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布拉格印象 ...
-
想要一个人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无人相伴,但至少有我手中的笔和相机相随。
——题记
凌晨的六点,毫无征兆地醒来。
睁开眼便看见露台的落地玻璃门旁,白色的窗帘随风微荡,像极了新娘曳地的长裙。
她赤脚走向露台,放眼望去,天色微亮,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还沉睡在甜美的梦境中。那些古老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筑,在曦微的晨光里就那样静静地伫立着,如梦如幻。
“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只找到了维也纳 ;而当我想用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
——尼采。
关于捷克,关于布拉格,有许许多多人。留下了对它许许多多的赞美。
还记得最初对布拉格这个地方有了模糊的印象,是因为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被菲力普·考夫曼拍成电影《布拉格之恋》后,这里的美被一点点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迷人的画面,看似浪漫的场景,但却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然后,是卡夫卡,这个犹太裔的男人,以他充满想象的寓言和孤独,吸引着同样孤独的她对他的追寻,也让她对布拉格有着一种近乎迷恋的执着。
“如果心里有太多的痛苦难以言喻,那就踏上你的单人旅程吧,你会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她深深地信奉着这句话,并终于开始实践它。她相信她的卡夫卡,会给她生活的答案。
早上在房间吃完早餐后,她背上那巨大的单肩背包,走出酒店,走入这个被不少艺术家和文学家称颂的神秘城市——布拉格。
在她来之前,就有人跟她说,在布拉格最好是步行,或者坐上那些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电车。她看着布拉格街上复杂的单行道,终于明白:一个不熟悉布拉格的外地人,大概会被布拉格并不宽阔的单行车道和停车规定搞疯。一路上看见很多穿梭在布拉格大街小巷年代久远哥特式建筑里的电车,看起来有很多样式都很古老,斑驳了时光的痕迹,让人仿佛有回到十九世纪欧洲的错觉。
有些惊讶地发现,一路上穿着窄细高跟鞋的女子极少,即便有那么一两个,也是既有技巧地沿着人行道平整的边沿行走。她低头看了看脚下不平整的路面,石块凹凸不平,有的还被翻起来,踢到路边。这些大概都是几百年前修建而成,至今都未铺上柏油的青石路,石头之间的缝隙很容易卡住高跟鞋鞋跟,难怪穿细高跟鞋的女子这么少。她抿嘴笑了笑,暗暗庆幸自己穿的是平底的休闲鞋。
那些在布拉格电影里穿着高跟鞋摇曳风姿的女子,大概只是为了美感吧?
一路上都有捷克人笑着用英语跟她打招呼,或许像她这样黑眼黑发的东方女子在布拉格并不常见,有的人甚至还要求和她合影。人们的善意给习惯了孤独的她带来久违的温暖,很多人会用英语笑着称呼她:美丽的东方女子。有时候会碰上只会说捷克语的路人,他们却十分乐意并不厌其烦地为她指路。这里虽然不是标榜绅士风度的英国,但善待女士这一传统,在欧洲十分普遍。
她喜欢捷克语,虽然和中文相比,语速稍快了些,但语调多变,听起来就像是一首首吟唱的乐曲。记得再来布拉格之前看过一部西欧文艺片,叫《once》,是捷克语和英语的片子。女主角是捷克出名的才女。悲伤的爱情,就像片名,只是曾经,没有结果,一切都是枉然。
女主角最后在用捷克语说“我爱你”的时候,她突然就泪下泪来。Miluji tě,简单的发音,却想触动了她的心弦。为什么恋人们都是那样倔强,明明相爱,却连一句我爱你都不肯告诉对方?
