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背水(上) ...

  •   战报六百里加急送到京城,不过只需几日的工夫。而庞统战败的消息一经传入,朝野震惊。
      虽说是大宋自开国起便是与辽人连年征战不休,但在近二十年来,如此惨烈之战况也是头一回遭逢。而此回,那支从来被誉为百战百胜的大宋虎狼之师竟是叫辽人给打得溃不成军,这更让朝廷内外皆是觉得人心惶惶,一时间议论纷纷。
      赵祯手中捏着战报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看,信纸上已被他捉出了好几道折痕。信中公孙策秀颀挺拔的笔迹将事情详实的写足了数百言,可印在赵祯脑中的却始终只有那四个字。
      惨败,求援。
      年轻的皇帝坐在朝堂之上,虽不做声,可眉宇间仍是能看出来他正陷入深深的忧虑。而殿前也是并不安宁,纷纷攘攘的嘈杂之声,几乎要将这宣和殿的屋顶都给掀翻。
      “……倒不如割地赔款,实在不成的话,俯首称臣其实也不是不可……”
      “胡闹!如此一来,我大宋岂不是要颜面扫地,国威何存!”
      “张大人此言差矣,却不知在您眼里,大宋颜面和百姓安危,哪个更重?”
      “你——怎么,原来李大人您竟是如此怕事,难道仅仅输了这一场战争,您就已然怯懦不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我——”
      赵祯自始至终不发一言,只是静静的听着朝臣们于台下兀自争论不休,直等到众人都渐渐的平息下来,这才不紧不慢的道出一句。
      “关于庞统求援一事,众卿家都有何看法?不妨直言。”
      吏部尚书王明先是按捺不住了,疾步上前对着赵祯便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虽然此番庞统战败被辽军逼至雁门关下,可是求援一事,陛下却是万不能应的。庞统虽然骁勇,可我大宋也并非只有他一将,即便他此次真的战死雁门关,以我河东路与河北东路之兵力,继续抵御辽军也是未尝不可。陛下您不是不知,庞统此人狼子野心,若然真将援军给予他——到时候,别不是辽人未退,他却回过来反咬一口,让大家猝不及防啊陛下!”
      此言一出,有不少人都站了出来,纷纷与他附和。
      “是啊陛下,庞统于辽边虽说是不可或缺,但是万事也分轻重,此番若是留下他,岂不是又给了他谋朝篡位的机会?”
      “如此败绩,陛下不追问他的罪责已是实属万幸了,求援?简直笑话!”
      “倒不如趁此机会,借辽人之手除去庞统,也算是了解了陛下的一个心腹大患。”
      “…………”
      赵祯听着朝他四面涌来的反对之声,抬手稍稍制止了一下群情激愤的大臣们,转而望向同样是静立在旁默不作声的范仲淹一眼,笑着问道。
      “范卿身为边关守将,十几年来沙场拼杀,对于战局也该有相当的看法。却不知在你那里——又是意下如何呢?”
      范仲淹这才上前恭恭敬敬的朝赵祯行过一礼,语气波澜不惊的道。
      “臣只是觉得,边关将士为我大宋守土封疆出生入死这许多年,陛下总不好,让将士们寒心吧。”
      “嗯……也对。”
      赵祯点了点头应过他一句,又望着那边的呼延丕显,饶有兴趣的问过一句。
      “那么护国公,你呢?”
      呼延丕显颇有些无奈的叹过口气,眼神中跟赵祯递过去一个不满的意思,但依旧是认认真真的回答他道。
      “关于此事,皇上想必早已有了自己的决断。至于臣的想法,自当是与皇上一致的。”
      赵祯冲他微微掀起嘴角,又是沉吟了一番,突然对着众人道。
      “兵部尚书刘琦何在?”
      “臣在。”
      “你告诉朕,如今我大宋国内,除却边关城防所驻的兵力排布,可以即刻调动随时待命的兵马,有多少人?”
      “这……陛下还请稍候,待臣细细算过。”
      刘琦心中暗自计较一番,很快便跟赵祯回道。
      “启奏陛下,除各地边关城防所驻的兵力之外,能够即刻调动随时待命的人马,现有八十万。”
      “八十万……”
      赵祯又是仔细想过一道,少顷,他慢慢的伸出五根手指,对殿前道。
      “五万。”
      刘琦没能够完全理解他话中的意思,只好迟疑着猜测道。
      “陛下的意思是……从这八十万人中擢选五万,拨付雁门关?”
      赵祯摇了摇头,又是语声平静的接上一句。
      “留这五万人在京中,以备不时之需。而这剩下的七十五万……”
      “就由你手下的侍郎带着,即日启程,星夜赶往雁门关与庞统交接,不得有误!”
      听闻赵祯此话,朝中众人皆是大惊失色,王明更是赶忙上前劝阻。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陛下!七十五万,这这这,庞统若是有了这些兵马,那我宋室江山必然不保啊陛下!”
      赵祯却只是摇了摇头,继而吩咐身旁的林福道。
      “你们不必再劝了,朕意已决。林福,拟旨吧。”
      “可是陛下——”
      “还是说。”
      依旧有人不依不饶的与赵祯争辩,却被赵祯声音森冷的打断,抬眼自宣和殿内扫过一遍,赵祯一向俊秀儒雅的脸上竟是显出了几分不怒自威之势来。
      “难道你们中有谁,想要朕做这亡国之君么?”
      “臣不敢,臣不敢。”
      看着先前颇有微词的大臣们纷纷诚惶诚恐的跟他跪下,赵祯终是再度缓下语气来,安慰般的轻言过一道。
      “疑人不用。朕当年既是用了庞统驻守边关,那么朕,就信得过他。”
      “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吧,退朝。”
      语毕,他兀自起身头也不回的往延福宫去了,只留一众大臣依旧是立于宣和殿内,一脸愕然的面面相觑。

