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杨氏番外 落棋(二) ...

  •   芳姨娘最后流落何处无人知晓,但下场绝好不了。此后想到她的人寥寥无几,勤玉可以算一个。
      杨氏摩挲着前襟上的宝相花图案,耳边垂下的鎏金掐丝石榴恋蝶花步摇一动不动,脑子正飞快地转着。
      “芳姨娘”虽短视,但绝非善类。才得侯爷宠爱如何便失宠?太后欲为皇帝纳杨家女未果,若侯府迁怒于她虽牵强,但亦可说得过去。可是,杨留芳为本家族女,出身非属贱流,更兼良妾之位,侯府这么做……到底是谁的授意?杨氏思量下,仅凭借杨氏女入宫不顺一条绝对不能对杨留芳下如此狠手,“罪”不至此啊。那,只有是私怨了!
      杨氏突然觉得一缸冰水由天灵盖一股脑儿浇下,全身冻木了,动也动不了。
      她从未料想,高门宦户的妾可以被这样鄙弃!
      谁敢下手?谁能下手?答案呼之欲出。
      “小姐,小姐!”杨妈妈焦急的喊声模糊地传来。
      杨氏瞬间回神。“哎呦,小姐,您这是怎么了?”杨妈妈捧着她的手心疼无比。
      手?杨氏才发现方才怔忡之间将指甲硬生生舍断了,右手无名指一跳一跳地痛。前襟上落了几道深浅不一的血迹。蓝底白纹织锦缎怕是洗不掉的,杨氏有些为难,这身还是到了建宁侯府以后新做的,统共两件棉衣,一换一洗,这件可怎么穿?
      杨妈妈尚未来得及心疼衣服,赶忙翻出了铜剪子替她修指甲,又找了布巾擦洗血迹,匆匆向守门的粗使婆子讨了药膏来抹。
      杨氏看着杨妈妈紧张忙碌,心神仍在杨留芳的遭际上荡漾。待一切收拾妥,换过衣裳,才向杨妈妈道:“妈妈从哪里得的药?”
      “粗使妈妈一般常备这些,就问她们借了些。”杨妈妈想到她金镶玉般小心捧在手里长大的小姐如今要和粗使婆子借膏药使,不由心酸,“小姐,都是一时的,您先将就着。”
      “妈妈又说这种话,”杨氏笑意盈盈,她不想让这些日子里的不快和烦闷继续蔓延,“这是别人屋头下,自然轮不到我们自己做主。”
      她不知道她还有没有自己做主的一天。
      为了调节气氛,杨氏和杨妈妈聊起了闲话,“妈妈将才出去,可有什么新鲜事?”
      新鲜事?杨妈妈狐疑,她刚才来去匆匆,没注意外头,难道再出一个满脸血的姨娘不成?“哪有什么新鲜,不过乱哄哄的罢了。”
      “乱?”杨氏随意问。
      “唉,可不是嘛,那守门的婆子也说了,这东院原来就荒,没什么人气。这片刻却有人跑来跑去的,也不知是什么稀奇事。”杨妈妈这段日子因杨留芳的事骇住了,除饭食等事外,轻易不出院门。
      杨氏停下手里摆弄的帕子,“妈妈替我去问问。”
      “问,问什么?”杨妈妈没转过来。杨氏正要开口,杨妈妈恍然大悟,“小姐要知道外头闹什么,奴婢这就去打听。”
      杨氏安安稳稳地坐在房中,手边搁着绣筐,右手不便,所以只用左手把绣线摊在几上一一理好,又翻出绣样,琢磨着要不要画新样子。杨妈妈出去打听消息,如果“芳姨娘”是侯府出乱子的开始,那就是建宁侯府后院不宁,与太后无关;而若是“芳姨娘”只是乱中插曲,那怕是宫中的乱子不小了。杨氏自觉胸有沟壑,遂放下心思思索着在袄子上绣新花样,遮掩血迹。
      杨妈妈一炷香后回来,面如黄土,战战兢兢地站在杨氏面前:“小姐,小姐,他们说,说太后不行了!”
      杨氏翻着绣谱的手停在空中,耳边如有一道响雷划过,震得她头昏脑胀,“什么?”
