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翛然放手 ...

  •   诀别书……窈儿竟然、多年前就曾给哥哥留下过诀别书…

      原来她早就想好、即使消失于人世,也不会让哥哥知道她堕成死士是为救他所致,生前生后,她都不想让他伤感。

      原来她早就爱他,他从前还问哥哥,窈儿究竟是否爱他一点、还是、只爱哥哥……但其实,她早就刻进心里、蚀入命中般的爱他。爱到自责自弃,忧惧都藏在心里,那时却得不到他的回应。

      “花落不回,暖风宜归……”从舟又默默在心中重复了一遍。

      喉咙涩涩的,眼眶却干干的,似乎很久以前就已经被泪水锈结。

      他握着这一张薄绢,在十株梨树间彻夜静立,所有渺茫的冀望在这一刻全都化为青烟,如同早已逝去的梨花一般,再也没有影踪。

      不知还能何去何从……王说过,他不能死、不能辜负姜窈的牺牲,哥哥也说过,他是嬴姓子弟,没有允许不准自绝。孑世独立,原来不是一种洒脱,而是一场束缚。

      他看着手中锦扎,而今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应把窈儿的信送去给哥哥

      ……
      终究还是离开了莫梨亭,虞从舟如幽灵般行在雪中,向咸阳而去。

      那一日已入秦境,却在小酒馆里听见旁人议论,不久前平原君赵胜入秦、被秦王扣为人质,而相邦范雎已引七万兵马驻于秦赵边境,皆因当年判他受笞刑的魏国前相魏齐如今藏匿在赵境。

      范相扬言,若不交出魏齐,便要向赵国宣战。平原君赵胜亦会永为囚质,不得还国。

      虞从舟心绪微紧、思绪渐明,哥哥早就知道当年是他派人嫁祸于他,魏齐不过是个被他利用的卑劣小人,充当了一颗残杀忠良的棋子。如今哥哥以此为藉口,又怎会是为了复仇,应是为了吞夺赵城而来。

      他心中矛盾丛生,明知自己是秦王后嗣,本当助哥哥远交近攻、吞并诸国,但脑海中怎么也抹不去离石、蔺祁城下三万赵军尸骨的血腥……罪孽感又深深袭来。

      虞从舟摊开掌心,看着命纹弯曲分岔,又想起平原君总说他与他掌纹一样,所以小时候他们一起几经生死,平原君总是舍身相救,末了只笑说,“我不准你有事,你我命线一样,你莫连累了我。”

      哥哥有仇,赵胜有痴……

      而对他来说,窈儿已经不在人世,他早就心无可依,这一命已成多余,那么不如…

      …不如换出平原君,不如替哥哥复仇。

      其实他也不懂,少年时、游走于政局险恶之间,但他从来都是踌躇满志,后来、他官至上卿、也终于得偿夙愿与哥哥相认,为何他的人生反而满目疮痍…

      他缓缓喝下最后一樽酒,眼前浮现出赵王和哥哥的脸。一个,是他自幼追随、誓愿生死守护的王,一个,是他错落三生、却注定血浓于血的兄。

      他生命中挚爱的人一个一个都因他而死,世间仅剩的、他还看得见、触得到的,只有王、和淮。他不能再失去任何一个。

      但秦赵对立,又怎么可能兼得?

      他放下酒樽,握起剑,大步向门外走去。冷风扑面,他苍凉一笑,用笑容应和雪中冰寒

      ……
      虞从舟很快联络到须贾,打听到魏齐在赵国的藏身之所,当日便前往“拜见”。在深巷小宅中见到魏齐,虞从舟恭敬地深深一揖、眉目似有隐忧,道,“魏相受苦了。”

      魏齐见到他很是惊愣,没有想到、如今人人对他避之不及,虞卿居然主动来寻他。

      魏齐略有犹疑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早就听闻虞卿重伤不愈、久未上朝,今日看来、的确脸色苍白、身形瘦削,似乎憔悴了几世。

      虞从舟嗓音沙寒,淡淡述道,“秦国相邦范雎是睚眦必报的小人,魏相一直藏匿下去只会越来越危险。我王本有心救护魏相,无奈平原君被扣为人质,秦军又以七万兵力压境,从舟担心我王顶不住朝堂压力,会不得不囚下魏相、以向秦人交代。”

      魏齐恐慌得脸皮乱颤、舌头打结,“这、这怎生是好?虞卿救我,千万救救我!”

