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董鄂氏大丧过去后的近五个月,紫禁城里的大悲大凉悉数悄然散去,终于,在庚子年腊月的甲辰之日,宫中又迎来了一件喜事,顺治帝的庶妃穆克图氏诞下了皇帝的第八个皇子。

      沉郁数月的顺治帝总算眉目间染上了喜悦之色,赐名“永幹”。而更巧的是,皇八子的出生正临近辞旧迎新之际,遵循祖宗遗训,自腊月十二起,宫中便开始燃放鞭炮,皇八子降临人世这一日,宫中更是热闹非凡,联系着几个孩子也是龙腾虎跃。

      欢庆的氛围达数日之久,到了腊月末,紫禁城同京师的百姓一般,甚至是长城内外,乐声高亢,炮声连连,而宫中的每一个人,几乎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忙着玩儿,大人们忙着祭拜,从除夕丑时起,顺治帝起床、盥洗、穿吉服,到后来率诸王、文武百官大臣往堂子行礼,又到慈宁宫给皇太后行礼……诸多礼节过后,到了最受瞩目时分。

      逢年过节,全讲究一个“团团圆圆”,放在大清国,亦是如此。当顺治帝结束一天的瞻拜礼仪过后,便率着一行人来到乾清宫左侧的昭仁殿东小屋吃饺子。

      当身着明黄色缂丝五彩云蝠五爪金龙袍、脚蹬青缎羊皮里皂靴的顺治帝坐北朝南,随行的一干后妃及其皇子女也与案旁各自落座。

      后妃前一排,异彩纷呈,各自换了不同色吉服的后妃们,于庄重中蕴含活泼。一年一次的除夕佳节,那些平日不得见皇帝一面的后妃自然装扮隆重,从头到脚,无论是头饰,抑或是耳饰,个个光彩瞩目,就连洛敏,也在这大喜之日戴了一对皇后吉雅去年送她的生辰之礼——镶珠翠耳坠。

      耳坠子是她头一回戴,宫里许久不见喜,当是图个喜庆。可一戴上她便后悔了,耳坠为流苏式,以金托为之,上嵌翡翠蝴蝶,下坠珍珠一串,珍珠串下为茄形翡翠坠角,以荷花纹粉碧玺为托,两侧嵌珍珠。耳坠子美则美矣,可挂在她粉嫩的小耳朵上一久,沉甸甸,竟显得有些笨重。

      “敏姐姐,这耳坠子不曾见你戴过,可真好看!”冰月一见着好看的饰物,也就萌生了女儿家的艳羡,身子侧向了洛敏,小声说着话。

      洛敏微微一笑,看向她的耳垂,粉色的蝴蝶坠子镶了两珍珠,活泼不失可爱,“你戴的这对耳坠也很可爱呢!”说着,她靠近冰月耳边,掩了手,悄声道:“你瞧三弟,想必他也是这般觉得的。”

      洛敏看着冰月说话的当口,正巧瞥见坐在冰月边上的三阿哥正看向她们这边,洛敏心里顿时起了玩心,欲开冰月妹妹的玩笑。

      果不其然,冰月闻言立马扭头与三阿哥撞了个正面,洛敏也抬眼望去,只见三阿哥落荒似的别过头去,冰月瞧进眼里,不禁甜甜一笑,问:“三哥哥,小月的耳坠子可好看?”

      过了好一会儿,三阿哥才缓缓抬起头,简单答了个“嗯。”小眼儿似有若无地瞅着冰月的耳坠,而在洛敏掩嘴笑着这两孩子时,顺治帝尊口一开,列席的众人边动筷,边掐准机会与顺治帝大话家常。

      而此刻,孩子们也正襟危坐,小手搁在案几上满怀期待地慢慢掀开盖子。洛敏因低头瞧着面前琳琅精致的食具,未能察觉方才那孩子转过身时朝她望了一眼,珠翠“唰唰”晃动的脆声在他耳边徘徊,久久不散。

      珐琅碟里的饺子无甚特别之处,洛敏拾掇起与之相配的珐琅银筷,轻咬了一口,鲜汁饱满,清香四溢,齿间隐隐响起“咔咔”脆声,这饺子和了木耳馅儿。

      除夕夜吃饺子本是汉人的传统习俗,宋代那会儿传入了蒙古,后来走向了世界。满洲人也管饺子叫“煮饽饽”,民间叫“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意。而与民间不同的是,大清皇帝吃的都是素馅儿。据说,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因夺取统治权时杀戮过多,所以在称王的那年元旦,对天起誓,每年除夕吃素馅饺子祭奠死者,从那以后,这就成了大清国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皇帝吃素饺,后妃皇儿们也跟着吃素饺,这对以牛羊为伴的游牧民族来说,确实清口了些,可对素爱素食的洛敏来讲,清淡中少了腻味,甚是欢喜。

      吃罢饺子宴,众人退散,各回宫里守岁。原以为新年的余温将会留存至上元,不想两天之后,宫里传出了惊为天人的噩耗。

      顺治十八年春,正月壬子,大清朝顺治皇帝与其爱妃董鄂氏一样,染上了天花。一时之间,宫里上下又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不过两日,那天宴席之上,洛敏与众人才瞧见顺治帝精神奕奕地坐在宝座之上,甚至和大家谈笑风生,一转眼,突如其来染上了可谓是“绝症”的天花!

