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六十四章 校服(下) ...

  •   不几日若英打听到河扣中心中学的新校长走马上任,便自账上支了五十块大洋,衣服料子自做了几身衣服出来。又去那理发店做了发型,等到新校长上任一个礼拜足了,看清楚对方从未出门闲逛,也从未应酬酒宴之流,这才托了孟之方的名儿递了帖子登门造访。

      原来这新校长乃新派人士,他来上任的时候正是一身西装。但西风还未吹到这略有些避世的小城,几位学校的元老级人物存心要拿捏这位新校长,便要求其十日之内拿出个章程出来,整顿校风。言外之意是要个立竿见影的事儿来彰显新式教学的风采。
      移服易色自然是快捷之道。只是这小城又有多少家服装店会做这西装,又有几家能短时间做出数目如此可观的西服来。

      孟氏旗下,若英来了。

      新校长是知道瑞源祥的,可这瑞源祥不是做中服的么,何时改做西服?
      原来这位新校长因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还没烧就被拿捏了七寸,气短不说,更没了心情逛街。

      “不见,哪有工夫见他。”
      新近走马上任的管家见老爷心情不敢多言,掂掂袖兜里的赏钱不好就此退下,便故意抖了抖手中的包袱。一件崭新面儿崭新里儿的西装掉在地上。
      “哎呀,若英姑娘的西装!”管家“失声”喊了一嗓子。

      何鸿钧注意力已经被那件西装牢牢吸住,自然不会怪罪他,耳又听得管家说姑娘,又是一奇,“拿来我看。”
      管家心喜赏钱踏实赚下,忙不迭的把西装递了上去还不忘弹弹灰尘。
      何鸿钧把西装拿在手中看了又看,这样式新颖,他在南京尚未看到过,翻来覆去有些爱不释手。

      一旁的管家无奈壮壮胆子,“老爷,若英姑娘还候在外面。”

      何鸿钧回过神来,连道三声,“快请快请!”想起来的是一位姑娘,虽说帖子是递到自己手中,稳妥起见还是把那母老虎夫人请来的好。于是又对一旁侍候的小厮说道:“请夫人前厅见客。”

      这位何校长就住在学校为校长特设的两进的小院内,因此若英从学校正门进到前厅时,何夫人已经是把事情了解了个差不离儿。

      若英进来的时候,何氏夫妇俱是眼前一亮。
      齐耳短发柔顺帖服,把一张青春的脸蛋子显得格外秀外慧中。最特别的是这一身衣裳,上身是女式马褂又比寻常马褂长多了袖子,且这蓝色布色柔和,面上无一丝花纹,朴素的衣料因着倒大袖的袖口设计被两只白嫩的手儿归拢在身前,显得格外秀气。身下的黑色裙子自藏在马褂下面的腰身往下陡然变大,到脚腕戛然而止,好不齐整。浑身上下透着浓浓的书卷气。哎哟,这就是我学校的校服啊!

      若英也不说话,落落大方的任何氏夫妇两个打量,心里也喜自己居然也有机会做了一次模特。“若英姑娘的来意我已是知晓了,只是……”何鸿钧略一迟疑,还是那个问题,“一时间,贵店能否做出我们要的数目来。”

      “何先生放心,若英有备而来。”

      一旁何夫人见自己丈夫竟让客人站着说话,不由嗔笑道,“哪有让客人站着说话的道理,腊梅上茶。”说着亲自挽了若英到西侧的椅子坐下,自己也不回主座就隔了个几子亲亲切切的说话,“若我没看错的话,姑娘穿得好像不是裙子。”
      若英低头抿笑,“夫人慧眼,我这是特地设计的裙裤。”说罢撂起裤摆看似展示给何夫人实则是何鸿钧看,张口介绍道,“这裙裤布料柔软而且织法特别虽是黑色但夏天穿了也一点不热,比裙子毫不逊色,且又较裙子安全的多。”惹得何夫人又是一番赞叹,“若英姑娘好不大方,一人出来洽谈生意。”这就要打听若英的身份地位了。
      若英轻微一笑,道:“因孟先生对我有大恩,收留我在孟家住下。前几日孟家瑞源祥的西装店开了张,真正起了别家比不了的规模。我这里想着咱们新学派新气象,若是能用我瑞源祥的招牌做出的校服,必然能够彰显何校长改革新式教学的一番气度,便想着二好合一好主动请缨了。”
      看何夫人眼神中划过一丝不以为然,又道,“得孟先生看重,使我用了他的名帖拜访,想来何夫人定会疑惑如何由男儿变作女儿了吧。”这话说得凑趣,引得何夫人也笑了,连道:“若英真乃奇女子也。”

      若英不善言辞,怕言多必失,与何鸿钧签了意向书,约定何夫人闲暇上门必要亲自推荐几款样式便即告辞。这单子,已是拿下了。
      她满以为是自己赤手空拳挣下的单子,其实这位何校长第一时间已经想到孟家的亲家正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县教育局的刘局长。

