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开头一大段背景描写,直接跳过。*刚开篇,你就给来上一大段,部分读者不会有耐心的。你可以试着揉碎到文里一点点交待。前三章是重点,不建议把笔力大篇幅放在背景介绍上。*
语言风格是西方式对话,大背景后就是大对话,大对话表达了太多琐碎的信息,没有重点,完全是可以压缩在几句话内交待清楚的。
行文很罗嗦,情节无重点。几个情节都是用大篇幅的对话和介绍人物背景来推动,很浮于表面。
【文章选择怎样的体栽与语言风格是各文的特色,不因干扰我的主观评价】
但在此特别说明一下个人对这种语言风格的感觉,纯粹己见,作者可以忽视。
繁复式西式中文风格,暂且这样称它,罗嗦,夸张,多加语气叹词转折词问词是特点,很简短的一句话就可以拖得很长很罗嗦,一句话的对话,可以用十句来延长,我见过一些名家写西方风格小说将此类语言风格用得很好,也见过一些作品中乱八糟不伦不类的对话语句。
写西方环境不是说只要对话西方就好,更重要的是对全文全局的掌控,然后从字里行间将这种西式感觉写出来,而且这种对话西方式也不见得是真的西方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早期的翻译风格或是沙士比亚夸张的剧本对这种语言风格的助长,(我对此了解不多,只能是谬猜,如有误请指正),让人感觉西方人就这样说话似的,浮夸,表面装样子,废话罗嗦,其实西方人说话很简洁(我对西方语言的了解也仅限英语,之所以统指,主要是感觉英语基本代表大众对西方语言的感觉,如有误请指正),我看过一个很强大的翻译组,他们译过一部中世纪讲英国享利八世的电视剧,对话非常贴合中国人的理解,简洁并且恰当,最可贵的时,对古英语的翻译全部采用了简化文言文,古老、厚重、帝王权威之感全部表现出来。所以我一直认为写西方背景的文,并非连语言也都要西式化,用我们自幼熟知的中式中腔或许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