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德善制药 ...

  •   冬天很快就过去了,按照净尘之前的想法。年一过完,净尘先调整了一下绣坊的作业流程,将绣坊的活按照绘制绣样、选线配色、分类刺绣等流水线的形式运作。一来可以避免绣娘们学会了手艺做出卖主求荣的事。二来可以人尽其用,提高工作效率。人员方面,首先,找了两个机灵的丫头逐步顶替了慧明、慧能的差,专心培养她们准备接任绣坊的管事。另外还同司琴商量着,一边在孟夫人娘家陪嫁过来的几个家生子里挑出几个老实、勤快、有些刺绣功底的女孩,先调到孟夫人院里小绣坊里学习。另一边让明真用孟夫人的名义在城里另外置办处产业,一处不大的三进院子。经孟老爷同意在孟府里选了几家忠厚老实的家奴先搬过去打理着,还在人牙子手里买回几个身家清白的伶俐丫头住进去学些规矩。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慧明和慧能正式带着丫头们搬离了孟夫人的院子去到锦绣庄。

      锦绣庄的事情告一段落后,净尘又恢复了每日练功、陪老太太、学医的平静生活。

      这天下午,积善堂里的病人不多。正在整理药材的净尘突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发呆着。

      身后翻看着病例的孟筱梵似有所觉的抬头看她,阳光透过门窗洒在净尘的小脸上,净尘的小脸被照得闪闪发光。孟筱梵心里闪过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好似这样的净尘随时都会消失不见。他忍不住蹙了蹙眉,伸手拉了拉发呆的净尘“想什么呢?”

      “哥,你说怎么这几天街上来来往往的书生特别多呢?”净尘问这话,眼睛并没有离开街道。

      “当然了,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试时间了。各地的书生都往京城去赶考,我们锦城可是必经之地呀!”孟筱梵不以为然的说。

      “哦,有了。哥,爹呢?”净尘一扫刚才的呆样,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不知道,在后院书房休息吧?”孟筱梵被净尘弄得很不解。

      “走,我们去找爹爹。”净尘也不跟孟筱梵多做解释,拉起孟筱梵的手就往后院跑。跨进后院就开始喊:“爹,爹,您在里面吗?”

      在后面书房看书的孟老爷,被净尘这么一喊,还以为德善堂出了什么事。忙不迭的从房里走了出来,一脸的惊诧。

      看到满脸笑意的净尘拉着满脸茫然的筱梵,孟老爷才松了口气:“尘儿,又淘气了?”

      “才没有,爹,我可是想到好法子了哦!”净尘故作神秘的眯着眼。

      “哦,梵儿,你妹妹想到什么好法子了?”孟老爷故意不问净尘。

      “我也不知道,她古古怪怪的,一会发呆,一会拉着我就跑来找您。”孟筱梵满脸的认真,看向净尘的眼里却满是宠溺。

      “哦,那尘儿倒是说说。什么好法子,让我们聪明的尘儿开心成这样。”孟老爷用手扶了扶净尘快跑散了的发髻。

      “爹,我想到可以让德善堂越做越大,越做越赚钱,越做帮助人越多,却可以越做越清闲的法子。”

      “哦,天下间还有这样的好事,哈哈。”孟老爷看着净尘一脸的得意,还满眼的认真,忍不住给逗乐了。

      净尘被笑得有点脸红,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不多,说出来的法子也许根本行不通,也许会出丑,微微觉得自己有点太过冒失了。

      孟筱梵见净尘囧红了脸,赶紧解围:“爹,梵儿想尘儿的法子定然是好的。”

      “不错,那尘儿快把这么妙的法子说与爹爹知道吧!”孟老爷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取笑好似打击到了净尘,赶紧出言弥补过失。

      “嗯,爹,尘儿头先看到街上很多来来往往的书生。哥哥说锦城是上京的必经之路,让尘儿想到其实,锦城不仅春试的时候外乡人多,平日里也是很多的生意人。”说完还求证似的看了看孟老爷。

      “嗯,是的。锦城是我们楚国最大的商都,一年四季,外乡人都会来往出入。”孟老爷会意,马上肯定净尘的说法。

      “来来往往的人,并不是个个都富贵可以沿路各个城市都有别院;更不是个个地方都有方便落脚投宿的客栈;即使有客栈,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方便找到大夫或买药、煎药什么的。总而言之就是,出门在外,万一生病,哪怕只是小小风寒,都是大不便利的事情。爹,您说对吗?”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孟老爷和孟筱梵。

