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去和亲 ...


  •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最近谨言已经不来和她们一起上课了,下了课后悦兰和锦佩也就没有四处走动,直接一起回去,姐妹俩都不知聊什么话题好,锦佩就说不如一起练练新学的曲子,于是两个人一个吹箫一个抚琴,这样专心的练习,能不去想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也蛮好的。

      也许是曲为心声,练着练着,这琴箫声渐渐的呜咽起来,整个殿里的人听着曲子都不由停下手上的事情倾听,心情也跟着凄楚起来。

      淑妃正在看着小八写字,听着这曲子呆呆的立在原地,将要说的话都忘了,小八本来在挨训,阿娘说了一半就停住了,他大着胆子悄悄的抬头看阿娘,却发现阿娘流了一脸的泪,登时吓了一跳,扑过去抱住淑妃的腿说:“阿娘,你别哭呀,我一定听话,好好练字。”

      淑妃蹲下身子抱住小八,哭的更厉害了。

      小八心里害怕,也跟着哭起来,周围伺候的人忙来劝,正乱着,就听见有人说:“圣人来了。”

      宫人赶快扶起淑妃给皇帝见礼。

      淑妃低着头拭了泪,向皇帝请罪:“臣妾失仪,还请圣人恕罪。”

      皇帝伸手拉着淑妃,又掐了一把小八圆圆的脸蛋:“你这淘气小子,是不是又惹你阿娘生气了?”

      小八委屈的撅着嘴不说话,也不知自己到底怎么惹得阿娘哭成这样。

      皇帝看他可怜巴巴的,就弯腰抱起他,用袖子给他擦了擦脸,就叫乳母带他下去玩。

      然后拉起淑妃的手温声问:“这是怎么了,哭什么?”

      淑妃不好意思的笑笑:“没什么事,是听佩儿和兰儿在合奏,这俩孩子技艺越发精进了,倒叫我一时听了进去,不知怎么的就流起泪来。”

      其实皇帝也听见了,不过他走到院里时,锦佩她们已经练完一遍,停了下来,也听出曲声萧瑟,一问居然是两个公主合奏,他心里疑惑,走到淑妃寝殿门前,却发现里面母子俩正在抱头痛哭,他一下子明白了。

      这些日子以来,他不是不知道后宫里女人们的忧虑,只是他还顾不上这些,皇后着急忙慌的给谨言招驸马,淑妃和昭仪整日呆在小佛堂里,他也是为人父的,怎会不了解这种心情。可这事他虽然不肯答允突厥,却不是出于一个父亲的不舍,而是为国家体面着想,他也不能给后宫女人们任何许诺,国与国的博弈中,这些都是筹码,他并不是一定不肯,只是看值不值得。三个姑娘是他的女儿,可天下万民也是他的子民,皇室受天下臣民供养,到了必要的时候,自然要做出牺牲。

      因此他也不戳破淑妃,只是说些别的话来岔开。淑妃几次欲言又止,想跟皇帝说要不要把锦佩的婚事先定下来,可后宫诸事一向是皇后主理,她若越过皇后和皇帝说,不但皇后不高兴,只怕皇帝心里也不会高兴,说了也是白说。若跟皇后去说,皇后哪有空管别人的女儿?再者现下锦佩才十二岁,也实在是早了点。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皇帝只坐了一会,也没叫锦佩和悦兰来见,就说还有事起身走了。

      出了淑妃寝殿,皇帝径直向皇后的寝殿走去。身边跟着的人问要不要车驾,皇帝摇头拒绝,他想走一走,脑子里回想起先时谨言和他说的话。

      “…如今的情势儿也都听说了,这突厥可汗倒似是真心想与我大周交好,和谈条件都依了不说,还真的把亲生儿子也送了过来,听说他是真的从小就仰慕中原文化。依儿浅见,这实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若能趁此机会向突厥传播我中原文化,潜移默化的使他们同化,弃武习文,帮着他们学习耕种,不用很久,几十年后,突厥骑兵再无可惧之处。”

      “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能够影响突厥可汗的人来支持和推动,这个人既要身份尊贵,又要有一定的见识和胸襟。儿仔细想了很久,若只嫁宗室女过去,不提突厥情不情愿,只怕就算嫁过去也不会受到重视。未嫁的姐妹之中,儿年龄最长,受尊长教诲最久,理当挺身而出为君父分忧……”

      皇帝走了一路,想了一路,远远的已能看见皇后寝殿的屋檐,他驻足眺望了一会,又转身回了显阳殿,传召太子、尚书令和中书令议事。

      显阳殿的灯亮了半宿,第二日大周正式回复突厥登力可汗:大周皇帝鉴于可汗的一片诚意,愿意以真正的公主下嫁,不过也需要可汗再增加一点诚意,咱们大周文化水平高,不如把长子也送来学习吧!

