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6春节到 ...

  •   “你说的都是真的?”

      “不信的话,你可以回去问你爹。”

      事实让人难以相信,难怪爹回来时是那样的神情,难怪不告诉刘氏。

      芦米还在平复内心的震惊,胡明旺这边却有些急,“芦花妹子,现在你能说说绣品的事么?”

      芦米看着他,心里还在怀疑他所说的,结合一切,芦米发现他讲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芦花妹子?”

      芦米深呼吸,脑中飞速运转,“旺财哥,你看的那幅绣品是叫“富贵满堂”对吧?”

      “对对,就是这名字,婶子真会取名。这幅绣品在凤飞阁表框后,很多大户人家都喜欢。”

      芦米轻咳道:“其实那幅绣品是我绣的。”

      胡明旺嬉皮笑脸道:“嘿嘿,我知道妹子你的绣工好,但是你也不能匡我啊,这海子的名号可是我的。”

      芦米忍不住笑道:“你还真怕别人不知道你叫海子啊。那绣品真是我绣的,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我娘啊。”

      胡明旺被自己的话给堵着了,这回轮到他质疑了,“真是你绣的?”

      芦米哼了一声,胡明旺顿时来劲了,“好妹子,这回你可要帮帮我。”

      “行啊,不过我有个条件。”

      胡明旺皱着一张脸,道:“芦花妹子,你说吧,什么条件啊?”

      “你那贩菜生意加上我呗。”

      胡明旺僵住了,他一声不吭地上下打量着芦米,“看不出啊,芦花妹子,你也是心眼大的人啊。”

      芦米笑了笑,“旺财哥,这事行不行啊?”

      胡明旺正色道:“实话告诉你,我这事成不成还很难说。你参一脚进来,你怎么参啊?县太爷这是新娶的小妾,要是哪天他腻味了小妾,不给小妾买绣品了,你参进来有啥作用啊?”

      芦米瞧着天色也不早了,便长话短说:“我帮你绣幅绣品没问题,我给你赶工,你年后拿去都来得及。你要是因为送绣品事成了,那你说的四十两就当我入伙的本钱。要是不成,我只收你十两。时辰也不早了,你考虑考虑呗,不过这事你也不能跟我爹娘说。”

      胡明旺抓耳挠腮,“行行,时辰不早,你先回去吧,咱两都要考虑考虑。”

      芦米对这事的成功率一点把握都没有,不过既然开了这个口,也就没有反悔,即便不成功也没什么。

      没等到胡明旺回复,春节就以一种奔跑的姿态冲了过来。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过春节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在湖塘口自然也不例外,自腊月初八开始,村里的女人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吃食了。

      腌制腊味是必不可少的,赶着天气好,大家都是腌鱼腌肉的,有些家里甚至会腌制一些腊肠。芦米家还没到能买那么多肉的时候,没条件腌制腊肠。就腌制了几斤猪肉,和一条猪大腿。鱼倒是腌制了不少,这些腌制过后的鱼,做成酒糟鱼,那是相当的美味。

      胡木生前年跟着村里男人们进山打猎,野鸡什么都腌制了起来,兔子暂时用碎菜叶子养着,当时候炖兔子肉。

      这些吃食对冬季食欲全开的芦米来说,那是有相当大的诱惑的。她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晒腊肉收腊肉,十分积极。

      除此之外,湖塘口还会打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吃食。

      年糕是用粳米制作的,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桂花等配料,做好后可以直接蒸食沾上糖吃。芦米看着做出来的年糕,心想,其实烤年糕也是非常好吃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代表着“除陈布新”,寓意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望来年破旧立新。

      所以腊月二十四这天,湖塘口展开了全民大扫除。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帘子,洒扫庭院,用长长的木棍绑上小扫帚扫掉屋顶的蛛网,清理前后的明渠暗沟。

      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下,忙起来的人们完全感觉不到累是什么。

      每年到这个时节,村里的胡大秀才就会变成忙疯的状态,村子所有人家都找他写春联,谁都想要一幅大红春联贴在自家门上。想这么多有吉祥如意意义的春联,让胡大秀才越来越有秃顶的危险了。

