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沈美人的闷骚心,好想补充一篇套曲,是他写给BL对象的(可见他在历史上也真实搞基的,而且搞得很急切,还对着一个少年对象,我很想代入小吕去算数……)
沈璟《赠外》
【南吕梁州序】三生业镜,十年宿戒,照破余桃情债。今逢新运,花星又惹根荄。最喜江南春早,别馆人闲,邂逅蒙垂睐。盼得个朝云一片飞下楚阳台,又早十谒朱门九不开。这深谜,好难猜。
【前腔】又不是不谙情事,又不是将咱嗔怪,又不是无人担带。却是蜂猜蝶妒,无端不放花开。拼取焚舟击楫,夜去明来,打破连环寨。谁想春风来后俏似不曾来,那些个日近日亲情渐谐。没人处,只得问乖乖。
【前腔换头】他道瘦东阳不用疑猜,旧德言誓盟难改。欲求欢须是待咱十载。叹我年逾强仕,若再十年,知是和尚在钵盂在?谁要你怜新弃旧少恩哉,休把我做拾得个孤儿落得摔。和你共三个,同去誓莲台。
【前腔换头】劝得他笑逐颜开,眼见那愁随容改。霎时将望夫顽石唤下山来。这是心坚穿铁,苦尽回甘,还彻相思债。抵多少蒺藜沙上有日野花开,休虑那泪洒枯鱼江上哀。把前事,撇东海。
【尾声】非是钟情偏重色,爱杀你知音的俊才。那更高歌堪畅怀。
-------------------------
我只在文里引用了最后一句,其实全篇很搞笑,似乎是少年对沈美人拿乔说我还小我还有相好,要和你好除非等我十年,美人顿时急了:“十年后我都不知道还在不在了,不行!我情愿和你们3P共存,即刻去结盟发誓!”整篇不矜持得让人喷饭,我时常怀疑这促狭的少年对象会不会索性就是小吕呢……不过不符合竹叶舟这篇文的内容,只好忍痛割爱了……
又,老王戏谑吕沈的套曲,倒是真有一篇的,这篇也写得极为搞笑,代入吕沈居然毫无不合,一并录入:
王骥德《友人有奇遇,颇为所制,赋以代谑》
【金梧桐】(拟问)何须苦逗留,肯字难出口,你一点春`心,我早已先参透。长时过绣窗,着眼向人溜。这段情缘,到底须成就,早些倒得个真消受。
【东瓯令】(拟答)我三分肯、七分羞,怕容易相亲不到头。你人前说过不轻泄漏,罚下个惺惺咒。天长地久不相丢,肯惜付娇柔?
【大胜乐】(问)谢卿卿片语相投,许千金言下陡。一星星分付都承受,些个事在心头。若蜂前蝶后闲开口,将我二十岁青春拔短筹。神明自有,见人间薄幸,肯便干休?
【解三酲】(答)再不许寻花觅柳,更休提燕侣莺俦,清宵白日好好长厮守。还一节苦相求:你违条掴打休回手,我有话差池要点头。些儿彀,何妨今日,便结绸缪。
【尾声】(总谑)这相逢真不偶,从教烦恼换风流。只怕不是冤家不聚头。
-------------------------
这篇是问答体,问的人是追求者,答的人是被追求者,只有最后(总谑)是老王的总结。我很疑心这是取笑一对BL情侣的,因为被追求者既要求对方不能泄漏风声,又要求对方日夜厮守,无论是青楼女子还是良家妇女都不可能同时提出这两个矛盾的要求(前者不怕泄露,后者无法不避嫌疑白天也在一起),所以大约只能是身份相等的士人之间的JQ,才有这么喜剧的对话。这篇十分适合代入吕沈,连攻的年龄也是二十岁出头,和小吕是相同的,我就不信老王有这么多忘年交的小朋友!所以文里提到了,限于小说不便引用如此之长的套曲,只好稍提一笔,化入情节~又,“你违条掴打休回手,我有话差池要点头。”这句话让我看后笑了很久,觉得绝对是个年上傲娇受!
上面两篇套曲应该在文后补充的,通宵写得太晚,贴文后就没精力了,现在才补上。最近体质不大好,论文又比较烦躁,码字可能要受影响,尽量写吧。下一篇预告《菊花归》,臧晋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