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六章 父女赈灾 ...

  •   次日,齐王爷一行人马,缓缓出城,朝沧州而去。

      马车行至城外十里铺,车队后面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马蹄声越来越近,最后在车队后面稍作停留问了后排兵士几句,又直接朝着李可可所在的马车而来。

      李可可好奇的掀开车窗上的帘子朝外看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劲装的男子已骑马来到马车旁。

      那劲装男子见到李可可,双手一叉后道:“小的见过郡主。”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个小木盒双手递到李可可眼前道:“方师傅让转交给郡主的。”

      李可可伸手接过小木盒,看了看男子问道:“他可有交代什么?”

      男子摇了摇头道:“方师傅并无其他交代,郡主可有话转告?”

      李可可看了看手上的木盒,想了想道:“替我谢谢他。”

      男子闻言,双手一叉道:“小的一定带到,郡主一路小心!”说完,调转马头向来路驶去。

      李可可端详着手上的小木盒,很精巧的雕花,雕的是自己曾经随手画给方文涛看过的郁金香,记得当时自己随口说过,这是自己最喜欢的花。

      方文涛当时还奇怪,怎么他不曾见过这种花。

      现在看着围绕着盒子周围的缠枝郁金香图案,李可可心里觉得很温暖,她并不急着打开盒子,而是用手慢慢描绘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纹样,嘴角微微上勾,思绪却不知飘去了何方。

      坐在一旁的佩儿见自家郡主捧着个小木盒子发呆,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郡主,是什么好东西,怎么不打开来看看呀?”

      被佩儿一问,李可可似从梦中惊醒一般,抬头看着佩儿愣了愣神才微微一笑道:“是哦,什么好东西呢?”

      边说着边打开了盒子,一枚小小的弥勒佛玉雕吊坠笑着躺在木盒的红色缎面上。

      佩儿凑过头来看到这么精致的黄田玉吊坠,忍不住啧啧赞道:“方师傅果然是凉州城的雕金圣手,瞧着菩萨,都给雕活了。”

      李可可听着佩儿的赞叹,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伸手轻轻的拿出吊坠,摆在手心慢慢把玩。

      佩儿眼疾,看到了盒子里的一根红绳,手快的拿出红绳道:“方师傅还真细心,郡主看,还备着红绳,佩儿来帮您将坠儿穿上,这是方师傅送给您戴上保平安的。”

      李可可看了看佩儿手里的红绳,笑着将吊坠递给她。

      不一会,佩儿就将吊坠和红绳穿到了一处,她献宝似的凑到李可可跟前道:“来郡主,佩儿给你戴上。”

      当佩儿双手拿着红绳两头从李可可头上往下帮李可可戴的时候,那吊坠滑过李可可鼻端,李可可问到了一股似有若无的清香。

      待佩儿将玉佛帮她戴好后,李可可又拿起玉佛凑到鼻前仔细的嗅了嗅,果然,又闻到了那股似有若无的清香,李可可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香味,又似苹果又似茉莉,味道非常淡,不凑近,根本没有办法发现。

      李可可很喜欢这件意外的礼物,心想着,待回去的时候,定要送个礼物做回礼。

      往沧州一路,李可可对这个自己历史知识里找不到的世界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特别是地理知识上的一个补充。

      凉州是东皇国的京城位于整个东皇国的中部,气候和地理环境都站着绝对的优势,所以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稳稳的站着一国之最的宝座,不愧为京城之地。

      而沧州,则是在东皇国的北边,虽然地处北边,但是,跟李可可在现代社会里的北方情况有些不同。

      不似现代北方那般寒冷也不似现代北方那般多高原少水,如果定要跟现代社会对比,最多也是就是介于华中和东北之间。

      凉州往沧州其实也并不是很远,据说车队按照正常的速度行进,约十天左右就能到达,当然,必须是一切太平并无不良天气的情况下。

      一路上,李可可都在探头探脑欣赏着沿途风光。

      不知道是李可可这傻妞神经粗大还是她那一身的肉很给力,马车坐了几天,竟也没有像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被颠散架。

      她除了自得其乐的看书、看风景,还会时不时叫来沈思辰,听他讲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处驿站,她还会亲自下厨为父王和沈思辰弄上几个小菜,一路行来倒也不觉枯燥无聊。

      李可可发现,越近沧州,驿站所提供的食物花样就越少,而主食也从白米、馒头,慢慢变成了混有粟米、小米等的杂粮,其它兵士大多都是吃的菜粥、米糊之类的东西。驿站里面当值的人员,更是粥如米汤,清可照人。

      一日,李可可在厨房翻翻找找,竟然发现角落里堆着一些土豆和红薯,而这些土豆和红薯,由于没有妥善保管,有些已经发芽或腐烂。

      李可可很是不解,为何将这些可以饱肚子的食材丢在角落任期腐烂,而不煮来充饥。

      她命人将那堆土豆和红薯仔细翻检一番,挑出些好的蒸了一锅。

      等佩儿将一大碟红红黄黄的土豆、红薯端上来的时候。

      齐王爷和沈思辰同时被香味吸引,问道:“这是什么?”

