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四、八、九、十、十三、十四档案 ...

  •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
      继位前所在旗籍:满洲镶白旗
      号:园明居士(圆明主人)、破尘居士
      生肖:马
      生辰: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寅时(1678年12月13日)
      八字:戊午甲子丁酉壬寅
      卒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1735年9月28)
      卒于:圆明园九州清晏
      享年: 58(虚龄)
      在位时间: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三年(1722—1723)
      庙号:世宗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陵寝:易州泰陵(今河北易县)
      星区:射手座三
      黄道宫位置:射手座18-27度
      主宰行星:木星
      象征符号:弓箭手
      理解事物的方式:直觉
      优点:慷慨、自信、有抱负
      缺点:缺乏自知之明、内心缺乏安全感、挑剔
      父亲: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康熙皇帝)
      生母:德妃乌雅氏(孝恭仁皇后)
      养母:佟佳氏(孝懿仁皇后)
      子女情况: 10子;4女;3养女
      成婚时间: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年虚龄14
      原配:乌拉纳拉氏
      妻妾数: 23人。其中后2人,妃5人,嫔1人,贵人5人,常在7人,格格3人(所述品级均依照其死后安葬时的身份计算)
      后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齐妃、敦肃皇贵妃年氏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
      宠物:造化狗、百福狗
      最珍视最喜欢的物品:曾祖母孝庄文皇后赐其的番菩提小扁数珠、父亲康熙皇帝赐其的凤眼菩提数珠、十三弟怡亲王遗物——玻璃鼻烟壶
      最宠爱的女子:敦肃皇贵妃年氏
      最疼爱的儿子:六十阿哥福惠
      最倒霉的一年:雍正六年、雍正八年
      最轻松的一天:雍正四年重阳节大宴群臣(所有政敌均被铲除后的第一个佳节)
      最畏惧的:暑

      -----------------------------------------------------------------------------

      爱新觉罗·胤禩,

      圣祖第八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贝勒。四十七年九月,署内务府总管事。

      太子允礽即废,允禩谋代立。诸皇子允禟、允礻我、允禵,诸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皆附允禩。允禔言于上,谓相士张明德言允禩后必大贵,上大怒,会内务府总管凌普以附太子得罪,籍其家,允禩颇庇之,上以责允礽。谕曰:“凌普领婪巨富,所籍未尽,允禩每妄博虚名,凡朕所施恩泽,俱归功于已,是又一太子矣!如有人誉允禩,必杀无赦。”翌日,召诸皇子入,谕曰:“当废允礽时,朕即谕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允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允禟语允禵,入为允禩营救,上怒,出佩刀将诛允禵;允祺跪抱劝止,上怒少解,仍谕诸皇子、议政大臣等毋宽允禩罪。

      逮相士张明德会鞫,词连顺承郡王布穆巴,公赖士、普奇,顺承郡王长史阿 。张明德坐凌迟处死,普奇夺公爵,允禩亦夺贝勒,为闲散宗室。上复谕诸皇子曰:“允禩庇其乳母夫雅齐布,雅齐布之叔厩长吴达理与御史雍泰同榷关税,不相能,诉之允禩,允禩借事痛责雍泰。朕闻之,以雅齐布发翁牛特公主处。允禩因怨朕,与诸英孙苏努相结,败坏国事。允禩又受制于妻,妻为安郡王岳乐甥,嫉妒行恶,是以允禩尚未生子。此皆尔曹所知,尔曹当遵朕旨,方是为臣子之理;若不如此存心,日后朕考终,必至将朕躬置乾清宫内,束甲相争耳。”上幸南苑,遘疾,还宫,召允禩入见,并召太子使居咸安宫。

      未几,上命诸大臣于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上曰:“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上释允礽,亦复允禩贝勒。四十八年正月,上召诸大臣,问倡举允禩为太子者,诸臣不敢质言。上以大学士马齐先言众欲举允禩,因谴马齐,不复深诘。寻复立允礽为太子。五十一年十一月,复废允礽。

