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打仗 ...
-
65、打仗
不得不说,皇家人口才都不错。丁淑媛被皇帝说的有点动摇了。可她还是犹豫。重生以来,她从不相信人性到相信人性,从否定爱情到获得爱情,从害怕背叛到再次主动付出。每一步,都是对她前世经历的一种挑战。当这些挑战一一应付过去后,丁淑媛也一点点的从前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现在她又面对着一个挑战。就是关于孩子的挑战。再探索进一步,丁淑媛还有一个心理阴影就是对未来的恐惧。在前世,她与丈夫刚结婚时,就算没有爱情,一家人也还算和和美美。但也就过了那么几年,自己就成为了那个家中情感生活中多余出来的一份子。所以丁淑媛害怕未来、害怕变化。她现在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保持现状。她想要扩展势力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有力量来保持现状。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在她的内心深处,她觉得如果没有变化,她就可以一直这样与夫君幸福的生活下去。可问题是生活就是变化的。想阻止变化,这不是人力可及的事。
读者们一定觉得丁淑媛这么磨磨叽叽的很烦,作者也觉得她太过怯懦,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而且还不用女人生。她闹个什么劲!最后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她的婆妈,一脚把还在犹豫的丁淑媛踢进了生孩子的大军之中。这一脚来源于北疆的战争。
蛮族一直有入关劫掠的传统。但她们也仅仅是劫掠而已。每年边关都会有为对抗劫掠而产生的小冲突。但这些小冲突从来不会发展成大战争。不过这一年情势发生了一点变化。北边的蛮族中有几个大的部族结成了联盟,选了个王出来。然后这个王要显示自己的力量,就带着各部族的人来攻打大瑞朝。北边的地形主要是平原丘陵。蛮族是游牧民族。马儿上的骑兵对上拿着大刀的步兵,那结局就是大瑞朝的北疆告急。
北疆告急与待在南方皇城的丁淑媛没有关系。前线有人打仗,那是国家的事。说是国家兴亡匹妇有责。不过真的国家兴亡都影响到每个百姓生活的时候,那就是天下大乱了。再说这儿是封建王朝,有匹妇说话的余地吗?乱议朝政是会惹大祸的。就算在民主社会,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来管理国家事务。如果那样的话国家势必乱套。她把国家兴亡匹妇有责变成了国家兴亡皇帝负责。皇表姐的能力不错,打仗的事有她顶着就行。丁淑媛在后方依然可以马照跑、舞照跳、钱照赚、夫君照抱的过日子。所以丁淑媛一点也不担心。依旧打理生意,照顾家人,逗弄夫君。最多就是关照北方的生意要小心战乱避免损失而已。
丁淑媛把自己归类为平民。也不去想她做为皇帝客卿已经间接的参与了朝政的很多决定。可她不想不代表其它人不想。这两年来,丁淑媛给皇帝出的点子打乱了一些人的捞钱计划,阻挡了一些人的升官之路。这种破坏人家升官发财的事最招人恨了。表面上这些事都是皇帝做的,政令也是皇帝发的,有些人不能升官发财也是皇帝的决定。可大家都知道每当平王女从御书房出来后,有些人升官发财的如意算盘就会被打破。没有大臣敢恨皇帝,就算恨也不能把皇帝怎么样。因而她们一致的把矛头对准了丁淑媛。可这位王女也不好弄,丁淑媛是个铜皮铁骨人。很难对付。她不入朝不当官,自个儿做着生意养家活小。你能拿她怎么办。不能敲诈她,也不能对她随便栽赃陷害,拉拢她也不容易。不过丁淑媛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爱夫君。这个弱点全大瑞朝人都知道。现在打仗了,丁淑媛的夫君是北疆军营里的一名校尉。这个职位现在还挂在兵部呢。有人就开动脑筋想怎么利用平王府少夫君来打击平王府少主。
