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延王 ...


  •   漂亮的玻璃窗隔绝了窗外清凉的空气,屋内一片安详的温暖。延王祝梧把满满写上字的奏折随意地叠起来,往旁边一扔,然后把全身的重量重重地靠在手工精致的椅子上,深深地叹了口气。
      又到这么晚,延王有些沮丧,伸手揉揉眉心。虽说入了仙籍就长生不老,即使不吃饭也不会死,更不会生病,可每天都批奏折到这么晚,就算是铁打的身体也无法撑得下去。延王知道他现在感到的疲倦主要来自于精神,精神上的压力直接反馈在身体,一整天都软绵绵的,早朝的时候延麒一直担忧地看着他。
      延王有些气馁,他到这个地步了吗?连他的麒麟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延王有种江郎才尽的感觉,每天参加永远千篇一律的早朝,批永远都批不完的奏折,听那些大臣们永远结束不了的争吵。这就是王吗?天帝授意的雁州国的君王,延麒欣喜地拜下去的国王。
      天知道他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当上王,虽然当时升山的队伍中有他,但他主要是陪他的朋友翠浀,民间组织“崇隆”的组织者。翠浀拥有君王所有的条件,果断、明智、勇敢、敏锐,是那一批升山者中最被看好的一个。有位刚氏还信誓旦旦地说这批队伍肯定有王,因升山路顺利很多。所有人都几乎默认翠浀是下一代延王,一路上对他格外恭敬。
      即使过了十几年,祝梧还记得当留着一头灿烂金发的延麒带着欣喜的笑容向他跪下去的时候,祝梧第一反应不是诧异也不是呆愣,而是马上回头看翠浀。搞错了吧,这肯定在哪里出错了,当时所有人都这么想。大批的女仙跟着延麒行叩首礼,齐齐说声恭迎延王时,才有人开始反应过来,带着颇为尴尬的声音向他道贺,并纷纷跪下来以表忠诚。
      之后的日子祝梧记得不是很清楚,像踏在云一般不切实际,轻飘飘地,恍如做梦般在蓬山等待吉日,接受天赦。直到踏入玄英宫的瞬间,他才恍如隔世般醒过来。他当上了延王,他站到这个国家最高的位置,以后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会向他跪拜,他要引领一整个国家。祝梧上过少学,上过私塾,也在翠浀身后作为崇隆的要员活动过,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为这么多的人,这么大的国家负责任。
      延王的手无意识地敲打着桌子,心中的烦躁反映在越来越快落下的手指上。他没有自信维持长久的治世,没有自信面对刚开始充满希望现在却平淡很多的人民承诺什么,更不想看到当年黯淡着脸消失的翠浀。作为一个王,要对一个国家负责任,要鞠躬尽瘁地为国家做事,他面临的压力很大,特别是作为雁国的王。是的,这是最重要的原因,雁国的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常世的人们都相传雁国的王都治世不长,但雁国人还是对每一代的延王抱持飘渺的希望。雁国,可是当年出了隆王的国度,没有理由不再出一位稀世明君。

      隆王对于雁国普通人来说,是传说,是希望,也是从小听到大的传奇人物,是每一个雁国人都会崇敬的神一般的人物。而对每一位雁国国君延王来说,隆王却是沉重的包袱,意味着你永远都跨不过的坎。
      隆王是好几代之前的延王,据说在他逝世之后,礼官久久无法拟出可赞扬隆王功绩的谥号,最终从隆王的名字中取了一个字。看似敷衍,却得了朝廷上下以至平民百姓的支持。虽不成文,可“隆”字在雁国开始变成无比神圣又受喜爱的字,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名时,会放“隆”字进去,而商铺,如果想用有“隆”字的店名,务必要向官府递交申请,官府将通过严格的检查,才会给声誉较高的商铺拥有隆字的权利。雁国人偏爱隆王,偏爱隆字。因为隆王为雁国带来了最高的荣华,最大的奇迹。
      隆王治世长达八百年,为常世治世最久的国王。在治世一百年就是明君,三百年就是稀世明君的常世中,隆王走了八百年,在身边的国家倒了又起,起了又倒的时候,独独雁国,如同绝不会倒下的丰碑般,直直地挺过近千年的岁月。有六百年,甚至七百年治世的国家不只雁一个,但是这些稀世明君倒下时,对国家的伤害却与之前带给国家的繁荣成正比,治世越长越繁华的国家,一旦失道,就越荒凉越崩塌,民不聊生,一些国家还会出现折山。而隆王却非常温和地让出了王位,他逝世的时候,雁国还保持原有的富裕,雁国的一切还照常运行,后世的史官一直对隆王的失道表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只因这位明君失道完全没有理由,国家没有腐败的现象,王没有下违反予纲的命令,人民依然很富裕,官吏依然很能干。隆王的史官只是模糊地写道,主上曰,需让贤。宰辅失道,王驾崩,谥号隆王。之后只有隆王的功绩成就和王陵的描述,没有王失道的原因。