      六十一年十一月,上疾大渐,召允禩及诸皇子允祉、允佑、允禟、允礻我、允禵、允祥同受末命。世宗即位,命允禩总理事处,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雍正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皇太子允礽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允禩亦知世宗之憾也,居常怏怏。封亲王下,其福晋乌雅氏对贺者曰:“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语闻,世宗憾滋甚。会副都统祁尔萨条奏:“满州俗遇丧,亲友馈粥吊慰。后风俗渐驰,大设奢馔,过事奢靡。”上用其议申禁,因谕斥:“允禩居母妃丧,沽孝名,百日后犹扶掖匍匐而行;而允礻我、允禟、允禵指称馈食,大肆筵席,皇考谕责者屡矣。”二年,上谕曰:“允禩素行阴狡,皇考所深知,降旨不可悉数。自朕即位,优封亲王,任以总理事务。乃不能输其诚悃以辅朕躬,怀挟私心,至今未已。凡事欲激朕怒以治其罪,加朕以不令之名。允禩在诸弟中颇有治事材,朕甚爱惜之,非允禟、允礻我等可比,是以屡加教诲,令其改过,不但成朕友于之谊,亦全皇考慈爱之衷。朕果欲治其罪,岂有于众前三复教诲之理?朕一身上关宗庙社稷,不得不为防范。允禩在皇考时,恣意妄行,匪伊朝夕,朕可不念祖宗肇造鸿图,以永贻子孙之安乎?”

      三年二月,三年服满。以允禩任总理事务,挟私怀诈,有罪无功,不予议叙。寻因工部制祈谷坛祖宗神牌草率,阿尔泰驻兵军器粗窳,屡下诏诘责允禩;允禩议减内务府披甲,上令覆奏,又请一佐领增甲九十余副。上以允禩前后异议,谕谓:“阴邪叵测,莫此为甚!”因命一佐领留甲五十不即裁,待缺出不补。隶内务府披甲诸人集允禩邸嚣闹,翌日,又集副都统李延禧家,且纵掠。上命捕治,诸人自列允禩使哄延禧家,允禩不置辩。上命允禩鞫定为首者立斩,允禩以五人姓名上,上察其一乃自首,其一坚称病未往,责允禩所谳不实。宗人府议夺允禩爵,上命宽之。允禩杖杀护军九十六,命太监阎伦隐其事,厚赐之。宗人府复议夺允禩爵,上复宽之。

      四年正月,上御西暖阁,召诸王大臣暴允禩罪状,略曰:“当时允禩希冀非望,欲沽忠孝之名,而事事伤圣祖之心。二阿哥坐废,圣祖命朕与允在京办事,凡有启奏,皆蒙御批,由允禩藏贮。嗣问允禩,则曰:‘前值皇考怒,恐不测,故焚毁笔礼,御批亦纳其中。’此允禩向朕言者。圣祖升遐,朕念允禩夙有才干,冀其痛改前非,为国家出力,令其总理事务,加封亲王,推心置腹。三年以来,宗人府及诸大臣劾议,什伯累积,朕百端容忍,乃允禩诡谲阴邪,狂妄悖乱,包藏祸心,日益加甚。朕令宗人府讯问何得将皇考御批焚毁,允禩改言:‘抱病昏昧,误行烧毁。’及朕面质之,公然设誓,诅及一家。允禩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断不可留于宗姓之内,为我朝之玷!谨述皇考谕,遵先朝削宗籍离宗之典,革去允禩黄带子,以儆凶邪,为万世子孙鉴戒。”并命逐其福晋还外家。

      二月,授允禩为民王,不留所属佐领人员,凡朝会,祖民公、侯、伯例,称亲王允禩。诸王大臣请诛允禩,上不许。寻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宗人府请更名编入佐领: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萨保。六月,诸王大臣复胪允禩罪状四十事,请与允禟、允禵并正典刑,上暴其罪于中外。九月,允禩患呕哕,命给与调养,未几卒于幽所。诸王大臣仍请戮尸,不许。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宗高谕曰:“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迹。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叙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甘情愿,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

