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32章 难念的经 ...

  •   丁爱丽在家开始打听砖石沙子水泥白灰的价格,拉着陶远航做苦力,清理那片废墟,十一现在每天都要吃药,一个个黑色比大拇指略大的药丸,药味极浓,也不能干太重的活,每天主要负责做饭,兼做一些跑腿的活。

      几天后陶德明也回来了,他辞了厂里的工作,正式退休,老板大方,辞工的时候还多给了一个月工资。陶德明一回来就专心忙建房的事,他还想着和年轻时一样亲自打地基砌墙,亲戚们闲的时候也能帮忙,压根就没有请建筑队的想法。

      十一独自去了趟县城,找了建筑公司,带他们回来,陶德明听他们说的价钱心里就不乐意,要让他们走,丁爱丽把他拉走了,十一带着陶远航和他们谈,最终和其中一家敲定了合同。

      房子设计图是陶修磊请人设计开车送回来的,很现代化的设计,不是农村那种落后古板的样式。新盖的二层半小楼坐落在原来的宅基地上,一层二层都是将近160平方米,四室三厅一卫,那半层则是粮食储存室和楼顶楼梯出口,楼顶倒了水泥,又砌了防晒层,防晒层上也倒了水泥,如果还种地,可以用来晒粮食。厨房另盖,挨着小楼东南墙。

      天公作美,自陶德明回来后天就放晴了,一直是秋高气爽,附近一带人家建房子,都喜欢采用青砖,墙壁厚度多是一块砖头那么宽,陶德明有儿子支持,腰杆硬,墙壁砌一砖半厚,地基和一楼约有半米高是用采石场开发的条石砌成,钢筋用20以上的,地基打两米深,再砌出地面40公分,外墙前后左右全部抹了水泥,一楼还贴了白瓷砖,也不想太招惹人议论,屋内墙壁天花板跟村里普通人家一样大概装修了下,从开工动土到装修完成,前后也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放置一个月后就可以入住。

      宽阔的院子倒了水泥,因为是农村,进出鞋底总带着泥土,就没有铺地砖,院墙起得也高,将近三米,墙头插了碎玻璃和铁丝网,老家那一带的窃贼实在太多,不能不防,这种院墙随处可见。

      不管在哪里,农村盖房子都是件大事,每天都有闲人来观看,议论,也开始有人主动给十一他们说亲,主要目标是陶远航,陶远航无事,便看了几个,回来都是摇头,他压根一个都没看上。

      也有昔日的同龄人来看十一,聊些小时候的事情,大部分同龄人都结婚了,在家没有外出打工的基本都带着孩子,丁爱丽备了许多瓜子糖果,来个孩子就给点。还有各家亲戚的孩子,令人应接不暇,十一基本都不认识,介绍后转眼就忘记,要么张冠李戴,实在太多了。

      动土和落成的时候姐夫开车送大姐和孩子过来,按例送了礼,因为没有住的地方,吃了顿饭就回去,陶修磊和陶小妹在落成的时候也坐车回来了。

      装修完成,开始购买家具等,陶德明不信任家具城里的商品,到家具厂定做购买,实木的沙发柜子等,镇上的家具厂年头悠久,近年因为家具设计比较老土,不是很受年轻人欢迎,但对陶德明这类讲究实用的人来说还是有比较大的魅力,因为意见不统一,最后决定卧室的家具电器自己选,客厅厨房则由陶德明和丁秀丽决定。

      村里早两年就牵了电话线,也有一些人家牵了网线,十一去县城买了台式机,陶远航厚着脸皮也跟着选了配置很高适合玩高端网游的电脑,结账的时候就站在大哥身后。

      陶远航野惯了,单调的农村生活让人厌烦,玩游戏玩腻味了就骑着摩托车到处窜,窜了几天又觉得没意思,要回H市,陶德明让他找工作,陶远航嗯嗯应着,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就着人齐,陶家四兄弟聚在老二家开家庭会议,讨论两老的养老问题,老六经常外出打短工,爷爷一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老大家住,老六每个月给老大80块钱,陶德明则给老二一个月100块,在云隐村不算少了。

      老二说今年物价涨了,老人年纪也大,平日越发不好照顾,要求加钱……主要是老二在发言,老大偶尔说一两句,不过意思和老二是差不多的。

      十一和奶奶坐在院门外树下的竹椅上,屋内的声音听不清,后来听到二伯提高的声音:“过分?我怎么过分了!你们在外头逍遥自在的,我们偏得在家守着老人,这公平吗,要不让老家伙到你家住去,我倒给你钱行不行!……”

      十一拉着奶奶的手,有些难过。老人操劳一辈子,把儿女拉扯大了,孙子孙女也带大了,年纪老了,干不动了,儿女就开始嫌弃他们,觉得他们是累赘,推搡来推搡去。

      陶德明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本来是个耿直老实的人,如何说得过口齿伶俐的二哥?憋着一口气说:“爸妈好不容易养大我们,你就是这样对他们的?”

