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揽才造势 ...

  •   墨非默默地看着摊在桌面上的地图,戎臻地处堑奚偏西,面积比堑奚大了三分之一,却并非富庶之地。在二十几年前,这里甚至还只能称之为蛮地,游族肆掠,百姓凄苦,土地大量荒废。直至分封予巫越,在他黑铁骑的杀伐之下,游族一扫而空,戎臻领地得以安稳,这才吸引了一些商贾和百姓来此定居。经过数年的发展,终有如今的景况。

      可是,戎臻在整个炤国乃至天下的影响力并不大,除了黑铁骑的威名,其余乏善可陈。而她目前要做的,就是提高戎臻的影响力。一般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考虑。
      政治方面有眀翰,他的布局已经开始奏效,两个王子为争夺王位,互不退让,如今更是势均力敌,一场政变在所难免。墨非猜想,巫越这个渔翁直接篡位的可能性不大,但在这场政变中他必将能获得最大的势,而她要做的,就是呼应眀翰的布局,趁着两个王子兵戎相见、闹得民怨四起之时,尽快发展戎臻,为巫越造势。

      戎臻的军事实力大概是墨非最放心的一面,巫越门下的优秀将领众多,其黑铁骑更是天下闻名。虽然数量上比不了王都的兵力,但若论精锐,绝对是众城之首。再加上如今正在秘密扩充兵力,新晋士兵向心力极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必然又是一股强大的战力。即使正面对抗王军,恐怕也无所畏惧。

      至于经济方面,墨非目前也不太担心。戎臻虽无丰富的物产,可是交通便利,土地众多,又无强匪骚扰,随着纸的流通和人口的增加,这里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人。只要有人,有地,有商机,政策开明,有法有度,再加上四通八达的地利,其经济发展势不可挡。
      除开这三个方面,最后只剩下“文化”一途。这大概是戎臻最薄弱的一面,以武立威的戎臻,民风彪悍,武重文轻,大多数文人都不愿意来此发展,这对人才的吸纳和平衡极为不利,同时也代表戎臻在士林中几乎没有地位。虽然她开办学院的计划,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可这远远不够,起码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大多数文人对戎臻的印象。

      如此,她的另外一个计划应该可以开始施行了,那就是召集天下有才之士,共同编录异时代版的《四库全书》。历史上的《四库全书》,是乾隆初年起编的一部规模宏大的藏书典籍,耗费十余年,收录了大量的古籍文献,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绝对称得上是国之瑰宝。只是后几经战乱,现已保存不全。

      而她准备做的,就是借用《四库全书》中经史子集的分类方式,召集各方名士,搜罗天下典藏,共同进行这场盛事。这将是一个旷日时久的大工程,很可能一个时代继一个时代的编录下去。这个时期可不是乾隆年间,知识传播缓慢,典籍数量远远比不上盛世,故编录的周期会更长,但这也有其优势,若能历经数个时代,将能更详实且同步地记录当时真实的社会文化传承,其意义恐怕比原来历史上的《四库全书》更加重大。而所有参与者也将名留青史,墨非不相信这都不能将众多才士吸引过来。

      同时,她还能借此将戎臻书院周围的地方都利用起来,将文人们引入其中,逐步形成一个学术圈,进而再推动商业的发展,纸的推广速度也必将因此加快,简直是一举数得。
      如今两位王子正在争权夺利,无暇他顾;各国局势不稳,内部混乱,戎臻全面发展的契机已经到了。
      墨非眼中闪过几抹光芒,叠起地图,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挥毫……

      “太子殿下希望本王出兵支援?”巫越端坐在厅堂正位,面无表情地望着跪在中间的使者。
      使者道:“正是如此,太子得到情报,二王子未得诏令,正私自带兵回都,意图不轨。王都守军虽有数万,然派系繁杂,恐难挡锋锐。故请戎臻王派兵援助,以解太子目前的危机。”
      巫越淡淡道:“使者应当知道,本王没有炤王圣谕,是不得率兵入都的。”
      使者忙道:“如今王上病重,诸事皆交由太子全权处理,太子之令应该足以代表王上了。”
      一旁的百里默笑道:“使者之言恐怕有误吧?据我所知,炤王陛下虽抱恙,却并非完全失去行动力,太子固然已开始处理朝政,但一纸诏令还是可以请到吧。”
      使者神色变换,沉默半晌才道:“事有缓急,太子或许考虑不周,还望戎臻王能权宜行事,助太子一臂之力。”

