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乾和凤 ...
-
乾历346年10月,大乾朝诸位之争落幕。大乾皇帝姬开景驾崩于长庆宫,庙号世宗,谥号孝文皇帝,传位于皇三子姬文思,遗诏曰“。皇三子文思,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咸使闻知。”
乾历346年11月,前废太子姬文远自缢于宗人府。是月,姬文思即位,史称乾成宗。天下大赦,普天同庆。
乾历349年2月,前废太子姬文远之子姬运生病逝于恭王府。同年,王,谢,凤,华四姓被御史弹劾,以意图谋反之罪参于御前。文思帝着大理寺,刑部联合会审,封府抄家。4月四家之人纷纷下狱。然四家都有子弟逃亡海外,成为漏网之鱼。
文思帝闻之,雷霆震怒,着人出海追捕,然所派之人亦无音讯,遂下令禁海,以防再有乱臣贼子逃亡海外。
其后100多年间,乾国内纷争不断,皇族内皇权之争惨烈,世家大族大肆侵吞田地,贪污受贿成风,更有北方民族不断扰边。
市井传言,海之尽头有一国,乃当年四族所建,物阜民丰,生活安泰。是以海外逃民屡禁不止,中有被抄的高门望族,亦有被盘剥的商贾,以致贩夫走卒。
乾历474年,海外有国来朝,自言来自彩云之国,国号凤,愿与乾互通有无,互遣使臣,以通两国之好。
大殿上,乾英宗姬庆熙看着地下吵吵嚷嚷的大臣不出一声。手指习惯性的敲击着龙椅。前天接到南韶巡抚奏报,一个月前,有大型舰船在南韶闽县登陆,自称是彩云之国凤国的使臣,其实是当年王、谢、凤、华四大家族海外逃民在海外自建的国家,这么多年,民间一直都有关于凤国的传言,姬庆熙自己还是王爷的时候在宫外就听到不少,市井传言这凤国遍地黄金,珍珠宝石如山,不少逃亡海外的人都发了财,更有传言当年废太子姬文远并没有死,而是随四大家族逃往了现在的凤国。
已经过了一百多年,早已时过境迁,现在乾国内忧外患,暗潮涌动,用这么一个机会来显耀国外,展示我泱泱大国的风范,也可以缓和一下百姓的怨气。但是承认凤国,与凤国交好,就等于否认了当年的四家族是乱成贼子,更何况传言姬文远也牵涉其中,这样不但是打了成宗的脸,当年成宗夺嫡之事也会再度遭人非议,连自己也会被视为不敬祖宗。
姬庆熙希望能够有个两全之策,就在朝会上把这件事拿了出来。
“各位卿家有何意见?"一句话问出来,整个朝堂没有一丝反应,只听到铜壶滴漏一滴一滴的声音。这件事事关皇家颜面,谁都不敢妄言,老大臣们身居高位,自然老成持重,丞相大人轻捻胡须,眼睛微眯,一副深不可测的样子。
年轻资历浅的官员都是看自己的上级眼色行事,在朝堂上要他们出头的时候都是事先和自己的上级套好招,探探风向,再由自己的上级出马。上级不动声色,这些年轻的官员们也不吱一声,更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
姬庆熙看着底下的朝堂就是一阵的心烦,这些人平时拉帮结派,自诩清流,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争吵不休,要他们有意见的时候又集体沉默。
看着半天没反应,姬庆熙只好直接点名,“张丞相以为如何。”
这老丞相是自己的老师,教导自己多年,当年在王府府邸的时候就深得自己父王和母妃的信赖,自从先皇大行,自己的母妃李氏更是倚重这位老师张正,对自己处处严苛,要按老师的话行事,成为一代明君。
想到这里,姬庆熙不禁暗笑,母妃怎么知道明君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乾朝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妃嫔不会从高门中选取,姬庆熙父王的正妃是一个正五品郎中的嫡女凤氏,底下的庶妃那出生更拿不上台面。
自己的母妃本来是个家生子的女儿,托人找关系到他父王跟前服侍,生的明媚娇羞,又温柔体贴,不久就怀了他。他父王膝下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他的母妃自然水涨船高,升了庶妃。
他的母妃从小就指望着他当皇帝,希望把他教育成一个皇帝,可惜她母妃自己大字也不识一个。更别提什么是帝王的教育。而他的那个好老师很得自己父王的器重,于是李氏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老师张正身上。
