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五十八道菜 ...
-
时间一晃到了十一月,又到了蒙古各部落年末进贡的时候,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十分热闹,皇宫会多一笔贡品不说,普通商贩也能小捞一笔。
而今年的热闹程度又有所增加,为了表示对这些部落的重视,康熙打算从今年开始开设专门招待使臣的宴席,并将它命名为九白宴。
九白,是指蒙古部落为表衷心进贡的贡品,为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
由于此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还为此作过两句诗,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而这一年是第一次举办九白宴,所有人都很兴奋,特别是使臣和御厨。使臣自是不必说,康熙这一举动是对他们的重视,有利于增强朝廷与各部落的联系;而御厨们则是因为多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更不用说是从未举办过的宴席。
一时间,朝廷上下都在讨论这个九白宴,这无形之中给御膳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设宴,最重要的是菜肴,由于是第一次开设此宴,因此如何安排菜肴成了大问题。不同的宴席需要呈上的菜肯定不一样,需要做什么菜?需要做多少道菜?这些菜要以怎样的顺序端上去?这些都是要仔细考虑的。
御膳房一时间乱成了一锅粥,众人七嘴八舌,商议了三天才勉强将结果讨论出来。结果出来后,又一级级递交上去让人过目,最后皇帝御笔亲批,才最终将菜肴定下来。
这三天子修也与大家一起讨论来着,每日连见康熙的时间都缩短了一半,弄得康熙很是后悔。
两日后,蒙古使臣到达了京城,受到了大清的热烈欢迎。蒙古使臣进贡,康熙告知次日将设宴乾清宫款待众使臣,众使臣都十分兴奋。
对于即将要举办的九白宴,大多数御厨都怀着一颗期盼的心,虽说九白宴中的多数菜肴都是他们熟悉的,但也有几道例外。比如金蟾玉鲍,又比如三鲜龙凤球。
能做好这几道菜的人很少,程礼算一个,子修也算一个,因此,做金蟾玉鲍的任务光荣的落到了子修头上。
金蟾玉鲍不算难做,但需要很高的技巧性,再加上这道菜以海鲜为主要食材,所以对于身居内陆的人来说做起来难免困难些。子修会做也是因为前世师父教过,即便如此,他也已经一年多没有做过了。
“师父,你真的要我做这道菜?我怕自己做不好。”子修有些没把握,这还是他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
程礼拍拍他的肩,笑道:“师父相信你,你就加油做吧。”
“可是……”
“师父你放心,有我帮你呢。”从远人小鬼大的说道。他跟在子修身边也有一年了,他从烧火工到切菜工,现在已经升为实习厨工了,他成长的速度可是羡煞了一大帮低等厨工。
子修哭笑不得,点了点他的额头,道:“你知道什么是金蟾玉鲍吗?竟敢夸下海口?”
从远笑嘻嘻说:“师父,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嘛,你教我,我不就会了吗?”
