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听戏 ...

  •   从京都到苏州,路程约一月有余,弄月是私自出宫,出宫以来,她不敢在途中多做停留,直至出了陵南关,才慢慢松了戒备,如今到了苏州城,她已是戒备全无,苏州远在京都千里之外,父皇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竟胆大的出关,亦不会想到,她会来到从小就心心念念想来的地方。

      三月的苏州城,花正发,雪飘香,江草绿,柳丝长,舞燕煎莺声袅,万丝金,春烟渺渺。

      苏州城地处南方一代,城中有一家天上楼颇为有名,此楼白日有先生说书,夜晚便是一处梨园,全城名角都在此处展喉。
      无论白日黑夜,天上楼都客似云来,相比之下,京都最繁华的勾栏院在此倒要冷清许多。
      三日前,弄月来此便被这先生所说的故事吸引了去,那先生将的是什么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之事,每日只讲到晌午,下午便将另一篇<<聊斋>>,这里多半是鬼神一说,自小宫里的嬷嬷们总会在她不听话时将一些鬼灵之事吓她,所以此书虽也吸引人,但她却没有胆量去听。

      那老先生不知为何总要一日将两本书分开来讲,那梁祝每到关键时候就不再往下讲去,总害的她茶不思饭不想,痴痴念念那梁山伯最终是否和祝英台长相厮守?那坏蛋马文才是否遭到报应?

      杯盏里茶水氤氲,天上楼客聚满堂,耄耋之龄的老先生胡子花白,一拍惊堂木,便娓娓道来:“上回书说到杭州太守之子马文才借家世显赫,强行到祝家下聘,逼得那祝英台与之成婚一处,话说这梁山伯因家世贫穷,无面去祝家下聘,直至做了鄞县的县长,才带着微薄之聘来到祝家,但此刻,祝家二老已将那祝英台许给了马家,梁山伯郁郁而归,久之,相思成疾,一夜暴病而亡……。”

      “怎么会这样?”弄月皱着眉头,对这个结局万分不满。
      一旁的男子嘿嘿一笑,捡了个花生米扔到嘴里对他说:“小兄弟,这世上哪有什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这些都是骗骗那些云英未嫁的小姑娘罢了,我们这些大男人哪里还信得这些,我看还是那个聊斋不错,那画皮指甲七寸长,以人皮为颜……”
      茶案一旁的男子说得弄月起了满身鸡皮,索性那老先生浑如晨钟的声音再次响起,那人只好闭嘴不语。

      “第二年英台出嫁马家,下令水手绕道前往梁山伯的墓地凭吊。抵达时风涛大作。英台在山伯墓前失声痛哭,大地忽然裂开,英台坠入墓穴,外面仅留下她的衣裙,却也化作蝴蝶飞散而去。宰相谢安听说了这个事,上奏朝廷,皇帝感念英台的忠贞情爱,封她为“义妇”。如今山上杜鹃花盛开的时候,常有大碟双飞不去,相传是两人的灵魂所化,所以世人称这种大蝶为祝英台。”
      又是一声惊堂木声,那老先生说:“梁祝到此结束,各位有心成姻缘之人可在月明之夜去城东月老庙,虔拜月老,花两个铜板取得一枚姻缘果,抛在月老庙前那百年红枫树下,在拜上三拜,转身时所遇的第一个异性便是执手一生的人。”

      沉浸在梁祝之悲里的弄月听此一言,不禁来了兴趣:“真的假的?”
      一旁的男子抿了口茶,插嘴道:“小兄弟,看不出来你一个大男人还信这女人的玩意儿,实话告诉你吧,这说书的老头,每次讲完一段爱情故事都会把这件事说上一说,这苏州城里的人都快听腻了,全当这老头儿发疯说胡话,思念老伴思念疯了,甭说男人,就连女人都不信,这玩意儿,分明就是糊弄人的,还转身所遇第一个异性……得得,哎呦,我得走了,小兄弟告辞了。”
      有力的手在弄月纤弱的肩头重重拍了两下,手掌之重疼的她的龇牙咧嘴,却因自己身着男装,只好讪讪笑着目送他离去。

      天上楼的客人陆续退去,偌大的天上楼只剩几个打杂的下人,白胡子老先生收起惊堂木和几本书籍走向了后台,弄月疾步追了上去:“老先生,等等。”

      老人家停了脚步,慈爱的看着她:“小姑娘,你还有什么事吗?”

      小姑娘?弄月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哈哈”老者一捋胡须笑道:“老朽也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只有女子听到梁祝这般凄美的爱情才会面露苦色,心痛难忍,小姑娘你偏不巧坐在老朽目光正中,老朽第一眼就能看见你,方才你两旁的男子都是嬉笑言语,只有你静静的听老朽讲书,适才说道山伯之死时,老朽见你眼中分明有泪光闪烁,如此情感细腻,不是女子又是何?”

