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银行大劫案 ...
-
那是一片开满花的田野,在他的梦里,那个江南小村庄,油菜花开得正好,四月的天气里,蓝天白云下,黄艳艳,绿油油,接天连地,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村子,那里,黛瓦粉墙一个小男孩在那片绿色的海里自由自在的奔跑,一阵清风拂过,田野里满是油菜花的清香。。。。。。
梦到这里的时候,他总会醒来,不知为什么,他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那个纠缠自己无数次的梦不会做下去,后来他给了自己一个答案——也许因为它太美了,美得无法继续。
从床上起来,他揉揉发涩的眼睛,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慢慢喝干,然后走过充满昏黄灯光的方厅,来到阳台上。
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大家的寂寞。如果这句话正确,那么他总在狂欢。
他是个作家——如果在“作家”前面加上“失败”二字就更加准确。他正在写一个剧本,希望通过这次尝试一扫以前所有的晦气一鸣惊人,但当他把它——这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作品寄出去后,得到的却几乎是相同的答案——继续努力!客气些的会说上诸如“年轻人,别灰心”等鼓励性的客套话,而另一些则石沉大海,音信全无。
失望失望失望! 失望像一个个不速之客,频繁造访他蜗居的家。
这之前他写过不知多少东西了,却无一成功。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比起这个温柔的母亲,他倒更喜欢那淘气的儿子,可他淘气地跑到哪里去了?
“路灯——从铁道边那盏到这条路最东的那盏一共是23个,如果算上小区附近那两盏时明时暗的一共是25个。。。”面对眼前这条熟悉得再也不能再熟悉的路,他在心里默默叨念起来。
从阳台望下去,路上一片安静,冬天把一切都变得干冷,花木凋零,斜对面一楼那家门前本来有一株开得很好的海棠,现在也只剩下童枝枯干,在冬夜的寒风中微微抖动。路上偶尔有车经过,閃著两盏大燈从远处行驶过来,然后又快速掠过去,闪着红色的尾灯行到路那边去了。他的眼光跟着这辆小汽车行到路尽头,“是的,从路这头到那头数起,路灯一共是23盏,要是算上那两盏不亮的一共是25盏;一会对面的大楼里会跑出几条狗来,厮打欢闹地到处找食吃;有时还会有猫,钻到对面那片绿地的时候就会被那几只狗赶出来;然后会有两个老头出来查夜,然后是捡破烂的翻土箱子。。。。”
是的,是的——路灯一共23盏,算上不亮的是25盏!一会会跑出狗来,然后是猫。。。。心里这样默念着,他忽然感觉自己要疯掉!这些场景他不知看了多少遍,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想出来!
他慢慢睁开紧闭的眼睛,舒展一下眉头,将视线移向更远的北方:那里,依旧霓虹闪烁,红红绿绿的灯火穿过冬日干冷的天空到跳跃到他眼里,不甚清晰,却足以提示另一个空间的存在,那里,对有些人来讲,刚刚是一天的开始。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五年来,他无数次站在这里眺望那里——他知道,那儿不属于他,至少到现在为止。“可那儿为什么不属于我呢?”有时他会这样问自己,“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我有时间,也有精力,可为什么不能到那里去呢?!”想得多了,他就悟出一个道理:“自由”,那只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没有钱就没有自由,什么都没有!
“钱!钱!钱!”想到钱他有些疯狂了,抬头仰望深蓝的夜空,那里星星们眨着眼睛,闪着几点寒光,他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吐出一缕青蓝色的烟雾,“这样的日子我过腻了,过腻了!”他在心里向着自己大喊道:“既然正道走不通,那就不妨走走斜道吧,反正反正 ——反正我要有钱!”
他在等待——等一场弥漫天地的大雾!
某日上午九点十分,爱国路建设银行5号服务台里,营业员小刘正在忙着,突然感觉到一把枪对准了自己,同时她收到了来人通过小窗口递进的一张纸和一个帆布包:别喊 把钱放进这个口袋,你放完让其他人放,一分钟之内盛满。否则,手雷会被拉响!