      “我怎么了?你聪明,念书念到了高中,我们连小学也没念完,一家人挣的钱都供你了,你怎么不说?爸妈对你好,你当然得多给点!”

      “是,是,我多给点!我把妈接我那去,你别操这个心了,我心寒!”陶德明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看见树下的祖孙俩,眼圈就红了。
      陶德明在奶奶面前站定,懦懦说:“妈,妈……对不起。”
      十一拉着奶奶走了,陶德明唉声叹气地跟在后面。

      他们早些日子就不在二伯家住了,起因是某天二婶嘟嘟囔囔着说放哪哪哪的钱不见了,并没有说谁拿,但在场的人听着都不是滋味,就二婶那吝啬鬼的模样,连根铁钉都要锁起来的,能把钱放外面搁着?早锁抽屉里去了!这明显是莫须有的事,至于目的和原因,不言而明,眼红了呗!

      没隔两天十一他们一家就住进建筑队搭建的简易棚子里,二伯二婶假意挽留几句,陶德明和丁爱丽也没跟人撕破脸皮,说东西多,怕晚上一个人看不住,全家都得盯着,就这样搬过去了。建筑队走后,等院子里水泥凝结,他们就在院里搭了简易的床铺,建房子用剩的东西一些放屋子里,一些堆院子角落里,晚上睡觉把院门一关,高枕无忧。

      奶奶这些儿媳妇当中,就数丁爱丽最贤惠,如果六叔老婆还在,那也是个知冷热的女人,可惜好人不长命。丁爱丽从丈夫那里知道了事情始末,也没说什么,把自己的一些衣服拿出来,又拿出新毛巾等,伺候老人洗澡换衣服,坐一起吃晚饭。

      当晚丁爱丽留奶奶在家睡觉,奶奶年纪大,这些日子依旧在二伯家住,准备等陶德明房子能入住了,就跟过去,没想到会闹出这件事,有时候天气太热,有些人也会在屋顶或者院子里睡,奶奶在院子的床铺睡觉,蚊帐一拉好,也没什么的。

      奶奶一直没有什么话,大家都知道她心里不好受,这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开解的,因此只说些其他事。第二天丁爱丽伴着奶奶到二伯家拿她的物件过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东西,一床棉被,几张被单,一床蚊帐,一些衣服,被单和衣服基本是孙子孙女们给买的,丁爱丽给她买的两身衣裳奶奶只穿过一回,没舍得穿,压她的嫁妆箱子底了。

      收拾东西的时候二婶没去地里,盯着两人跟防贼似的,昨晚二婶和二伯吵了一架,二婶说二伯不会说话,生生把奶奶逼走了,她并不是回心转意良心发现,只是可惜每年不但少了一笔收入,还要往外掏钱,依她的性子,以后每年奶奶的生活费肯定不会痛快地给,或许又要生些事端。
      二婶半真半假地挽留奶奶,奶奶没开口,丁爱丽说了些场面话。

      陶德明早已经找人算了黄道吉日,等到吉日烧香燃鞭炮拜了神就可以入住。
      正式入驻新家那天陶修磊,陶远航和陶小妹都回来了,另有一个不速之客,居然是燕昶年。因为陶修磊来电话说会开车回来,十一就没有去接,他和丁爱丽前几天就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今天检查下一些角落,看看入伙需要的东西是不是准备齐全了,有没有缺漏,请的客人是不是都告知了,这大部分是陶德明和丁爱丽在做,十一不太懂这些礼节。

      每个门楣窗楣上都挂了柏枝桂枝并一个红包,贴了红对联,正门贴了红纸写的“进宅大吉”,一派喜庆。
      十一作为长子,陶德明让他在屋内给长辈端茶倒水。村里的舞狮队早就来了,敲敲打打热闹得很,引得许多孩子上蹿下跳。

      有些客人来得早,一进院门就说:“恭喜,恭喜!入火大吉啊!”

      早几天买的大肥猪昨天就开膛破肚,请的伙夫正热火朝天地准备各种菜肴,正厅里,爷爷奶奶两人穿戴一新,与一群平均年龄在70左右的古稀老人坐一起闲磕牙,奶奶双手手腕上赫然戴着燕霸王送给丁爱丽的那对黄金手镯,右手腕还有另外一只颜色浅淡的玉手镯,那是奶奶结婚时的嫁妆之一,另外一只早些年就坏了,碎玉让奶奶拿手绢裹着收了起来,这余下的一只就一直戴着,从来没有摘下。

      有老太太张着缺了门牙的豁嘴笑:“陶国强你儿子给你老婆这么好的镯子,怎么你没有?”
      爷爷陶国强一嘴早没有了牙齿,腰也驼了,但他生性豁达,对谁都是笑呵呵的,闻言在衣领下摸索一阵,拉出个观音坠子:“喏,你们看。”
      一帮子老爷爷老奶奶啧啧惊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第32章 难念的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