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赵子龙 ...

  •   三天后,安盈怀抱着一卷蔡侯纸,一手挽着赵广,出现在真定的街道上。

      时逢每月十五大集,县城里人来人往,街道旁无数小贩摆摊,卖草鞋的卖米糕的卖胭脂的,一应物事,应有尽有,叫卖不休,热闹非凡。安盈怕赵广小小一个头,被人挤丢了可就完蛋大吉,遂紧紧拉着须臾不敢放手,正自觉心安,不料对面一波人潮涌来,手上不知怎么的居然一滑,赵广脱手了。

      安盈大惊,忙转身寻找,一回头,却看到小小的一双胳膊正箕张着,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

      好气又好笑的把他拉过来,安盈笑道,“你干嘛呢?”

      赵广待人潮涌过,才收手一本正经道,“娘大病初愈,挤不过人,摔倒了就坏了。”

      安盈嘴边笑意倏然转苦。

      这几天,她已经慢慢了解到,自己这前身常年卧床,偶尔清醒,也是泪流不断,家中琐事,一应都是赵统做着,对外打着她的名义接那些缝补浆洗的活计,养家活口,对内,照顾病榻,教导幼弟,并带着赵广识字乃至习武。里里外外,一把抓的严严实实,不叫安盈前身操一头发丝闲心,实是兄代父职的最佳典范。让她对这个没见过面的儿子,心底充满了无限的痛惜,也对今日之行,更怀忐忑。

      穿过大街,又转过小巷,耳边居家过日子的琐碎声音倏然一静,此起彼伏的清亮童声自墙内高高吊起,又辗转着坠于墙外,赵广扯扯安盈,眼中蒙了一层水汽道,“娘,就是这了。”

      安盈为他擦了眼泪,又拍拍他的肩膀,深吸一口气上前去敲门,不大一会,一个头扎朝天辫的七八岁小孩从门里探出头,上上下下打量安盈,疑惑道,“是你敲门吗?你找谁?”

      安盈刚要开口,那小孩看见赵广,粉扑扑的严肃小脸霎时一变,笑眯眯露出两颗小虎牙说,“赵广?你来啦?又来看红鹰啦。”

      见赵广皱眉,小孩小脸一垮,沮丧道,“你不记得我了吗?”

      赵广摇头,“我记得,你叫红鳞,我哥哥被打,是你上得药。不过红鹰是谁?我来看我哥哥,他叫赵统。”

      “我知道你哥哥叫赵统,”红鳞把大门关上,自己走出来,“你叫赵广,我都记得。不过师父说戏班子有戏班子的规矩,不能叫本名,得叫艺名,所以你以后不能叫他赵统啦,要叫红鹰,知道吗?不然师傅又要教训他啦。”

      赵广看了眼安盈,目中显而易见的流露出对“红鹰”这个艺名的抵触,红鳞顺着他的目光看过来,迟疑道,“这位是……和你一起来的吗?”

      赵广点头,“是的,这是我娘,我和娘一起来看哥哥。”

      “那可不巧,”红鳞笑道,“今天有集,师傅和师娘带着师兄们去东街口开市了,红鹰也去见习,你要见他,可得等他们回来才行呢。”

      跑了一个空,时间却已经到了中午了,太阳升到最高,地面流火,安盈拿出底边裸出毛刺的手绢,给赵广擦掉额头脸上的汗,赵广又拈着袖子,反过来笑嘻嘻的帮她擦上一把。

      有儿如此,妇复何求。

      安盈道,“广儿饿了吗?”

      赵广喉咙耸动,视线从街边面摊收回,懂事的摇头,“娘,我不饿。”

      安盈拉着他径直走过去,面摊老板娘快手快脚的擦了桌子,热情道,“小娘子真有眼光,我这摊子摆了几十年了,正宗的老火高汤,包你吃一碗,想二碗,快来坐!老头子,快上一碗面来!”

