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结果,老福晋的寿诞,述震还是一天都在兵部没有回府。锦容又气又恼得连陪老福晋吃饭也心不在焉。
      虽然口上是说述震忙,但两个女人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闭口不提,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而在述震和锦容别别扭扭的好几天后,春节就这样近了。
      年关最大,锦容也顾不得什么气不气的,又开始忙着操持置办了。
      节前十天,府里的下人们就开始积极地置着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窗花和福字,蒸下年糕烙粘。腊月二十五,又按所属的旗族在王府大门贴上了红色的挂笺,象征一年的吉祥开端。
      前院正堂内的西山墙上,高高地供奉起“老家堂”。屋外房门旁西窗各设两个神龛,供奉天神和家族守护神。
      每到过年,都是由管家李远杀年猪。对于此,王府一向是很谨慎的。都是事先将捆缚好的猪放置桌案上,先用白酒一盅灌入猪耳内,猪摇头了,表示祖宗神灵己经“领牲”,方可宰杀。
      等猪杀死解开煮熟,再将去皮的大块熟肉连同小米、馒头、香烛一起摆放在祖宗神龛前祭祀。

      到了腊月二十九,各项事都置办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祭仓神、添仓。
      祭仓神添仓是全家男人都要参加的,由述震领头。事先用高粱秸秆瓤扎个小马、小车和犁杖锄头等农具。
      这时,仓房门已贴上对联,外边墙上和里边墙上贴了“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等吉祥春联。述震亲手往一个干净盆里装些粘米饭,恭敬地捧进仓房,放在粮囤子或粮袋子上,再用手指拈些粘米饭,分别在粮囤子、粮袋子、量米的斗器和院里的苞米楼子上抹一点。
      然后在仓房的桌子上摆上一摞五个馒头,作为给仓神和五谷之神的祭品。点燃三根香,领着男人们对着供品,对着粮囤子分别作揖,最后把三根香插在粘米饭盆里。
      仪式很简单,所用之物寓意也很明显:盼望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盼仓神、谷神保佑来年有个好年成,多打粮食,车马运不完,仓房里装得满满的。
      将来从初一开始到初三,一连三天都要往仓房的饭盆里添新饭,寓意新年增产增收,粮食越来越多。
      本来述震很烦这些个琐事,不过唯一乐得其所得是,这祭祀用的香火,不是从市上买回的那种成封成扎的线香,而是锦容用亲手为他采制的“达子香”。

      忙活了这么久,这除夕终于是到了。
      年三十中午,一阵鞭炮响过之后,府中男主人便要带领下人们“请老家堂”了。
      只见述震将祖宗板庄重地双手擎下,先是清扫灰尘,用白纸裱糊一新,贴上“黄挂线”,随后便是揩拭那不知供了多少代的祖宗遗物:数只锈迹斑斑的箭镞和一只长柄有环饰的长刀。
      随着述震的一声“放香!”垂手站立的家人们这时便忙着摆供品、燃蜡烛,点着了香盘。立时,屋中便会弥散开清香芳馥的“年味儿”。
      接着,所有人便按辈分分别给祖宗叩头。府中年岁高的账房老人还要在这时向晚辈们进行“慎终追远”的训悔。

      除夕夜,锦容和述震终于可以坐下歇一歇了。
      偏厅外的李远和红珠正在吩咐着上菜。屋子里就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述震假装不经意地坐在圆桌上座,手在桌下,一把攥住了一旁锦容的手“好累!”
      “活该!”锦容白了他一眼,口气就是不放软。述震一看佳人依旧如故,本来还想说什么,可红珠已经端着食盘进来了。
      按规矩,所有人都要吃蒸食:粘豆包、粘火勺、萨其玛、白肉血肠、豆面卷子、苏子叶饽饽、大黄米干饭。
      屋里不久便人头涌动起来,无论大小尊卑都聚在了一起,讨喝锦容用炒糊的大黄米、高梁米冲的“糊米茶”。
      述震的计划这一下可完不成了。本来打算今晚与锦容和好的,但他们再也没有什么独处的机会了。
      因为在午夜接神之前,还有一遍嗑辞岁头的礼仪:那就是在吃完年夜饭后,午夜到来之前,下人们都会点上灯笼,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到后院他们主子的卧房去磕头辞岁。
      接受了辞岁礼的他们,述震和锦容,则要赏赐给他们花生、红枣、糖果……

      初一了。凌晨子时,府门口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大大小小的敲打声音震耳欲聋。吵得锦容睁开了合上还不到两个时辰的眼。
      此时的述震早就起身准备了。
      身穿一件立领大襟的玫瑰紫长袍,外罩玄狐腿外暗花玄黄大褂。下垂一个金银牌,上挂玉石钓链佩物。再加上精裁的黑马靴,将他的俊美尊贵修饰的恰到好处。
      在他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达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之后,锦容也来到前院大堂。
      人已经起来,就要吃团圆饺子“揣元宝”了。
      主子入座,端上饺子时,李远还要远远的吆喝:“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下人同时回答:“起来了!”这饺子从锅底浮起来,就是比作日子起来了。

      礼亲王在正红旗里是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所以按规矩,初一大早,同族的老少爷们儿都抢先一拨一伙地来给爷爷“打千儿”、磕头拜年。女眷们也要是依辈排行结伴而来。
      于是,吃过饺子,述震和锦容也坐车,往礼亲王府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