      爱新觉罗·胤禟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是康熙皇帝的第九子,母亲宜妃郭洛罗氏是盛京内务府掌关防佐领三官保之女。颇得康熙的宠爱。但胤禟本人的才具一般,终康熙朝也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胤禟只有支持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胤禩拉胤禟入伙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他的财力。胤禟在诸皇子中以家资丰厚著称。有了胤禟也就有了充足的活动经费。康熙晚年,胤禩在诸位争夺中处于劣势,几次遭到康熙的责骂,还曾被康熙削爵。胤禟随身藏着毒药,以此证明自己对胤禩忠心耿耿。康熙末年,胤禩深知自己为康熙所厌恶,于是转而扶植自己集团中的胤禵,胤禟和他的八哥一条心,也全力支持胤禵谋夺储位。康熙五十七年十月,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兵三十万进剿策妄阿拉布坦,胤禩等人都认为这是老皇帝看中了胤禵,要他历练,以积累资历和威望,好继承皇位。胤禟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对出兵在外的胤禵千方百计给予经济上的协助,除此以外,他还特意帮助胤禵设计了一种战车,命人依样画好图纸,带往西宁,对其支持可谓不遗余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皇帝驾崩,临终以皇四子胤禛为继承人。胤禩集团的希望彻底落空了。从此胤禟开始连遭厄运。

      胤禛继位之后,以军前用人为名胤禟发到青海,把他和胤禩分开,命亲信年羹尧严加监视,对胤禟的一些党羽也陆续加以惩治。但胤禟并不收敛,反而开始公开和雍正皇帝对着干。皇帝命他前往青海,他又以种种借口拖延时日,迟迟不肯动身;至青海后传旨钦差既不皇帝命他前往青海,他又以种种借口拖延时日,迟迟不肯动身;至青海后传旨钦差既不出迎,也不谢罪,反而口称自己已是出家离世之人,不愿听从皇帝约束;胤禟在青海期间还以秘密手段与同伙互通消息。他与亲信穆景远(西洋传教士)住处相邻,特将后墙开了一个窗户,二人常由此往来,暗中密谋。他又利用穆手中的外文书籍,想出了一种以西洋字母拼读满语的办法,教给儿子,然后便以此做为"密码"互相通信,传递消息;为不被发现,把密信缝在骡夫的衣袜里,真是费尽了心机。

      胤禟的这些作为根本瞒不过雍正的眼睛。雍正三年他将胤禟监禁在西宁。四年正月,宣布将胤禟与胤禩等人一并开除宗室籍。四月,奉旨由青海押解回京,并改其名为"塞思黑",满语是"猪"的意思。六月,胤禟被解往保定监禁。

      胤禟被羁押在直隶巡抚衙门之前的三间小房里,四面围以高墙。胤禟入居后前门即被封闭,设转桶供传递饮食之用,院子四周由官兵昼夜轮班看守。胤禟在此监禁期间的日用饮食之物都按犯人之例,而不像一般被软禁的宗室贵族那样可以享受较好的生活待遇。当时正值酷暑季节,过惯了养尊处优贵族生活的胤禟很快就被折磨得病弱不支。当年的七月二十五日胤禟已不省人事,看守人员不请医生调治。八月二十七日卯时,胤禟凄惨地结束了一生,时年四十三岁。

      -------------------------------------------------------------------------------

      爱新觉罗·胤(礻我)

      生于(1683 -1741)

      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太师果毅公遏必隆之女,孝昭仁皇后的妹妹。

      康熙第十子,二十二年(1683)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月封为敦郡王,五十七年命办理正黄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   因与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胤禩争夺皇太子之位,康熙帝很反感。

      雍正元年,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诣京师,谒圣祖梓宫,俄病卒,上遣送灵龛还喀尔喀,命允礻我赍印册赐奠。允礻我讬疾不行,旋称有旨召还,居张家口。复私行禳祷,疏文内连书“雍正新君”,为上所知,斥为不敬。兵部劾奏,命允禩议其罪。四月,夺爵,逮京师拘禁。

      乾隆二年,高宗命释之,封辅国公。六年,卒,诏用贝子品级祭葬。

      -------------------------------------------------------------------------------

      爱新觉罗·胤祥

      生日:1686-11-16
      忌日:1730-6-18
      民族:满族
      父亲:圣祖仁皇帝康熙(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出生,顺治十八年正月十九日即位,在位年数61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去世。)
      母亲:庶纪章佳氏,即敬敏皇贵纪,与玄烨之十三女、十五女同母。