      皇太后之前已受尽恐慌,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亲生儿子深受苦难,命了太医院所有的太医,要他们竭尽所能救治皇帝!

      顺治帝病重,皇太后日日诵佛,满汉大臣不上朝,而每日徘徊于养心殿前,忧心如焚。东西六宫各处妃嫔也是寝食难安。

      顺治帝的不豫在洛敏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来得那么快,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简亲王去了,董鄂妃薨了,就连大清国的顺治皇帝也将……此刻,她除了担忧吉雅,最担心的人还是三阿哥。

      那可怜的孩子,生命中将遭遇八大不幸,而痛失皇父,正是其中一大不幸,这一不幸,也将改变他今后的命运。

      *

      养心殿中,皇太后为救儿子使尽浑身解数,更是请了满洲人的萨满法师前来跳神驱邪。五六个法师头戴尖顶高帽,身穿花花绿绿的宽大衣袍,腰间各束了一串铃铛,手执手鼓,旋转跳诵,边舞边唱。一会儿,好像有神灵附体;一会儿,唱诵声忽而有高转低,像在念经。

      洛敏、冰月、三阿哥,还有几个皇子也在人群中看着驱邪仪式,因萨满法师唱诵的是古老女真话,听得不真切,且与满清入关后的满洲话有所出入,谁也听不懂,只是皱眉瞅着那些人反复唱诵,神情愈加亢奋,面目也愈加狰狞,在顺治帝的病榻前如抽风一般旋转,剧烈迅疾,使人眼花缭乱。

      洛敏晃了晃脑袋,以免被绕晕,余光瞥见三阿哥一双小眼正凝视着明黄纱幔后手持佛珠静躺着的顺治帝,面色沉重。

      瞅着年少的他,洛敏心头莫名一紧,伸手拉住他的,轻声道:“没事儿的,汗阿玛会没事儿的。”

      三阿哥身子一颤,却未回过头,漆黑的瞳眸始终停留在病榻之上,沉默不语的他更令人忧心忡忡,良久,他才缓缓开口:“他们说,汗阿玛染的是和我一样的痘疹,我都能九死一生避过去,汗阿玛是真龙天子,也一定能避过去的,对不对?”

      九死一生……真龙天子……如果上苍真能庇佑,历史真能改变,她也希望顺治帝能够躲过这场浩劫,而后对孩子们尤其是三阿哥尽严父之责,可是,真的有“如果”么?

      天花是满洲人的天敌,因居住环境的改变,满清入关后,大多数人染上天花死去,而较为著名的便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顺治帝的宠妃董鄂氏、顺治帝本人以及后来的同治皇帝,这些人全都因天花而死,而得天花存活下来的人唯有爱新觉罗·玄烨。

      洛敏无法给予三阿哥肯定的答复,只能不停地告诉他,汗阿玛会没事的……

      萨满法师跳神结束后,养心殿里顿时一片寂然,直待病重的顺治帝召孩子们御前见驾时,统统面朝龙榻,扑通跪地,哭声四起。

      “都到齐了吧……”顺治帝气虚开口,嗓音低沉粗哑,“咳咳……”才说一句话,便咳声连连。

      “皇上!皇上!”底下妃嫔、太监急急呼唤。

      “阿玛!阿玛……”三位阿哥纷纷爬到御前,一声声喊着“汗阿玛”,只有三阿哥,跪在原地,直挺着身子,红着鼻子,一声不吭。

      顺治帝咳了一阵,缓缓扭头看向榻前的阿哥们:“孩子们,阿玛对不起你们,未能在有生之年,对你们尽严父之责……都甭哭了,阿玛累了……”

      “阿玛万寿无疆,福全祝阿玛千秋万岁!”二阿哥福全跪在最前边,声音哽咽。

      “阿玛一定会好起来的!”年仅四岁的五阿哥常宁也跟着二阿哥边哭边说,而年仅两岁的六阿哥奇绶以及一岁的七阿哥隆禧只是哇哇大哭,不懂得说些祝福的话。

      “乖……阿玛知道你们的孝心,都甭哭了……阿玛难过,阿玛遗憾,不能瞧见你们长大成人的那一天……阿玛最大的心愿不是治理好大清,而是瞧见你们长大,成为威风八面的亲王贝勒,有所作为……这才是阿玛最大的成就……可惜,阿玛时日不多了……”此刻的顺治帝宛然变回一位慈父,目光柔和地瞅着他的孩子们,孩子们哭喊着,殿中充斥着“阿玛”、“汗阿玛”的喊声,洛敏也有所动容,酸着鼻子,涨红了双眼。