张正教自己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礼义廉耻,自己又不用去考科举,要真按他那么教,自己不成个书呆子才怪。张正对李氏颇为迎合,当着李氏的面教自己要尊孝道,是皇帝,更要孝顺自己的母亲。平常人也就罢了,可自己是个皇帝,后宫不得干政,他怎么就不教教自己的母妃,省的对自己指手画脚。
姬庆熙心里暗恨,可是朝廷上是张正的势力,后宫是母妃的势力。不过自己尊凤氏为皇太后,虽然是个不管事的,自己的母妃只被封了太妃,即使在后宫揽权,多少有些忌惮。
想着自己小的时候看还心存幻想,总对自己说李氏只是糊涂,被张正唆摆,可渐渐大了,发现李氏对于权利可一点也不含糊。借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子嗣,在王府里打压凤氏,把凤氏逼到了佛堂里。入宫之后,还没当上太后,就和张正商量着安排自家子弟入朝为官。还把自己的侄女弄到后宫来。
再这么下去,自己岂不被架空了。姬庆熙也不含糊,一直迟迟不封太后。李氏看着皇帝一点动静也没有,她也不好问,太没脸面。就以询问皇帝学业为由把张正宣入后宫,商量对策。姬庆熙知道后暗自冷笑,这借口也亏她厚着脸皮用。
次日,张正带领着他属下的官员一起联名上书,封两宫太后,尊凤氏为母后皇太后,李氏为圣母皇太后。
姬庆熙在朝堂上以太祖遗训为由,坚持册封李氏为太妃。乾朝的开国太祖皇帝极为敬重自己的患难妻子陈氏,虽然有妃嫔多多,但是立下遗诏,所有的儿子都要尊自己的发妻陈氏为母,否则即位称帝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后太宗皇帝即位尊陈氏为后,而自己的亲生母亲只是太妃。
李氏知道之后,气的直哼哼,假装卧床不起。姬庆熙去劝,李氏也是撒泼:“我不是你的母亲,你的母亲在佛堂里。”姬庆熙见劝不动,只吩咐下去,让好医好药的伺候着。然后还真去了佛堂,把凤氏请了出来,李氏的病也马上好了。
姬庆熙把凤氏请出来,是希望凤氏能够制衡李氏的,让他能够喘口气,安心在朝堂上对付张正。可惜凤氏是个胆小怕事的,一味的躲着,由着李氏在宫里安插自己的人手,提拔心腹。
凤氏也是个明白人,知道皇帝和李氏不睦,希望借自己的手压制李氏,但想着皇帝和李氏毕竟是亲母子,自己这次捡了个便宜,高李氏一头。但哪天皇帝和李氏又和好了,到时候他们母子想着现在的事,那错处全都会算到她凤氏头上,还不如坐山观虎斗,自己也落个清净。只要不当面落她面子,克扣她的东西,也没人敢克扣她的东西。她也无所谓,甚至免了李氏的请安。
李氏一口气心里不顺,巴不得不去,以前在王府,凤氏是正妃,虽然她躲在佛堂,可还是正妃,现在,自己的儿子成了皇帝,反而尊她为太后,还是压自己一头,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为凤氏做了嫁衣。李氏总想着怎么把凤氏除了,好移去自己头上的这座大山。
李氏慢慢收买宫里的人,甚至御膳房也有她的人。李氏知道凤氏每天礼完佛,都要吃福寿糕,于是让人在凤氏的福寿糕里做手脚,添了慢性毒药。
姬庆熙派了自己的心腹在凤氏身边,从李氏第一次下毒就知道了,但是他没有阻止。难得李氏送了这么个把柄在自己的手里,要压制李氏就简单多了。反正凤氏是个无用的,去了也不可惜。
姬庆熙心里千回百转,只是短短一瞬,敲着龙椅的手停了下来,眼睛还是半眯着,让人看不清是什么眼神,但是他自己知道他一直在盯着张丞相。
张正听见皇帝点自己的名,摸着胡子的手顿了一下,脸上神情丝毫不变,然后双手捧朝笏,踱着官步,不紧不慢的出列。那厚厚的朝靴走在朝堂的地板上竟是一点声响都没有。
张正在百官之前站定,用不疾不徐的调子说“启禀陛下,臣以为我朝乃天邦上国,四方之国皆因称臣拜服。今凤国来朝,我国以寻常朝贡之礼迎接即可。”
姬庆熙心里暗骂一声,“老狐狸,避重就轻。”手在龙椅上又敲了敲,抿了抿嘴,只好再接再力“张丞相可知道这凤国的来历。”其实南韶巡抚奏报上有提及,不过姬庆熙还是要让张正当朝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