      个人经历: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初一日生。“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康熙三十七年(1698)从玄烨谒陵,自此出游皆从。康熙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斗争激烈,允祥从不参与其间。
      六十一年(1722)玄烨去世,胤禛即皇帝位,封其为怡亲王,并命其总理户部三库,自此即全力辅佐风根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元年(1723),赐增护卫,四月命其总理户部事,请减江南赋税浮粮,苏州岁30万两,松江l 5万两,又减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之浮粮,每岁通计减6l万两。
      二年(1724)因功增亲军。
      三年因其总理户部事务谨慎忠诚,复加封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并加俸银万两。是年,京畿被水,十二月命其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
      四年(1726)疏言兴修、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畮,经画沟塍,分直隶诸河为四局。
      五年(1727)特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扁额。
      七年(1729),因准噶尔部窜扰边睡,六月,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十月,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去世,时年45岁。诏复其名为胤祥,配享太庙。六月溢号贤,并命将“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于贤字上。又命入把京师贤良词。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诏入盛京贤王祠。三十九年(1774)诏以其爵位世袭罔替。

      子嗣

      有子9人,有封爵者5人,即长子弘昌封贝子后晋贝勒。
      三子弘暾初封为世子,早殁,按贝勒例殡葬。
      五子弘皎封宁郡王。
      六子弘昑,早殁,按贝勒例殡葬。
      七子弘晓袭封怡亲王

      《雍正眼中的十三弟——胤祥》
      “要削弱强劲的对手,必须发展壮大自;发展壮大自己,等于销弱对手。” 雍正即位后深知此理,在打击政敌的同时,加紧培植发展自己的势力。
      培植自己的势力,最好是在兄弟辈中找几个对自己真心实意的阿哥。阿哥是皇子龙孙,所处的地位是其他大臣所无法比拟的。关键在于是否真心实意支持皇上。无奈徒生凄凉,20多个兄弟大多是雍正的政敌,只有十三阿哥允祥相交最厚。在争夺即位人这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搏斗中,允祥始终坚定的站在四阿哥胤祯这边,暗中帮助四阿哥跟八阿哥的阿哥党、原太子党、长子党等政敌作殊死斗争。为此,他失宠于皇父,削爵圈禁,直到皇父去世前,一直生活在灰暗和痛苦之中。胤祯上台之后,云开日出,他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成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最为皇兄信赖。

      雍正元年,皇兄又将总理户部的大权交给他,并让他主管钱粮奏销的会考府事务。对于封建国家来说,掌管钱粮就是掌管实权。允祥没有辜负皇兄期望,操纵财政大权,参与军国大事,利用为皇兄所宠信的皇弟与亲王的独特身份,日理万机,处理了许许多多繁重艰巨的政务,雍正夸他“事朕克殚忠诚”。为犒赏允祥的忠心和勤政,雍正依照先皇康熙帝时兄弟分封各赐钱粮二十三万两的成例,也照数赐给允祥。允祥坚拒不受,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十三万两。不仅如此,雍正帝还重用允祥的部署,加恩把他兼管的佐领改成属下,还一下赏加三等以上护卫和亲军数十人之多,将他们发展为亲信势力。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为了表彰允祥对皇上的忠诚和处理国家事务中的突出贡献,雍正帝加封他的一个儿子为郡王,任他随意指定。允祥再三辞谢,没有接受这份隆恩。雍正帝执意要垂恩于允祥,遂变换方式,于这年八月将他奉银增加万两。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雍正帝亲笔挥写“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大字,命人制成匾额,赐给和硕怡亲王允祥,还赞誉他“公尔(而)忘私,视国如家”;当年十月,雍正帝下旨再给他本已非常显赫的仪仗增加一倍,给予极高评价和荣耀。
      ——节选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史学家高冕先生作品

      -------------------------------------------------------------------------------

      爱新觉罗·胤禵  (1688-1755年)

      即胤祯,清康熙帝的第十四子,其生母为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其初排行为第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戊辰正月初九酉时生。他本是雍正帝的同母兄弟,可是在康熙末年宫中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这亲兄弟二人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雍正帝登基后将胤祯幽禁起来,直至雍正帝死后,胤祯才恢复了自由。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禵"