她惊恐地望向来人——那是一张被紧紧包裹的脸,帽子、墨镜、口罩,五官里唯一能看清的只有他的两只耳朵,然后,她看见的是一只摆在面前的黑褐色的手雷。
当她哆里哆嗦的把自己能掌握的钱一叠叠放进包里的时候,主管盛气凌人地走进身边,等她看到了那张纸条后,脸上的骄傲马上变成了惊恐。
时间一秒一秒的行走,但每一格都像被放大了一百倍!他看着表,事情基本像他预料中的一样,只不过由于营业员的惊慌比期待中的慢了一些。五十秒——时间就要到了,包里已装了一多半,他观察了下周围,门口的保安好像也已嗅到了一些异常的气息,握着警棍向他这边走来。“快!”他大喊一声,正在装钱的小女孩吓得把钱洒在了地上。
一分十五秒!他从营业室的双层门里接过递出来的帆布包,迅速提起转身向门口走去,保安举着警棍向他扑来,他对准他的腿连开两枪,他应声倒地,然后看着他从自己身边飞速跑过。不多的几个顾客早已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一切吓呆,叫嚷着躲到椅子下。
整个过程用时一分半,基本符合计划,唯一出乎预料的是保安的勇气——这点他很佩服。
出了银行,他迅速钻入旁边的一条胡同,等从胡同那一边出来的时候,人们看见的是一个西服革履的年轻人,以及他手里提着的一只精致的公文箱,那里面是两分钟前他的“劳动成果”——一百多万现金!
他一招手,快速跳上一辆停在身边的的士,汽车急驶而去,消失在漫天的大雾中。马路上留下的是从车里丢出的银行追踪器。
那天这个城市有三个出租车司机载着一位手拿一百万现金的年轻人在车流熙攘的大街上穿梭,谁也不知道他具体要去哪里,只是按照他随口说出的地点停车,而且,要走上很远他才会换打另一辆,美上另一辆车时司机看到的都是穿着另一身行头的人——唯一不变的是“他们”都戴着墨镜和口罩。
手雷爆炸了!一道有气无力的白烟过后,雷身突然裂开,从里面蹦出一条俏皮的标语:对不起,我是山寨版。
重案组李警官拿起这个有意思的小东西,看了看,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哂笑。
“现场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吗?”他的声音显得随意,但却不乏领导力。
这个看起来漫不经心的男人长着浓重的眉毛和不羁的嘴唇,利剑一般的眼睛轻易透露出他的与众不同。他业务精通,却不谙吏道,四十多了当许多警校同学都凭借各式各样的本事平步青云飞黄腾达的时候也只是混上了一个队长,可他仿佛并不怎么在意这件事,他喜欢破案,喜欢抓人,喜欢从纷繁复杂的案情中抽丝剥茧,拨草寻蛇,而不善于从更加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左右逢源,见风使舵,所以他成了他们中唯一干事的人。
“没有,队长。案犯戴着手套,根本没留下指纹!”
是刚从警校毕业分配到重案组的小周,戴着眼镜,个子高高的,一副斯斯文文的摸样。
“线索有很多种,不是只有指纹才算,懂吗?”李队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那不耐烦中带着善意的不屑。“真不知道你们在警校都学了什么——书呆子!”当然,这最后三个字并没有让小周听见,算是给了他应有的尊重。
“报告队长,作案时案犯戴着帽子、眼睛、手套、口罩,根本无法看清长相,我们能提取到的只有他的脚印。喏——”
说话的是同时分来的警校毕业生小林,她长得小巧玲珑,一副大大的毛毛眼,古灵精怪地讨人喜欢。这时她正把现场提取的几个足印递给李队。
他接过足印看了看,“个子不矮!”随口道,然后抬起头对小林说:“交给技术组分析一下吧。”
现场还在忙活,照相的、录口供的、查找其他线索的,银行外也拉起了警戒线。大雾已经渐渐退却,李队一个人走到外面,拿出一包万宝路,从里面抽出一棵放在嘴边,却好久没有点燃。这是这位老公安的习惯,如果他抽烟时很快的点燃,那么多半意味着这是一起不难拿下的案件,而如果他把烟放在嘴上迟迟没有点燃,则说明案子有些棘手。
“只有脚印,惯犯!?”他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十几年了还不曾发生过类似案件,抢银行——胆子倒不小!”
