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明净庵(下) ...

  •   本在旁卖艺的艺人都收了家什,团团围住。
      饶是他们见多识广,对表演颇有浸淫如他们,也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演出。一些本要进香的妇人,也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得出神,都忘了自己本要进香之事。
      “好!”敖红见二人对战,这时也看出了门道,他们这绝对是实打实的真刀实棒,只是这二人的招数,怎么越看越是眼熟?
      “四公主……”不及她腰身的哪吒低声唤道。
      她下意识地应了一声:“嗯?”随即方警觉道,“你叫我?”敖红低头,眼神带了几分戒备,虽然对方只是一个看似乳臭未干的小孩——开玩笑,死过一次的龙,还是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死掉的龙,当然会对诸事多加戒备,同一个地方摔倒一次叫倒霉,两次叫很倒霉,三次和三次以上……行了,她干脆直接去撞墙,死得还比较快,也许死前还能引出害她的阴谋者……
      “我是哪吒。”哪吒传音入密。
      敖红一惊,仔仔细细地打量一番这粉妆玉琢的小娃儿,然后再看看混战中的二人,随即眼尖地瞄到了角落有一团黑色——正是哮天犬。敖红一怔,她是出门避祸,莫非杨戬也是?可……司法天神二郎真君,威名赫赫,武功神力皆非等闲,要避谁的祸?而这与司法天神斗得难分难解的人,又是什么来历?这棒子……好生眼熟——可不正是定海神针!
      孙悟空!
      孙悟空,杨戬,哪吒,哮天犬?敖红惊诧莫名,这是怎么回事?汴京纵然繁华,但这三尊,带着狗来此,绝对不是来遛弯的。
      敖红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太妙,一转念,她亦传音入密:“不知三太子和大圣真君来此,有何贵干?”
      哪吒应道:“我和杨戬大哥下界,是为收服十万恶鬼而来。”
      敖红大奇:“十万?这恶鬼若是四散,九州大地如斯广袤,如何寻觅出十万恶鬼?”
      “这……杨戬大哥似乎有法可寻。”哪吒言语中透出对杨戬的十足信任。
      “既如此,敖红法力微薄,万不敢拖累诸位。”敖红知道十万恶鬼的厉害以及对人间的危害,也想去教训几只恶鬼逞逞威风,过过干瘾——一两只恶鬼,她对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万一一不小心碰到那么一群,有个什么损伤那可就不妙了。想到听心因她至今卧病在床,敖红自然不愿也不能再以身涉险,一次死亡给她的教训就足够了。
      正想着,敖红脑海中又浮现龙神如雷的吼声,“否则按照这个小笨龙的送死指数……哼!”她心中又不觉委屈起来,送死指数,我看上去真的很像会自动去送死的龙么?哼,这次我坚决不去送死!
      委屈莫名其妙地发酵成坚定的决心,敖红打定主意,无论如何绝对不能卷入是非之中。
      哪吒诧异,他本以为敖红急公好义,自然是义不容辞毛遂自荐来帮他们一把,没想到,这次敖红推得这么干脆。
      杀气逼近,毫无戒备的敖红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大杀气震住,连移动也显得每一小步都有千斤之重,危急时分,敖红只有一个念头,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我果然是很倒霉的龙!龙神大人果然说得没错,我就是送死指数比较高么!
      好在杀气霎时消弭,只有叫好声依旧震天。
      敖红在人群中松了一口气,脚一软,险些瘫倒,要再来一次金箍棒和三尖两刃刀的杀气袭龙,她可以直接去地府找她死去的那堆认识的不认识的还没转世的龙亲戚了……
      这时,心绪慢慢稳定下来的她方才记起,她捂着耳朵离开龙神庙直奔东海外的时候,龙神好像说了一句,“要去汴京”?还是“不要去汴京”?事关生死,敖红不禁想得出神,怔怔发起呆来——若是龙神大人有知,只怕又是吹胡子瞪眼暴跳如雷地对着敖红吼:“你这条小笨龙,这种时候发哪门子的呆!快点离开那三尊凶神恶煞才对!他们带煞,还是专门煞龙的,你不知道么!笨就算了,你到底有没有常识啊!还有那只笨狗,海鲜过敏症就一直没好过!”最后必然以一句痛心疾首的“我龙族怎么就出了这么一条笨龙”做结。
      而哪吒,在哮天犬投来一瞥之后,与哮天犬对视苦笑,袖子怀中已经满是钱,举步维艰。
      哪吒再看一眼杨戬孙悟空,随即收回目光,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于是他不知不觉胡思起来:也许我需要用钱的时候往什么地方一站,就能满载而归了。
      孙悟空执棒而立,杨戬三尖两刃刀刀刃斜指地,四目相对,唯有一种相同的情绪,名曰,不爽。
      见戏散场,人群慢慢散去,别的艺人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吸引观众。
      “施主。”明净庵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尼僧缓缓步出。她青衣粗衫,虽已斩断青丝,脸上也已满布岁月的痕迹,却依旧看得出年轻的时候必然容貌姣好。
      “大师。”敖红从发呆中惊醒,看一眼那不爽对看的一神一猴,角落的一条狗,以及身边不及自己腰高的小孩子,无奈且认命地叹了一口气,合掌念了一声弥陀。
      “明净庵虽在闹市,却并非可尽情喧闹之地,还望诸位能换个地方,莫要扰人清修。”
      杨戬看一眼尼僧,似笑非笑,不知何时,手里的兵器已回复墨扇模样。
      孙悟空心里不太痛快,一听这话,顺口便道:“在闹市求清净,为什么?”
