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一章 ...

  •   技术科贾人,本是原料车间烧火工,小学毕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文化人少,缺乏识字的人,看他有文化,又会来事,见了领导低头哈腰,谨小慎微递上笑脸:“你好,某某长……”
      他又与当时的中层领导汪常德是亲戚,于是求汪常德说情,先是提拔到化验室,做化验工作,后来又提拔到技术组,做干部工作。
      以后技术组改为技术科。张欧工程师管工艺,因为张工程师年老体弱,经常歇病假。
      东水仙科长想:干脆让贾人管工艺,贾人由车间来,又是老人了,对车间情况,也许了解多些。
      贾人想:我原本是个烧火工,拉煤烧火,整天累得难受,还顾着看生产?生产细节更不知道。可又不能说,怕说后又让下去当工人,只好硬着头皮干,总算不干体力活了,好歹还有张欧工程师作后盾。
      贾人根本不知道工艺如何管法,又不爱学习。待车间生产改产品时,其配方、工艺要求。开始他问张工,以后就沿用过去的老配方、老工艺,照抄作单子传下去,这就是他的工作。对于其配方、工艺适用不适用,车间出了什么问题,他也是从来不闻不问,他不懂也不学,就这么应付着,更不踏进车间半步,总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做干部工作,可以清闲清闲了。
      好在厂里对工人、生产要求很严,车间工人所在的生产岗位,对生产非常熟悉,生产控制很严格,一般对影响生产的因素,就上下工序自行调节。
      厂还设有跟班检验、化验人员,一般能发现、纠正生产中的问题。
      厂觉得贾人悠闲,整天无所事事,外边单位有什么会议时,如新产品鉴定会,就派贾人参加去。
      新产品鉴定会,是请上级领导、一些技术专家、权威及有关,有技术专长人士,对其新产品,进行论证评价,或提一些建设性的宝贵意见,以利于生产单位,今后生产和改进。
      贾人参加鉴定会,能给人家提出什么来?他懂几何?去个耳朵听听就行了。一来对厂关系不大;二来厂里别人有事或家里有事,一时走不开,就派他去,有时派他陪张欧工程师去。
      贾人对人家研制的新产品,也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也只是说些平安话,或不发言,表决时举举手就行了,他也特别愿意去。
      用贾人的话说:“自己原来当工人,没机会外出,别看自己生长在城市,连火车都没有坐过。”对这种外出的好事,他高兴极了。
      外出开什么会,尤其是新产品鉴定会,既没有任务,又没有负担,和乐而不为呢。而且一般都管饭,且饭桌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美酒香汤,无奇不有。还利用空余时间,乘车游一些当地的名胜古迹,这是礼节。会上有时还发一些纪念品,主办单位还代买车票,回来后,除车票报销外,还拿出差补助费,这样一举多得的美差真吊贾人的胃口,他越来越不想放过,所以贾人的出差,与别人带任务的出差是不一样的。
      正是:
      生来自小在家乡,从未乘车外边逛。
      今日有幸赴外地,外地游玩观风光。
      五湖四海全游到,华夏万里尽欣赏。
      参加鉴定是美差,不懂工艺多捧场。
      好话多说勿言坏,表决之际手举上。
      常和名人多聚首,提高身价有名望。
      外边出差有补助,好吃好喝好待尚。
      总觉外边牵魂魄,诱使心灵总思量。
      贾人外边出差一来二去,同行业或别的行业的人,都熟悉起来,他利用开会之际,尽量多联系一些人,尊敬地走近人家,说一些拜年话,客气话。
      如说:“您好,很高兴见到您,我是燕津化工厂贾人,您贵姓?……”他又好吹虚,说自己是燕津化工厂技术科老人,负责……。
      人家告诉他姓名,单位名称,贾人赶紧写在本上。贾人微笑着说:“以后有事多联系。”与人家聊天。
      就这样一回生,两回熟,越来越很熟了。贾人还经常问人家:“某某,您们单位挺好吧,等有机会到您们单位看看去,希望多帮助。”的客气话。
      有的单位人说:“我们有个新产品,欲开鉴定会,希望您光临。”