      其实,在小厨房的时候,她就想明白了,自己在凉州的菜馆也不曾见过这两样物什,只是,自己当时并没有太在意。此刻见了二人反应,她就更加确信,此二物在这个世界并不是被广泛认知的。

      李可可看着二人的样子笑了笑,她也没有直接回答二人,而是伸手拿起一个红薯,慢慢的拨开外皮,轻轻的咬上一口,无比享受的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这久违的滋味。

      齐王爷和沈思辰也被李可可这幅吃得无限回味的夸张样子给勾起了食欲,二人也不再多问,学着李可可各自拿了一个红薯剥开来尝。

      细细品味,觉得口感绵软,甜而不腻,还带着一股子不曾接触过的芋香。两人意外的同时,也很惊喜,不知不觉的一个红薯就吃光了。

      二人又学着李可可拿起土豆,沾上点盐,细细品味起来。发现,这样物什,口感有别于之前的一样,虽不似之前那样清甜,但口感却也香糯,细细品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不足一盏茶的时间,二人分别又多吃了一枚土豆,一个红薯,齐王爷欲再拿一个红薯来吃,被李可可制止了。

      她笑着递给齐王爷一碗汤,齐王爷也不问自家宝贝女儿又在玩什么花样,端着汤饮了两口,竟觉得腹中有饱胀感。

      他不解的看向李可可,发现李可可此刻是一脸了然的笑。

      沈思辰也学着齐王爷喝了一小碗汤,顿时也觉得腹内饱胀,方才知晓齐王爷初时为何表情讶异。

      二人饭饱,皆转头看着李可可,等待她的解释。

      李可可命佩儿沏来一壶茶,笑着对齐王爷道:“父王,可是很想知道此乃何物?”

      齐王爷笑着点了点头,也不多言,宠溺的看着李可可静待下文。

      李可可又调皮的笑了笑,拿起一个土豆道:“这个东西,在异世界叫土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东西很好种植,只要不是盐碱地,什么样的土质都适合播种,而且,产量也高,生长周期也短。在我去过的那个异世界,可是家喻户晓,被大力推广的粗粮、美食,吃饭也很多样化,可以用来当主食,也可以用来煮汤、炖肉、炒菜等,反正,就是一个好东西。”

      李可可兴高采烈的分享着自己那少得可怜的农业知识,一边眼冒红心的想念这前世的薯片、土豆饼等美味的食物。

      在她沉浸在对美食的回忆中,口水都会滴出来的时候,沈思辰又拿起一个红薯问道:“这个又是何物呢?”

      李可可被问,下意识的吸了吸口水,尴尬的讪笑了两声,接过红薯又道:“这个叫红薯,据说什么样的土都能种,适应性很强,最重要的是,可以饱腹,也很美味,吃法也很多样化,叶子根茎都可以做菜。而且,这两样物种都是根茎植物,生长于地下,不会受蝗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好像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一季番薯半年粮。呵呵!”

      李可可在这里一手拿着土豆一手拿着红薯,滔滔不绝的讲着,齐王爷和沈思辰,则一脸惊奇,在心底迅速消化着。

      待李可可发现眼前的二人看着自己的眼神如同再看待一尊天神的时候,她的胖脸才后知后觉的红了起来。尴尬的讪笑两声自说自话的解释道:“这些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哈,至于具体怎么种,要什么技术,我还真不清楚,呵呵!”

      被李可可这么一解释,在齐王爷二人眼里,那围绕着李可可的金光大环才算收了神光。

      二人对视了一眼,齐王爷迅速的命沈思辰去找来驿站的管事,吩咐管事找来写农事高手,几个人就窝到屋里去探讨这两样作物的种植起来。

      齐王爷自屋里商量完毕,众人也各自去忙着试验两样作物的育苗、耕种准备事宜自不必多提。

      齐王爷还使人在李可可的指导下挑出两样物种,装了一箱,并让李可可写上二样物种的营养价值、优势及各种食用方法,加上自己建议广为耕种的奏折一起,命人快马加鞭运回凉州,献给东皇国的皇帝。

      不日,东皇国的皇帝,就在全国下达了两样作物的推广令,并鼓励各地多做试验,提高产量,相互交流等,为东皇国的农业事业带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父女赈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