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未完 ...

  •   十月深秋,树叶已落得个为尘为泥。唱的自然大多是离别的戏,听来也声声催泪。
      楚如忆起与秦子英初遇,俱是二八佳华,但子英少年老成,总多几分深沉。二人相处便如兄妹,也好在楚如同辈亲戚虽多却不常亲近,倒把子英真当成兄长一般敬爱。
      现下那人已归,楚如遥望宫墙外一片萧瑟苍白的天,心中不免挂念。她也只是帝王酒后之物,又是个女儿身,自然母卑儿低贱。母亲又早早去了,只剩她一人在这层层深宫中受冷挨冻,从未被当作公主对待。
      生活虽清苦但不算烦闷,因十六上与子英遇见了。
      楚如未去过外面,只听子英说起,不无向往。
      子英那时拍了胸口笃定终会带她去看看。她心知不能,但仍旧为那人一句诺言红了脸。也许就是那时,她便总想起他,想起他许诺时明澈的眼和二人头顶湛蓝的天。天上的云朵状似振翅的群鸟,如那日的阳光般明亮至另人不敢逼视。
      近日宫内气氛愈发紧张。皇帝年迈,卧病在床,几个蕃王各自拥兵坐镇一方,对着中央的皇位如虎似狼。皇子几个,年长的多年富贵骄奢,早离了帝王之道,年少的尚在襁褓,也只是无知小儿。公主大多早早被下嫁权贵家族以保皇室太平,剩余几个,也是楚如这般,无依无靠,早被人丢到角落。天下将乱,宫内更是人人自危。
      楚如每日都要目送那沉甸甸的夕阳全部消失,才慢慢踱回屋子里。她隐隐看懂了下人脸上无时不刻的惶恐。这样也好罢。她缓缓舒了一口气,看着夕阳下自己模糊不清的影子,就像看着那些虚度的光阴。而那重重远山,只余得幢幢暗影,千百年也不曾变过。
      她住的着皇宫边缘的小小一角,反倒是有着与皇宫格格不入的宁静。

      秦子英是庶出,亲王三子中排最末。因他沉默寡言,更不被重用。秦王好胜,少时败于储位之争,而后忍气吞声,暗自休养,无日不窥视上位欲取而代之。如今时局动荡,各蕃王皆是蠢蠢欲动,正成了他得偿心愿的大好时机。
      子英的两个哥哥,大哥秦子锋善武,二哥秦子墨善文,配合起来刚好一个主帅一个军师。偶尔子英会想,不知秦王上辈子积了什么德,这辈子得了这一双好儿子。
      子英从来只是叫秦王,也未将其当作父亲对待。他记得母亲去时的表情,自嘲,不舍,甚至有些许解脱的意味。却好在没有怨怼。而那时秦王正站在练兵场,面前三万铁甲黑压压像极一块极压抑的黑云,仿佛随时都可能炸出惊雷。
      母亲最后抚抚子英的脸,语调平静:我儿聪慧,莫要有执念。顺其自然,放也就放了。
      子英知道母亲是在嘱咐他,也是在说自己。秦王少年成名,母亲偏偏固执,毅然离家随了他。也许母亲是后悔了,若当时顺其自然,也当真是放,也就放了。
      母亲睡得安稳,再不见那眸子能透出半分清寂。子英将她耳边的散发轻轻拢齐,门外骄阳似火,引得院子里的杂草都蔫了头。
      那年子英亲手葬了母亲,也没掉一滴眼泪。
      之后子英便更为缄言,见了谁那张死水般的脸也鲜少有波澜,仿佛这世间的事也没有能让他牵牵嘴角的了。秦王原本对子英还有些许愧疚,时间久了,也就春风一样吹了个无影无踪。
      秦子墨偶尔关照这个弟弟,见子英每每例行公事一样敷衍了事,也渐渐不去自讨没趣,任着子英出去日日挥金夜夜笙歌。秦子墨甚至曾这样想:不知道子英软香在怀,是不是还是那张冷面孔。想罢他自己也笑了。

      骤雨未至,空气仿佛也静止在四周。平时那些个爱闹腾的虫豸飞鸟,现下也没了一丝活气。子英端起茶,却是直直看着楚如。
      花花草草的不动弹,怎么你也不出声,变了个哑巴?楚如含笑斜他一眼,自是去看手里的书。
      子英抿一口茶,侧头看看天色,却搭了句不着边际的话:闷成这样,怕是该变天了。
      楚如一愣,见子英低了头只是喝茶,复又笑出来,道:既是这般,子英也早些回吧。变了天,莫要淋湿了。
      子英也不说话,轻放了茶杯,起身向外走。只是在门口处,顿了顿,也没回头,轻道:你便在这里吧。
      楚如唇边含笑,仍是看她的书。而子英已是去的远了。
      果不其然,不久,暴雨倾盆而下,楚如在房檐下,静静看,静静听。依稀可辨,宫墙仍是那道红砖金瓦的宫墙,院落仍是那片荒草枯池的院落,但她想,似这般烟笼雾罩,嘈嘈切切,却比晴朗的天气,不知好了多少。

      隔年春,皇帝薨。
      风雨飘摇血中雾。似这血,似这雾。动荡中,谁也看不清谁,谁也没能再看清谁。

      宫外乱,宫里也乱。
      不出三个月,已有人逼宫城外。不成器的皇族逃的逃,降的降。有些个稍有气节,自知大势已去,也是自刎的自刎,上吊的上吊。
      大军临城。宫里人亦跑的跑,散的散,四处是破布碎石,狼藉满目。
      楚如所处荒凉,本也没什么值钱什物,没什么使唤奴才,她也不费心踏出院落一步,只闲闲倚了阑干,依旧看她的书,看她的夕阳。
      这书也是托子英带来,虽不常,但总不落了空。日光下书页上是一派明晃晃的金黄,她理理风吹乱的额发,垂着眼,似完全没听见院外混乱的喧闹声。
      也该是时间了,她心想。隔了一些时日,这院落已逐渐恢复寂静。她就一直在这院里,看看书,看看夕阳,饿时到院外不远的厨房寻些食物。所幸人逃的匆忙,都只是拣着值钱的跑,倒留下些吃食,也能勉强过上段日子。
      最后那个稍亲近些的宫女逃前问楚如要不要一起走,楚如摇头,谢她好意。不勉强,宫女一人背着包袱奔命去了,只是临走,向着楚如的表情终是疑惑。
      楚如摇摇头,又笑一笑。
      记得那人轻声道,你便在这里吧。
      那时自己是应了他的。
      这一生,信他,应他,就不逃,不悔。

      乱世总能出英雄。早有人跃跃欲试,只等这战火一起,便直取皇城,占地为王。
      子英暗自嗤笑,这想的倒是轻巧,也不找什么措辞。只是如今天下几分,真能这么轻易便容你成王他者为寇?
      秦王也不是蠢人,打的正式渔翁得利的心思。
      皇帝薨,幼子继位,封帝大典尚未举行,宫人来报,成王反了。
      成王原本是兄弟几个里最耐不住性子的一个,如此急性,倒给了其他几兄弟一个冠冕堂皇起兵的理由:捉拿乱党。
      自此,天下局势风云变换。当局者个个已红了眼,谁在冷眼旁观?谁又能笑到最后?
      已经没有退路。所有人都明白,若不为王,即为寇!
      子英站在院中,感到春风带来的湿意终究缓缓透出了干热,他眯起的眼中,尽是犀利的光芒。
      这场风雨,到底如约而至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