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七章 招亲(2) ...

  •   正月初一,百官上殿朝贺新春,夏子染亦不能免俗地穿上早已备下的红色宫装,进宫面圣。

      进宫的青石板路上积雪早已被清扫干净,留下斑驳水迹,散发彻骨寒意。两侧青松巍然屹立,苍劲挺拔,肃穆庄严,一直延伸至太极殿白玉阶前。

      九重宫厥,权倾天下。

      今日是难得的大晴天,雪后初霁,碧空如洗,殿瓦琉璃上的积雪渐消,焕然一新。太极殿前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夏子染轻噘双唇从马车上跃下,脸色惨白,双眼无神,走起路来缓慢无力,摇摇欲坠。

      小锦从旁扶住她,面带不忍,“郡主大当家,古姑娘说过,逆行不可以多吃,会……”

      夏子染抬手打断她,眸光淡淡扫过庄严威仪的太极正殿,三分浅浅的哀伤,二分浓浓的仇视。

      再转眸时,已化为一滩柔柔的微光。

      殿中朝贺的百官一拨接着一拨,端帝高坐堂上,身旁是与他相濡以沫近三十载的结发妻子,太子梁骍的生母成康皇后,下首两侧分座着二皇子梁骅和太子正妃南宫言。

      端帝神情凝重,以肘托腮,目光迷茫焦灼,似被什么困住,久久出神,全然没有喜迎新年的欢愉和轻松。

      夏子染脚步缓慢,上前盈盈一拜,声如蚊蝇,不仔细听,怕是难以分辨。

      大殿之上,一片死灰般的沉寂,众人皆望着堂下跪倒的槿初郡主,神色复杂。

      不知是谁轻咳了一声,方将端帝自呆滞中唤醒。他凝眸一视,逆着晨曦霞光,望向跪在大殿之上一身端肃庄重的夏子染。只是一个注视的须臾,他从龙椅上立起,面色惨白,龙颜失色,手指颤颤,“你到底是何人?”

      那大红的喜服,分明是晋阳公主出嫁那日,由宫中绣女九九八十一日赶制而出,百鸟朝凤,凤飞九天,是先皇赐于长公主的无尚尊宠。

      以几个子女中,先皇最宠爱的莫过于文武双全的晋阳公主,常言只有晋阳最肖似于他,文能提笔驳名士,武能举剑平山河。以至于对晋阳公主的婚事久久未能定下,已过双十年华,却是无人相问。

      直至夏相出现,世人才明白,缘份之事乃是天注定。世上总有一个人,是命中注定属于你的,不偏不倚,只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你面前。

      先皇纵使不舍,也拗不过他们的一腔深情,命绣女赶制出凤飞九天嫁衣,送长公主出阁。

      端帝恍惚间,似乎看到长公主出嫁那日,跪别先皇,一身喜服,红艳如霞,风华绝世。

      “陛下,我是子染。”夏子染身形微晃,启齿轻言,似有那么一丝生命垂危的气若游丝。

      “你这衣裳……”端帝仍是神情飘浮。

      夏子染状似无辜地提起曳地裙裾,“小锦前些日子打扫屋子里找出来的,我见着喜庆,就穿上了。”

      殿内一片交头接耳之声,莫不是惋惜哀叹,也有些嗤之以鼻,尽是轻蔑。

      夏子染诡异地勾唇,“陛下,子染身子有些不舒服,想先行回府歇息。”

      “也罢。”端帝重重地吐出一口气,瞧见她满脸病容,欲言又止,良久才道:“让骅儿送你回去。”

      夏子染起身告辞,对上南宫言怨恨的目光,淡淡一笑,一个华丽的转身,将万般恩怨挡在身后,莲足轻启,背脊挺直,绽放万千风华,仿若日落冰凌,光芒毕露。

      回到府中,闭门谢客,连一路护送她回来的梁骅都不让进门,气得他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她一拳打飞。无奈此时的夏子染一副病入膏肓之像,若是一拳过去,只怕是就此倒地不起,驾鹤西飞。

      夏子染瞧准了他的性子,虽是易怒,却不过是只纸老虎,悲天悯人,有一种侠士般的怜香惜玉,又对她心怀愧疚,不忍苛责。是以,对付梁骅,她已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

      日暮时分,郡主府迎来第一个客人,国子监太学博士段天恩。

      段天恩亦是一脸的凝重,浓得化不开的哀思拂面,眼窝处一片青黑之色。

      “哟,段大人怎生这般纵欲过度之像?”夏子染睡了一整日,颊侧染了些许红晕,不像晨时那般苍白虚弱,连声音都大了几分。

      一句玩笑话,却正中段天恩的软肋,羞得她颊飞红粉,眸光如水,垂眸沉默半晌,才道:“郡主,幸之有一事相求。”

      夏子染顿时睡意全无,拧了眉看她,只见她脖颈上斑驳红印煞是惹眼,好像那白雪皑皑上的一串串的脚印,想盖都盖不住。

      “你说。”夏子染噙笑托腮。

      “求郡主答应幸之的求亲。”段天恩双膝跪地,眸含泪光,“郡主想成亲,可京中能娶郡主之人少之又少,在能娶之人中,肯娶郡主的,又有几人。试问,皇上岂能如此顺当地让你随意择嫁?”