      哭声、咳声、喊声……声声入耳,乳母抱着只有几个月大的八阿哥连同几位公主蜂拥扑向顺治帝,好似见他最后一面。

      冰月也扑了上去,只剩下洛敏与三阿哥站在一边,三阿哥如一座雕像,屹立不动,可这座雕像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三弟,快去,去汗阿玛跟前磕头请安,甭让自个儿留下遗憾!”

      不知是不是洛敏的话触动了他,三阿哥向前跨出了一个步子,眼看着就要再走,哪知,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三阿哥一个转身,往寝宫外奔去。

      所有人都顾着慰问病重的皇帝,没人顾及逃跑的三阿哥,就算是宫女太监,也像石像一般低头直挺挺地站着,洛敏心里一急,也顾不得太多,撒腿跟了出去。

      “三弟!等等我——三弟!”三阿哥的腿脚向来快,从养心殿一路奔向乾清宫,许是跑得太急太累,三阿哥一屁股坐在汉白玉石阶上,夹紧双腿,把小脑袋埋在双膝间。

      洛敏停下喘了几口气,才走过去,坐在他边上,安安静静,没去打扰他。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见到这孩子难过,她便想陪着他,许是他一直孤单着,触景伤情,想起了自己悲凉的童年。比起三阿哥,她只是无父无母,但还有个弟弟相依为命,而他虽有兄弟姐妹,真正谈得上亲的又有几个?

      若说童年的不幸,恐怕在当朝,没有人能比得过他。

      洛敏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静坐到天黑,不想远处传来两个男子浑厚的交谈: “唉,皇上的病情恐怕人力已不可为之,不知此番萨满作法能否逢凶化吉啊!”

      “我昨夜夜观天象,东北方现出杀破狼、三星入庙之象。”

      “啊!杀破狼可是紫微命格?那可是凶兆啊!”

      “嗯,三星光芒日长,紫微星暗淡无光,恐怕是凶多吉少,唉,皇上他……”

      那大臣没再说下去,洛敏听了却是心底发凉,她虽不懂观星象,也不知凶兆之说,可这个节骨眼儿上,宫里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凶”字!而旁观边上的三阿哥,他十根手指紧紧攥着衣袍,咬紧牙关,漆黑的小眼珠隐隐泛着红光,面色凝重,洛敏看得出,他是在生气,气方才那一袭蟒袍的大臣在背地里议论他汗阿玛的生死!

      “苏……”在三阿哥动怒冲上去惹事之前,洛敏眼明手快,拉住他,捂住了他的嘴,“三弟,你冷静点儿!苏克萨哈是朝中大臣,你不能冒然!要是出了闪失,不止汗阿玛,就连皇玛嬷那儿都不好交代!”

      洛敏虽不认得满洲大臣苏克萨哈,对他的事迹却早有耳闻,放眼整个大清国、满人间,当属苏克萨哈大学士的学问最为出众,方才他一番“凶兆之说”,加之三阿哥说出的那个“苏”字,以及他身上的朝服,洛敏已能认定他的身份。三阿哥虽为皇子,却是个不得宠的皇子,若是让他冲撞了朝中重臣,无疑是给宫里再添一门乱子,她想依靠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来保护这个同为她弟弟的苦命孩子。

      直待苏克萨哈和他边上的大臣走远,洛敏才松了手,三阿哥冷静了下来,又陷入了沉默。

      洛敏瞧他的反应,也证实了心中的猜测,方才的大臣,正是苏克萨哈!

      “汗阿玛不会有事的,苏克萨哈在胡说,皇姐,苏克萨哈在胡说,对不对?”三阿哥沉默了一阵,又目光灼热地盯着洛敏。

      洛敏张口欲言,话没说出口,三阿哥又似在喃喃自语:“汗阿玛还没有给我取汉名,汗阿玛不会有事的,汗阿玛会好起来的……会好起来的……”

      汉名……洛敏脑中闪过一道白光,她差点忘了,别的阿哥都有汉名,唯有三阿哥被人遗忘了……

      真真是怨天尤人,他出生那会儿,顺治帝宠爱董鄂妃,他又被送出宫去,回到宫里皇四子殇逝,顺治帝顾着爱妃而将他遗忘……年复一年,如今到了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大渐,而有关三阿哥的一切,也将重新开始。

      他的汉名,洛敏凝视着他,如鲠在喉,那两个字始终留藏在心底深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