      弄月尴尬的笑了笑,追问道:“老先生,我想问你,那个城东月老庙的事灵吗?”

      “心诚则灵,这事极少有人信,你若信老者的话大可去试试,你若不信,老朽也不怪与你。”老人家说着,步履蹒跚的走进的蓝色布帘后。

      月圆之夜,今日已是十五……念头一动,转身出了天上楼。

      ******

      夜幕低垂,天上楼又陆续来了客人,今晚的天上楼客人极多,听说是一位江北名角要来此唱一出霸王别姬,来此大多是喜好戏文,亦或是想一睹名角风采,弄月早早便听人说起,出于好奇也来凑了热闹。

      红色的戏台早早便被搭好,映的天上楼格外的亮堂,名角登场,场位也是格外金贵,弄月花了一锭银子卖了个靠前的位,只想一睹名角的风华之貌,至于这戏文,以前皇祖母在时,每每宫中有戏班时,都会拉着她去听,什么杨家将,什么西厢记的,不过那时她还年少,除了依依呀呀的唱腔,那内容却是是听不懂,不过那些雕容画面的戏子穿着花缎袍子,带着金凤银冠着实是好看。

      喧闹声戛然而止,御林兵纷纷进来了两路,在中间让出一条道来,几名身着官服的人拥着一位身着华服体态臃肿的中年男子进了天上楼,那男子大摇大摆的走上前,偌大的体型停坐在了弄月的前方,几位官员顺势而坐,士兵执刀站与一旁,场面顿时凝固,众人都不再发一言,静静的等着戏幕的拉开。

      叮叮咚咚的敲鼓声渐渐响起,台上出了两名丑角助兴,弄月拉了拉一旁的一位老者,在琴瑟之声中压低声音问道:“老人家,这个人是谁?”

      老者附在弄月耳边说:“听说是大燕国的平川王,平川王是大燕国君最爱的儿子,此番代替大燕拜访我国。”

      弄月满脸疑惑,大燕拜访大胤,在宫中可从未听父皇提起过,况且这平川王也已到了不惑之年,怎么也该是大燕国君的兄弟辈了,怎么会是他最爱的儿子呢?

      “孤与项羽征战十数余载,累累不能取胜。今番对敌,不知元帅何策安出?”台上饰演刘邦的戏子唱声铿锵有力,众人一度拍手叫好。

      那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也出场唱到:“臣启主公:那项羽虽恃其勇,如今势孤力弱,坚守不战,四处求援。倘若救兵到来,我军恐难取胜。为此,须派一能人诈降项羽,诱他出战。为臣在九里山设下十面埋伏,项羽可灭也!”

      铛铛锵锵的声调一声接一声,弄月已经没了心思去听,此刻皎月已经出了云层,她一门心思放在那城东的月老庙里,伴随着众人的拍手叫好之后,慢慢走出一位身着龙服的戏子,他低着头围着戏台转了一圈,振振有词的念道:“嬴秦无道动兵机,吞并六国又分离。项刘鸿沟曾割地,孤霸东来汉占西。”

      声音不如前者那番有力,倒多了几分女子家的娇弱温和,弄月觉得此人何不演虞姬?
      转念一想又觉不妥,那人身段到比女子高大一番,像个男儿的身段,只是宽大的戏袍仍遮不住消瘦的身姿,若演虞姬,也不是不可。

      “自与刘邦鸿沟割地,讲和罢兵,接回太公、吕后,谁知他反复背盟,会合诸侯又来寻战。也曾命人四路搬兵,未见回报。”台上的项羽一撂长袍,抬起头看着台下众人。

      台下顿时一片躁动,弄月不禁赞叹:“那个演项羽的姑娘好生漂亮。”
      虽真面藏于雕画的容颜之后,但那脸模子确确实实的印出,那人应有一张绝美的脸,同为女子的弄月不禁有些小小的嫉妒了。

      一旁的老者听她一言,忍不住笑了出来:“小姑娘,他本就是个男儿身,怎么会是姑娘呢?”
      观客窃窃私语,弄月伸长了脖子盯着那人,以至于没听清身旁的老者说了什么,她转过脸问道:“老先生,您方才说了什么?”

      老者但笑不再言语语,无奈的摇了摇头。
      主角陆续出场,大戏渐渐切入正题。
      城东月老庙一事一直牵挂着弄月,不稍片刻,她便起身走出了天上楼。

      白靴踏出门槛的那一刻,楼内数十名手握长刀黑衣人顿时从房檐一跃而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听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