      虞从舟叹了一息,抿唇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他的红玉上卿印,交给一旁侍卫,令他连夜送入宫中、交还给赵王。

      魏齐极是不解,“虞卿这是…”

      “魏相为魏国操劳一生,却在赵国遇此险境,我亦心中不忍… 为今之计,我愿护送魏相返回魏国,只要能安全到大梁、得信陵君庇护,魏相当可无忧。只是,这有违王上旨意,亦会引起秦人盛怒,我不得不辞去赵卿之印、撇开赵秦纠葛,只以庶民身份救护魏相,以免为赵国引来纷争。”

      魏齐感动得老眼昏花,全然信了虞从舟,肥硕身体一蹦跶、就跳上了屋外虞府的马车。

      虞从舟“护送”魏齐离赵入魏,一路无阻,夜半时分终于赶至魏国都城大梁。

      二人弃了马车,悄悄捱至信陵君魏无忌的府园后门,把守侍卫横手阻拦,虞从舟不慌不忙地解下腰间宝剑,不经意间又缠了一根丝绢系在剑柄上,双手捧剑递给侍卫道,“在下虞从舟,今夜与魏国前相魏齐有要事拜见信陵君。信陵君见此剑,应能允我二人入见。”

      果然信陵君见此紫晟宝剑,当即便认出是从舟的随身之物。他手指微转,拂下剑柄丝绢,摊在掌心,却是肃穆三字,
      “了恩怨”。

      信陵君微一沉吟,渐渐明白从舟所想。便将这卷丝绢裹在剑锋上,缓缓插入剑鞘,还与侍卫手中。

      魏齐在后门外候了多时,心烦意乱,终于等到那通传侍卫回来,却只带回信陵君短短一句,“不见。”

      魏齐登时软了腿。那侍卫将虞从舟的宝剑抛与魏齐,冷道,“君上说了,他的答覆已在剑中。”

      魏齐颤巍巍地拔出长剑,却见一卷薄绢飘落,及至看清时,绢上三字冷冷映入眼帘:“了恩怨”……

      他僵僵地抬眼看虞从舟、犹如看最后一棵救命稻草。但不料虞从舟转而优雅一笑,话音却生冷,“魏相,原来,连魏国都容不下你,那这天下只怕早就容不得你了吧。”

      “虞卿、你…”魏齐眼袋抖了抖,经不起这一再打击。

      虞从舟撩起一抹摄心的笑,“你倚重奸佞,残害忠良,范雎要向你复仇,可算是情理之中,又有何不妥?范雎本是魏人,他一身绝世才华若为魏国所用,如今强盛的又怎会是秦国?天造英才于魏、却生生被你逼去敌国,令魏国数败战场、横失城池,就算范雎不杀你,魏王也不该放过你吧?”

      “你、你之前都是骗老夫的?!”

      虞从舟淡漠地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叶落该归根。若你死在赵国,倒坏了我赵国包纳百川、礼待贤士的美名,只怕教不知情的列国雅士们以为赵国怕强欺弱,却不知你本就是是罪该自裁。如今,连信陵君都要你‘了断恩怨',魏相,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
      已是隆冬季节,赵王立于殿外,任雪飘掩全身。

      赵王说不清是何心情。一年前的隆冬,从舟认下死罪、一心伏诛,之后几聚几散,从舟每次都更憔悴了形容,而如今,已是半年多未有音讯。

      他本以为他或许入秦了,但前几日却收到虞从舟近卫送来的上卿之印,他竟仍旧在赵国、在邯郸……但不知为了什么,他只身去见了魏齐,又辞去卿印、执意以庶人身份送魏齐回魏国。

      人都说、虞卿放弃高官厚禄、去营救魏国前朝相邦,只为成全赵国包纳百川、礼待文人的美名。但赵王明白,这是他一石二鸟之策。他救魏齐是虚、使魏齐离开赵境、以缓秦兵压境之困才是真。而今、因魏国信陵君不肯庇护魏齐、使其自尽于魏国,倒是解了秦兵攻赵的借口,也无人会怪赵人怕强凌弱,但是……

      赵王皱了眉间,从舟这般做,岂非揽祸上身?魏齐是秦国相邦范雎的死仇,从舟救他还魏,秦人又怎会放过他?

