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Chapter 05 ...

  •   荀襄心里“咯噔”一下,竟然把这等大事忘了!她还记得当年荀彧的亲事定下来的时候,她还梳着总角,这一门亲事不止在颍川当地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天下士子也为之侧目。

      荀府高压的气氛维持了许久,似乎长辈们的表情每天都是紧绷绷的,荀谌也不怎么同她开玩笑了,她也变得乖巧了许多,生怕惹得荀爽再次动怒。

      她虽然是荀府里懵懂不知事的小姑娘,可心里对这门亲事也排斥的很——虽然她并没有什么立场去发表自己的不满。只因荀彧将娶的,是宦官的女儿,而娶宦官的女儿,理应也非他意愿。

      毕竟定亲之时,荀彧也不过是垂髫年纪,而荀爽又那么明显地把不满表现给二伯看,荀襄大抵也明白了这是二伯的决定。

      好在她与荀绲之间并不怎么亲昵,不会像荀爽一样霜化了彼此的感情,但她偶尔见到二伯母脸上的忧愁多了几许,她便也有些闷闷不乐。小时候她对宦官的定义也仅限于“向天子进献谗言的小人”,如荀彧般清贵的身份,怎能娶一个坏人的女儿!

      虽然明知那唐家女子也是无辜的,可她对这未来的堂嫂始终反感着。

      也是小孩子的特性吧,就是这样爱憎分明。及冠成年果然带来种种的不好,她长期以往忽略的这一天也将要到来了。

      荀襄怀揣着心事和郭嘉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也是念及她也将要及笄这个惨痛的事实,而更为惨痛的是,如她现在的年纪,也差不多是时候定亲了。

      荀襄瞥了瞥袁绍告别起身时,扫到案沿的袍角,只见上面还用银线绣着华贵的纹路。她撇撇嘴,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是很复杂的。

      诚如郭嘉所说,荀彧冠礼之后,下一个被荀氏提上重大日程的便是饱受非议的婚礼了。

      荀襄可是没有情绪去花心思给荀彧准备新婚之礼了,一来是她觉得这等贺礼根本看不出喜庆的味道,反而有些讽刺;二来她是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有新意的礼物送了。令她欣慰的是,荀彧似乎很喜欢她送的熏香,她每每闭上眼睛,便好像能嗅到荀彧衣袍轻带之处送来阵阵清明的甘松香。

      看得出来抱有此想法的人并不止她一个,就拿荀谌和郭嘉来说,他们近日来一直潜心在书院进修,看不出有丝毫的闲暇时间考虑贺礼之事。

      也许是凉秋将过,天气变得阴冷晦涩起来,脚踩在枯叶上“沙沙”的声音实在不能带给人舒畅的心情。

      婚期顶在明年元月,也就是新年过后的初春,她的生日刚好是正月十五,大概在元宵节之后的几天,荀彧便要去洛阳把新夫人娶回来了。

      另外她也听闻荀攸将要在明年去洛阳做官,之所以谓之“听闻”,是因为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她都不能腻着哥哥们,而荀彧他们论时事,谈大志时,她也是不知道的。

      荀襄躺在床上翻了个身,觉得卧房的空气也有些压抑。

      是不是只有她也成年了,才能追的上他们的脚步?

      第二天荀襄将这令人痛苦的想法说给荀谌和郭嘉听,荀谌只是无奈又好笑,送她一个字:“笨。”郭嘉则是摸摸她的头,安慰道:“阿襄不必担心,还有嘉嘉阿兄陪着你。”

      男子成年是二十,郭嘉又比荀襄大不了多少,离着成年确实还有好几年。荀襄却还是嘟囔着:“你和我怎么能一样呢?你又不用担心嫁人的问题……”

      没等郭嘉回话,荀谌就嘿嘿笑道:“你也不用担心,我估计也没什么人娶……啊!”

      没等荀谌说完,荀襄就踹了他一脚,月白色的袍子上多了一只黑漆漆的脚印。

      荀谌低头看了看将穿上的新袍子就被加了料,两眼一眯,闪出两道黑光,眼见得这位面色不善正待发表,一个人影却突然插到三人中间来。

      “我来收前日的书法作业。”陈群声调平稳地说,因为他比三人都要高,所以此刻正俯视着荀襄等人。瞧着陈群面无表情的模样,想必心情也不怎么好。

      “陈群呐,年纪那么小总是板着脸是不好的。多笑笑痘痘就少了!”荀襄掏出一摞“掺水”的作业交给陈群,仰着脸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其实她数了数陈群额头上的痘痘,比上次见他时还少了两颗。

      陈群:“……”

      “哧哧……”一旁的郭嘉见到来收作业的,正作隐匿状一笔一划地补作业,此刻听到荀襄耍宝,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陈群终于捕捉到角落里努力补作业的郭嘉,不动声色地瞟了两眼他的进度,拿了荀谌和荀襄兄妹的作业便飘了出去。郭嘉不理他,继续埋头补。

      荀襄蹭了过来,奇道:“嘉嘉你为什么不写作业?”