      若英出门不提,这何鸿钧夫妇拿过留在自家的合同去看那印鉴,果然上面印的是“孟之方印”。何夫人道,“我看女子拿出印鉴的时候,就知道不是她本人的印章了,那么好的田黄玉岂是她一个丫头能有的。”话中有着对若英以一个丫头身份抛头露面谈生意的不屑,待到要说上一句什么,又恐引丈夫不喜,只得作罢。一心想着等出门的时候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生怕被那个素净的丫头比了下去。

      何鸿钧不敢赞别个女子如何如何,只笑对夫人道,“真是天助我也啊,夫人。等你去瑞源祥,顺便帮我多要身衣服样子,等岳父大人寿诞送去做贺礼。”
      何夫人听到丈夫这么快就想到娘家父亲,很是高兴。不过想到这校长之职也是全拜她爹所赐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何鸿钧见自家夫人没有什么欢喜颜色,心下有几分懊恼,颇有几分话不投机的感觉,当下招呼摆酒自斟自饮不提。

      若英把衣服分为了五个尺码,何鸿钧作为校长要到学生的身高尺寸是很容易的,整理之后,五个尺码可以涵盖所有身量。约定如果不合身,只要到店中稍加点手工费就可以修改。
      问得事情办妥,何鸿钧爽快的跟若英签了女子中学的正式合同,这次,用得是她自己的印鉴。合同约定三年之内的冬夏校服全由瑞源祥制作。

      早在第一次登门拜访何鸿钧之前,裁缝同缝纫机都已经就位。不过百来身衣服,流水式作业几天就完成了。

      何鸿钧三把火就由这校服彻底的燃烧起来。
      奖学金制度就跟校服挂钩了,不管是否寒门学子,只要在成绩考评上拿优便可除常规奖学金之外由学校出资置办校服。当然这校服不单指一身西装而已。说说这校服配置,很是一笔资金。西装一套,大褛一件、寒衣二三件、夏衣五六件、衬衣三四件、汗衫裤六至十件,黑袜六对、长袜一对、游泳衣一套、手帕六条。若是连拿几次奖学金,几年的衣服都不用自个掏钱了。这一点很是得人心。毕竟这西装穿出门做客做礼服都是很有面子的。

      学生是什么,学生都是年轻人,年轻就代表时尚,特别是这些常常出门的年轻人。由此在这河扣学生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山装平分秋色,并有后来居上之势。

      其实这给学生做的西装跟西进来的西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然何鸿钧也不会说在南京都没看到过了。自此,有了个统一的称呼:学生装。
      学生装由西装改造而成,其样式比西装简便。它没有翻领,只有一条窄而低的狭领,穿时有纽扣扣紧,不用领带。衣服下方,左右各有一个暗袋,左侧胸前还有一个明袋。穿着这种服装,有一种干练的感觉。

      一时河扣女子纷纷以嫁河扣中学的学子为荣。

      当然,已经流传蛮久的中山装与学生装并不违背。
      说起这中山装,它的来历不得不提。
      1923年,在广州任大元帅的孙中山觉得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旧式的长袍马褂又不能表现人民时代精神,于是他主张以南洋华侨“企领文装”为基础,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
      孙中山将自己的设想告诉了他的挚友、著名裁剪师黄隆生,他根据孙中山的要求,裁制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此衣服既有西装的硬领,又将“企领文装第”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两个明袋改成可因放进物品多少而胀缩的“琴袋”。

      黄隆生设计的裤子是这样的:前面开缝,用暗纽,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后臀部挖一暗袋,用软盖。这样的裤子穿着方便,也很适用携带随身必需品。

      对这种服装的思想及政治意义,孙中山有过专门的阐述:前面外露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袋盖上方的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封闭式的翻领表示严谨治国的理念,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的大义。

      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中山装”流行起来。后来,中山装成了民国政府官员的标准服装。
      1946年的一天,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叫会计长毛松年召集各会计主任到省府开会,当罗看见卫生处会计主任黄雪峰没穿中山装制服,只着一件“夏威夷”衬衫和一条西装短裤时,大骂其“不敬”,立即撤了黄的职。
      这是后话。

      男子得服装都来转去就这几样,女子服饰却不同,从传统中服过渡到旗袍这是一个很长很细的过程。若英开始的不算早,但她紧紧抓住了时尚。
      女式旗袍其他人可以翻新样式,虽抢不了瑞源祥的风头,声音也被挣去不少,但学生服就不一样了。他们翻新样式是要承担风险的,倘若设计的不好而走了其他门路给哪个学校的学生穿了,被笑的,可不止一家。

      收了这批学生装的费用,因为布料是从自家卖的,很是赚了一笔回本绰绰有余。若英花大手笔第三次装修了瑞源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校服(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