      他在雪中缓缓走着,回到清攸殿时,远远竟看到一道灰紫色的修长身影、静静跪立在殿门之外。

      “从舟?!”赵王心弦铮响,疾步踏雪而过。从舟闻声蓦然回头,想要迎向赵王,又不敢立起身来。

      赵王走近了,怔怔站在他面前,过去几百个日夜中想说的话反而说不出口,他颤着手指,轻轻拂去他肩上白雪,道了一声,“你受苦了……”

      从舟叩了一礼,抬头看着王,道不明心中的眷恋与仰望,原来还是一如儿时。终得再见一面、他落落一笑。

      他的浅笑,令赵王心中愈加酸梗,从舟往日那颠倒众生的双眸依旧耀人心扉,但他唇色灰白得犹如林中灰烬。

      他的从舟,本像是彩虹中的一束光,却是什么、令他凝成寒溪上的一片冰?

      赵王欲扶他起身,虞从舟避了避,指着一旁的一个木匣低首道,

      “从舟僭越了… 未得王上之令、擅做了决定……魏齐已在魏国自尽、这是他的人头。王上可交与秦国范相,他‘旧仇’得报,应无理由再陈兵赵秦边境。”

      “我知道,你特意把魏齐带离赵境,是为解我燃眉之忧。但又何必辞了卿印?”

      雪花无声地融入二人发间,丝丝凉意浸衍入肤,凝作一阵短暂的沉寂。

      “从舟愧对王上……早就不敢再领上卿之印。”

      赵王看着他跪在面前数尺之远,顿时只觉千重山水早已将他们隔开天地两边,忍住多时的话语还是问出嘴边,

      “你,真的是秦人?”

      “王……”虞从舟身上一凛,双眼晃过一丝无措的灼痕。

      “我查过虞太傅……他事秦多年,却辞官入赵…少年时我与你交善亲近,他反而严词斥你,之后愤而隐退,多年后竟还是自尽于家中……我猜想,他定是为了围护你的身世。”

      听闻旧事重提,虞从舟难掩心中愧疚悲意,滴滴清泪在膝边雪层上融开淡淡水氲,“从舟死罪,隐瞒了王这么久……我不敢再骗王,我… 的确是秦人。”

      “父母出身,不由人选;命运转折,非在掌控。即使你是秦人,我也知你曾经待我真心……我不怪你,你不是想瞒我,你只是说不出口。”

      赵王语音淡泊,但视线略过,见他卷发散逸、仅是微束于肩后,并未簪着他多年前赠他的扁舟御桨簪,心中还是霎时落寞,
      “只是… 从舟,若有一天,你我在战场上相遇,情势所迫、你可会取寡人性命?”

      “从舟绝不会!”他急切坦述,一腔忠心分明从未变过,早已如海浪灌心、只恨无处可倾。

      他抬眼、对上赵王深沉的眼神,那是悲是喜、是怜是惜,他忽然觉得看不清楚。乱世之中,信与不信,本就最难决断,他似乎忽然明白了赵王的深意,俯首对赵王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伏在地上道,

      “我答应过王,有朝一日、若我与王有敌对之嫌,必会自绝、以解君忧。是以当初、我才想要伏诛偿命、了断恩怨。后来王上给我机会、要我战死沙场,我… 我却违了旨意……请王处死从舟,以绝后患。”

      赵王淡淡笑了笑,他的从舟还是像从前一样、决绝以示永不相负。他没有变过,他又何曾?

      “我不会杀你。国家身份,你无法选择、我也无力改变。但你是我的知己,这是我选定的,亦不会改变。”

      赵王伸出右手,示意从舟平身。恍然间二人仿佛又回到林间少年、殿中君臣。虞从舟不觉含泪而笑,握定他的手,半身的力气都托在赵王掌中。他摒力站起,那一刻缓慢得、仿佛这半生的信任都如数家珍般在脑海中掠过。

      他与赵王平视一笑,风卷飞雪、拂起他的长发、亦化解了他些许的愧疚。

      “平原君可有消息?如今魏齐自尽,秦人可已放他归赵?”念及赵胜,虞从舟又忧了眉宇,“秦国宣太后心狠手辣,曾幽禁楚王、诱杀义渠王,平原君怎会犯险入秦?”