      郭嘉答得一脸坦然:“记错日子了。”他以为是明天。好在剩的不多,还有一行就写完了。

      过了半晌,郭嘉放下笔,也抱着作业飘了出去。他前脚刚走,陈群后脚就回来了,不过这次他脸上带着一丝很是牵强的笑,笑得荀襄想收回刚才那句让他多笑笑的话。

      据说郭嘉在最后一刻交上了作业,没有被批评;陈群提前收了作业给钟先生送去,却因漏收了郭嘉的那份被批评。

      隔日,自家三伯组织了一场谋略实战,即随机两人一组,两组对立随机取题,说服对方者赢。这场实战不单是看输赢,而是讲策略和辩术的运用。

      陈群不幸与郭嘉一组。最起码他自己觉得是“不幸的”。

      事实证明不止他不幸,郭嘉也是不幸的。因为两人意见总是有出入,言辞间不甚严谨。陈群善陈述利害,晓之以理;郭嘉喜出奇谋略,不拘于理。相比之下敌对组的荀谌和一韩家公子配合地默契十足,抓住他俩的小辫子穷追猛打,郭陈组虽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反应也得慢了几拍。

      最后评定的结果是荀韩组赢。陈群一语不发地回到原位坐下,用面无表情和周身散发出的怨念气息表达对郭嘉的不满——真是猪一样的队友!

      郭嘉见陈群使小性子般阴着脸,以为是对输赢之事太过在意,只是乐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陈兄啊,你这样不开心,额上的痘痘又红了几分!”

      陈群简直是“蹭”地一下就炸毛了,十几岁的少年最讨厌别人拿他额头上的痘痘开涮!开始叽里呱啦地数落着郭嘉刚才的表现,诸如“你方才若这般这般说,驳他那般那般论,就不会引起如此如此的后果……”

      而郭嘉耐心地听他发完牢骚后,顺手抄起书案上的一本《鬼谷》,找到一段话指给陈群看:“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这句话的意思便是所谓计谋就是循常理不如出奇意,奇计一出,便无法阻之了。

      陈群:“……”似是不甘心,也要起身找书,一副要引经据典到底的架势。

      目睹全过程的荀襄简直乐不可支。

      “一只,两只,三只……”荀襄趴在灶台上,数着蒸笼里热腾腾的“玉兔糕”,“……十四只,十五只!”她喜滋滋地用竹筷将蒸笼取下,放在案板上一一分好。

      今天荀彧荀攸叔侄两人代课在身,荀谌被遣去清查书库,郭嘉一人也是无聊,就找了书院的先生闲侃,而她则是霸占了书院的膳房,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做出这玉兔糕。

      说起这玉兔糕倒也不难做,无非就是搅了糯米做成皮,碾了红豆沙做成馅,费事就在一只一只的“玉兔”都是她用手捏出来的。许是觉得材料有些单调,她又在糯米里掺了些杏仁粉,蒸出来的糕点又带了些杏仁的甜香。

      将最后一只玉兔糕装进食盒里,戳了戳“小兔子”圆圆的尾巴,捧在怀中一溜儿烟跑去把点心一一送到。路上偶遇陈群,她也分了两只热乎乎的玉兔糕给他,又因为荀襄一再强调这是她花了一下午时间亲手捏出来的,陈群显得特别开心,笑容也特别纯粹:“谢谢阿襄。我……”

      不等陈群说完,荀襄就朝他摆摆手,示意她还身有要事,先走一步,捂着食盒就跑了。徒留陈群一人萧索地留在原地,手里捧着两只散着热气的玉兔糕,嗓子里还卡着半句煽情的话没说……

      “我好忧伤……”

      荀襄找到郭嘉时,他正一个人坐在书院北面的小丘上,只着一身素衣,在干涩的初冬时节显得很是单薄。

      “世人皆以为冀州等地才是咽喉所在,殊不知小小颍川竟也是必争之地。”郭嘉坐在高处,望着书院里的情景,远远地看见玄衣学子们似鱼般,来回穿梭,奔波。

      “我这条鱼,又会上了谁的钩呢。”他喃喃念叨。

      “上了谁的钩都不会吃你的,你那么瘦!”荀襄气喘吁吁地爬上了小丘,瘫坐在郭嘉身旁。
      “为何不会吃我?我看起来不好吃吗?”郭嘉一脸天真地疑问道。

      荀襄开始滔滔不绝:“是啊,白得跟豆腐似的,还说彧阿兄瘦,其实你身上更没肉,彧阿兄最起码比你香……”

      郭嘉顿时忍俊不禁:“所以他看起来比我更令人有食欲,对么?”

      荀襄一边不住地点头,一边献宝似的送上她的玉兔糕,一直被她捂在怀里,热气都没有散去。

      难为他们俩能将这没营养的话题进行下去。

      两人打道回府的时候再次偶遇准备回家的陈群,与此同时郭嘉手里还端着三只玉兔糕。

      只见陈群的小电眼“嗖”地一下子就扫了过去,心底里翻起一层酸水,容量持续增长着,直到他觉得那酸水已经漫过了嗓子眼。

      若是他知道郭嘉手里比他还多出一只的点心还是他剩下没吃的,又会作何他想?可是荀襄不知道他正因分到比郭嘉还少的玉兔糕而沮丧,只是同往常一样,打过招呼后,拉着郭嘉和他擦肩而过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Chapter 0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