他终于点燃了那颗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吐出来,呕出在缭绕的烟雾中陷入了沉思。
公安局会议大厅,爱出风头的副队正在给大家分析案情。“这是一起近年来少见的重大刑事案件,嫌疑人持枪在短短的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从银行里抢走了一百多万元。。。”
“到底是多少,有没有准确数字?”局长正襟危坐,语气里透出一股隐隐的不满。
“哦。。。这个,我们的人还在与银行保持联系,具体数字银行方面正在统计,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大概是一百——一百三十多万!”
局长再没说什么,只是眉头不易察觉的跳动了一下。
“有什么线索吗?”副局的语气稍微缓和。
“噢,从现在的线索看,案犯在现场只留下了脚印,指纹和相貌我们一概无从知晓,可见他在案前作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具备很强的反侦察能力——特别是他选择在大雾天气作案,使银行附近的几个摄像头形同虚设,只捕捉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模模糊糊的影像,几乎成了“睁眼瞎”。”
局长的眉头紧皱,掠过一丝烦躁。
“嫌疑人是哪里人,有几个,有线索吗?”副局适时地进言,进退有度,不争不抢。
“据银行的人讲,嫌疑人只有一个,至于银行外有没有接应的人,我们正在调查走访。说他是哪里人,这个。。。也。。。”
“什么这个那个的,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局长怒了,众人的心都跟着一紧——老大打喷嚏,喽啰没有不得感冒的!
副队显然有些慌神,说起话来不那么利索,加之以前口吃的毛病不合时宜的复发,使下面的案情分析充满喜剧色彩。
“嫌疑人人给银行的工工作人员递递递进一张纸纸纸纸纸条那上面写写着。。。。
有人把那张纸条递给局长,局长看了又传给副局。“好了,写了什么我已看见了!”局长又一次的陷入失望——想从笔迹获得一些破案线索的期待就此完结。
倒霉的副队如释重负,可还不想就此放弃,“据银银行的人讲,他在现场只只只说了一句一句话。。。”
“什么话啊!”
“——k _k_ u_u_u_ai aiai 快!”
当副队使劲全身力气说出这个意义与其发音过程完全相反的字来时,全场的警察再也忍俊不禁,都偷偷笑出声来。
“嗯——”
局长的一声“嗯”由低到高拐了个小弯儿,眼光像把利刃从圆桌上扫过,不怒自威,下属不约而同的静下来——当领导首先得练眼神!
“好了,现在请技术组的人把你们的分析结果给大家说说。”副局的话可救了副队的命,同病相怜,副手知道作副手的难处。
“喔,下面由我来说一说从现场提取的两样物证——脚印和子弹!”
站起来的是技术科科长老赵,这个没有什么野心,但也从不轻易放弃自己应得东西的人凭着二十几年踏踏实实不显山露水的表现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脚印呢是四十三号的,据此估计嫌疑人的身高应该在一米七五至一米八五之间,很可能在一米八以上,体重在七十五至八十五公斤之间,这与银行工作人员的反映基本一致;”他的声音是一贯的谨慎而从容,“子弹呢,哦——所谓的子弹,是一种钢珠手枪发出的,也就是说是两个钢珠,刚从医院患者——阿,就是那个受伤的保安身上提取出来。这种枪虽然不是真枪,但大吉利也不可小视,特别是近距离射击,足以致人死命。。。”
“那个保安怎么样?!”是局长的声音。
“哦,没有生命危险,嫌疑人是冲着他的腿射击的,一枪射在大腿上,一枪在小腿上,小腿上的那枪造成他的胫骨粉碎性骨折,噢——现在医院正在全力医治。”
局长没说话,只是慢慢低下头,心情稍微舒展了一些,暗自庆幸:还好,没死人!
“那个会冒烟的手雷呢?”副局紧接着问。
“手雷是一种玩具,在很多玩具摊上就能买到。”小周抢着说,引得众人一片笑声。
“诶,这有什么好笑的呢,前几天我那小外甥还买了一个呢!”