      “外头都在说,太后病得不行了,怕是,怕是不中用了!”杨妈妈盯着水磨石青砖,眼神僵住了不能移动似的,不敢看小姐受惊伤心的模样。
      “是谁说的?真切吗?”杨氏一面不愿相信,一面冷静地分析起来,自古宫中之事多难为宫外窥视,贵人病重还是薨逝也难为一般人知晓。若只是以讹传讹,只怕自乱阵脚,还会留一个窥视内苑、诅咒太后的罪名。这说的是建宁侯府。
      “都,都在说,说不清是哪一个。”杨妈妈一头汗,慌乱的打着摆子,小姐,她的小姐可怎么办才好,没了太后小姐能靠谁?
      “那是外头说还是府里传的?”杨氏有些急。
      “这……奴婢再去问问。”杨妈妈小跑着去了。
      杨氏在屋里团团乱转。这些天因去了杨留芳,入宫又一时没消息,所以她安分守己地待在屋子里。姑姑们早就不给她们上课了,杨氏怕节外生枝,一直闭门不出,也不敢乱打听消息,如今却有这么大一个篓子捅给她看……
      杨妈妈半晌才跑回来,口干舌燥地告诉杨氏是宫里传了侯爷入宫侍疾,怕是太后病重得不好了。
      侍疾,只是侍疾而已。杨氏稍稍心安,如果是侍疾说明太后还活着,还没到守孝……
      杨氏心里乱得很,手疼做不了其他事分心,猛的从凳子上站起来,对杨妈妈道:“我去五姐姐那里看看。”这么半天,杨鸾儿肯定也听到了消息,怕也坐不住了。
      杨妈妈扶着杨氏从五姑娘房里出来,杨氏颜色轻松了些。房里的杨鸾儿望着杨氏用过的杯子,嘴角不屑地扯了扯,杨大姑娘心思太多,她们这种人,自然有的是出路,不走入宫的路子,当朝权贵还能少了她的不成。她转头看向鎏金卧鲤莲花铜镜里的如花面容,似笑非笑的眼波,不扫而黛的长眉,清雅高贵的气派,宁静优雅好似一支盛开的白莲,做夫人正妃都使得了。不管入了谁家,凭她的能耐样貌,还能缺了什么?
      府里的喧闹从晌午持续到午夜。子时时分,杨氏坐在屋里,隐隐约约的灯光照在湖丝钩花的桌布上,案几上摆着没收拾的绣线,一根未动。
      外面打更才过,突然锣鼓喧天,算不上寂静的夜被扯得支离破碎。
      杨氏猛的站起来,连忙扶着桌住,站得太猛头晕着了。不是六下的丧音。
      院门被打开,纷乱的脚步声,有仆妇大声说话,声音很熟悉,语气里透出的喜悦让杨氏多了一点期盼,却怎么也不能安心。
      刘妈妈众星拱月般站在院里,因亢奋而拔高的嗓音变得尖锐,“恭喜两位姑娘,请两位姑娘到正厅随夫人接旨。太后的恩典到了!”
      杨氏战栗地扶住同样哆哆嗦嗦的杨妈妈,一日之内,从泥里突然到云上,乍忧乍喜,心中只觉惶惶不安。
      ……
      等杨氏重新安定下来已是第二日早晨,原伺候过她的老妈子正站在最前面,连同一院的下人向她道喜。连声的恭贺绵绵不断,杨氏微微笑着,杨妈妈反复赔礼,心里仍旧有些不安。
      不一会儿,一众奴仆散去,杨妈妈扶着杨氏坐在床边,“小姐还是歇一下吧,晌午后还有针线上的人来量衣服。”要替她绣嫁衣。这句杨妈妈没有忍心说出口。
      小姐来侯府时就未携带嫁衣,虽然知道来拼一个前程,但那样也清楚了这份将来如同被买断身契的奴婢,生死都随侯府,怎么会让她随意出嫁?
      更何况,明摆了一辈子没有穿红的机会。
      杨氏揉了揉笑僵的面孔,摇摇头道:“不用了。”一夜而已,以后,以后这般劳累怕不得少。
      太后一道懿旨,她成为侯府名正言顺的贵妾,只不过,幸好,杨氏想苦笑却笑不出来,不是建宁侯府,而是当朝皇后娘家——永平侯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杨氏番外 落棋(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