      夏子染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而我又是皇上的一桩心病。”段天恩不自觉地羞红了脸,“我与二皇子的事不提也罢。倘若我娶了郡主,二皇子便能死了这份心,去过他想要的逍遥江湖。”

      “嫁你的话,对你自然是有好处的。可是对我呢?”夏子染听罢反诘,“一来你不是男子,即便成婚,也不能日日春宵,我跟守活寡有何分别。二来为何要帮你,成全你。”

      段天恩早已有了准备,压低声音道:“皇上不许郡主嫁与严公子,有了我这个掩护,你们就算是夜夜春宵,我也只当没看见。”

      这回,轮到夏子染脸红了,不太自然地皱起鼻子,“我为何要答应你?”

      “郡主时日无多,为何不放手一搏?”段天恩直言不讳,“人生苦短,莫要留下遗憾。”

      段天恩走后,夏子染唤出小锦,蹙眉问道:“段大人的父亲是前任的太常卿段其山?”

      “正是。有问题吗?”小锦不解。

      夏子染眉眼一松,“段其山与我娘关系不错,爹爹当年可是吃了不少干醋呢。”

      小锦脸色一黑,“郡主大当家,夏相不是该吃您师傅的醋吗?”

      “你有所不知,自从我师傅娶了姑姑之后,爹爹就再也不吃他的醋了。倒是段老大人常常过府……”

      “郡主当真想嫁她?”小锦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她是女的……”

      “我真心想嫁她,可是又怕被人掐死。”夏子染眸染春光,潋滟生姿。那一夜拥抱的温暖还残留在身,想忘却忘不掉,只想记取片刻,挥手斩断。怎奈何,他与她之间的牵绊竟是如此之深。

      桃木虎符……他到底是谁……

      槿初郡主的招亲大典于正月十六举行,报名者络绎不绝,可最终中选者寥寥无几,众人皆叹堪比春闱。

      一日,夏子染闲来无聊,携了小锦前往吏部一窥究竟。

      在吏部特设的小屋前,宋征言端坐案前,一袭朱色官服儒雅非凡,染了书卷气的眉眼似清风朗月,亲和力十足,一笑应对询问。

      夏子染凑上前去,在案几宣纸上淡淡一瞥,不由地瞪大双眸,“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通?宋大人,你这是招亲还是选士啊?”

      “若非能人志士怎能入郡主法眼,与郡主匹配?”宋征言淡定地展袖泼墨,看也不看她一眼。

      夏子染嘴角抽搐,“不知可有人通过?”

      “嗯。”

      见他点头,夏子染松了一口气。

      “段天恩大人和二皇子一同入选。”

      “扑通……”夏子染一头撞在桌角,顿时皮开肉绽,“二皇子凑什么热闹?”

      宋征言转过头,眉心微蹙,抬手拈了衣袖捂上她的伤口,叹道:“还是这般毛躁,许久不见你还是改不掉。”

      夏子染微怔,避开他的手,“宋大人,您这是想让我嫁不出去?”

      “哦?”宋征言悻悻地收回手,卷起案头宣纸,“你何时想嫁了?”

      “我要嫁。”夏子染执拗地扫落他案头笔墨。

      宋征言蹲下身拾起笔墨,复又摆上案头,幽幽说道:“可我不想。”

      “宋大人,这是皇命,你想抗旨不成。”她曾领教过他的固执,那是一种不撞南墙誓不悔改的倔强固守,即便头破血流,他也决不回头。当年悬崖边没有迟疑的纵身一跳,她早已知晓他柔中带刚的性子,却不知这么多年过去,他还是一点都没变。

      宋征言将笔墨摆放齐整,拂去尘沙,“若你愿意,抗旨又有何难?”

      夏子染心中憋闷,决计不再与他对牛弹琴,断然拂袖离去,“宋大人,小女子无才无德,只求安稳渡日。若大人想要惊天地泣鬼神般轰轰烈烈的爱恨痴缠,请恕子染无能,不能圆大人一个余愿未了。”

      自那以后,夏子染不再问过招亲一事,任由宋征言去做,六艺也罢,四书五经也好,横竖他要做的事情,她想拦也拦不住。

      一晃二月二龙抬头,春闱放榜,殿试前三甲入宫面圣。端帝圣心正悦,问及槿初郡主婚事,应早做了断,以免郡主时日不多。

      宋征言却道,只有二人当选,一为段天恩,一为梁骅。

      端帝愁肠百结,“这可如何是好?”

      “回陛下,还有一人可选……”宋征言理了理官服,正了正官帽,昂然立在殿中。

      “哦?何人……”端帝疑惑。

      宋征言骤然跪地,拱手行了一个大礼,“臣斗胆……”

      “陛下,城门外有人掀了全城的皇榜,说非郡主不娶。”守城的御林军急匆匆地来报,没有注意到宋征言端肃的面色瞬间铁青,眸中生寒。

      端帝一惊,“是何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七章 招亲(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