      “好哇,我愿意学习学习去,希望通知我呀。”贾人爽快地说。
      别看贾人对工作不走心思,可对外很钻际,劲头可大可足了。哪个单位有什么情况?欲开什么鉴定会?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外单位有什么新产品鉴定会,都给燕津化工厂来函,是因为燕津化工厂是个大厂,有的邀请函还特殊附一句,提名邀请贾人光临,或个别再给贾人来一封邀请信,防止贾人不知道不能赴会。
      这样一来二去,贾人名声在外,再加上他含蓄自吹,都知道燕津化工厂有个“能人”贾人。哪里有什么会议贾人先知道,他必参加无疑,真不愧他苦心钻营与联系。
      若哪有什么会,厂把来函压住了,不派人去或不让他去,贾人就想着法儿的寻问,或拿着自己那封信找科长、厂长,甚至书记,磨来磨去,对这种事本事大着呢,反正得去。
      贾人暗暗想:管工艺很省事,因为他很长时间,抄一个改产品配方工艺单子,绝大部分时间没有事。别看他管生产工艺的,从来不到车间去,好像产品质量与他无关,对生产、产品质量,之事从来不闻不问,不了解生产情况,他也没有负担。
      真是:
      不懂工艺怎么管,整天逍遥没事干。
      外边吊着他的魂,总想出差潇洒玩。
      外边出差是他的营生,尤其愿意开新产品鉴定会,每逢鉴定会讨论,他不懂也提不出,什么建议和反面意见,说一些拜年话,赞赏语,然后举举手表决。反正对人家产品,糊里糊涂,将来生产也与他无关系。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厂特别重视。正如陈希胜老厂长经常所说:
      关心质量心统一,质量优异创效益。
      所处岗位虽不同,产品优异是目的。
      在当时计划经济时期,上级对下级下达任务。故厂里不但重视生产量的任务完成;特别注重产品合格率;重视上缴利润等任务的完成。
      每当产品有什么问题,尤其是降级,都开分析会,分析找原因。因为降级影响合格率,影响产量,也影响上激国家利润,最怕影响国家任务的完成。
      正是:
      国家任务重如山,精神关注细心干。
      齐心协力超任务,产品质量是重点。
      所以每个车间领导及生产工段工人,对产品都特别精心,重视。尽管如此,因为影响产品质量因素多,也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凡影响产品质量,尤其是降级时,厂都召集有关部门,产品降级分析会,分析产品降级原因,以利今后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分析会一般都在技术科召开,每当管生产的副厂长,沈连明到技术科后,严肃地说:“今日,召开质量分析会。”大家就知道产品又降级了。
      贾人听后,眼一暗,心里一震,他并不是关心,产品质量如何,而是怕找麻烦。心想,又降级了,我若出差在外多好呢?可少找些麻烦事,这还得在这里坐着听。
      各有关的部门、科室、车间、班组领导,陆续都到齐了,会议开始,厂长做个开场白。
      很长时间来,生产和产品质量认为是车间,生产班组之事,与别的科室、部门无关系。开会时,大家分析来分析去,相互推委、碰撞、难以定案,不了了之。
      后来厂长说:“是哪个部门影响的产品质量,就扣那个部门奖金。”更没有人敢负责任了。会上几乎欲打起来,争得脸红脖子粗的。
      再后来,厂长确定说:“技术科管工艺,根据实际情况,技术科拿出个确切的,降级原因意见,拿不出确切意见,就扣技术科奖金。”
      贾人管工艺的,应该唱主角,厂外吊着他的魂,除了隔段时间,换产品生产,抄个配料单子外,根本不了解生产中情况,不看试样,也不分析原因。他也分析不出原因来。
      他总是坐在一角落里,低头眯眼一言不发,没有证据,又不能冒昧说:“张三、李四车间、或部门。”
      贾人心里暗想:扣就扣奖金吧,以出差补助费捞回来就是了。可是科里其他人就得认扣发奖金。
      贾人的逻辑是:
      常与领导多来往,好事领导有偏向。
      本人无能说话甜,嘴甜啥事都吃香。
      苦干巧干嘴不巧,有功也是傻窝囊。
      不懂生产管工艺,怎能让它牵肚肠?
