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后记(二) ...

  •   “世子爷歇在偏屋了。”浮香懦懦地报给袁嬷嬷,轻轻的声音怕惹起其他响动。袁宝柱家的木着脸挥挥手让她下去,浮香后退了几步却迟疑着不肯转身,一道冷冷的眼神甩下来,她瞄着嬷嬷的神色道:“穆姨娘想见六少爷,说要出去玩,世子爷没应。”

      她?她见六少爷做什么?吃一家饭听一家话,又要折腾什么?袁宝柱家的皱着眉头没再看浮香,回身掀帘自去回禀姜氏。

      “不用说了。”姜氏摆摆手,丫头声音不大,但无人欣赏的夜色愈发寂寂无声,那几句都传进了耳朵。浮香是给那边的大丫头,从两年前就伺候着,常常走动,回禀大小事务来倒也便宜。

      袁嬷嬷沉默了一会儿,“已经让备下药了。”不用吩咐,浮香回去就会从小厨房端一碗药回去温着,多少日子的规矩了。

      姜氏没有再说话,她这两天确实累狠了。还差四天就是腊八,正忙着又碰上谨哥儿回来,原是早半个月就该到,却听说恰好王氏在路上有了孕,怕磕碰着,便只是紧赶慢赶着一路。

      洗漱了歇下,眼睛半眯着仰望沉寂不动的曼色榴枝帐,厚厚沉沉,掩断了不远处灯台上半遮半明的烛光。她不怎么喜欢灯笼,所以出了廊上,很少在屋内放灯笼,至于那个屋里……嘴边忍不住一个讽刺的笑容:处处是或描金画彩,或轻点薄纱的灯笼。春天是六面山水的蜀灯,夏天是随风而转的胶灯,秋天就轮上了上封下开的苗式皮灯,冬天……他和徐嗣诫都喜欢做灯笼,而如今徐嗣诫自从大前年考中进士,入了翰林院便不大同他弄这些了,她用五弟上进的事对他说,开始相公还听听,后来支吾几句,再后来便再无机会提过。前几日,无意看到的徐嗣谆拿了镶银边的帕子,同沙氏往灯条上拼……她不是陪人玩乐的姬妾,同丈夫怡情之外还有一大家子的吃喝用度要忙,顿时,那一幕变得不那么刺眼了。然而,那时,他们低低絮语,沙氏眼窝里水色明亮,白瓷般透着水润的肤色,同徐嗣谆低头说话微翘的嘴角合成一幅琴瑟和鸣的画。姜氏的睡意突然都没了。

      还没等她平复心思,外面传来放轻的脚步声和低低的说话声。她手拨开帐子打算唤人,看见贴身丫鬟走进来,见她已醒了,便请了身后的人进来。是婆婆身边的大丫鬟百明,她恭声回禀:“夫人让给六少奶奶请了御医,正在瞧着。夫人让回禀您一声,说四少奶奶白日辛苦,不是什么大事,请少奶奶务必安歇好,不必过去了。”

      “请的可是刘医正?”姜氏一面爬起来,一面示意丫鬟给她穿衣服。丫鬟看了眼百明便拿了准备第二天穿的狐皮斗篷上来,百明也没有拦她,口里答了随主子收拾好,一同往清吟居去。

      为迎接谨哥儿一家,他原先的住处向后打出了十多间新房,这次回来前,更将一边原先五少爷的居所占了去。

      这是六少爷的嫡长子,她是掌家的嫡长嫂,何况父母俱在未曾分家,平日又不多见,于情于理都该去看着。王氏进门快两年才有孕,原来一直以为是贵州湿寒,伤了身子,待要将她接回来调养却逢六少爷谪为江南守备,那是好地方,便一同随了去任上,大半年过去依旧毫无动静。让她颇为纳罕的是,婆婆什么话也没递。按姜氏的想法,六弟本就成婚晚,原先是为了前程还说得通,现在好容易成家,人已年过二十依然膝下空虚应怎么都等不得才是,想当初公公十九岁得了长子可算晚的了。想到这里,她思量道如果是自己怎么办,不由一阵庆幸,二子一女,如今谁也动不得她的位置。

