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修) ...

  •   热浪蒸人的盛夏。
      三点不到,穆锦家的闹钟全都定时响了。
      三层的自建房,既是这些人的住所,也是他们的厂房。
      很快,兼职保姆的张张,伙计米森、吴琚、齐桦都利索地起床。

      一楼的大卧室和后院被打通做了一间大的主厂房,靠近的一间小库房是配料房。
      安静的夜晚,磨浆机轰轰地响起,所幸这小厂房在郊外的铁路线旁,倒也不怕吵,只是邻居隔得有点近,不免惹人嫌。
      头天开始泡软的大豆倒进磨浆机里很快就往大盆里滤出生浆,一股带点儿生腥的大豆味儿弥漫开来,刺激着鼻粘膜。
      这个时候,几个人已经开始各就各位了。

      生浆倒进了连接着外间锅炉的不锈钢大桶里,开始高温加热。
      米森和吴琚各自提了调好的稳定剂、香料、甜蜜素这些添加剂的小桶倒进了几个加热桶里,齐桦站在旁边的架台上,双手抓紧了圆柄的木棍搅拌着桶里渐渐沸腾的生浆。
      穆锦在外面把一大箱塑料杯往厂房里拖,又小跑着往库房里抱出一大筒卷着的塑料包装纸,往包装机上安进去。

      大概半个小时,生豆浆熬熟了。
      米森和吴琚坐在包装机的对头,穆锦和张张则在两旁,两手拈起八个塑料杯,眨眼地功夫撒上了包装机的卡口,米森和吴琚接手就舀了算准八杯量的豆浆,倒进杯子里,十分顺手地抓起一头的杆子往里一推,一手使力地顺时针扳下另一个杆子,只听得微微地兹一声,那包装纸就和杯子牢牢地粘在了一起,再往外拉出时,只需轻轻掀起包装纸的一角,八杯豆浆应声而起,似乎是刚刚诞生的白白胖胖的小娃娃。
      两人你按一下杆子,我压一下杆子,节奏轻快,旁边的穆锦和张张也像是赛跑似的,时刻准备着往里塞杯子,就怕反应忙半拍。齐桦就负责提来一桶一桶的豆浆,再把一杯杯的豆浆整理入箱。

      几个人一齐使力把一箱箱的豆浆扛上了几辆摩托车和小三轮。那摩托车得特别做加工的铁皮箱子,放满了箱子,还得往后面叠上几层。小三轮是二手的,转向总有点不灵活,又转得笨重,总是让驾驶最得力的米森开着。
      天还不亮的四点多时,穆锦关了门,几个年轻人把手搭在一起,相互鼓劲,这才各自发车,一阵火花塞的声音,热热闹闹地奔去了各个早餐点的定摊。

      把豆浆都送完,已经快六点,穆锦做老板的从不吝啬,她又绕了一趟菜市场,习惯地买了新鲜蔬果,这才回家。
      年轻人们倒头睡下,这时差倒得,也只有旺盛的精力才能熬得住这样的日子。不过,自己创业,总是有无比的激情。

      下午,齐桦照例检查了锅炉的压力柱,又看了烧着的煤,才发现家里的煤饼不够用了。大家为了节省开支,也不去买现成的,就从隔了几十米远的蜂窝煤小作坊里买了低廉的原煤和一些助燃的配料,自己和稀泥似的捏出一个个煤饼,穆锦和张张折了树棍,往尚是湿软的煤饼上戳着小孔,这些煤饼铺得门口遍布,台阶上,池塘边的树上。好玩的米森把那棵树底下被烧断的一截根倒拔出了安在煤饼边儿上,站在台阶上看,活脱脱就是只王八。
      张张总想开小三轮,于是跑过去继续缠着米森说好话,米森总算受不住烦,答应让她拜师。这拜师礼还没完,米森就立马被半胁迫地开着小三轮到百米来远的大场地授业解惑去了。

      吴琚和齐桦这回儿在料房里配着料。齐桦带着手套,拿了小勺往托盘的纸上添加,一边看着指针的动作,吴琚正用木棍搅着小桶里凝结的小疙瘩。
      穆锦见了这些小疙瘩,不由皱了眉,摸了摸头,就问齐桦,
      “那个南昌来的师傅,没把技术都教清楚了吗?他说这个配料的疙瘩不会结很久啊。”
      齐桦半响不做声,盖上了配料的盖子,吴琚在一旁,讷讷地开口,
      “今天,西门和市医院外面的摊点都跟我说,那里的豆浆不到半天就分层了,质量太差。我也不好肯定,可能稳定剂的量不够吧。”
      齐桦摇摇头,脱下手套,靠在桌子边,看着锦穆,道,
      “稳定剂只能适量。我看,那个吴师傅没把配方教全了,我翻了几本书,工序比这个都多点什么。”

      吴师傅是个好烟酒的,刚来这儿,穆锦为了讨好他,还孝敬了不少。他又不好打发,头一次来就要求款项付清,一边鼓吹穆锦买下一套十万多的包装设备,穆锦当然要慎重考虑,没有立刻答应,吴师傅脸色当下就不好看了,说话都带着讥讽味儿,明里暗里地挖苦他们寒酸,教导的时候也显得不耐烦。

      这么一想,穆锦也觉得那个外地来的吴师傅不太可靠,可是现在问题冒出来,找谁才妥帖呢?
      吴琚倒是有了主意,说自己有朋友就做过食品添加剂的买卖,估计也晓得点可靠的路子。
      锦穆又看了看齐桦,齐桦也看了过来,点点头,说,
      “那,就这几天,我和吴琚去问问他朋友。”

      穆锦是本地人,因为是爷爷奶奶拉扯大,妈妈跟人跑了,爸爸到外地和别人做生意被骗,从此没有音讯。本来就势利的街坊邻里也多少有些看不起她,能欺负的就欺负一点。更是看不得她好过了。
      可偏偏锦穆又是个实心眼儿的,她想,她对别人好,不指望别人也会对她好,但可以给她一些公平的看待。

      业界都知道,大量的豆渣回收利用后收益不小,穆锦却一点不吝惜,她每天都把一大袋的豆渣提到几十米远的隔了山头的养猪场,做免费的上好饲料。因为凌晨有些吵闹,还花了大价钱给后院装了隔音板。
      可即使这样,仍然是有邻里在暗地作祟的,他们一方面眼红这算得上小孤女的锦穆,把厂子越办越有声色,一方面又希望从中捞点便宜。可是,穆锦做的终究也是小本生意,哪能人人惠及,利益均沾?于是乎,麻烦事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