      单子下去随它去,没事何必乱找忙?
      质量事故谁应负?主任科长班组长。
      一切事故随时有,应付过去不思量。
      尽管东水仙科长能说巧辩,贾人拿不出降级所以然也是惘然,照样扣技术科奖金无误,从此技术科没有拿过全月奖。
      一次质量分析会,长树晔也有幸参加,有关科室部门都到齐了,贾人像一滩泥坐在一旁。
      坐着半醒半睡魂溜达,有时迷迷糊糊嘴里还流口水。醒魂听着睡魂游,睡魂醒魂胡乱打。
      管生产的沈副厂长说:“大家分析吧,这次降级是什么原因?”
      生产车间曲子江主任首先发言:“是温度不够,找了原料车间配料的好几次,都没有将配料调好,将温度调上去。”
      原料车间主任鲁明仁心想,把原因推给了我们。于是气呼呼地说:“怎么不够?我们没有偏离工艺。”又把矛盾推给了技术科。
      贾人因不了解情况,又不找原因,一言不发。
      又有人说:“进厂原料有一指标不合格。也不知道贾人,看没有看化验单?”
      也不知贾人听见没有听见,他也不吱声,反正他总不发言,眯缝着眼,似睡半睡。
      有人看着贾人的态势,摇了摇头,也没有再问。
      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没有统一,各说各的理由,与踢足球一样,踢来踢去。
      长树晔想:最后定会踢给技术科。
      果不其然,是这个结果。
      东水仙科长张了张嘴,也没有说话,科里管工艺的那个态势。她也只好哑口无言。
      管生产的沈副厂长说:“贾人,你管工艺,说说吧,究竟是什么原因?”
      一叫贾人惊醒了,“唉。”了声。
      沈副厂长又说:“贾人说说吧,这次降级的原因?”
      贾人笑了笑,没说什么。他说什么呀,什么也不了解,又懒得找原因。
      贾人是:
      精神振奋出差乐,在厂萎靡懒工作。
      质量问题降产品,扣发奖金没的说。
      贾人想:任别人说去吧,扣奖金吧,扣吧。
      又想:
      生产工艺线长长,产品在线上下跳。
      多段多道生产线,谁知问题是哪道?
      怎么分析怎么找,干脆不找最为妙。
      一言不发少费力,降级乱推准不饶。
      当然了,找不出降级理由,乱推,谁饶他。这就是贾人工作态度。所以每次降级分析,找原因,他都闷坐一滩泥,一言不发。
      也正随其他部门的心意,反正最后把责任推给技术科,扣技术科奖金。
      贾人是:
      心浮身飘心向外,工作不抓敷衍待。
      干啥都不研究啥,问题出现处无奈。
      自实行让技术科分析降级原因后,技术科不但不能拿全月奖,正副厂长们,还经常在大会小会上,批评技术科,工艺抓得不紧,质量分析会拿不出个所以然来,工艺工作形同虚设等等。正如:
      产品降级惊人心,内心惊惧牵动人。
      降级应该少发生,发生影响缴利润。
      贾人总想:上交利润是厂里事,扣奖金?让它扣吧,走为上计,找词向外出差,免得开那些没完没了的质量分析会,使我无话可说,窘得慌。
      正是:
      外边风平乐融融,厂内会议冷冰冰。
      谁愿找这麻烦事,傻子愿找不轻松。
      贾人有什么事?全厂数他悠闲自在。散会后几个工人边走边议论。
      一个班长说:“贾人管工艺,总不到车间里来,让他分析原因,他了解情况吗?还不如张欧工程师哩,张工还来车间,问问情况。”
      又一个说:“他懂什么呀?他原来不就是个烧火工,也不知怎么爬上去的?”
      又一个说:“看他那奴才态势,见了头头低头哈腰的酸劲,我就看不惯,据说总出差向外边跑。”
      “外边有好处呗,勾他的魂……”
      说得正热闹,一个人回头看见长树晔,向说的人挤了挤眼,不说了。
      其实有幸参加,这次质量分析会的长树晔,是顺路到别处去的。
      贾人是,外边出差悠哉乐,在厂懒散清闲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