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隐形的纪念躲在心里面 ...
-
BY枫井暖羊羊
春末夏初是萨尔茨堡【注1】一年中最美好季节的开始。湛蓝的天空笼罩着一片宜人的绿色,巴洛克式建筑群悠闲地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和清爽的山风,碧蓝的萨尔茨河柔情细腻地缠绕着这座山城,音乐声、孩子们的嬉闹声和教堂的钟声愉快地交织在一起、随着蜿蜒起伏的山峦飘向远方。
在城郊的一座传统巴洛克庭院里,三井寿正坐在后院的咖啡桌旁写稿。这位年轻的自由撰稿人最近刚刚在一家报纸开了自己的时政评论专栏。他在写一篇阿富汗的时局评论。凉爽的晨风轻轻翻阅着咖啡桌上的一本书,晨光被不均匀地涂抹在书的封面上,隐约发出一片亮光。三井的视线落在了书上。这是一本小说。他伸手拿起小说,一下翻到了夹着书签的那一页。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几行熟悉的文字上:“……我们在同一个屋檐下说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
“我的名字……”三井的思绪随着晨风飘回到他14岁的生日会上。那天12岁的弟弟把他在手工课亲上手制作的陶瓷笔筒送到三井手里,白瓷笔筒上画着枫叶的图案。“寿。”他第一次说出了三井的名字。向来表情单一的弟弟脸上带着一丝虔诚的笑意。事实上,除了他自己的名字“流川枫”和“爸”、“妈”、“哥”、“姐”之外,“寿”是弟弟惟一能发准音的字,HISASHI。
“三少爷,小少爷醒了。他找不着小说了,有点不高兴的样子。”管家山口从别墅里走了出来。这是三井家的度假别墅。三井觉得萨尔茨堡是个能给人灵感的地方,于是他就躲在这里写稿——更主要是他要躲避爸妈安排的那些如地毯式轰炸一般的各种相亲。那一场接一场由相亲带来的短暂约会或者恋爱属实让三井感到心力交瘁。做软件工程师的弟弟流川枫也跟着三井来到了萨尔茨堡,所以爸爸妈妈干脆把管家和仆人派过来照顾两个儿子。
“谢谢山口叔叔。我去看看他。”三井拿起小说起身走进别墅。
三井敲了敲流川房间半开着的房门,“枫,早上好!我能进来吗?”
叫流川枫的高大青年转过身来冲三井点点头。流川穿着一套蓝色的短袖睡衣站在离窗户不远的书桌旁找着什么。窗帘完全拉开了,阳光柔和地倾泻在流川白净的皮肤上,配上他的蓝色睡衣,这个清瘦的年轻人看起来倒像是立在阳光里的一尊骄傲的青花瓷。
“枫,你在找这个吧?”三井把那本小说递给流川。流川点头,伸手接过小说。他把小说拿在手里轻轻摩挲一下,抬头用乌黑的眼珠看着刚把小说还给他的哥哥。
三井轻轻一笑,“我昨天写完稿路过你房间的时候看见这里的灯还亮着。进来一瞧,你已经拿着书睡着了。我最近在写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评论,忽然又想再看看这本书,所以替你关灯的时候就借用了一下。不好意思啦!”说着,他伸手揉了揉流川额前乌黑的刘海。
流川轻轻摇头,浓密的长睫毛在漆黑的眼珠前使劲开合了两下。很多年了,他一直都是这样跟三井说“没关系”。
“赶快去洗漱换衣服吧。琴子阿姨说一会儿就开饭了。”三井笑着拍了拍流川的肩膀,转身出去了。
流川又低头看了看小说封面,蓝天,白云,高高飞翔的风筝,静立在远方、默默注视着风筝的高山白雪,两个男孩亲密地搂着彼此的肩膀,其中一个男孩手里还拿着一个风筝。这本小说叫《追风筝的人》【注2】,流川最喜欢的小说。他把小说翻到夹着书签的那一页,目光流连过的文字碰巧与刚刚三井读过的一样。“寿。”流川轻轻说出三井的名字,那声音仿佛冰块掉进了一潭平静的湖水。他把小说放在书桌上,迎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轻轻扬起了嘴角。
******
流川枫人生的拐点发生在他10岁那年。六一儿童节这天,三井财团的总裁夫人知子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到她平时做义工的孤儿院陪那里的孩子们一起过节。只要三个孩子有时间,知子一定带着他们来孤儿院一起做义工,她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爱别人,也学会怎样才能被别人爱。那一年,她的大儿子三井明18岁,女儿三井爱15岁,小儿子三井寿12岁。三井夫人每次来都给孤儿院的孩子们带很多衣服、玩具、书籍和文具;她还会吩咐自己的三个孩子带着小一些的孩子们做游戏或者讲故事。
三井明和三井爱都在帮着妈妈和孤儿院的负责老师布置六一节派对的会场。12岁的三井寿被排除在了准备工作之外,因为妈妈、哥哥和姐姐都说他不会帮忙,只会捣乱。小三井倒乐得逍遥自在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打会儿篮球。于是小三井带着几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男孩走向篮球场。
“碰、碰”,孤儿院里的露天球场那边传来了一阵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小三井快步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个清瘦的男孩儿在打篮球,一个人。宽大运动服随着男孩儿的跑动而来回晃动;额前纯黑的细碎刘海让他的脸色看起来格外苍白。令小三井惊讶的是,纵然这个男孩儿看起来有些瘦弱,他的奔跑、跳跃和投篮都带着一股凌厉的气势。小三井经常随妈妈来这里,可他却从来没见过这个男孩儿。“他是谁?”小三井问身边的一个小伙伴。