      胤祯聪明过人,才能出众,“甚有义气”本为康熙所厚爱,从少年时代起,就频繁地扈从其父出巡。胤祯比雍正皇帝小十岁,两人虽系一母所生,但因胤禛生性淡薄,从小被佟贵妃收养而胤祯则被其亲生母亲德妃养大,所以兄弟二人感情并不深厚。胤祯与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禩却称得上情投意合。在皇太子胤礽被废前后,他积极追随其兄胤禩参加争夺储位的活动。为此引起康熙的不满。后来,父子之间甚至发展到对立和冲突的地步。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当康熙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禟对胤祯说:“尔我此时不言,何待?”于是,胤祯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这使康熙更加愤怒,“出所佩刀欲诛胤祯,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唯有胤禛不语,上怒少解,命诸皇子挞胤祯,将胤禟、胤祯逐出。”胤禟被康熙打了几记耳光,脸部红肿,胤祯被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时,康熙十分高兴,大封诸皇子。胤祯被册封为贝子,尔后又封固山贝子。但他同其父的关系依然紧张。同年四月,康熙巡行塞外,因担心胤禩一伙聚众闹事,便命胤禩侍从,不让胤祯、胤禟、胤衤我扈随。但胤祯设法要和允禩一块去,他“敝帽故衣,坐小车,装作贩卖之人,私送出口,日则潜踪而随,夜则至阿其那(胤禩)帐房歇宿,密语通宵,踪迹诡异”。

      在胤禩的夺嗣计划遭到失败以后,胤祯变得更加活跃起来,“虚闲下士,颇有所图”。因康熙在建储问题上曾多次征求大学士李光地的意见,胤祯便召见李的门人陈万策,“待以高坐,呼以先生”。期望通过陈与李联系,使李在康熙面前为他进言,并以此来博得大臣和士人的好感,在朝野内外为他传播声誉。当时社会上有关“十四王爷虚闲下士”的流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康熙五十年,胤祯随父皇出巡塞外,时年二十三岁;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出兵进攻西藏,拉藏汗请求清朝发兵救援。五十七年十月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进驻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如同天子出征一般,十分威武气派。

      当时,康熙决意由皇子领兵远征策旺阿拉布坦,尽快平息西北地区的战火。他环顾诸皇子,选中了年轻有为、颇具军事才干的胤祯,从而给了他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极好机会,引起人们的瞩目。五十七年(1718年)闰八月,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并由固山贝子超授王爵,“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十二月,胤祯统帅西征之师起程时,康熙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五十八年(1719年)三月,胤祯抵达西宁,开始指挥作战。他统帅驻防新疆、甘肃和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为十多万人。胤祯在军中被称为“大将军王”,在奏折中自称“大将军王臣”。

      胤祯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以后,意识到乃父对他的莫大信任,因而更加垂涎未来的御座。他临行前,就同胤禟频繁接触,对胤禟说:“皇父年高,好好歹歹,你须时常给我信息。”到了西宁后,他和胤禩、胤禟“密信往来,曾无间断,机计莫测”。

      为了提高胤祯在西北军中的威望,康熙降旨青海厄鲁特首领罗卜藏丹津,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胤祯也注意做好对青海各部头目的团结工作,耐心说服他们:“尔等应谨遵皇父此旨,共相和睦,务以尔祖父等所遗礼法为要,各将军马、口粮、器械备办齐整,嗣后当竭力奋勉,方可嘉奖。再尔等受皇父厚恩多年,无分内外,予皆视同兄弟,惟此次受任以来,不敢存有私见,良者我必奏明皇父;如有恶劣不遵法者,我亦无计,当以法律治之。”又说:“尔等皆皇父所封亲王、贝勒、贝子、盟长,果能于一切事宜,持守中正,谁敢不遵?一切军法,赏罪分明,现在我既亲自来此,若如上年,断难宽恕。” 胤祯的劝说和忠告,使罗卜藏丹津等人心悦诚服,点头称是。他们的通力协作,为胤祯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胤祯即指挥平逆将军延信由青海、定西将军葛尔弼由川滇进军西藏。八月,葛尔弼率部进驻拉萨。九月,胤祯命令延信送新封□□嘛进藏,在拉萨举行了庄严的坐床仪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动的西藏叛乱彻底平定,胤祯也因此威名远震。康熙谕令立碑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雍正即位后,以碑文并不颂扬其父,“惟称大将军胤祯公德”,令将石碑砸毁,重新撰写碑文。