      几日之后,代州雁门关。
      “启禀将军,兵部侍郎雷凭雷大人,已经带领援军到了城外了。”
      “哦,竟然来的这么快么?”
      宗广听到这个消息后微微有些诧异,当然亦是丝毫不敢怠慢,匆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对着一旁又道。
      “快,速速随我出城前去迎接。”
      “是将军。”
      雷凭领军站在代州城下,远远的就望见宗广朝他这边疾步而来,未等靠近,先是拱起手来鞠过一礼。
      “雷大人星夜兼程由京中来我代州,想必一路上多有辛苦。下官有失远迎,实在惭愧。”
      “不敢当,宗将军太客气了。”
      雷凭连忙与宗广回过礼,四下里打量了一番,不觉又有些疑惑。
      “不过宗将军,据在下所知,此时中州王应当也是与你同在这代州城中的,怎么却未见他人?”
      闻言宗广不由得叹了口气,继而又摇了摇头。
      “雷大人有所不知,王爷早在两日前就已经出城前往神池,与辽军周旋作战去了。”
      “不在城中?那这事可就太不好办了。”
      雷凭也是面露难色,从怀中掏出一封明黄色的信笺来。
      “皇上吩咐过,他有亲书一封,要我一定交到王爷手中,可是现如今——”
      “既是如此,那么就请雷大人稍后。”
      听过此话,宗广连忙同身边的人交待了几句,那人领命离开,不一会儿便唤了一个传令过来。
      “你去,尽快赶往神池军营,将此信交予中州王手中。”
      “是将军!”
      “且慢!”
      传令刚要离开,又被雷凭从后叫住,只见他返身回到自己所部之处拿出两个小巧的方盒,一并交到了传令的手中。
      “将此物一并给王爷带过去吧,皇上说了,只要他见了此物,自会明白其中用意的。”

      神池军营。
      “将军,朝中来信了。”
      秦莫言进来军帐之时,庞统正坐在桌前仔仔细细的看着一张地图,听见他所言提及“朝中”二字,不觉一愣。
      “信?”
      秦莫言赶紧将那封明黄色的信笺连带那两个方盒一同给庞统呈了上去,庞统接过来拆开信笺略略看过一遍,转手将那盒子递给了一旁的公孙策。
      “信中说,援军已至,不过这东西,却是给你的。”
      说着,他瞥过一眼盒顶,漆黑的颜色,上面用上好的朱砂大大的书着一个“唐”字。
      于是又是轻轻一笑,戏言道。
      “看来这回小六也是被吓得不轻。信写得辞不达意也就算了,竟是将西川唐家的贡品都塞到我这里来了。”
      公孙策多少有些无奈的横过他一眼,将唐家那个盒子搁在一边,转而认真的端详着第二个,同时也是略带笑意的驳斥他一句。
      “既是写得辞不达意,那么将军你居然还能看懂了?”
      庞统似是有些不屑的轻哧了一声,但还是把看完的信笺折起收好。
      “其实他即便不写我也知道,横竖想说的就那一个意思。”
      “如果此战再输下去,那么我也就不用回京城了。”
      “报——”
      正在这时,外间的传令却是突然冲进帐中,跟庞统跪了下来。
      “启禀将军,前营来报说,关于青岚山一事,已经全部完备了,现在只等将军下令。”
      “嗯,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剩下的等到了晚上再说。”
      庞统挥挥手示意那个传令退下,又望过那边的公孙策一眼,迟疑片刻,终于还是问道。
      “公孙策,你真的决定要——”
      “庞统。”
      孰料公孙策突然出言打断了他,将手中的盒子慢慢的朝他转了过去。
      “皇上真正的用意,该是这个才对。”
      惊诧混杂着喜悦的神色瞬间从庞统眼中一闪而过。
      “居然会是这东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0章 背水(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