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二十七 ...

  •   二十七
      说到底,博果尔虽高估了福临的兄弟之情,但也不能否认福临确实对他很好,这一点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物。对博果尔食言的顺治皇帝福临此时就对博果尔充满着愧疚。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曾在多尔衮手底下挣扎求生的皇帝,福临打从骨子里对他的兄弟们及宗室王爷们充满着警惕,所以他一力阻止了博果尔的建功之路。可同时,作为一个兄长,作为一个看着博果尔长大的兄长,作为一个知道博果尔多年来唯一志愿的兄长,他对自己的这一决定深感不安。博果尔自小陪伴他在冰冷的皇宫长大,甚至还为他挡过灾,一直以来博果尔在他面前都忠厚老实从不说假话,不懂讨好卖乖却让人放心,这样一个弟弟,因着他的私心而不能实现心愿,他真心地想补偿博果尔。
      年前,福临召博果尔进宫叙话。博果尔知道,他人生重要时刻来了,成败就在此一举。
      “博果尔,心情好点了没?”
      “好多了。皇兄,等过两年,我十六了,就可以去打仗了吧?”
      “博果尔,如果我让你不去打仗,在京里当官,怎么样?”
      “皇兄,我真的很想去打仗。真的不行吗?”
      “不行。”
      博果尔脸上浮现出委屈的神情,但还是回答:“我听皇兄的。”
      福临不禁回忆起了当年博果尔也是这样,总是乖乖地听他的话,果然博果尔依然是那个老实听话的弟弟。
      “年后到兵部去当差吧,先从你最熟悉的地方学起。好好干。”
      “谢皇兄恩典。”
      福临也是全盘考虑过的,和硕承泽亲王硕塞生前掌管兵部,刚出征的简郡王济度协理兵部,如今两者皆出空,总得安一宗室进去。好在兵部只管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事,不涉兵权,博果尔生性憨直,倒也出不了什么大纰漏,协理一下总是可以的,兵部具体事宜自有兵部尚书带着下属打理。还有博果尔的爵位也该升一升,索性年后就升成郡王算了,其实早在博果尔成亲之时他就想封博果尔为郡王,只是被皇太后以博果尔年纪尚幼身无寸功给阻止了,太宗之子皇帝亲弟封个郡王太正常了,至于皇太后那边,他也有说词应付,兄友弟恭,就算只为颜面着想,尚存世的兄弟中也得有一个出来办差的,要不也太难看了。
      博果尔对此结果也很满意,以兵部作为开始,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有了这个平台,他终于可以结交外臣了,要不,一顶宗室结交外臣图谋不轨的大帽子扣上来,可就不好应付了。他要一步步来,下一个目标就是议政。
      顺治十二年正月十六,顺治下旨,封博穆博果尔为襄郡王,协理兵部事宜。

      为当好差,博果尔特意去请教了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处事极为精明和审慎,为人低调。他身为努尔哈齐第六子,努尔哈赤之侄,在父兄反叛的情况下,依然深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信任看重。在多尔衮摄政期间,他避其锋芒,甘居下风,甚至不惜阿谀奉承,竭力维护皇室内部的团结。多尔衮死后,他审时度势,联合诸王参劾多尔衮一党,将大权归于顺治帝。福临亲政后,更是选择了功成身退,辅佐顺治亲政,放弃了炙手可热的权利。福临对这位伯父则非常尊敬,凡他的上疏、建议,福临都认真对待,积极采纳。
      博果尔觉得,这样一位叔王是值得他敬仰学习的,尤其是他在逆境中的隐忍与韧劲,更是现在的博果尔正需要的东西。
      济尔哈朗还是挺喜欢博果尔的,起初他是因着与贵太妃的旧情而出手点拔一下,后来接触久了,渐渐发现博果尔并不如传闻那般呆傻,以他的见多识广,转瞬就知道原因,皇太后与顺治对太宗诸子的打压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只是不愿多事,故作不知罢了。不过,既然博果尔上门求教,他也不会惜言,毕竟博果尔与济度要好,也是个上进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当然也有私心,他如今虽主持着议政王大臣会议,深受皇上尊敬,但济度与皇上的关系却十分的僵。自己的身子骨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一旦他不在了,那皇上必会对济度动手,把博果尔扶持上去,一是可以转移一下皇上的视线,二来济度也能多个助力,何乐而不为?
      与济尔哈朗长谈一番后,博果尔终于确定了自己的行事风格:低调认真,他要努力给顺治这样一种印象:能力固然有限,但办起事来一向兢兢业业。
      心中有数的博果尔进入兵部后,并没有仗势指手画脚,而是放下身段,虚心学习。两世为人,他确实没有经验,很多事都要从头学起。他不插手武官调派与兵马钱粮核算,他关注的是战事资料。进了兵部,他就可以方便查询相关图书,看战区的山川险要道里远近,观如何出谋划策行兵布阵。当然此刻他最关注闽南的郑成功,其人不但善陆战,更是熟水战海战,而大清水师,刚成军不久,恐不能与之匹敌。
      顺治得兵部尚书回报博果尔近况,摇头不已,果是个兵痴,进了兵部也只关心战事,倒是更放心了几分。

