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不是楔子 ...
-
本文主角魏忠贤,一个臭名昭著的太监。
为什么要以他为主角?且听我细细道来。
我无意为魏忠贤翻案,本文不是正剧,但是也做过一些考究。
有评语“魏忠贤是明熹宗时的司礼秉笔太监,因为两次救驾有功,御封九千岁。他招降纳叛、结党营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利用厂卫杀人制造冤假错案,忠诚良将被斩尽杀绝。他凌驾于皇帝之上,捕人如罗雀,杀人如草芥,形成明熹宗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制造冤案最多的朝代。”
但是。
百度上有个中肯的评价说“魏忠贤由于与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而使他的坏处被无限放大了。其实,魏忠贤在事关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上,还是很讲原则的。”并列举了八件事来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魏忠贤吧看一下。
本人综上所述总结:魏忠贤干的最大坏事就是和客氏(他的对食)勾结,费尽心思迫害与他作对的东林党人。但是起初是没有这么大矛盾的,魏忠贤甚至欣赏赞扬东林党的某些官员,后来很多东林党人一致上书弹劾魏忠贤,导致他们的矛盾最终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后崇祯上台,“干掉”魏忠贤以后,东林党人重新执政,他们执掌着书写历史的文笔,当然是一味的抹黑几乎让东林党人灭绝的魏忠贤了。
魏忠贤执政期间,有人用当时的税收数字说明,魏忠贤执政三年,辽响(东辽的军饷)增加,田税(向农民收的税)减少,而东林党人和明朝末期袁崇焕执政期间,军饷再三的压缩,田税却大大的增加了。田税增加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李自成的揭竿而起。总而言之就是在当时朝政斗争那么激烈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可以得过且过的,因为在魏忠贤执政的时候田税是明朝末年最低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魏忠贤并非大奸大恶之徒,他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魏忠贤错就错在,他以一个太监之身,不老老实实的呆在后宫伺候主子,非要弄权。你再有能耐,你还是太监,是不能问鼎国事的。
再次申明,我无意为魏忠贤翻案,只是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说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毕竟,魏忠贤从一个小人物混到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里面有多少的权谋和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他的结局是在被发配守皇陵的途中自缢身亡。这自然也是个可推敲的结局。
本文以戏说的形式诠释魏忠贤的另类人生。
本文非正剧,欲求证历史的人士勿入。
本文女穿男,伪BL,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