      锦佩是中午下课回去的路上才听来接的宫人说起这事的。她就知道这事是板上钉钉了,登力急切的想与大周修好,不只有停战求和的原因,还有就是,突厥西部的首领们连他哥哥都不服,更何况是他这刚上位的,他需要先稳定和大周的关系,然后才能腾出手来收拾国内的乱局,并免于腹背受敌。

      不过是多送一个儿子过来,这可汗才二十几岁,想要儿子再生就是,他是不会在意这点的。而对大周来说,我嫁个公主过去,将来公主生了儿子,这边已经先未雨绸缪的把两个最年长的王子留在了长安,再有大周的支持,继承汗位定是事半功倍,到那时,突厥就真的成了大周的孙辈。

      认真说起来,锦佩和悦兰都不是很合适的人选,年龄太小,突厥难道能等得了两年再把公主娶过去?那这桩亲事还有什么实质意义?对大周来说,嫁个年幼的公主过去,只怕不能影响登力可汗,反倒是羊入虎口,起不了太大作用,赔了夫人又折兵。谨言倒是很合适,可皇后肯吗?

      皇后从没想过皇帝会答应以真正的公主和亲,一来有损皇室颜面,是突厥求和又不是大周求和,凭什么要我们送一个公主过去?二来,皇帝是个难得的慈父,就是寻常人家的父亲,也少有皇帝这么慈和的,尤其是对女儿们,她不觉得皇帝会愿意把女儿嫁到那荒芜野蛮之地。

      之前紧锣密鼓的给谨言相看驸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也是想谨言订了亲,皇室就没有适龄的公主可嫁,突厥又能如何?要么等几年锦佩和悦兰长大,要么接受宗女。

      可谁知,事情急转直下,皇帝居然有答应的意思,提出的条件也不苛刻。她有点不安起来。这种不安在晚上皇帝来看她的时候,落到了实处。

      皇帝既已经决定了,也没有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把他的打算说了:假如突厥答应了大周提出的条件,谨言作为适龄的公主,就要嫁给登力可汗。皇后当时就懵了,她怀疑是她听错了。就算是要和亲,就算是要嫁皇帝的女儿,也不该是她的女儿!

      根深蒂固的世家教育让她不会像一般的女人那样撒泼,一哭二闹三上吊,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图和皇帝讲理,答应突厥也罢,可也不该就把嫡出的公主嫁过去,也太给他们面上贴金了,虽然四公主五公主年小,可拖突厥两年不是正好显示我们国威吗?那世家说亲,也要拖两年才嫁,显得女儿金贵呢!

      皇帝说,既然应了这事,就该拿出大国风度,再各种借口拖拖拉拉的像什么话?要么不应,应了就要干脆利落。何况他们已经再三求娶,我把嫡出的公主嫁给他,他不是更加感激涕零吗?这是为了大周的千秋社稷计,你作为皇后,母仪天下,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么?

      皇后一听这话,再也忍不住,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皇帝叹一口气,缓下声调:“我这也是为了旭儿将来考虑,希望在我手上将这心腹大患解决了,言儿嫁过去,将来我去了,旭儿登基,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旭儿也就不必为突厥再伤神。”

      皇后抽噎着:“可,可言儿才十五岁,就叫她嫁去异国他邦,这辈子再无相见之日,她、我……”眼泪汹涌而出,再也说不出话来。

      皇帝沉默良久,才说:“咱们的言儿是个有志气的,不同寻常女子,她,她自己是愿意去的。”

      皇后听到这猛地抬头,一脸的不可置信。这些年来,皇后将大半心思放在太子身上,直到娶了太子妃,生了孙子,才把心思收回来一些;长女性格有些桀骜不驯,她也得抽出心力来管教,唯恐出了差错,步几位长公主的后尘;只有小女儿一向乖巧懂事,不用她操心,她一直很感安慰,可她乖巧的女儿居然愿意嫁去番邦?

      扬声叫人去请三公主过来。谨言一进殿,感觉到殿内的气氛异常低沉,皇后眼睛红红的看着她,皇帝面带怜惜,就知道皇帝应该是和皇后摊牌了。她行了礼,也不多话,只立在一旁。

      皇后招手叫她过去,她走过去皇后就拉了她的手说:“言儿,阿娘问你一句话,你要老老实实的答,阿娘要听你的真心话。”

      谨言点了点头。

      “言儿,你,当真愿意,去突厥和亲?”皇后握紧谨言的手,异常艰难的吐出这个问题。

      谨言回握住皇后的手,低声但坚定的说:“儿愿往。”

      皇后晃了晃身子:“你这孩子,你想清楚了吗?这不是儿戏,你知道这一去,咱们一家人就再无相见之日了吗?”

      谨言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犹豫了一下,才说:“阿爹,让我劝劝阿娘。”

      皇帝叹了口气,站了起来,“你今天就陪你阿娘好好说说话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去和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