      胡大秀才忙,村里的妇人姑娘们也都闲不了。从大娘到姑娘,都窝在自家剪窗花。窗花现在可不仅仅是为了烘托节日气氛的。

      剪纸作为一种普及率相当高的民间艺术,在湖塘口几乎人人都喜欢都会。这些剪纸贴在窗户上的,以特有的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出来,剪得好不好看,自然成了村里女人们之间的一种比试。

      湖塘口除了春联和剪纸,还有就是贴年画。

      胡木生早早地去镇上买好了,什么福禄寿三星图啊,什么五谷丰登啊,还有迎春接福的。这些年画在芦米看来都是漂亮极了。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除夕到来了。

      这里的年夜饭内容各家根据情况,菜色皆不相同。不过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胡木生负责和面做饺子皮,刘氏负责包饺子,芦米负责煮,而胜哥儿和丫丫叫的胡图负责玩就成了。

      煮饺子时不加作料,就是用清水煮熟。这里煮饺子等第一次水开后,添冷水进去再煮沸,如此三次之后,饺子熟了捞起来。煮的时候,芦米也一边调蘸酱,用醋、蒜末、酱油调和就行了。

      吃过年夜饭,全家团聚在一起,点起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这里都是通宵守夜的,老人们说通宵守夜就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来年吉祥如意。

      最后胜哥儿没熬住,被刘氏抱到床上睡去了。熬到下半夜,芦米也是呵欠连天,这时将近子时。

      没等芦米打上瞌睡,春节的另一个主角——爆竹就登场了。

      在湖塘口村,过春节每家至少要准备三个爆竹,大家团聚准备吃年夜饭的时候放一个;守岁到子时放一个,叫封门爆竹,寓意挡住一切邪气;第三个爆竹是在新一年的第一天,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这叫开门,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能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的中午,听着外面的爆竹声,芦米想起以前电视里演的伊拉克战争,动静都是轰轰轰地……

      胡木生燃放爆竹封门后,刘氏就让芦米去睡觉,实在扛不住的芦米也觉得自己HP见底了,急需睡觉来补充HP……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外面的爆竹声又一次噼里啪啦地响起来。

      胜哥儿昨天睡还算早,听见爆竹声立马就醒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翻枕头,枕头下有爹娘昨天放好的压岁钱。将自己的几文压岁钱藏好,胜哥儿就迫不及待地挨个叫醒大家。

      好吧!其实刘氏和胡木生都没熬过通宵……

      初一早上要吃年糕,预祝年年高的意思。吃好后,刘氏帮胜哥儿和胡图洗干净脸和手,给他们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去给爷爷奶奶拜年。

      到爷爷奶奶家的时候,只见屋里屋外站满了人,五兄弟全来了。

      哪个老人不喜欢看到自己儿孙满堂?

      同样也穿戴一新的胡大娘和胡大爷都笑不拢嘴,小一辈上前拜年说吉祥话的时候,胡大娘就挨个搂着孙子孙女一人亲一口。而一向少言寡语的胡大爷则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他今天充当财神爷,胡大娘亲完一个,他就给发上压岁钱。

      大年初一这一天都是在爷爷奶奶家过的,初二了便是去外婆家。也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初三不出门,在湖塘口,初三是给去世的人拜年的。

      从初四开始,按照辈分,开始拜叔伯舅姨兄弟姊妹。这就不是一天一天的闹了,如果真是一家待一天那过完正月都拜不完。有时一天就连着拜好几家,比如娘家舅姨之类的,住的近的,就一天拜完。

      正月十五元宵过后,一些人开始返回镇上,其中也包括胡明旺。整个春节,芦米只要一有空闲就是忙着刺绣。刘氏有时会过问,芦米便会以闲着也是闲着为由草草打发……。

      这次的绣品并不是很大,但是属于精品系列,芦米赶在元宵的前一天完成。她其实也不太确定胡明旺会不会来要这幅绣品,她提前绣好只是为最好的结果做准备而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