小伙伴说这个男孩几天之前才来的。他叫流川枫,今年十岁。“最近才来的?”小三井开始纳闷。这个小孩儿是怎么变成孤儿的呢?几个男孩七嘴八舌地告诉他,流川枫的父母离异之后就都有了新的家庭,可谁也不愿意带着他,所以他就被送到了孤儿院。“啊?”小三井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不能相信世界上居然有这种父母。“因为他不会说话。”一个小男孩小声说。“其实他也不算哑巴。老师说他有发音障碍,他只能说清楚自己的名字和‘爸妈’而已,其他的音他都发得含含糊糊的,谁也听不清楚。他又没有表情,所以我们都不太跟他玩儿。”另一个稍微大一些的男孩儿又做了进一步解释。小三井歪着头看着眼前这个正在极其认真打篮球的男孩儿: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与篮球的交流里了,丝毫不注意也不在乎周围的一切。12岁的三井寿忽然有了这样一个念头:周遭的一切好像也没什么值得流川枫在乎的,因为从来就没人在乎他。从这一刻起,“凄苦”这个词正式出现在了三井寿的人生字典里。
“况”的一声,流川枫投篮不中,篮球重重地砸在了篮筐上弹开了。球滚到了三井脚下。他弯腰捡起篮球,笑着对流川说:“你好,我叫三井寿。我们一起打篮球吧。”
流川用他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抱着篮球冲自己笑的男孩儿:他身高和自己差不多,棕色的头发被梳成了中分,两道剑眉和英挺的鼻梁让他看起来英气勃勃,健康的小麦色皮肤在阳光下显得很耀眼,就像他此刻的笑脸一样。当时十岁的流川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曾经对着自己这样笑过。他乌黑的眼珠左右动了两下,点头同意了。
没过多久,原本三对三的篮球比赛变成了小流川和小三井的一对一。没办法,其他的孩子都没他们打得好。插不上手的孩子们也不闲着,有的在当拉拉队,有的去呼朋唤友来看热闹。不多时,小球场边挤满了孩子们和老师们。站在一旁陪妈妈和哥哥看热闹的三井爱发现场边的助威团中形成了两大阵营:女孩子们都清一色地支持流川枫,而男孩子们就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声援送给了三井寿。三井爱从没意识到自己这个宝贝弟弟有这么好的男人缘。不过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并不全对,不是三井寿的女人缘太差,而是流川枫的女人缘太好——就算面若冰霜、表情欠奉,只要流川站在那里就足吸引所有处于6岁到60岁年龄段的女性。男孩子之所以都不遗余力地给三井加油是因为流川枫抢了他们太多风头,他们当然要大力支持能和流川枫叫板的人。
比赛结束,年长两岁的三井以一球小胜。流川不服。他一手抱着篮球,另一只手拉住三井的手一个劲儿地摇头。“还要继续比吗?”三井用那只空闲的手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派对快开始了。改天我们再比赛,好不好?”说着,他摇了摇那只被流川拉紧的手。
阳光让三井脸上的汗珠散发出珍珠一样的光。流川看了看三井,漂亮的长睫毛抖动了两下,点头同意了。知子看着自己的小儿子拉着那个白净的小孩儿一起去参加庆祝派对,一起喝果汁,一起吃东西;看着他跟那个叫流川枫的小孩儿说话,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看着那个有发音障碍的漂亮男孩对自己的儿子点头或者摇头,她意识到自己家的阿寿终于进入了想要个弟弟或者妹妹的成长阶段了。
三井明和三井爱都是在差不多两岁大的时候产生了想要弟弟妹妹陪自己玩儿的念头。已经12岁的三井寿却从来就没表达过这样的想法。知子也理解小儿子不想要弟弟妹妹的心情: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早就习惯了被哥哥姐姐、管家佣人前簇后拥的养尊处优生活。可理解归理解,知子还是担心小儿子会被这样宠坏。她总带着小儿子来做义工的一个原因是要他学会爱与被爱;另一个原因就是想让他体会一下做哥哥的骄傲和责任。知子的老公就没那么好说话了。这位财团主席每次听到小儿子说不想要弟弟妹妹的时候总是生气加失望地说:“没出息!我看你长大后还能担当起什么!”其实,三井寿是三井爸爸最爱的孩子。但他也知道最小的孩子最容易被惯坏,所以他总是对小儿子特别严厉。
庆祝活动结束了,孤儿院的老师们和孩子们送三井一家人上车。“流川枫,下次我们再比赛!”小三井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冲小流川用力挥手。站在老师身边的小流川点点头,送给三井一个浅浅的微笑。多年以后,三井回忆往事的时候总说那是流川送他的第一个礼物。
车子开走了,小三井趴在后挡风玻璃前继续跟那个清瘦却倔强的身影挥手告别。日斜西山,那个身影被越拉越长;车子开得很快,那个身影变得越来越小。三井是在很多年以后才意识到他早已经把那个浅浅的微笑带着夕阳的温度一起留在了心里。
【注1】萨尔茨堡,奥地利西部的一座山城,阿尔卑斯山的门户,奥地利的第四大城市。这里是莫扎特的出生地。经典电影《音乐之声》也是在这里拍摄的。
【注2】《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又译作《追风筝的孩子》)。具体情况请参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2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