      尼僧有些诧异孙悟空此言,细思之下,似又所悟,稽首道:“是贫尼着相,庵堂设立于此,本有闹中取静,领悟禅机之意。施主当头棒喝,贫尼受教。既是闹中取静,领悟禅机,那门前如何,便随他去罢,与贫尼等无关。多谢施主。”
      敖红看一眼孙悟空,暗自点头,孙悟空虽然看来莽撞懵懂但毕竟是天生地养的灵猴,自然别有一番领悟,看来亦是七窍玲珑。
      只是,很久以后,这对孙悟空的领悟力的好印象被直接打个粉碎。敖红不经意间提及此事,孙悟空抓耳挠腮了半天终于想起此事:“呃,俺老孙当时真的是奇怪,随口问问……”
      敖红无语,所谓现实,就是活生生把自认的美好撕裂给你看——而且还是以非常不美好的方式撕个粉碎。
      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提。
      当时尼僧说罢,转身正要离去。
      杨戬忽叫住尼僧:“我听说,明净庵求子娘娘甚是灵验,故为内人求子而来。”
      这话一出,哪吒不禁看向杨戬,他也知晓,原来的杨嫂子寸心和杨戬为了孩子的事情争执了很多回,争吵得惊天动地天下皆知,如今见杨戬说这话时却只是淡漠如常,不由心中诧异。
      杨戬墨扇轻摇,平静如昔。
      敖红对杨戬与寸心之事不知究竟,和寸心又只不过是点头之交的亲戚,对杨戬和寸心那有名的婚姻也只是听三圣母他们说了个大概,听到这话倒没什么感觉——虽然身边有个听心知根知底,但听心忙起来的时候还能记得跟她说两句话,问一声好,敖红她就该谢天谢地了,更别提说什么八卦了,何况听心以前虽会跟她说一些故事,却从不说自家亲戚的是非,如今又是忙得团团转,她纵使好奇也无处可问。杨戬和寸心和离多年,也无再婚消息,再加上曾经在聚魂鼎见过杨戬手段一二,敖红第一反应便是杨戬这只是个借口,好便宜行事。
      孙悟空是天生石猴,对于情爱懵懂若幼儿,纵然听过杨戬和寸心的事还见过寸心,也不过如耳旁风眼前景,何况如今……他定定看明净庵的牌匾,忽然出声应和杨戬:“对,俺们就是为了这杨小……子的事情来的!”
      杨戬微笑:“大师请带路吧!”
      相看两厌的杨戬孙悟空一瞬间体现出的默契,倒让哪吒和哮天犬倍感诧异。
      哮天犬担忧地看向主人,主人,哮天犬一定回天庭请那什么玉帝的御医给你看看!主人,你绝对是生病了,还病得不轻……呸呸呸,主人你要万寿无疆,哮天犬狗言无忌啊!
      哪吒呆呆看着杨戬和孙悟空,心道,今天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的啊?不对啊,小金乌一贯守规矩得紧……
      敖红并不知孙悟空与杨戬过节如斯之深,连难得默契一回都能招来相熟的植物(莲花三太子)宠物(哮天犬)的诧异,她反倒是最冷静的一个,甚至还有心思揣测,他们如此默契,莫非是——有阴谋?哮天犬想起了主人将三圣母压在华山之下的某一夜,主人和孙悟空还有哪吒竟然在密室呆了许久。只是,为什么,孙悟空和哪吒后来会帮着沉香杀主人呢?哮天犬想不懂。
      哪吒想起了在三圣母被押解在华山后,杨戬悄悄地将自己和孙悟空请到密室,设下结界,放下身段请他们同演一场戏,甚至说,只要成功,不管途中有什么变化都无所谓,反正他九转玄功,肉身成圣,堪比九命怪猫(额,最后一句是孙大圣说的)。他就放心大胆地去做了,二哥说的,肯定没错!二哥这不是活的好好的么?可为什么孙大圣那般生气呢?哪吒很迷糊。
      尼僧一怔,合掌:“阿弥陀佛,庵堂虽小,却不容男客,诸位请回。”
      “大师,佛说度人,可分男女?”杨戬淡淡应道。
      尼僧一时语塞。
      “呵,男女大防,不拘出尘之人。但求子客皆为俗人,惊世骇俗之举只能害人害己。还望施主海涵。”骤然响起的女声宛转如出谷黄莺,娇软柔媚。
      敖红抬眼看去,来人竟也是尼僧,只见她眉目姣好,面容白皙,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艳丽却不俗。眨眨眼,敖红心内好奇,不禁胡思乱想起来:这尼姑庵到底是什么地方,为什么随便一个尼姑都是美若天仙?
      至于交涉问题,敖红全不放在心上,有堂堂显圣真君司法天神在——司法天神杨戬那天生的兼具谋略城府气度与流氓赖皮气概,一旦出马交涉,必然可以直接盖上“交涉成功”的大红印章。
      “确是如此。”杨戬颔首,却静立不动,似乎料定仍有下文。
      “看施主求子心切,不妨请夫人来明净庵内念经一宿,必可得娘娘庇护。一应被褥洗漱用具,小庵自会备下。”艳丽尼僧柔柔说道,眼波流转,竟是风情万种。
      杨戬不着痕迹地举扇挡开尼僧欲请人离开偏又看来十分暧昧似是无意的拉扯,再一抬头已笑若春风,合扇:“如此,贱内不日将前来。”
      这话一出,不独哪吒惊诧,孙悟空哮天犬都同时看向杨戬,心中同样翻转着一个念头:贱内?(媳妇不说说贱内,真是酸倒俺老孙的牙!)哪里来找人顶缸?

      注:三尖两刃刀一名三尖两刃戟,中国古代长戟的一种。又叫二郎刀。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明净庵(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