      六十年(1721年)五月,胤祯移师甘州(进陕西张掖),企图乘胜直捣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但由于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没有取得进展。十月,胤祯以军务重大,密奏暂停进剿,得到康熙的赞同。十一月,胤祯奉命回京述职。经反复研究磋商,康熙决定争取和平解决准葛尔问题,特致书策旺阿拉布坦,令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选派喇嘛位使,赉书前往招抚。翌年(1722年)四月,胤祯离京再赴军前。

      同年十一月,康熙病逝胤禛登基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把他震呆了,不知所措。恍惚之中,他按新帝的旨令,把大将军印务叫给平逆将军延信,立即动身回京。他抵京后,即落入雍正布下的罗网,失去了行动上的自由。但他不肯屈服,在景山寿皇殿拜谒乃父灵柩时,见雍正也在那里,他只是远远地给雍正叩头而已,并不向雍正请安祝贺。侍卫拉锡见此僵局,连忙拉他向前。他大发雷霆,怒骂拉锡,并到雍正面前,斥责拉锡无礼,说:“我是皇上亲弟,拉锡爱虏获下贱,若我有不是处,求皇上将我处分,若我无不是处,求皇上即将拉锡正法,以正国体。” 胤祯大闹灵堂,使雍正十分恼火,斥责他气傲心高,下令革去他的王爵,降为固山贝子。

      同年,诚亲王胤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胤祯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兄弟俩的不睦和冲突,使处于极度悲痛中的孝恭仁皇后病情加重,不久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晋封胤祯为郡王,但未赐封号,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致使胤祯“并无感恩之意,反有愤怒之色”。

      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雍正对胤祯也愈来愈严酷。二年(1724年)八月,雍正获悉胤祯在家私造木塔,立即令纳兰峪总兵官范时绎进行搜查,强令交出。胤祯气愤难忍,当晚“在住处狂哭大叫,厉声径闻于外,半夜方止。”三年(1725年)十二月,在雍正的示意下,宗人府参劾胤祯在大将军任内,“违背圣祖仁皇帝训示,任意妄为,哭累兵丁,侵扰地方,军需帑银,徇情糜费,请将胤祯革退多罗郡王,降为镇国公”。雍正当即革去胤祯王爵,降授固山贝子。接着,诸王大臣进一步参奏胤祯在任大将军期间,只图利己营私。贪受银两,固结党羽,心怀悖乱,请即正典刑,以彰国法。雍正认为,胤祯当同胤禩、胤禟有别,将他继续禁锢于景陵附近,严加看守。恰在这时,有一个自称是满洲正黄旗人的蔡怀玺来到景陵,求见胤祯。胤祯怕招惹是非,不肯接见。蔡便把写有“二七便为主,贵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为太后等语”的字帖扔入胤祯住宅之内。胤祯看后既不奏闻,又把字帖内的重要字句裁去,涂抹,然后交给马兰峪总兵范时绎,并派人向范说明:“因为此系小事,所以贝子不奏闻皇上,然又有些干系,故交把总送至总兵处完处。”雍正接到范时绎奏报,异常重视,立即派遣贝勒满都护、内大臣马尔赛和侍郎阿克敦等人至马兰峪,亲自审讯蔡怀玺和胤祯。胤祯不服,“辞色很怒”,对范时绎“愤欲吞噬”,说蔡怀玺投书猜系把总华过柱及总兵范十绎所指使,有说“把总容留此人吃饭、饮酒”、总兵“何将此人置之不问”,“大肆骂詈”。雍正认为此事不是孤立的,社会上定有一股反对自己、企图让胤祯等人上台的势力在活动。于是他加紧了对胤祯等人的镇压,革去胤祯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六月,诸王大臣罗列胤祯的十四条罪状,再次奏请即正典刑。雍正仍没有同意。

