的真正概念都没有,面都没见一回就被人怀恨在心,还是个名义上的长辈,实际上的权贵,这一仗,还没打就先输了一城,也是林妃始料未及的,更是林如海不想看到的。他不知道,当亲外祖母和嗣兄弟起了冲突的时候,林妃夹在中间可能会有怎样的遭遇?他由衷的祈祷这事不会发生,不过,以贾家人的性格来看,林如海是注定要失望的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三年一觉扬州梦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