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四十六 ...


  •   柱,梁。
      楼板,外墙。
      屋顶,内隔,廊栏扶手,上下阶梯。
      穆炎实在太厉害了。
      先期竹材准备充足,后期我……就在那里指手画脚。
      篱笆桩是他下的。
      内力这个东西,似乎完全违背重力。他轻飘飘跳上去,在上面踩一脚,那碗粗的尖头木桩“嗖——”一下,就往地下钻了一半。
      ……
      “穆炎。”我满脸笑容,朝他招招手。
      穆炎金鸡独立在桩上,回头看看我,微有戒备,稍稍一顿,而后跳下来,走到我面前。
      “让我抱抱,看看你有多重。”
      ——明明在正常范畴么,虽说比我沉。

      竹篾是他开的,竹管是他剖的。
      这和劈柴不同,要均匀、宽细一致,不是开了就好的。我刀法不行,好好的竹子,被我一劈,只能做篱笆。做篱笆有好的也用好的,总之还是劳他出手比较合算。
      竹篾用来编东西。最细的用作容器和晒席,簸箕篓子筐子之类。稍细的是窗外撑来挡光线的遮阳。再粗一点的,用作屋内隔开房间的墙——这固然也可以用整根的,可竹楼上,何必多上不必要的重量。
      等到有必要了,再盖一座就好。
      竹管,四十公分长一段一段,极其漂亮的切口,绝对对开,分毫不差。
      他在那刀起刀落,我就在旁边掏里头白絮,刮平竹节处。
      而后火烤,其中一半压制成弧度比较平的一片片。
      这些都充作瓦片,铺屋顶。平的竹青朝上,没压制过的竹白朝上。屋顶铺成斜度不大的人字形,竹片一片下接一片,凸首尾相接盖下来。一排朝上的,一排朝下的,半圆扣住浅弧,雨天的水顺着浅弧的弯度落到半圆里,而后沿坡度而下,一排小沟,便会垂出帘幕。
      “这样?”
      “嗯,全都这样。”
      看看他,再看看堆在阁楼板上的竹瓦。
      我好像又没有什么事了。
      下,去,吧……
      屋子漏雨是何等麻烦的事,竹子又是何其好用的材料,所以么。
      其实也可以用一条的,但是长住难免换修,而换修时候,显然这般的比较方便。而且,如此虽然繁琐了些,却简单。
      铺出来的屋顶,整齐划一,青白相间,竟然,还很漂亮。

      还有屋檐下的引水——就是把屋檐上下来的天雨接到一处的管子,一层和地面之间宽坦的木梯,上头两层的斜竹梯,二层露台的栏杆,以及三楼旁边斜上方,直接以树枝为横梁的,独立的平台。
      那个还没有想好做什么用,看看风景,喝喝自酿的酒,却是没有问题的。
      以及二层厅里的壁炉,相配的通风烟道。
      穆炎真的是太厉害了。
      把面前一排竹篓研究了半天,叹口气。
      我编来的,篓体平整密实,底上四角端正,娄口圆,娄肚鼓,已经是不错的了——他竹条剖得好,厚薄宽窄都极均匀,想编歪也难。
      可是,等他剖完那些,看了我的成品半天,再转身,居然就出来个更好的。
      天、理、何、在、啊——!

      腊月二十七,早晨。
      背上个竹篓——他编的。
      “穆炎,走啦。”
      “大的。”穆炎拎过一个稍小些的,看看我。
      “差不多,背不动少装点就是。”瞧瞧他手里那个,虽是自己编的,却越看越不顺眼。于是接过来搁在一层,“这个开春当鸡窝吧。”
      话毕,穆炎看了眼一旁笼子里的小狐狸。
      ——嗯,我也觉得同时养这两种,会有些难度。
      路很长。
      中间歇了两次,连带吃了些东西,走到集上,已经午时末。
      卖了兽皮,和几只活山鸡,而后去买东西。
      锅铲、被褥、衣袜、米面、油盐。
      锅铲他背,油盐我背。
      米面他背,被褥我背。
      两床被褥一塞,我的篓就满了。但其实,重不及他的三分之一。
      过年,集上比平时热闹,唯一的一家酒铺门口,挑出了个半人高,四方方的红纱灯笼,全新的。上头,老大一个酒字,旁边居然还有几行诗。
      纱是粗纱,红也不是上好的染色,却足够喜气了。
      “还差衣物吧。”四下张望,扯扯穆炎,“哪有衣店那?”
      “这边。”
      成衣店其实也能买到布,布店也可以托裁缝。只不过成衣店的顾客,起码小有余钱,贵则富可敌国,而布店,主要供应那些自己没有织布的普通人家。
      这家铺子,还真不好说算哪一种。
      周围两边,一匹匹的都是布,搁在斜斜的支板上,也有堆着的,任人选购。后面挂了些衣裳样品,也有已经缝制完毕等人来取的。门口一个掌柜的收银结帐,笑脸迎客。中间一张裁衣桌子,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妇人,指挥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正忙活,有自己做不了衣服的,现选现量,过几天来拿。
      里头,通向后院的布帘旁,小窗下,坐了个妇人,就着窗子透进来的日光,正在纳衣。还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店里四处来去,在客人之间灵活穿梭,回答各种问题。
      典型的家庭手工业。
      回头看穆炎,想瞧瞧他有没有什么所感触,是否开始慢慢融化在这般的日子里头,根据眼前的三代媳妇,拟定出娶老婆的标准……
      其实,那小姑娘就不错,脸儿圆圆,眼儿亮亮的,人懂事,手脚也灵活。
      而且,再三年,刚好嫁人。
      那个,培养……咳,增进了解么,从娃娃抓起,越早越好。
      却看到穆炎垂着眼,目光不知落在哪里。
      孺子不可教也!
      罢了罢了,孺子还是可教的,就是急不得,何况终生大事。
      “选几匹布罢。”我支肘轻轻撞撞他,回神了,“好做衣服。”
      穆炎四下扫了一眼,朝一边过去。
      “那个,什么颜色都好,除了黑色。”连忙拽住他,补充了一句。
      店里买的布料,麻棉为多,也有丝质,都是平常人家用的,青蓝为多,浅的或深的,各有四五种变化,外加厚薄之分。之外是褐黄红白灰等,过年的缘故,红布不少。褐的土布,黄的不多,而且比较贵,只为其染料难得。另有些碎花布,各色的蓝底白花,看上去十分干净讨喜。
      这些颜色各有各的名,倒也没有几个人问,看看质地直接选就是。
      挑了厚的大蓝棉布的一匹,薄的浅青棉布的一匹,而后淡青麻布一匹,白棉布一匹,大朵碎花的一匹。
      ——冬袄中衣春衫被面床单窗帘。
      回头找到穆炎,他就在一旁一米开外,只是……
      ——竟、竟然给挑了一匹近乎黑色的极深极深的靛青!
      和黑色哪有什么区别!
      “穆炎。”捏捏那匹布,料子是薄棉。搁回手里大蓝的那匹,把另外三匹往他怀里一堆,抽了他那匹,换了同色厚棉的,还给他。再回身找了匹浅灰的,把他转向门口,轻推推他,“走吧。”
      “店家,另外扯四尺那个。”指指门口的大红丝布,一拍穆炎的肩。
      ——结帐。
      钱袋由他收着,我这里只有几枚铜板。
      再老滑的贼,哪能从他身上摸了去。要真摸了去,那丢的银子,也不冤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四十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