“欸那银行那个手雷是不是就是你外甥买的那个啊?!”
是爱开玩笑的老张,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谁在那贫,谁在那贫!”局长的声音开始带了气,“什么时候了,还有工夫臭贫!”
他又用那久经锻炼的眼神向下扫视一番,看众人都低头不语表示臣服了,才继续说下去:“现在是什么情况啊,大家难道不清楚?!——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居然大模大样地从银行提走了一百万,而且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你们想想,你们想想——临近新年了,你们让我怎么向市领导交代!?”
他用手骨肚儿使劲敲着桌子,好像突然又想起什么,补充道:“老百姓,怎么看我们?怎么安心地过这个新年!”
他是个不错的局长,至少还没有忘记百姓——虽然把他们放在了领导之后。
见大道理起了效用,下属重又严肃起来,他喝了口水,继续道:“既然已说到这里,就不妨说清楚——刚才在电话里我已经向副市长作了保证,过年前一定要拿下此案,抓到元凶,还社会一个安宁!办不了这件事,我这个公安局长就回家抱孙子去!”他情绪有些激动,环视左右,拍了桌子,“到那时,我下去,你们也好不了,该撤职的撤职,该走人的走人,让人家说我们是一群废物点心吧!”
局长的这一通发火一半是真,一半是假,真的是在这个一向治安清净著称的大都市中二十几年没发生的事情居然在自己局长任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不长眼睛的落在了他的头上并很有可能造成他晚节不保而引起的发自内心的愤怒;假的是用义正词严的辞职相要挟以激发起下属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利于案件的最终破获——宦海沉浮了大半生才终于爬到这个高位的他很懂得利用这个“官场手筋”。
“好了,王局也表了态了,”副局适时地话音终于打破了熬人的沉默,“我相信大家都是明白人,懂得这起事件的严重性,没什么好说的,一定要全力拿下它!
——现在看谁还有什么补充吗?!”他环视了一周,最后目光落在一直低头吸烟的李队身上。
“小李,你是老公安了,对这起案子有什么看法吗?”
四十出头了还可以被称呼为“小李”,李队真该感谢副局。
一直沉默的他摇摇头,一语不发。这是他的风格,对任何领导都一样。而使他选择沉默的还有一个原因:不知怎的,他有个不祥的预感——如果这个案犯不自己出错,他们很难破了这个案子。
“那别人呢?”已经习惯他这冷淡傲上作风的副局接着问道。
“我觉得这是一个惯犯,”短暂的沉默过后,重案组干将小刘开了腔,“罪犯选择在大雾天作案,作案时又有意识的隐蔽了各种证据,包括对自己相貌的隐藏,啊,指纹也没留下,还有语言,除了一个“快”字几乎没说一句话,让我们无法辨别口音,啊,纸条上也都是机打文字,作案时间严格控制在两分钟之内,总之吧,所有以上这一切都说明案犯的反侦察能力很强,犯罪智商极高,所以我认为这绝对不是一个新手作案,至少得有几次同类案件的犯罪经验,建议和其他兄弟省市联系一下,看有没有相似的案件发生,以并案侦查。”
王局放下茶杯,点了点头,“说的有一定道理,会后马上和其他省市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看他们能不能提供帮助。”转而和副局交换一下眼神,接着道:“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两个:一,从那把枪入手,顺藤摸瓜,争取能获得破案的重要线索;二,在银行周边排查走访,看有没有人能提供案犯的体貌特征,或者逃跑线路——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局长起身离席,副局候补一句:“大家别忘了,现在离过年只有不到两个月!”
重案组办公室,大家陆陆续续回来,小周从后面跑上来,紧跟着李队,边走边道:“李队,你怎么没发言?你是老手了,难道对案子没什么看法!”
“该说的不是都说了吗!”
“那他们说的都对吗?”
