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明月 ...
-
东朝泰和二十一年,我出生在建康皇城东面的越王府中。其时正值十五之夜,月华灼灼,明如白昼,光耀四方。奇异的天兆使得举宫震动,宫人们纷纷奔走竞告。我的祖父文帝闻知消息,立即传召天文官入宫,并乘上玉辇直奔越王府而来。
我的人生,便从这不凡的起始,正式拉开序幕。
天文官依祖父之意卜算吉凶,结果为大吉之兆。众人匍匐,高呼万岁。祖父大悦,应当日天兆,为我取名为姮,小字明月,并传旨封我为会稽郡主,食邑两千户。
翌日金殿之上,边关加急来报,说长江一带连日来暴雨连连,北燕来势汹汹欲踏平我东朝的五十万大军渡江并不顺利。
祖父欣喜不已,直言天兆可验。
满朝文武各持疑虑,终不敢说一句丧气话。
消息经过层层渲染,传的愈发神乎其神。对于百姓们来说,他们似乎更加愿意相信所谓的天兆。此前因北燕来犯而惶恐涣散的民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便是连军心,亦因我的离奇出生,而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北人不善水战,且远道而来,军马疲惫。连日来的暴雨使他们滞留在江北。我朝大将军桓岩,探得彼方军情营阵,趁一夜雨停浪平,立刻渡江,发动进攻,打得北燕措手不及。燕军大败,总帅慕容咏帅残师逃回邺城。
自此,我还什么都没有做,便成为了人们心中所惊叹的神话。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急报送到金殿之前,祖父就已经得知了北燕军队渡江不顺利的消息。然而,他却将功劳归在我的身上,借天兆一说,来安抚军心民心,不得不说,是尤为高明的一招。
只可惜,纵便如此,祖父还是无力阻挡桓氏一族从此手揽重兵,大权在握。
自前朝八王内乱,边塞夷狄趁机侵入中原,导致前朝两百年基业尽毁。时还只是琅琊王的太祖姜睿,在其幕僚王恒的协助下,在江左建立东朝,偏安一隅,以待时机收复中原,重回旧都。但开国之初,东朝政权如风雨飘摇,国中流民作乱,朝政为人把持,太祖皇帝忧愤去世。此后历三朝,直到祖父登基即位,收复中原的大业也未曾得以实现。在祖父之前,东朝君主是他的长兄,灵帝姜恪。灵帝性喜声色,为政年间,懒于国事,后因纵欲暴卒。祖父从他手里接过帝位时,东朝这片江山已是满目疮痍。祖父登基以后,轻徭薄赋,善听忠言,任人以贤,东朝国力渐渐有所提升。可惜,长年累积下来的朝政弊端,并非朝夕就能根除的。
其时,北方已是胡人的天下,大小政权十余个之多,战事连连。
北燕乃鲜卑人所建立的王朝,自南下开国以来,一直是北方势力最强盛的国家。东朝泰和十八年,北燕仁光二年,北燕二皇子慕容成逼宫谋反,杀死了皇帝慕容善,自立为帝。
慕容成此人性情暴戾,残忍好杀,穷兵黩武。即位没有多久,就秣兵厉马,以图有朝一日,踏平江东。可惜他不善用人,竟选了只会纸上谈兵的慕容咏为帅,以致穷尽兵力南征,却惨败而回。
北燕自此衰弱。慕容成极怒之下,身染重病,无力理政,朝政渐渐被外戚所掌握。
泰和二十八年,大将军桓岩上奏请旨北伐。大师北上,一举攻到洛阳,后因粮草不足,不得不撤师回江东。虽则桓岩的北伐,并未取得真正彻底的胜利,到底也是硕果累累。桓氏从此功高盖主,声威显赫。
我的祖父文帝膝下有子六人,女三人。我的父王姜歆最为年长,也最得祖父的喜爱。当初立太子时,祖父曾欲立父王为储君,结果,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父王虽为皇长子,但生母柳氏出生卑微,祖父不立嫡长子姜颐为储君,却立父王,是违背了祖宗的训诫。
嫡长子姜颐是皇后王氏所出,排行在第二。王氏作为协助太祖渡江建都立业的第一大功臣,几十年以来,一直是东朝最为荣耀的士族。王氏门生,更是遍布朝野。忌于外戚的力量,祖父在立太子的事情上,不得不作出妥协。
在众人眼中,我的二叔父姜颐是个极仁厚的人,不过仁厚过了头,往往会被人称作为怯懦。叔父与我父王的关系其实非常的要好,即使祖父和王氏争执的那样厉害,还是没有影响到他们兄弟两个之间的情谊。我母亲说,父王和叔父从小到大,都没有红过脸。
叔父生来患有喘疾,身体孱弱。宫中姬妾虽多,然也尚只得一个女儿,小我一岁,为郑夫人所出,名唤姜洛,小字阿宓,封号连城。