      博果尔在兵部的顺利的立住脚,也就有了心思去关注其他的事情。
      顺治十二年二月初五,博果尔添一庶女,此女乃侍妾乌雅氏所出。先不说嫡庶有别,单说乌雅氏使计怀了这一胎,就已经让博果尔大为恼火,如若不是贵太妃与福晋阻拦,以博果尔的性子,当场就会杖杀了她,又岂会容她生下孩子再死?这个女儿本就不为博果尔所盼,再加上她出生时正值博果尔初入兵部小心谨慎之时,就更不受重视了。
      贵太妃对于这个庶孙女也没什么兴趣,见媳妇安排了人好生照顾,也就不再关注。如今小晟睿九个多月了,正是好玩的时候,她还是陪孙子玩吧。小晟睿如今有二十来斤了,抱在手中沉甸甸的,他如今不喜被人久抱,宁愿自己在榻上爬来爬去的玩,偶尔也能扶着人站立起来。最好玩的是他会说话了,虽然只是单字音,但并不妨碍贵太妃把小晟睿嘴里吐出的“玛”字兴高采烈地当成他在叫玛嬷。而且,小晟睿还会一问一答,还会好玩的配合上动作,如说“不”时摆手,“这、那”时用手指东西。比起庶孙女,当然嫡长孙要金贵得多。
      相较而言,尼楚贺成了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女婴关照最多的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尼楚贺虽然面上镇定,但她其实一直以来也在担心乌雅氏会生个儿子,也担心到时贵太妃和郡王会为了孩子着想,留下乌雅氏这个后患。她也曾想过动手除了乌雅氏,但最终还是没有下手。她自嫁给博果尔后,婆婆与丈夫都对她很好,自己也生了嫡长子,就算只为了丈夫的信任,她也不能下手害了丈夫的血脉。当然,她应该庆幸自己的决定,博果尔的底线就是孩子,乌雅氏肚子里的孩子他不在意是一回事,但如果有人下手害了这个孩子那又是另一回事。博果尔绝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别的地方的事情或许他不能掌控,如果自己的府里也让人钻了空子,那就太小看博果尔了。
      尼楚贺这几个月的举动贵太妃与博果尔都很满意,而孕中还闹腾不休的乌雅氏则彻底让他们厌烦,所以,孩子一出世,乌雅氏就被灌了药,产后血崩而亡,而孩子自然交由尼楚贺抚养。府中各怀心思的侍妾和心大的丫鬟们都安分了下来,贵太妃与郡王爷言出必行,她们也就息了心思,再也不敢在老虎头上拔毛了。
      一个没了生母的庶女,尼楚贺还不屑去为难,她自然拨了人手前去照料,也会日日问上一回。她的事情也多,贵太妃逐步把府里的事务都移交到她手上,再加上如今博果尔升了郡王,来往交际的人多了起来,人情礼数也繁琐了,还有婆婆要孝顺,丈夫要服侍,儿子要照料,她还能抽空关心庶女已经很不错了。
      这个孩子的“洗三”“满月”都很平静地过去了,等博果尔终于分出身来,孩子都已经四十天大了。趁着沐休,博果尔陪着贵太妃逗小晟睿玩。在温暖的阳光下,小晟睿爬得飞快,而且已经能被人牵着走上几步,也会含含糊糊地叫“玛嬷”、“阿玛”、“额娘”了。逗弄了一阵小晟睿,博果尔终于想起了府里还有一个日后也叫他“阿玛”的孩子,就叫人抱来看看。
      四十天的女婴没有当初的小晟睿那般白胖,但眉眼却出落得很好,也很可爱。博果尔心情正好,也就接过孩子抱了抱。贵太妃看了一眼,说道:“倒是个漂亮孩子。”当然,对小婴儿最感兴趣的还是小晟睿,他爬了过来,抓着博果尔的衣物站了起来,好奇地看着这个从没见过的新奇生物,试探地伸出手指,点了点女婴软绵绵的脸蛋,咯咯笑起来。
      看着儿子欢喜的样子,也罢,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博果尔忘却了最后一丝不喜,对小晟睿说道:“这是妹妹,来跟阿玛说:妹妹。”
      “每每。”
      “妹妹。”
      “妹——妹。”
      小女婴终于对小哥哥的小手发出抗议,“哇”的一声哭了,奶娘连忙接过去,安抚起来。
      博果尔摸了摸怀里满眼疑惑的小晟睿的头,对贵太妃说道:“额娘,要不您给这孩子起个名?”
      “算了,你随便起一个好了。”
      “那就叫齐布琛好了,希望她以后文静一点。”
      “也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二十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