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欲离 ...

  •   按魏国政制,相国在位期间,皆需入住国家规化好的相府中,而这座府邸就是相国日常起居及办理政务的场所,直至当事人辞职或者病亡,才会搬出此处。公叔痤作为魏国名相,自然是如此。至于府中的书吏小吏,则是另住他处,然后每日清晨向来相府,处理文书竹简,晚间再行归去。
      因此,卫鞅为徒来去相府方便,索性就在附近租下了一座小院,他又是孤身一人,无家室所累,平日里雇了一个五旬老者替他料理庭院和一些生活琐事,就足以应付。
      而今日,公子卬的突然到来虽然让他有些高兴,但更多还是意外。
      两人走进堂屋里间,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堆小山似的竹简,左侧留有一空间,两张长案放置中间。负责照顾卫鞅起居的老者见有客来,赶紧下去整治酒肉,他手脚甚是麻利,不一会儿,几鼎热腾腾的吃食就摆上了案,甚至还有一鼎魏酒。

      “请入座!”卫鞅说道。
      “多谢!”公子卬也不推托,选了一个面东的方位,先行坐了下来。
      卫鞅微微一笑,随即坐了下来,正与公子卬相对而坐,举起长案上的铜爵,对他说道:“贵客来此,不甚欢喜,先干一爵,来!”
      “来,干!”公子卬爽快一笑,端起酒爵,痛快地饮了下去,酒液入口,一股香郁之气顿时在口中弥漫开来。
      卫鞅这才举爵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却是卫鞅先说话,“老相国病逝后,至少已有一月,可相国之位仍是虚衔以待。魏候之意,你可略知一二?”
      公子卬放下酒爵,思索了一下,道:“君候有意让白圭为相。”稍稍组织下语言,“你知道的,大梁靠近大河⑴,常年水灾为祸,一遇大雨,轻则泛滥沿边,重则摧毁良田无数,百姓苦不堪言。又,君候早已下令将逢泽一带山林泽田拨给国人自主耕种,其目的就是想让魏国开垦农荒,鼓励农事。君候施惠于民,此功绩不可言喻,可这洪灾实在是个大祸害,而白圭此人正善长修筑堤坝,兴修水利,君候以他为相,正是为此。”

      自三百多年前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王室衰微,诸候并起,征战连年,农事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体制中,无田何以留民,无民何以成国?因此,各国国君对农耕极为重视,魏文候时期的李悝在变法时就曾明文规定要“举国作尽地力之教”,意思就是让各级官员们极力挖掘土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带动货物买卖,商人互肆多了,国库自然充裕,这才得以支持得住魏国多年来对外的扩战。
      而今魏候茔想用白圭来主持灌河渠的修葺,引河水入农田,加强农事生产,亦在道理中。
      卫鞅自然也想到了这些,于是点头道,“而今征伐不休,几乎年年有战,非此国与彼国,就是彼国与他国,农田耕种强弱与否,关系着一国国力的兴衰,用白圭为相,不失为明道。”一顿,“老相国地下有知,想来也能安心不少。”

      “唉!”公子卬听了,想起公叔痤往事,不禁一叹,忽然想起一事,忙道,“差点让你给扯远了,我今天来找你是有事相问的。老相国临终前推荐你出相的事……”
      卫鞅眉头一皱,打断他的话,“已事过境迁,公子不必再说。”
      公子卬一听,有点急了,道:“你先别生气,听我说。这事儿,还真不能怪君候。你想想,这几年你一直待在相府中,处在中庶子的位置上一直没动过,公叔相虽然向君候举荐了你几次,可一来你年少无名鲜为人知,二来又没有立下大功,相国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何等重要,君候当然得慎重地考虑。可别人不知,难道我还不清楚吗?如果不是你一直暗中帮我出谋画策,我哪有今天啊?我就想,要不你先搬进我府中,如今我还有点面子,可以经常进宫面见君候,在政事上也能说上几句话。你先在我府邸那儿安置下来,下面的事可以再慢慢谋划一二。当年的吴起⑵在魏国不也是要四处游说大臣才能让文候决心用他吗?一次不成,还有第二次嘛……”

      “公子,公子。”卫鞅不由得再次出声打断他的话,举爵对他说道,“公子美意,鞅铭感于心。公子如此待我,我本不该拒绝,可我意已决,不会留在魏国,还请公子见谅。”
      公子卬愕然:“为何?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
      卫鞅放下酒爵,笑道:“与此事无关,其实我早有离开魏国的想法,只是当时仍有顾虑,就没离开。如今老相国已去,新相又将上任,我再留下来实在没意思,现在离去,是最好的时机。”
      公子卬神情微颓,看了卫鞅几眼,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问:“你不想留在魏国发展了?”
      卫鞅道:“是。”
      “将去哪国?”
      “目前尚无想法。”

      听了这话,公子卬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他深知卫鞅性格,说一不二,做出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变,他说要走,那就肯定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
      “不管如何,鞅敬公子,谢周旋之意。”卫鞅再一次举爵说道。
      公子卬只得跟着举爵,却有点悻悻然地说:“我真不想喝你这爵酒。”说是这么说,可还是仰头喝下了爵中的酒,然后朝卫鞅看过去,可能是喝了酒的关系,双颊微微泛红,眼角愈显湿润,平日里偏清冷的俊雅容颜此时却带上了几分柔和,略带稚气,看得他心尖处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挠着似的,难受得紧。

      公子卬出身公室贵胄,揽香抱玉的事没少做,风月之事更不陌生。他倒是有心想向卫鞅示好,可惜卫鞅却是完全不通此事,或许该说根本没放心思在上面,一心一意地研究着他的宝贝法经与其他各国的变法典籍,偶有暗示,结果得来的回应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他本以为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没想到他却是开口说要离开,实在遗憾……
      “卫兄,你打算何时离开?”公子卬掩去那一点小心思,开口问道。
      卫鞅算了算,才道:“七八天后吧。”
      这回轮到公子卬举爵说:“走之前别忘了与我说一声,我亲自为你送行。”
      “好。”
      两人对视一笑,举爵相干。

      ——————===

      秦国栎阳
      今日朝会,难得的一片安静。
      秦国国君站在上方,看了一眼沉默的朝臣,玄色的衣袖一甩,道:“既然尔等全无异议,那就不改了。发!”
      “臣遵命!”
      第二日,数匹快骑奔出了栎阳城门,他们都是带着同一个任务朝魏国大梁而去,那里不仅是魏国的国都,更是各国名士集结、商旅往来的繁华之都,山东各国的消息都能儿第一时间听到。

      而此时,栎阳府出了一份告示,上面赫然写着——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出公)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国国君渠梁⑶。”
      有识字的人当场念了出来,人群一片轰动,不少人纷纷叫好。
      没多久,这道求贤令经由大梁的各路商旅,传遍了天下诸国。
      此时,尚无人知晓,这道求贤令,为秦国带来了什么,又为天下带来了什么。
      命运中注定的遇合终于开始转动了它的齿轮……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欲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