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野孩子·青团 ...


  •   清明将近,学校里开始卖青团。咸的甜的都是一个球,大概其他地方都是这样的吧,毕竟叫它“团”。

      不知道问过多少其他地方的同学,最后还是没找到和我们家乡青团一样的地方。

      或者,准确的说,在家乡,我们都叫它清明馃。

      甜的是圆形的一面用模子刻出花的,一般是豆沙馅,咸的是饺子型的,边缘刻出一截一截波浪。

      小的时候,家里逢年过节就自己做吃的,包粽子,包饺子,做肉圆,包清明馃。而我也乐得跟着学。

      大人们做好馅儿开始忙活的时候,不甘寂寞的我也总会跑来跑去各种想帮忙。因为手太小,包不了咸的清明馃,只能被派遣去包甜的,最后到手里的任务就是把大人包好的团子塞在模具里刻出好看的花,然后倒过面一敲,成型的清明馃就掉了出来。(本来是想找张模具的图,愣是没找到。)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似乎都有这样的心理,自己做的一定要自己吃到。于是我偶尔会偷偷做个记号,最后蒸好的清明馃出锅的时候几个小孩子总会一哄而上找着自己做的那几个。或许会在某个大人的嘴里发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爱逼着别人承认自己做的很好吃。其实,好吃与否和自己刻一个花又有什么关系,味道早就在半馅儿的时候决定了,顶多只是好看程度的差别罢了。

      后来,长大到手能够撑住一张清明馃皮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奶奶学包咸清明馃。

      像模像样地把皮摊在手掌,一勺一勺加着馅儿,多了还是少了都要伸到奶奶面前由她断定。小心翼翼地把边缘捏拢,在刻边缘花纹的时候犯了愁,看姐姐熟练的样子心里挠得慌,稀稀疏疏地刻好花纹,是我做的第一个咸的清明馃。自然,那只“略丑”的清明馃在我敝帚自珍的觉悟下进了我的肚子,还觉得美味无穷。

      从小到大就只为了吃,突然想到这应该也有传说,于是去百度了一下,众乐乐。

      清明馃的产生据说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公元前697-628年)受迫害出逃流亡,大臣介之推等随护。后重耳回国为君,即晋文公,漏赏了功臣介之推;他就隐居深山不仕。重耳命人烧山,介之推不出被烧死。重耳为纪念介之推,便定下他被烧死的这一天(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因为寒日节这天不准生火,可是人们又不能在这天饿肚皮。于是人们就在寒食节的前一天(清明节前二天)做好米馃,蒸熟后以备次日食用。以后不知何年把清明前一天吃寒食的习俗取消了,可是清明节吃米馃的习俗没有改,于是就把这米馃称为“清明馃”。

      据说在诸暨,女儿出嫁的第一年,娘家父母(兄弟)有三个节日即清明、端午、过年,需要给女儿(姐妹)担礼物。当然清明馃首当其冲,到时候娘家人就会做上满满的两篮,高高兴兴担去,夫家又要将清明馃一一分送给亲房邻居。担清明馃的用意是表示出嫁的女儿开始入乡随俗,希望街坊邻居多多照顾的意思。 (端午不吃粽子么?过年不吃饺子么?好吧,地域性差异吧。)

      其实我还蛮喜欢另一个说法,虽然是江山的。

      因为“清明”音近“聪明”,认为少年吃了清明馃会变聪明起来,所以做妈妈的总希望孩子多吃清明馃,会变得更聪明些。如果年长者与年少者无理取闹,长辈见了往往会批评他:“你吃的清明馃比他多,能这样不讲道理吗?”

      所以啊所以,我吃了那么多清明馃,而且我还会包清明馃,那么,清明神马的,啦啦啦~

  • 作者有话要说:
    奉上图图一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