      “你数月没有音讯… 我猜你是秦人,所以三弟以为、你入秦去了。他心中烦闷,忍不住入秦去寻你。”

      竟然又是为了他??虞从舟心中愧疚如云。赵胜痴念,他怎会全无感觉,只是过往难从,转而固封于心。怎料到还是拖累他至此…

      “王上放心,我立刻入秦,定会保护平原君安然归赵。”

      赵王握着他的手紧了紧,“但你私纵秦国范相的仇家,范相必不会放过你!”

      范相… 虞从舟心中苦笑,若教王知道,数度领军攻赵、夺城屠军的范相、就是他的亲哥哥,王上可还会原谅他?

      说好不骗不欺,但他真的开不了口,只是闪躲道,“王上… 不必担心,我…既然我本就是秦人,自有办法化解。”

      赵王猜出他有难言之事,抿嘴一笑道,“命途多变,让你为难了。我… 我就不再令你添难了。我知道,你在秦国定是另有牵挂,这便去吧。不过我也知道,终有一日,你还是会回来的,对吗?”

      赵王从袖中摸出那枚红玉卿印,揣在掌心,“所以这上卿印,我会一直替你留着。你何日回来,我便何日还你。”

      虞从舟红了眼眶,答不出话来。来生再为君臣,只盼能同血同宗,再也不用离君远走、君亦不用与我伤别。

      他伏在雪中,跪磕三声,终是转身离去,口中忍着一句“珍重”,却一刻也不敢再回头。

      “从舟!”看他就要转出宫门,赵王捏着那卿印、极是不舍,踏雪追出几步。

      “王… ”虞从舟定定转身,隔着天地空濛、遥遥凝望。

      “从舟,出身、是命定;知己、是缘定。我不忘知己之缘,你也不能忘。”

      虞从舟点了点头,二人知交一生、从前从不分离,而今重逢一刻、不觉又要零落天涯,忘与不忘,都已心酸满腹。

      但若赵王知道、这已是一生最后一眼对望,必不会翛然放手

      ……
      秦王宫。

      虞从舟腰身笔直、不卑不亢地跪于大殿中央。嬴淮虽然面色沉静地立在百官之首,但早已手心濡湿、余光时时绕在从舟身上。

      如果二十几年前、父王不曾被害、母后不曾被逼流落魏国,如今、他与弟弟应该站在这大殿的什么地方?

      虞从舟推了推魏齐首级的木匣,声音润雅但也铿锵,
      “魏齐已然自尽、恳请秦王撤军止战,放平原君回赵,勿使陈年恩怨,刻今日嫌隙。”

      秦王见他分明是有大事相求,却反而身姿如松,不觉心中微有恼意,“虞卿这般跪姿,似乎诚意不足。”

      闻言虞从舟反而抬眼正视秦王,神色疏朗贵雅,“诚意不在卑躬屈膝,而在尽绝后路。”

      “尽绝后路?”

      “是我私纵魏齐返魏,但我已不是赵国臣僚,只是一介庶民。抗逆秦王范相之处、我愿负荆请罪、一人承担。还请秦王撤军、放平原君回赵。”

      嬴淮心里明白、他这一席话,其实也是说给他听的恳求。

      大殿之上、忽有一人冷笑,却是王稽出列两步道,“王上,其实当年范相在大梁之仇,这虞从舟才是主谋。是他见范相才智过人,恐其受魏国重用,所以暗中遣人栽赃,令范相身负通敌罪名。是他借魏齐之手要将范相处死。范相如欲复仇,这真正的仇家、就在此。”

      嬴淮心跳陡快,本欲以‘一雪旧辱’诛杀魏齐之名讨伐赵国,但现在居然反而连累到从舟。

      但虞从舟似乎早已料到这一出,并无惊讶,面色淡泊如水,仿佛他所说的‘尽绝后路’本就带着这一重认罪。

      秦王眉间紧皱、怒意更甚,“范相当年几乎死于酷刑,原来真正的幕后之人竟是你?!”

      秦王侧首看向嬴淮道, “范相觉得、该如何处置?”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5章 翛然放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