皇帝接到这份臣子们联名的奏折时实在觉得惊异。这是一份联名要求皇帝下旨让刘宝回军营的折子。皇城的人没人不知道平王女爱夫,而且北疆再告急也不至于就少了刘宝这么一个男人。因为知道让刘宝回军营的事平王女一定会反对,所以大臣们就联名要求皇帝下旨夺情。夺情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有什么不得已的情况,都得遵守的旨意。而大臣们找的理由也很过硬。北疆告急就要增兵救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平王女是个大粮商,让她的夫君回兵营就能说服她多捐粮。皇帝看到折子后想了一下。如果准了这份折子上所请的事,表妹一定会大怒,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别人不知道,她可是很清楚这个表妹对自家夫郎宠到了什么程度。那是真的放在心尖尖上的宠。这两年每次她要拉表妹进宫,都会让皇后接表妹的宝贝夫君一起进宫。有时候商量完事,她就会和表妹一起去找夫君。然后两对妻夫会一起闲聊用餐。她现在还是不明白表妹看上了那个平凡男人哪点。问了皇后,皇后夫君说刘宝那个男人没什么心机,就会一门心思的爱着他的妻主。那种单纯无杂的爱恋就如同醇厚的酒,让人无法拒绝,也无法不被迷醉。被一个男人如此全心全意的爱着是身为女人的荣幸。皇后的话她还是没法了解。女尊国的女人很难明白为什么男人会比权利和力量更重要。因为在这个社会,只要有了权利和力量,男人还不是唾手可得。如果失去了权利和力量,到手的男人都可能会跑掉。在男人与力量之间,只有傻瓜才会把男人捧的天高。现在的李泽生当然不会是傻瓜。全大瑞朝没人会认为李泽生是傻瓜。除了她太宠夫君显得有点傻子之外,其它方面这位王女可是精明强干的代表。皇帝对于丁淑媛的“宠夫癖”是即疑惑又庆幸。只要这位平平常常的平王少君还受宠,那么平王女就有了弱点与把柄。所以她知道不能动表妹的夫郎。
这个表妹有能力。按说皇帝不会喜欢太有能力的人。可是皇帝与她的太上皇母亲都喜欢这位有能力的亲戚。皇帝不喜欢太有能力的人是因为怕无法控制这些人。而表妹不用控制。她对皇位没兴趣。她总说自己是个小老百姓,皇表姐是大树。她要背靠大树乘凉。她说比起入朝当官,她更喜欢去种水稻。因为水稻老实,花多少力气有多少收获。当官要面对的是人,有些人你花再多的力气进去都有可能让你血本无归。表妹帮自己出谋划策的时候没有私心。她总是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支持自己。另一方面,表妹的言行举止让她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家姐妹。她在身为皇帝的自己面前不拘束,也不会放肆。自自然然的,让皇帝没有了孤家寡人的寂寞。皇帝相当珍惜这种感觉。也珍惜着这个不拿自己的俸禄,却处处为自己着想的表妹。她放下对表妹的猜疑。相比表妹,皇帝到觉得更要防着大瑞朝那些所谓国之栋梁的大臣。所以当皇上看到那份要动平王女宝贝夫君的折子后,她将那份折子扣了下来,打入冷宫。
皇帝把那份针对丁淑媛的折子扣了下来。可是大臣们却不想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很多大臣都是科举考上来的,她们能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就证明她们聪明。她们能熬过十年寒窗之苦,就显示了她们的毅力。她们能从七品小官一步步升到皇城的官员,就说明她们有手段。现在这些大臣铆足了劲要恶整丁淑媛,就算是皇帝也很难挡得住。从接到第一份要刘宝回军营的折子后,类似的折子不断出现。有的人连上三四份请求让刘宝回军营的折子,有的人干脆就在朝堂上提出了这件事,还有人开始在朝上进行哭谏。好像皇帝不答应刘宝回军中,大瑞朝就要亡国了一样。
要说皇帝能从那么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也不是吃素的。可自古的封建王朝,就是表面独裁,实际两权分立的政治。一份权力在皇帝手中,还有一份权力就在大臣们的手中。有时候皇帝还不得不听听大臣的。在很多王朝的末代,皇帝都失去了对国家权力的掌控力。最后皇帝没法子,只好把丁淑媛也拉上了朝堂。当今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她不想成为表妹怒火的靶子,也不想成为大臣们的棋子,也没办法夹在平王女与大臣之间难做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们间的问题自己去解决。既然这些大臣那么想找死,就让她们直接去面对平王府的表妹好了。在三年前的大年夜,这个表妹能为了维护夫君与自己的娘对上,那么现在就能为了同样的理由与大臣们对上。她在一旁看戏好了,所以皇上就是不松口说让平王女夫君回军营的事。只说让大臣们亲自去告诉平王女她们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