      同年九月,胤禩、胤禟被雍正相继杀害之后,诸王大臣再次合词奏议,要求将胤祯立即正法。雍正遣人威胁胤祯说:“阿其那在皇考之时,尔原欲与之同死,今伊身故,尔若欲往看。若欲同死,悉听尔意。”胤祯回奏:“我向来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诛,我不愿往看。”于是,雍正下令“暂缓其诛,以徐观其后,若竟不悛改,仍蹈罪愆,再行正法。”从此,胤祯销声匿迹,过了八、九年的囚徒生活。

      十三年(1735年)正月,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释放胤祯和胤礻我,以图缓和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乾隆二年(1737年),胤祯被封为奉恩辅国公,十二年(1747年)封多罗贝勒,十三年(1748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不过,这时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后,乾隆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胤祯的家庭

      嫡福晋完颜氏侍郎罗察之女
      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员外郎明德之女
      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二等护卫石保之女
      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典卫西泰之女
      妾吴氏常有之女。

      第一子:已革多罗泰郡王弘春(七子)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初一日子时生,母侧福晋舒舒觉罗氏,乾隆四年己未正月二十四日丑时卒,年三十七岁。嫡妻瓜尔佳氏,子庆德之女;妾王氏,常明之女;妾崔氏,普叶礼之女;妾乌苏氏,副都御史敦拜之女。七子:长子永信,次子常安保,三子永豫,四子常庆保,五子三等侍卫永朔,六子头等侍卫永晋,七子永塔。

      第二子:多罗恭勤贝勒弘明(五子)康熙四十四年四月初三日寅时生,母嫡福晋完颜氏,乾隆三十二年丁亥正月初六申时逝,年六十三岁。嫡夫人完颜氏,布政使罗延泰之女;继夫人马佳氏,马惟耀之女;侧夫人王氏,王四之女。五子:长子辅国将军永忠,次子固山贝子永硕,三子奉国将军永恬,四子奉国将军永悌,五子永库。

      第三子:散秩大臣弘映(三子)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生,母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乾隆三十六年七月二十日酉时卒,年六十五岁。嫡妻祖佳氏,子爵祖俊之女;继妻王氏,御史绰尔和之女;妾马氏,护军校长绶之女。三子:长子永宗,次子永往,三子永佑。

      第四子:散秩大臣弘暟(七子)康熙四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生,母嫡福晋完颜氏,乾隆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辰时卒,年五十二岁。嫡妻瓜尔佳氏,头等侍卫都里玛之女;继妻张佳氏,达兰泰之女;妾田氏,田玉之女;妾安氏,安八之女;妾金氏,金克仁之女;妾高氏,高保之女;妾田氏,田守仁之女。七子:长子二等侍卫永行,次子都统永悫,三子护军参领永苏,四子三等侍卫永快,五子永穆,六子永胍,七子永化。

      第一女: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正月二十七日酉时生,母为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石保之女;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二月卒,年二岁。

      第二女:郡主,康熙四十四年乙酉十月二十日巳时生,母为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明德之女;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七月,嫁喀尔沁贝子僧衮扎普;郡主雍正七年己酉二月初二日卒,年二十五岁。

      第三女:县君,康熙四十五年丙戌五月十二日卯时生,母为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明德之女,与第二女同母;雍正五年丁未十月,嫁那穆都鲁氏哈禄;县君乾隆二十六年庚辰五月初八日酉时卒,年五十六岁。

      第四女:县主,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十月十三日巳时生,母为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石保之女,与第一女同母;雍正七年己酉十月,嫁敖汉博尔济吉特氏四等台吉德绶;县主乾隆三十八年癸巳正月二十五日午时卒,年六十八岁。

      第五女:郡主,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七月十一日未时生,母为侧福晋舒舒觉罗氏明德之女,与第三女同母;雍正五年丁未九月,嫁厄鲁特多罗郡王色卜腾旺布;郡主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八月二十二日未时卒,年七十岁。

      第六女:乾隆二年丁巳正月二十三日酉时生,母为媵妾吴氏常有之女;女乾隆六年辛酉八月十二日亥时卒,年五岁。

      第七女:县主,乾隆十八年癸酉十月初五日子时生,母为庶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西泰之女;选婿钮钴禄氏额尔登额,未婚;婿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十一月卒,县主守节,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二月二十二日寅时卒,年二十四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