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番外 ...

  •   番外

      弘治十一年,十二岁的宋裣宜离开淮州,跟着宋成颐一家搬到了京城,因他家的坟头冒了青烟,宋成颐考中了这一年的举人。

      这下宋家更是了不得,于是很多求教于宋成颐的人慕名而来,而宋成颐也望那些文人骚客好好对宋裣宜提携提携,多多深造。

      宋裣宜领悟很快,能举一反三,可不久之后,他们发现了不好的苗头。

      据老师们向宋成颐反映,宋裣宜不是个好学生,不在私塾里坐着,却喜欢捯饬红装,偷些不健康的书籍,还喜欢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写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如:

      山上松有高,云雾笼西朝。

      若有攀附者,勿采初春草。

      在先生们看来,这是一首稚气的打油诗。

      宋成颐看过之后却所思良久,叫来了宋裣宜,问:

      “书房很闷吗?”

      宋裣宜点了点头。

      “跟我去关外转转吧。”

      不久之后,他就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追悔莫及。

      在关外,年少的宋裣宜第一次领略了壮阔草原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弘治年间的伟绩,深深地映入了他的心中。

      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

      不久之后的一天,宋裣宜一反常态,走到宋成颐跟前,严肃地对他爹说:

      “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发言者宋裣宜,此时十四岁。

      宋成颐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一时找不到称手的家伙),劈头盖脸地向宋裣宜打去,边打还一边道:

      “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宋裣宜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不过宋裣宜没有放弃,他又找来宋成颐:

      “孩儿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宋成颐十分欣慰:

      “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宋成颐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完了,完了,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小子手里了。

      于是,宋成颐终于和老师们达成共识,如果再不管这小子,将来全家都要败在他的手里,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给宋裣宜谈一门亲事。他认为,只要这小子结了婚,有老婆管着,量他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宋家结亲的消息传出,攀附人家挤破头来应征。

      出于稳妥考虑,也是不想这犊子继续留在京城惹事,宋成颐挑了江南宦官家小姐,叫来刚满十七岁的宋裣宜,告诉他马上收拾行李,少在自己跟前晃悠。

      给安排这么个包办婚姻,无非是想图个清静。

      愣头愣脑的小宋就这么被赶出家门,万幸,他的礼仪学得还算不错,岳父大人对他也十分满意。一来二去,亲事订了下来。

      这位岳父大人估计不常上京城,不过不要紧,因为很快他就会领略到自己女婿的厉害。

      结婚的日子到了,官家结婚,新郎又是举人的儿子,自然要热闹隆重一点,岳父大人家里忙碌非凡,可是等大家都忙完了,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关键的人——新郎。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结不成婚还在其次,把人弄丢了怎么跟宋举人交代?

      岳父大人满头冒汗,打发手下的所有人出去寻找,全家人急得连寻死的心都有了。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观里找到了宋裣宜。

      失踪一天的宋裣宜惊讶地看着那些满身大汗的人们,问道:

      “找我?”

      误了婚期的宋裣宜淡然自若。

      于是小姐甩小帕痛哭,岳父大人恼羞成怒,令解除婚约被宋裣宜一次玩失踪得逞了。

      此后,宋成颐便一直用警惕的眼神监视着他,唯恐他继续干那些奇怪的事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自己的儿子变了,回家之后除了看书还是看书。

      他十分满意,终于放下心头之石。

      不久之后,另一件怪事发生了。

      第二天,宋裣宜又失踪了。宋成颐连忙派人去找,结果发现小宋正待在自家的花园里,看着一枝竹子发呆,一动不动。

      他走上前去:

      “你又想干什么?”

      宋裣宜压根儿就没有看他,眼睛依然死盯着那根竹子,只是挥了挥手,轻声说道:

      “不要吵,我在参悟圣人之道。”

      王华气极,急匆匆地奔走,一边走一边大叫:

      “我不管了,我不管了!”

      王守仁依然深情地注视着那根竹子。

      弘治十七年。宋成颐受够了小宋的怪异行为:

      “你想做什么爹不管,但你必须考中进士,此后的事情任你去做。”

      宋成颐没办法,毕竟他自己是举人,如果儿子连进士都不是,也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宋裣宜十八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老爹终于露出了笑脸,打发了前来祝贺的人们后,高兴地拍着儿子的肩膀:

      “明年必定金榜题名!”

      平时不烧香毕竟是靠不住的,常年累月干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临考前恶补只能糊弄省级考官。

      之后两次参加会试,两次落榜,铩羽而归。

      “孩儿确实错了。”

      听到这话,宋成颐苦脸笑:

      “以你的天分,将来必成大业,落榜之事无须挂怀,今后用功读书就是了,下次必定中榜。”

      感慨完的宋成颐看着自己的儿子,照常理,宋裣宜应谢礼,然后去书房读书。

      宋裣宜非但没走,反而鞠了一躬道:

      “父亲大人误会了,想了很久,孩儿适才明白,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我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宋成颐又一次发懵了。

      “我以为,书房苦读并无用处。熟习韬略才是真正的报国之道。”

      说完这几句话后,他才不慌不忙地行了一个礼,飘然而去。

      面对着宋裣宜离去的背影,刚刚反应过来的宋成颐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你要气死老子啊!”

      ==============================================================================

      删一

      戌时五刻当家的提着只艳红灯笼,道路两旁围些看热闹的。听说宋家的小少爷宋裣宜半路匆匆赶回了京城,带着如此排场的开道,百姓们只听闻,却从未见。

      刘濡跟在轿子旁,手里提着纸灯笼。

      宋裣宜在轿子里哼小曲儿。

      自打刘濡跟着宋裣宜,习惯了少爷跑调的嗓子。

      “刘濡”

      宋裣宜掀开侧帘,唤走在边上的刘濡。刘濡附耳,宋裣宜问:

      “到哪儿了?”

      “刘府。”刘濡四下张望,瞅见远处内阁刘学士和宋裣宜常去的茶楼,对面不远处就是那刘学士府上。

      宋裣宜示意他停轿。

      轿子停稳后,慢悠悠掀了帘探出头来。

      “少——少爷,还没到府上。”

      刘濡紧赶着追上,为内宋秀照路。他身后的人也一个个跟上去,走在他左右。

      “去刘学士府上坐坐,他人勿跟。”内宋秀又用扇柄一指刘濡:“你跟我走。”

      便大步流星自顾前去。

      刘濡无奈跟上,示意后头人留下守轿子。

      ==============================================================================

      删二

      自从宋裣宜添了新扇子后,就想着怎么题新诗。

      天刚正午,宋裣宜从外面哼着小曲儿回来,福爷便一拐杖抡上来:

      “你这犊子,非得替你老子教训你才悔改!”

      宋裣宜捂着胳臂肘子,正纳闷,福爷拐杖又挨过来,一低头,瞅见了白小公子。

      这件事应该摸透了三分。

      宋裣宜忙跪下:

      “福爷,这不是白小哥的错。”

      福老爷身后的白小公子捂嘴偷笑。福爷更气愤,拐杖也扔了,抄起手给宋裣宜一耳光。

      “孽障!当初你是如何发誓,再不做断袖这种下流事!”

      宋裣宜捂着红透的半边脸,发也乱了,呆望着白小公子。

      福爷见他不动,回手指了指白:“你崽子倒好”抖了抖,“还跑到我家来养男人了。”

      白小公子面无表情。

      宋裣宜恍然大悟,忙摆手:

      “福爷,错了错了,你误会了......”

      福爷转头去拿拐杖。

      宋裣宜拉过白小公子往门外跑,拐杖已经擦门飞了出来。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番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