子修懒得再跟他贫嘴,嘱咐他去将食材全部拿过来。从远欢呼一声去了,子修却站在那里仔细回忆做菜的步骤。
他记得前世做这道菜时用的是罐装鲍鱼,这时代没有加工好的成品,他只能把鲍鱼放入器皿里加入葱段、姜片等上笼蒸。待将鲍鱼蒸至熟烂后,他才按照以前所学的方法一步步坐下去。
他将蒸熟的鲍鱼依次摆好,然后抽出一把薄如蝉翼的柳刀,“刷刷”几下将所有鲍鱼切成了两半。切好的鲍鱼摆成一排,他又故技重施,只是力气用的小了些,在每一半左右各划上了一道口子。
从远看得津津有味,虽说见识过不少次子修的绝技,但每一次看起来仍然叹为观止。他每次都很认真看子修是如何下刀的,却依然掌握不到精髓。
子修切好鲍鱼后,又将它们摆弄成青蛙脚的样子,然后在上面撒了一层薄干生粉。
接下来是鹊蛋,鹊蛋需先煮熟剥壳,而后切两半,摆在鲍鱼中心当青蛙身子。当然,只是这样是不行的,还得在鹊蛋上面覆盖虾丸子和蛋清,并要将蛋清抹成青蛙的形状。
做好这一步就成功一大半了,别看说得简单,做起来却是十分需要技巧,蛋清并不是那么好抹的,稍不注意就报废了。
青蛙成形后还得再添加几样东西,一是用黄瓜皮似放在背部做点缀;二是用两粒青豆做眼睛。这样一只完整的金蟾才算做完。
成形之后便是上笼蒸,时间不多不少,只需要半柱香。蒸好金蟾之后再放入炒熟的西兰花与其余的调味料便大功告成。
一道菜下来,子修感触良多,看来不管什么东西都得时常练习才是,他太久没做这道菜,竟然有些手生了。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感觉,在从远看来那就是完美无瑕一气呵成。
再看程礼,他早已经做好了三鲜龙凤球,三鲜龙凤球的主料是鸡胸脯肉和虾仁,这道菜以翻炒为主,其难点在于如何一刀将虾仁和鸡胸肉切成球状。这种刀法除了程礼和子修,还真是没人会,以前丁志原算一个,但自从他手受伤后,要做好也是十分困难的了。
做这道菜还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必须将鸡肉放在水里烫透,这样才可以将鸡肉的腥味去掉。
说了这么多,乾清宫那边也到了开宴的时间,与以往不同,这次的歌舞融入了蒙古元素,很得众使臣喜欢。
宴席开始,先是丽人献茗,由于主角是蒙古人,因此香茗改用他们喜欢的熬乳茶。接着是乾果四品、蜜饯四品……轮到前菜时,康熙发现里面有他熟悉的松鹤延年。
他笑了笑,想起了这是子修与人斗菜时所做的菜肴。他兴致高昂的尝了一口,发现味道不是想象中那样,他撇撇嘴,知道这菜肯定不是子修做的。
他吃子修做的东西已经一年多了,对子修做的东西的味道十分熟悉,他忽然来了兴致,既然这么无聊,不如来猜猜哪道菜是子修做的好了。
梁九功见康熙的脸色变来变去,不由十分纳闷,但不成这些菜有什么问题?
菜当然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康熙,他一道道品尝着,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蒙古使臣都在啧啧称赞菜肴好吃歌舞好看,康熙却在专心研究盘里的东西。
“御菜一品:金蟾玉鲍。”小太监高声报着菜名,一道别致的菜肴放在了康熙面前。
康熙瞅了瞅盘里的菜,发现做工精细造型别致,一看就是高手所出,他又燃起了一点希望,夹起一块鲍鱼喂进嘴里。
菜肴味道鲜美,滑嫩可口,最重要的是,它透着一股熟悉的感觉。康熙开心的笑了,他知道哪道菜是子修做的了。
对于此次宴席,使臣与大清臣子都表示十分满意,这里面有好些菜肴是他们不曾见过吃过的,好奇之余,也满足了口腹之欲。
“皇上的御厨果然不同凡响,每一道菜都称得上精品。”使臣领头人扎巴赞美道。
康熙龙心大悦,谦虚的说:“雕虫小技,不值一提,诸位喜欢就好。”
扎巴捋着胡须,依然笑脸迎人:“早就听闻宫里的御膳美味,如今尝过,真是三生有幸。皇上,下臣此次随行的队伍中也有一人颇为精通膳食,他对皇宫的御膳十分好奇,因此想借此机会向诸位御厨请教一番,不知皇上能否成全。”
康熙不自觉的皱了下眉,成全?在他看来这算是挑衅吧?不过他紫禁城的御厨难道会怕了不成?
“想不到大人有此兴致,这有何不可,朕明日就让人通传下去,让众御厨与大人带来的人交流交流。”
扎巴道:“如此下臣就先谢过皇上了。”
康熙微笑,敢到这里来挑衅,哼,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