      一路到了卧房外,便看到管青家的身边的小丫头站在门口,不用说,十一娘派了左右手过来。知道此时太医还在,女眷不宜进去,便去了东厢等候。

      王氏福气也不小,她不由心里嘀咕起来。王家没有不纳妾的规矩,却偏偏只有一男一女两个嫡子,还有一个庶子偏偏死了生母。王氏母亲霍太太,想来本事不小,王氏也必定不是什么好摆弄的人。当年王允再三登门求世子爷替他妹夫挡了这桃花劫,沙穆就不再去碍了他妹妹的道儿,王氏也省得费那些心思。

      可她呢,回忆起穆姨娘进门后,娘家那边便开始传信过来,开始只是母亲让陪房带的口信,后来大伯母亲自上门给她说项,面面周全,又是知根知底又是性情温良。当她是傻子吗。母亲没有荐人,只是透了主意,大伯母就急急的选人奉上。她自然不软不硬的回绝了。婆婆给的训示她还是记得的。算起来,徐家和姜家两边除了年节生辰喜事,走动也不算少,大伯母的手有时却还是掖不住。渐渐的,大房来人态度不冷不热起来,有一次,大伯母话里还透出她不如她堂妹……什么意思?!话里话外道当年先婆婆看中的是大房的女儿,不是二房的,不过是姻缘交际罢了。哼,不过是当时谆哥儿身为嫡子,却上有庶长兄,没有世子之位,叫大伯父看不上罢了吧。其中龃龉不可言明,姜氏心里却一寸比一寸更冷。

      “没有大事,却还让四嫂跑一趟真是罪过。”王氏躺在床上口里歉声道,谨哥儿坐在一旁不时递一口水给她。姜氏看她面色发黄,略显疲惫,却神色清楚,目光温和,便知确实没什么大事,一番安慰表白之后才别过夫妻俩,带着奴婢们回去。

      第二日一早,姜氏和世子碰了头一起往正房去,路上遇到诫哥儿夫妇。英娘走在后面牵着小儿子,一面看着长子向四伯与相公交代学业,一面问她:“昨夜我在祖母那里侍奉,不知刘医正后来给六弟妹看得如何?可要紧吗?”英娘不过是白问问,如果要紧,今早一定传开了,他们必要准备东西去探望。

      不欺所望,姜氏心不在焉的应着:“说是路上奔波了,又因头胎没过三个月,只是怀相不大好。”英娘发现她神色间略带颓色,不再问女眷的事情,只絮絮地和她说昨晚侍奉祖母一切安好云云。祖母最疼的是六弟,对六弟妹也是一心关爱,英娘得婆母看重,向来亲热,姜氏自认为不过是占了个主持中馈的好名头罢了。事关孝道,不由得拿出日日端肃的态度关注起长辈的身体来。

      徐令宜早上没有出门,和十一娘、女儿用罢早饭,便想同她们一起去看儿媳——昨日回来得晚没有见上,只是训了顿谨哥儿。不想待走了请安的子女,却来了三哥一家,他无奈地看了眼被三嫂摸着头却往妻子身边歪的女儿,十一娘不防看到他“可怜兮兮”的神情,呵,真是,年纪越大越不羞,每日总要凑出大半和妻女厮磨才好。谧姐儿似乎也接到了他的怨念,六七岁正是爱热闹的年纪,对爹爹挤了挤眼,又向一直望着娘亲出神的三伯母撇了撇小嘴,意思是:等会儿,她走了就好。徐令宜更加无奈,谧姐儿有些像谨哥儿,不怎么怕他,但又不像谨哥儿。谨哥儿喜欢天天蹭他娘亲,她喜欢没事就逗爹爹说话,常常规规矩矩的说着什么,然后就忽悠得他往家里搂东西。不过,女儿嘛,自然是宠爱为上。徐令宜一面无可奈何,一面领着三哥及侄子们往书房去了。

