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八 宜昌城中思“夷陵”】 ...

  •   【八宜昌城中思“夷陵”】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一个城市就像是一个人的过往,有着太多的承重和故事,有的被人们记住有的却被历史的长河在这慢慢的流逝。
      就像是人们百说不厌的谈论“爱情”一样。有人走进爱情,又有人走出爱情,谁有能说的清哪一笔才是最浓重的一笔。
      如今人们更多记住了它是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等等,可能这就是时代重新赋予它的使命。历史总是公平的它记住他认为值得记忆的,然而遗忘了觉得应该遗忘。然而遗忘了的再也找不回来。和友人漫步在这满是钢筋水泥的混合物的牢笼之中,谁又会想起这个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的兵家必争、商贾云集宜昌去了那里,现代的复制和修复使得宜昌以一个全新的姿态面对世人,面对着历史。
      历史记住了爱国诗人屈原,记住了民族友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也正是他们给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精彩的过往。
      然而历史本没有眷顾这个可悲的城市。也正式这个可悲的地方给了他们流连忘返,抒发情怀的地方。所以说上帝是公平的,当为你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自唐宋以来,这里因地理位置偏远,这里成为朝廷作安置处罚官史的地方,遭贬而来的有朝中正直大臣和一些不明不白被贬谪的文人学士。他们各自的经历和苦吟而出的无数诗文,又给这里留下一部值得研究的“古代贬官文化史”。
      大诗人李白为此写下“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宋景祐三年,一代文宗欧阳修坐贬夷陵县令 “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画图夸”便出自欧阳修之手。据说三游洞岩壁上,还保留欧阳修亲笔题刻一处。这一次我们行程仓促,没能一一游览。话说为纪念这位文学大师,明代在夷陵城(今宜昌城)东修建了“六一堂”,现有迹可导。
      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被贬到涪州(今四川涪陵)、黔州(今四川彭水)期间,曾于绍圣二年、靖国元年三次到峡州(宜昌)游览三游洞,并题名洞壁,书写了《三游洞序》。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中年曾至川陕一带,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军旅生活。在这里,他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初发夷陵》。在三游洞游览时,取山下清洌的泉水煎茶,觉得很甜美,便写了一首七律诗记述这件事,在诗中赞道:“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
      还有白居易、元镇……太多太多了,还有谁能一一记得。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没有谁敢说我能笑傲江湖。
      我想亲近他,也许能更多的感受到历史赋予它的厚重感。可是我没有,我被欺骗了,我眼前光怪陆离的世界蒙骗,我感悟历史却越发的是在自欺欺人,我什么都没看到。而回忆却带我去了一个更加广褒世界。
      你还记得古城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它什么样的身份完成着他历史的使命吗?它以 “川鄂咽喉”、“蜀道三千,峡路一线”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镇称于世。这里发生的一次次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战争,使它的城镇史与战乱兵祸难舍难分。我想起了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城市的命运也不过如此。
      周赧王三十七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白起烧夷
      浑身都是胆的白袍将军赵子龙。当刘备等被曹军追赶得丢盔弃甲,逃到长坂坡(宜昌当阳),刘备的妻儿走失,许多兵将死的死、伤的伤,被困的被困。赵子龙却单枪匹马杀入重围、往来冲突,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杀死不少曹军兵将,救出许多刘备的谋臣军卒,以及刘备的甘夫人与刚满周岁的儿子阿斗。——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二十多万人攻占荆襄。刘备率残部逃奔当阳(今当阳市),曹军穷追不舍直逼长坂。蜀汉猛将张飞将20骑断后,他据水断桥,横予立马,环眼圆睁,吼声如雷,使曹军丧胆,不敢逼近,刘备等得以安全脱险。——张飞在三游洞擂鼓督战
      刘备攻取四川,曾途经三峡,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黄牛山麓的黄陵庙(宜昌境内)前,至今立有《黄陵庙记》碑,其碑文相传说是诸葛亮撰写,称武侯碑;传说诸葛亮入川时,曾把兵书宝剑世藏于峡中,神奇的兵书宝剑峡(宜昌境内)便由此而得名;巫峡中一块岩壁上,还有所谓“孔明碑”供人凭吊;奉节河滩上,还传说诸葛亮当年曾在这儿摆八阵图使陆逊被困,至今留有遗迹。——诸葛亮黄陵庙撰碑
      常秉烛夜读《春秋》的蜀汉名将,在清代被奉为“关圣帝”,全国各地均建有关庙。但是这位骄傲的将军,由“威震华夏”最终得到“败走麦城”的悲壮结局。建安十九年,刘备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可能就是这期间,他曾来夷陵(古宜昌城)点视军马。今宜昌城区大江南岸点军坡,传为关羽当年点兵处,现存“汉寿亭侯点兵处”石碑,为清光绪十一年宜昌总镇罗缙绅所立。——关羽宜昌城点军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魏将于禁投降,华夏震惊。不想吴军乘机偷袭荆州,使关羽腹部受敌,大意失荆州,兵败逃往麦城(宜昌境内),后又与儿子关平欲取道罗汉峪沟,向西北突围,退回蜀汉。当关羽人马突围逃到临沮(远安县),行至罗汉峪中的一个三岔路口时,发觉吴兵在此设下埋伏。他正准备回马寻路,却已晚矣!赤兔马已被吴兵的绊马索绊倒,关羽也束手就擒。回马坡因此而得名。对于关羽的忠义宣传及他悲壮的遭遇,在民间影响很大。相传他遇害后,阴魂游荡到玉泉山(当阳市),高呼“还我头来”,得到了在玉泉山结庐的普净法师的点化,至今玉泉山有“关云长显圣处”石碑,玉泉寺也由此香火日盛。今日当阳市境,还留有规模宏伟的关陵、关羽部将周仓之墓、麦城遗址等。长阳县境也有点河兵、马回溪等传说中的关羽遗迹。——关羽兵败回马坡
      被称作枭雄的刘备,平定四川后在成都称帝,是为蜀汉先主。   吴军偷袭荆州,他二弟关羽在临沮(宜昌境内)为吴军所杀,他誓为关羽复仇 ,遂于章武元年举兵顺江而下,首先占领了秭归(宜昌境内)地,相传秭归即为刘备征东吴时所筑。蜀军乘胜东进,分兵围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与吴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军疲困,终为陆逊所破,败逃四川。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这段历史,演变产生了火烧连营、烧铠、断道、白帝托孤等一系列关于刘备的故事与战争遗迹。——蜀吴夷陵之战
      ……
      历史总是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演绎,我不禁释怀。“夷陵”还在。就像有句话说的:谁没有一点点过去。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会在涓涓长河中,渐行渐远,直到终点。当一滴水汇聚到大海时,还能说我是一滴水吗?能有的恐怕只是宽广的胸襟。
      2012年4月3日南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