“都对吗?”他冷笑了一下。在他心里有个谱,近十年全国抢银行的案子不过五起,大多还是对运钞车下手的,说案犯是惯犯根本不靠谱。可这么高超的作案手法也确实令人,包括他在内,不得不对案犯的真实身份产生莫大疑问。
大家坐定,泡了杯咖啡,李队翘起二郎腿,思忖片刻,说道:“小林,你从网上调一调,重点看在逃的案犯中身高在1米8左右,年龄在25至35之间的人。”
“好的,队长!”小林坐到电脑前噼噼啪啪的打起来。
“队长,为什么是25到35之间,而不是15到45?”爱提问题的小周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
“你认为15岁的孩子能长到1迷8吗?”
“怎么不行?姚明在12岁时就涨到了1米8!”小周理直气壮,“从理论上讲,15岁以上的人都可能拥有1米8的身高,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年龄范围放宽,从15到。。。。”
“到85!”小林抢先一步淘气地说。
“对,”李队把脚搭在椅子上,呷了口茶,“按小周说的,85岁的老头也可以列为本案的嫌疑人——收集一下现场有没落下拐棍儿之类的犯罪证据。”李队不露声色地说。
O(∩_∩)O哈哈哈~,室内一片笑声。
当天傍晚,他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回到了自己的“家”。那是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一个小区,周围摄像头很少,但他还是绕到小区后面久已废弃的一个门,从那里爬过去,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了住处。
当他把满袋子的钱扔到炕上,堆得满坑满谷铺了一床时,他被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包围着,而接踵而来的却是由犯罪引发的莫名的恐惧。那几天,他就生活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所编织缠绕的网中,它们无情的撕扯、啮咬他,让他无法解脱。但他极力的掩饰住不安,像平常一样的出门、回家,在小区内的小花园里散步,和小孩子们踢上几脚球。没人会把眼前这个安详的年轻人和电视上报道的那个胆大妄为的抢劫犯联系在一起。
一周后,派出去调查那把□□的人回来了,报告说在沿海某个专卖走私货的市场发现了这种枪,但可能是得知由于这把枪闯下了大祸没人承认曾经卖给过一个与案犯外貌特征相似的人,想从他们嘴里翘出点东西很难。而另一路人马,经过在事发银行周围不断摸排探访,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确定案犯只有一个人;找到了他作案时穿的那身蓝黑色运动服,那是从银行旁的小胡同的一所平房上找到的,找到的人是住户那顽皮的儿子和他养的一只爱上房的猫——那身运动服是耐克最大众化的一种,而且陈旧不堪,无法带给他们任何有意义的帮助;还有一个的哥报告说有一个西服革履的青年在案发地点附近上过他的车,上车后只说了“三环路”三个字,那三个字说得一塌糊涂南腔北调,既想河南话又像山东话,让的哥对来人的身份深表猜疑,还有由于坐在后排而且带着墨镜和口罩他根本没看清他的长相。重案组又从三环路出发征集相似时间穿得西装革履提手提箱打车人的线索,可惜一无所获,线索到此结束——因为那时他已走出二里地换了一身休闲装才上了另一辆车。
“好吧,至少我们知道了他还会讲一种哪里也不是的方言!”李队把手掌狠狠拍在桌子上。
“李队,这家伙太狡猾了,连最基本的几个字都舍不得给我们!”
“是啊,是啊,”他似乎无奈又似乎欣赏的点点头,看来我们是遇到对手了。”同时心里那种不祥的预感又涌上来:如果他不自己犯错,他们很难抓住他!
前几天小林的统计结果也出来了,符合身高1米8年龄25至35的逃犯有几百个,案件性质千奇百怪,全部查下来至少要一年,看着长长的一串名单,他选择了放弃。
“给上面打个报告,建议从今天起,对全市的各大休闲场所,包括洗浴中心、会馆、还有什么养身房的啊,等等,来一个突击搜查,对符合条件的都严加讯问,可疑的带回来突审!”
“队长,那动静可就大了,至少要上千警力!”
“上千又怎样!成天坐在派出所里喝茶看报不如让他们出来活动活动;还有那些贪官污吏、老板大款,别尽想着享福,时不时地来个刺激也许感觉更好!”李队使劲吸了口烟,然后把烟蒂狠狠按进烟缸,大步走出屋,烟灰的余烬在缸中忽明忽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