阿宓出生那日,亦有奇怪事发生。那时正逢三月,阿宓出生的那天夜里,建康城所有的桃花都开了。人人都说,她是蓬莱花仙投胎转世。
阿宓人如其名,自小就是个美人胚子,而且性情柔和,假若不是郑夫人的出生之故,她应该会十分得宠。
众所周知,郑夫人在入东宫前,是建康城有名的歌伎。身为下贱的女子,生出来的女儿,自然不会为人所重。
与阿宓虽是姐妹,可我们俩个并不亲密。
我常去东宫看叔父。有空的时候,他会教我写字。他写得一手极漂亮的行书,想来是受他舅舅王肃的教导。
母亲与父王叔父是一起长大的,她常常会和我提起他们小时候的那些趣事。从她告诉我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我所未曾见过的父王和叔父,也知道了,父王原有一个胞妹,名唤姜佩,封号宣城,曾被喻为东朝最美的公主。不过,我从未曾见过这个姑姑,因为,她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得病死了。
我常常为此感到惋惜,有时会傻乎乎的问瑛姑,为何貌美的女子多薄命呢?瑛姑听了,轻轻拥抱我的头:“因为这样的女子,大都太痴情。”
我那时,尚未懂得何谓痴情。瑛姑的叹息,却令我也想和她一起轻叹。
瑛姑是我的奶娘,从我出生开始,就一直在照顾我。王府中所有的侍者都称她为姑姑,连父王和母妃都很敬重她。我曾问过瑛姑,她从前的往事。她却摇摇头,告诉我,她没有从前,而未来的生命,只是为了照顾我。有的时候,我亦感觉,瑛姑比我的母亲,更像母亲。
我十岁以前的日子,在建康度过。十岁之后,跟随父王和母亲离开京都,前往会稽居住。
会稽,是我的封号,亦是父王的封地。我记得,我年幼时,祖父常常抱着我,指着他御案上的华夏堪舆图中的一点,对我说:“明月啊,看见了吗,这就是会稽。是阿翁赐给明月的地方。这里的山和水,是人间钟灵的所在,会保佑我们的明月,长成一个像这片土地一样美丽智慧的姑娘。”
我每每得意于祖父的赞扬时,身边却总有那么一人在旁泼冷水。
那个人,便是我的表哥谢紫轩。
紫轩长我五岁,但是,他一点也没有做哥哥的样子。我幼时长的胖,他便对父亲笑说,我不应该叫明月,应该叫桂圆才对。他对自己的突发奇想甚为得意,于是从此,我又多出了一个小名,桂圆。从小开始,他就有的是办法让我哭鼻子,也有的是办法让我破涕为笑。而我也愿意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殷勤的追着他跑。因为整个府中,除了他之外,我再也没有别的伙伴。
紫轩平日里总烦我缠他,他喜爱和那些他所谓的名门少年一起玩耍。他的那些朋友,有一些我是有见过的。不过都是一群风流纨绔,有什么了不得。
紫轩听到我对他们的评价,竟是大笑,直说我看人精准。我暗自费解,他既然瞧那些公子哥不上眼,为何还和他们混在一起。
他的人缘很好,少有与他不对路的人。这少有的些人中,有一个,便是如今声明显赫的大将军桓岩之子桓真。
这个将门虎子从小跟随其父在军中长大,习得一身好武艺,刀枪棍棒,无一不精,百步穿杨,不在话下。
泰和二十七年祖父寿辰时,桓真跟随桓岩自荆州赶回京为祖父贺寿。在此期间,不知为何与紫轩结下梁子,两人大打了一架。我记得那天紫轩顶着头上滑稽的伤被父王带回家,我盯着他看了半日,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紫轩是我母亲的姐姐,也就是我姨母的儿子。听说她生下紫轩不久,就过世了。而且至今为止,都没有人知道紫轩的父亲是谁。
我母亲出生江左名门谢氏一族,我的外公谢霖官至著作郎,膝下单薄,无子,只有母亲和姨母两个女儿。由于母亲很受祖父的喜爱,故而被赐婚给我父王。而姨母则与庚氏家族的公子订了娃娃亲。但没想到的是,姨母竟然爱上了别的男子,并在成婚当日逃了婚。这件事情在当年引起极大的轰动。外公因此气得一病不起,不久即去世。
过得几年,姨母回到建康,找到了母亲。母亲恳请家族的长辈收留姨母,但谢家无人肯同意。姨母流落在外,在一个雨夜生下了紫轩,托人送到了谢家。母亲不顾族人反对,收养了紫轩,并敛了姨母。
此后,紫轩在谢家长大,受尽了谢氏族人的冷眼。母亲因为紫轩,与谢家的关系渐渐僵硬。嫁给父王后,她将紫轩接到了身边抚养。在母亲嫁给父王的这些年间,她从未回过谢家。故而,对谢家的人,我也十分的陌生。只能从别人的闲谈中,对之了解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