      干脆利落又热情的招呼完,走了。

      赵广扯扯安盈衣袖,小声道,“娘,我不饿!咱们走吧,一碗面要两个大钱呢。”

      安盈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这个儿子的营养一定要补上来,三餐必须保证,怎么会让他再饿一顿,笑着摸了他头一把,还未来得及说话,笑眯眯的面摊老板已经将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放到桌上,“小娘子好福气,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帮你节省家用,我那崽子呦,一会想吃蜜饯一会要新衣,不给就哭闹不休,可是难缠。”说着摇头连连,看着赵广的目光慈爱羡慕。

      安盈脸上登时笑出一朵花。

      一碗面安盈连拐带蒙,大半都喂了赵广,自己只喝了点汤,好在这身体的前生就是个饭量小的,肚子里有点猫食胃就满足,安盈一边觉得这也不是个事,一边又苦中作乐,起码短期内,不用担心胃疼。

      吃过饭,娘俩手挽手,一起去红鳞口中的东街口。

      真定县城里安盈是两眼一抹黑,赵广带着安盈走街串巷,尽拣离主街不远的幽深小巷子走,兜兜转转之间,走得安盈好奇心起,便问他是否来过,怎么能这么熟悉,不料赵广郑重的……摇头。
      啊?

      赵广摇头晃脑道,“聚人为城,成郭则郡,郡以街分田坊,坊以巷成田畦,畦为人家,则巷巷互通,有祸焉,互以为援焉!”

      安盈……

      赵广……

      赵广好不容易卖弄了一回,不料母亲鸭子听雷,好不失望,只得再白话道,“是哥哥告诉我的:人住在一起,就会集合成村落,村落附庸的人越来越多,就建成了郡县,郡县中人来自四面八方,良莠不齐,要约束他们,就要把郡里以四向城门街道为轴,十字交叉一分为四,每一个部分都称其为坊,坊内路不可称街,是为巷,以巷再为轴,所分就是畦,畦上可建房,住家,但不能堵塞到巷,防止发生走水之类的灾难,不能及时救援。这是暴秦始皇留下的习俗,而我大汉高皇帝虽取他而代之,却也觉得此法于万民有利,所以不曾更改,并沿用至今,敕令所有郡县在建设时候,都必须照此规矩行事,如此一来,我虽然没来过真定,但却知道东街口在什么方向,那么只要方向不走错了,不管走哪条巷,我都能带着娘找到哥哥。”

      安盈目瞪口呆,心中雷鸣阵阵,这儿子的谈吐会不会太神了点?以此为标准,定义百姓的文化水平,自己怀里这包袱,还真的够成为救命稻草吗?

      赵广忽然雀跃,拉着她手道,“娘,快走快走,我听见锣响了。”

      耳中鼎沸人声一直没断,安盈被点醒,骤然发觉此处更加热闹沸腾一些,赵广拉着她绕过一畦人家,锣鼓喧天,骤然烈响。

      “快走,娘,哥哥在那呢!”赵广头大也有头大的好处,头大,五官比例就大,眼睛更大,人丛摩肩接踵,他愣是从攒动的人头中认准方向,拉着安盈一路急行,就来到一圈热闹非凡的人群外。

      “小老儿颜禧班主石大彪,祖籍常山,定居真定,几十年不曾离乡,逢年过节,与乡亲们同乐……恳请诸位家乡父老,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令老儿这颜禧班久久长长,与众乡亲年年岁岁,同喜同乐。徒儿们,拿出本事来,与家乡父老乐一乐!”

      锵锵锵锵锵锵锵锵,鼓锣同敲,两个画成武生模样的少年分站对角,扎手亮相,随即提气轻身,一连串车轮似的的跟头翻得看客们眼花缭乱,四下里不住轰然叫好。

      赵广就在这一片混乱中,压低了声音叫道,“哥——哥哥——”

      侧身不远处,一个倒捧大锣的少年愕然抬头,猝不及防的与安盈四目相对。

      我……靠!

      眉如断剑,鼻似悬胆,齿白唇红,英气逼人,身量虽未完全长开,沉稳气度却浑然天成,端得是站如松,人如龙,这这这……跟大头小尾蝌蚪似的的赵广真是兄弟?

      安盈头脑昏眩,有如身在梦中,赵广拉着她手一径摇晃,欣喜道,“娘,哥哥看过来啦。”

      那出类拔萃的英气少年全身大震,紧接着三步并作两步的跑过来,直挺挺往安盈面前跪下,口中泣哭道,“不孝儿赵统,无法侍奉母亲汤药,还沦入乐门,让母亲蒙羞,儿……”

      安盈脑袋里那根弦“嗡”的一声震天大响,继而咣当断裂:赵统赵广,常山真定,暴秦始皇,大汉高祖,娘哟,她那一去八年,杳无音讯的良人,难道是常山赵子龙?!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赵子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