      三嫂无事不登三宝殿,三房这些年的日子一直是混过来的。徐嗣俭在仕途上混得不上不下,这段日子,三嫂透出想叫长子去江南随谨哥儿的意思,也没去思量八弟早就走了这条兄弟提携的路子,又兼他是兄长,怎么好靠弟弟。徐嗣勤帮着方氏管庶务,日子倒是平和。而三伯就不太好了,一直未再出仕,又天天看着媳妇和儿媳打擂台,痛并悲哀着。后来不知是闷得慌,还是想怵一怵甘氏,自己从外面聘了两个才貌双全的良妾,日日对花作画、对月吟诗。三嫂气不过,在太夫人面前抱怨了几句丈夫临老不知羞,太夫人虽糊涂也没有顺嘴应和她,又被二嫂冷冷几句硬生生掐回去,自此再没在长辈面前多嘴。十一娘却是没有办法的,她是三嫂,名分上比她有分量。哪怕三嫂如今不论是三爷府上还是侯府,都没有她指手画脚的份儿,进了这屋里,她却还是最可以说话的。

      “唉,如今,我是不看开也得看开了,”甘氏搂着谧姐儿,望着她眼线略微上扬的笑眼,如同看见小孙女,满目慈爱。她虽然不喜欢方氏,却很喜欢她的孩子,如今硬是抱了孙女养在她房里,也只是养着罢了,身边教养的人都是方氏的原班人马,她试过几次,都没能撵出去。

      十一娘一听她似乎又要开始长篇大论,连忙微微一笑,从容又温和,“谧姐儿,你去做昨日的功课罢,我同你三伯母说话,午饭前去看你祖母。”太夫人年纪大不能劳神,一般上午都慢慢养着,近中午才略见见人,隔一日去一次。

      甘氏目送着谧姐儿出门,回目时瞟到方氏,神色瞬间晦暗了几分——没忌讳的人在场,她对方氏从不掩饰内心的不喜。方氏没有同金氏一样站在她身后,而是坐在她对面下首的位置,正看着十一娘手边随手搁着的绣品。

      甘氏还没来得及继续刚才的抱怨,方氏自然而然的接过绣框,对十一娘笑道:“四伯母,我原先见您常常绣一幅大件的字样,是诗三百罢?如今可绣成了?”十一娘有一句没一句:“也是你细心,却还有些日子,那件和这些穿插着弄,平日才不算闷烦。”

      甘氏面色一沉,对方氏正想开口训斥,却被十一娘交谈的内容吸引了心思,什么字样,她怎么从没听说过?绣东西才能不闷烦?这是在劝诫她吗?

      甘氏面无表情看着儿媳和弟媳一唱一和,身后侧的金氏早就神游天外了。

      徐嗣谨早上去请过安,又匆匆去看望了祖母,被交待了几句爱惜身体,仔细照应,便回了房。才进门就看见妻子坐在靠窗的炕沿上指使着奴婢们收拾行李,连忙上去将她按靠在一旁的大迎枕上,一把脱了鞋,盘腿坐到她外侧,又去脱她的鞋,一屋子的奴婢视而不见。王葳也见怪不怪,口里继续分说:“昨日回来匆忙,几位伯父叔父,还有我娘家那里要走的礼品还没有拾掇出来……”

      “我知道,”徐嗣谨不以为意,“三伯父是徽墨和云锦靴……”一大段话不带歇的报出了七八位的礼物。王氏笑了笑,问他:“你知道放在哪里?”

      徐嗣谨一时语凝。妻子看他略有不好意思又想嘟嘴的样子,扑哧笑开了,略显丰润的瓜子脸因孕吐而消瘦了些,眼尾睫毛很长,不笑时媚意横生,笑开却活泼明丽。笑声熙和,透出温柔的味道,谨哥儿最喜欢她的声音,而成亲以来,却是最喜欢让她听自己说话,说自己的母亲,自己的梦想,自己的得到和失去……

      阳光细细照过窗外的枝桠,穿过菱形的窗棂,嶙峋的枝杈投射在靠外的半张炕上。谨哥儿托着妻子的手,听她泠泠的笑声,看她阳光下凝着光晕颤动的睫毛,只愿这一刻是一辈子才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