      “有道理,可是,我们也不可能将德善堂开得到处都是呀!”孟老爷若有所思的说。

      “这个我知道,不管是人力物力,都不可能做到,即使能多开几间也只能紧着大城市。”净尘马上接口道。

      “那,尘儿是想,让多些大夫住到各地开医馆?”孟筱梵也疑惑的问道。

      “也不是,开德善堂要人力物力,开医馆也是一样的,先不说我们没有那么多大夫,就是有,也不肯能遍地都委派。即使派了大夫,药材的供应也是大问题。”净尘抬头看了看都进入深思状态的两父子,继续说:“人我们没有,钱我们没有,可是,医术我们有,药我们也有。我们可以根据常见病,制作成方便携带的药丸子出售,而每种药丸子都注明所对应的病症、服用方法、禁忌等,让出门在外的人可以随身携带一、二备用,若有不适,即可照方服药。而同样的药材还可以按照不同的价钱、不同的需求选用不同的药材,就可以照顾到各种人的需要。”

      “妙,妙呀!”孟老爷两眼放光,大手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着步。

      “对,对,对,将常见病的药,制成药丸子。可以随身携带,写明用法用量和对应的症状,就可以随手取用。根据不同人的财力,治同种病的药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不同价格的。对于身体底子强,需要药效快的,可以用好的贵的药材,对于身体底子差,出不起钱的病患,可以选普通的药材。真是个好法子。”孟老爷越想越兴奋,走到净尘跟前拍拍净尘的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呵呵,净尘最会想偷懒的法子,对不对?这样一来,印着我们德善堂的药盒子就可以随着来往外乡人走遍整个楚国甚至离国、金国。我们还可以将乡下的庄子收回来,开药田种常用的药材,并在庄子里将药材分类加工、碾磨、制成药丸子。我们只需要抓住各种药的方子,每种药里关键药材的分量及药物的调配就好了。”净尘越想越兴奋,好像在她的指挥下,一个大型的制药厂就要冲出世界了。

      “哈哈,是呀,我们德善堂可以走遍整个大楚国,走得更远帮助更多人了。”孟老爷边感叹,边搓着双手跃跃欲试“好,尘儿、梵儿,我们现在就来整理方子!”

      “好,哥哥,我们要一起做出天下间最好的药哦!”净尘一脸天真的看向孟筱梵。

      “嗯,我家尘儿最聪明,哥哥什么都听你的就不会错!”孟筱梵一如既往的为净尘骄傲,一点都不觉得净尘会抢了他的风头。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孟府上下呈现出一片兴欣向荣的景象。孟老爷带着净尘、孟筱梵两个小鬼头,天天忙着整理方子,讨论方子,修改方子。

      净尘将现代药品的一些基本知识结合进去,将药方做到尽量安全。还结合自己前世的经验,写出了制药的分工、管理流程。将药材的生产、加工、制药控制在郊外庄子里。药材的选种、种植、筛选、加工处理等环节都一一分配人员管理,所有药品最后分类碾磨成粉,由孟老爷等人(孟老爷、孟筱梵及他们的亲信弟子)分别按照药方配置在一起,而后分类运到德善堂再分类装盒售卖。

      另外,在药品的说明上。净尘要求,写明各类药丸,使用病症所存在的症状、服用方法、禁忌、存放方法及保存日期。并且在所有德善堂的药盒上印有专业印戳。没有办法整出现代的防伪技术,只能在印章上做文章,利用印章的雕刻手法和细节地方的暗记方法来意图防伪、防恶意闹事、索赔等事件发生。

      她们三个忙着,孟府上下其它人也都没有闲着。二夫人也知道,这是关系到孟府的大事,对于孟筱梵来说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在选人、买人等事情上她投入了十二分的精神。另外还指派孟府的刘管家将城郊净尘曾住过的静心庵附近的庄子收了回来,一些租户愿意继续留下的就改种药材。

      德善堂的管事也安排下去,定制木盒的去制木盒、订购药材的订购药材、印制药物说明的印制说明。

      经过快三个月的准备,德善药庄的药田也开始播种了。庄户也都分别安置,各管事、丫头小厮也都配足了送了过去。整个德善药庄打理的井然有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孟老爷则带着净尘、孟筱梵用新药方制出了第一批丸药也开始在德善堂售卖了。经过半个月的售卖,十分受欢迎,外地客商还有来订货的。

      接到第一笔订单,孟老太太带着孟老爷、孟夫人、二夫人、孟筱梵、孟筱涵、净尘等人一起跪于祠堂,将订单和德善堂印戳供奉在孟家祖宗的神位前。向列祖列宗禀告德善堂这一重大突破和转变,求孟家列位祖先保佑孟家子孙后代,福泽深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