然后,她就爱上了电影的那句 Miluji tě,捷克语的我爱你。还有那首叫做《If you want me 》的主题曲。忧郁的吉他,还有女主角空灵的声音。
也许爱情都像一杯苦艾酒,芳香浓郁,醉人心脾,却带有那样微微苦涩,无法言喻的味道。
她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黄金巷22号,曾是卡夫卡居住过的地方,如今已改为售卖卡夫卡商品的书店。
走向黄金巷时,路过了圣乔治教堂和玩具博物馆,她驻足拍了一会儿照片,却没有进去。
拐进一条小巷后到了这个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小巷的建筑物色彩斑斓,熠熠生辉,宛如童话故事里的小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一踏进黄金巷,近处左手边就是卡夫卡的故居。故居只有一个房间,低矮狭小,连转身都让人觉得局促不堪。
她站在这里,久久无法回神。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卡夫卡《城堡》中的K先生在奔波徘徊中精疲力尽时,发出“既不是一个古老的要塞,也不是一座新颖的大厦,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建筑群”的感慨,那正是卡夫卡在城堡下黄金小巷租住22号的内心感受。他以布拉格城堡区为背景,在这里写下心中的《城堡》:文笔清冷,想象诡异,隐约的寓意张扬着独特的“卡夫卡风格”。
来布拉格旅游的人都会被带到黄金巷中匆匆一览,他们中有不少人也许根本没有读过卡夫卡的作品,只知道这里曾经住着一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但岁月是公平的,总有人会记得这个生活在布拉格角落里,用笔尖写下尖冷事实的男人。
离开黄金巷后,她漫步在布拉格的街头,想起那个生活在犹如囚笼般的屋子里的作家,不由微叹。
她如今才开始细细欣赏这个城市的美丽。
整个布拉格建筑的形式,从罗马时期,到歌德时期、文艺复兴、巴洛克,至新古典、新艺术等等,大半以上,都是历史古建筑。各种颜色的外墙,色彩纷呈,看起来像是毫无章法地堆砌在一起,却有着奇异的和谐感。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建筑玩具模型,被随意安放在这个城市里。
她来不及惊叹这些遗忘了岁月的美丽,按下了相机的快门,一张接一张,想要把所有的美景都留下来,刻在心里。
她慢慢从这些古老的建筑的面前走过,静下心来,从这些几百年来,日复一日安静地伫立的建筑中,去体会那些生动而浮华的历史。
在欧洲古老建筑的大门之上,常常可以见到一种标记,作为身份的象征,并让人可以辨识。在英国,大多数的标记都是家族族徽,比如是一朵蔷薇花,又或者是一只雄鹰,看起来十分庄严。但在布拉格,大门上的建筑标记都极其有趣,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职业作为标记,她刚刚就看到几把提琴交叠的标记。还有的,则十分趣怪,比如一只爬行的龙虾,让人猜不出意图。
而店家的招牌设计也十分与众不同,有的像是木马,有的则像船舵。非常值得人们细细去品味。
途中路经瓦茨拉夫广场(Vaclavske namesti),如果说老城广场是古建筑的代表,那么瓦茨拉夫广场就是现代化生活的杰作。听说夜晚的瓦茨拉夫广场令人心跳加速,当霓虹灯亮起来,一辆辆名贵轿车泊在赌场门口,小酒馆、咖啡馆和跳舞俱乐部开始正式进入角色,而瓦茨拉夫广场才是真正的苏醒了。不过她不打算去体会,她只想细细感受布拉格在岁月中沉淀的美丽,太过奢华和喧嚣的生活,不合适她。
坐上那古老的22号电车时,有很多人向她微笑示意,并为她解释车票的用法,她才知道,原来布拉格的运输系统是没有人查票的,车票只要在第一次坐车时验一次就好,以后就不用验了,直接上车就行了。这十分考验人们的自觉性,因为买的长票短票价格不同,使用时间不同,一旦使用时间到期了,需要人们自觉再去买票。她了解详情之后,笑了笑,觉得这真是一项有趣的措施。
电车经过捷克著名的电视塔,而让她觉得有趣的是由捷克著名艺术家David Cerny在塔身上安装一些呈攀爬状的婴儿雕塑,听说很多人觉得难以忍受,但她觉得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十分有趣。
来到布拉格后,常常会看到很多广告牌上,画着一个大大的热气球,想起电影《布拉格练习曲》中那飘扬在城市上空的热气球,于是猜想搭乘热气球应该是布拉格特殊的娱乐方式。
所以她下意识地寻找搭乘热气球的地方。
可惜并没有找到。但听当地的路人说,布拉格的热气球大都是垂直升空,有绳索相连,让旅客能在离地几十尺的高空俯瞰布拉格的美景。
她想了想,也并不遗憾,虽说是为了游客的安全,但如果不能自由飞行,那大概也没太大的乐趣。
返回旧城区时,经过了捷克著名的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是一座始建于14世纪的石桥,横跨在伏尔塔瓦河上,因为连接了旧城区与小区,终日游人如织。
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现在原件已经保存在博物馆内,桥上的雕像大部分已经换成复制品。其中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
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的十字架,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所以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像也被人称为许愿雕像。铜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发亮。
她笑了笑,闭上眼睛去触摸雕像,却一时想不起自己想要些什么。或许自己追求的东西真的不多,能像现在这样,走遍想要去的地方,也许对她而言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桥上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艺人,让这百年石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舞台。街头音乐表演家专心演奏自己的乐曲,让整座大桥充满了各种类型不同的音乐,但听起来并不嘈杂,反而有一种集体开party的热闹感;街头画家忙着给来来往往的游人画肖像,也有纯粹画伏尔塔瓦河风景的;艺术家们贩卖着各种各样手工作品……让这座大桥充满了波西米亚的文艺气息和浪漫风情。
她就这么面带着微笑慢慢从这座桥上穿行而过,偶尔避开行人和艺术家们。看着这繁华的景象,她心里有一种无法久久自已的感动。
很多人问,生活是什么。她想,如果看到过查理大桥上的繁华景象,那些人应该会明白,为了追求梦想,坚定执着,不知疲惫地劳碌着的人生,那就是生活了。
她站在布拉格街头,拿着相机失魂地看着这个古老而又富有活力的城市,心里觉得平静而温柔。也许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布拉格印象。但她相信,只要来过布拉格的人,都不会忘记布拉格那掺杂了岁月痕迹和现代活力的美丽。
她还将继续迷失在布拉格里,去寻找那些在布拉格各个角落里的,默默守候、等待她到来的布拉格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