      “毋须多言。”巫越冷言拒绝道,“若太子希望本王援助,那么就得请出炤王圣谕,否则本王轻率出动,将来一个谋逆之罪,本王可担待不起。”
      巫越心中冷笑,炤王是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召他回都的,两个王子你争我夺,最终无论谁胜谁败,都依然是他厉家的天下。可是他巫越就不一样了,盘踞一方,手握精兵,一旦得势,随时可能篡位。炤王早有削弱他的念头,如今更不可能让他插足权利斗争。想来太子是要不到那纸诏令了。
      堑奚,他会去,不过不是现在。
      使者张口还待再说,巫越已自顾自地起身离去。

      百里默看了看一脸呆滞的使者,开口道:“如今局势难明,我家主公亦须谨慎行事。太子的难处主公略有了解,请使者尽快回都向炤王请旨,如此主公便能名正言顺地派兵前往了。”
      使者无言,最后也只能黯然离去。
      等拿到诏令,王城都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堑奚的使者来了又去,墨非并不知晓,她将《四库全书》的计划和编修目录的整理写成折子后,呈给了巫越等人。

      众人观之,无不被这个意义深远的计划所惊住。收录天下典籍,这是何等气魄?此令一出,天下所有才士都将意动,戎臻顷刻间将成为人才汇聚之地,这比任何招揽都有用。更重要的是,墨非选的时机实在太好,几乎没有人能阻其势,防其锋。
      “浮图大人真是智略过人,吾不如。”百里默感叹,想当初他还十分轻视这个年纪轻轻的男子,但从他献三礼之后,就开始表现其卓越的才能,行事不拘一格,思虑深远,为人更是高风亮节,堪称贤者。

      作为巫越门下资历最深的客卿,百里默深感颓然,他与墨非的差距,不是学识上的,而是大局上的。
      墨非看了看对面神色复杂的百里默,沉思了一会,道:“百里大人,此事重大,浮图自知威信不足,难以服众,故望大人能助一臂之力,再联合几位有名望的才士,共同商办此事。”
      百里默眼中微微一亮,深深看了墨非一眼,道:“浮图大人所请,百里必竭诚以助。”
      巫越嘴角轻轻上扬,看向墨非的眼神带着赞赏和无法言喻的欣然。

      “如此,那就烦请百里大人去邀请几位名望之士,一起商讨细节,务必将此事做到最好。”
      百里点头应允。
      巫越这时拍板:“此事就交给百里与浮图两位全权负责,一切人手调动,皆可便宜行事。”
      不久之后,出自戎臻的招贤令被快马带至炤国各地,此令一出,士林震动,无数才士蜂涌而至。
      戎臻学院周围大片地区都被巫越空出来,用来招待来自各地的才士,很多有眼力的商人则租下了学院附近的房屋,开起商铺。如此众多的才士肯定不可能全部由王府供养,只有献书者,才可根据书籍的好坏给予相应的奖励。若是参与编修之人,则可获得一定的薪俸。

      同时,墨非从学院中开辟了几个讲学院,鼓励外来的才士参与学院的讲学活动,原本有些师资不足的学院,因为众多才士的参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库全书》在尚未正式开始编录时,其所带来的影响就已显现,戎臻学院周围逐步形成一股士林流派,真正做到了往来无白丁,出入皆学士。众人以文会友,或激辩,或比拼诗文,相互增长,很是出了一批大才。

      一年后,此处被称为“明雅坊”,明辨天下是非,雅会八方贤士,被一众文人当作了访学圣地。
      此是后话,暂不多做论述。
      在招贤令之初,固然惊动士林,可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四库全书》的编录。从审阅官的选拔,到四大藏书阁的建立,再到各种奖励制度、人员分配等各种事宜,墨非等人可以说从招贤令公示第二个月开始就忙得不可开交。

      “浮图,你也该歇歇了吧?”孤鹤这阵子一直跟进跟出,可算是认识到墨非的拼命程度了。一做起事来就全心投入,几乎都不知道疲劳为何物了。
      墨非手下动作顿了顿,头也不抬道:“在府中我很安全,孤鹤你实在毋须一直跟随。”
      孤鹤耸耸肩道:“我也有经常出门好吗?浮图你太专注手上的事,我何时出现何时离开,你哪里注意得到?”

      “哦。”墨非目光炯炯地看着桌案上的书册,以往考古钻研的势头又冒了出来,这些可全是这个时代的经典啊!不同于她所熟知的历史,经义学派迥异,却又感觉有所联系,其中各家之言,是了解这个时代文化背景的重要依据,这怎能不令她痴迷?

      嗯,或许她做出这个计划为巫越造势的同时,也有着一览天下典籍的心思,不矛盾,不矛盾。
      孤鹤无奈,这人又入魔了。算了,这个时候的他,神情专注,即便他故意亲近也毫无反应。嘿嘿,也挺招人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揽才造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