      人们说,隆王为拯救雁国而来。隆王接管雁国时,据传说,雁国非常荒凉,隆王用八百年的时间把雁国推到最高的繁盛之后,安然离去。这令隆王变成更加传奇式的人物,听说隆王在世时,雁国非常富裕,人人都以自己是雁国人为骄傲,雁国在诸国也具有至高的威信,十二国现已被停掉的各种合作也在隆王治世的时候出现。当时的人们说,雁国得了上天的宠爱,而现在没有人再会说这句话。
      隆王有多伟大,继任者的压力就有多大。隆王之后的礼王治世一百余年,算是不错的君王,却并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大家说,礼王一百年的治世完全乘了隆王八百年伟业的风,这一百年的治世应归于隆王。礼王的确因为隆王留给后世的盛世,没有经历过那些一度被毁掉的国家开国期的困难,但之后礼王的种种努力都被抹杀干净,即使有人觉得礼王还有点能耐,还是会说,“跟隆王比,还远着呢。”礼王驾崩之前貌似说过这么一句话。
      “如果隆王不曾存在就好了。”
      之后的几代延王治世普遍不长,到上一代的愚王时,隆王给予他继任者的压力终于在愚王身上爆发。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超越隆王的愚王突然狂性大发,下令将隆王陵毁掉。

      隆王陵位于关弓山,很少有王的王陵建在国都,还是在玄英宫脚下。而隆王陵落座关弓山,众多官吏与百姓从未有过任何反对与质疑之声,建造隆王陵的役夫也来自于纷纷自愿的众多百姓,虽被国家列为禁地,很多百姓依然选择向隆王陵方向进行祈祷,恳求隆王的庇护,时隔多年,延王越是无能,隆王越是被人们神化。
      当摧毁王陵的赦令下达之后,立刻引起巨大的民愤,之前已经开始对王的才能抱持怀疑的人们如被点着了的火般迅速燃烧了起来。有些人甚至不休不眠地守在隆王陵前面,想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前来拆陵的士兵。众多的民间组织也在这时候站出来反抗,翠浀引领的“崇隆”也是这时候发起的组织,到后期,和“护隆”、“大元”成了三大民间组织。
      在民间组织反抗之前,已经有众多的官吏站出来,试图阻止愚王的念头,却被已失去理智的愚王残忍杀害。国府的官吏中,那些敢出来说话的都被处刑,其人数竟超过整个国府的三分之一。留下的官吏们都不敢逆了王的意见,很多官吏都认为为了一个已经死去几百年的延王,没有必要得罪现任的延王,而作为官吏,他们对隆王的信仰说到底,也远没有百姓强。
      对反对拆除隆王陵的百姓,愚王又开始大开杀戒,不仅如此,所有店名含隆字的店铺一律被砸,所有名字中含有隆字的人均被迫改名,一时,在雁国九州,隆字从原本的圣字沦为禁字。
      官吏有官吏的顾忌,而平民却没有。民间组织办得越来越火,甚至有众多的官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偷偷地向他们提供资助。愚王派人去镇压,最后发现去镇压的人反而消失在民间,像洒出去的水般回不来。愚王虽谥号为愚,人却不笨,立马明白去镇压的人没有被杀,而是逃入那些平民之中。对这些人来说,让他们去镇压百姓,完全是给他们逃离愚王的借口。
      愚王暴跳如雷,一心想收服国府,令官吏们都在自己的掌控下。他把注意力放在身边的人,每天都疑神疑鬼,这给了民间组织继续扩大的空隙,也给远离靖州的其他州州侯加强自己势力的时间。等愚王意识到雁国九州其他八州不在自己控制下的时候,雁国已经分割成各种不同的势力圈。愚王暴怒,竟下令斩杀所有州侯。一时间州侯的叛乱如火如荼,举着去打倒诋毁隆王的愚王的旗帜,吸引一大批拥护隆王的跟随者。
      雁国陷入内乱状态。
      翠浀这时候看出来这些州侯说不上对摧毁隆王陵有多愤慨,翠浀对祝梧说,这些州侯看起来像是跟摧毁隆王陵的愚王不共戴天,但实际上顶多也就摇头叹气或直说可惜的程度,要不,早干嘛去了。
      在一些民间组织依附州侯,反而被州府所利用给诸侯叛乱打头阵的时候,翠浀按兵不动,尽力扩大崇隆的规模,让祝梧拟出一份详细的组织纲领,让另外一个人去充实金库。这时候的深思熟虑为之后崇隆的发展定下良好的基础。
      雁国内乱其实并不惨烈,州侯都站在自私的立场,互相克制互相猜疑,令愚王有喘息的空间。多少清醒的愚王开始对一些人采取拉拢的手段,令王与各州州侯互相牵制的状态持续到延麒失道,愚王驾崩。

      如果仅凭手腕,愚王并不差,顶不住隆王压力发作之前,所有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而之后几年的内乱中,他始终能让局势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不管这人之后杀了多少良臣良民,愚王资质聪颖,比只在位五年,残忍凶暴令还是雏的宰辅失道死亡的先先先代荒王好很多。但后人给他的谥号却是比荒王还要有诋毁意味的愚王,就因此人动了隆王陵,即使没有刚开始说的那样踏为平地,但也毁了大半。这对雁国人来说居然是比滩涂生灵还要大的罪。
      祝梧登基后与三公讨论,最终将复原隆王陵作为初赦,奇迹般地得到全国上下的支持和拥戴。延王苦笑,这可不是在肯定他,这只是在肯定他拥护隆王的行为。隆王,这已死去多年的亡魂还在雁国,在黑暗中操纵一整个国家,每一任延王都只能在他的影子下默默行走。

      祝梧之前只是崇拜隆王。
      登基后,祝梧对雁史特别是关于隆王的部分进行疯狂的精读,越读越心凉,越读越慌乱。在他当上王之后,他们都是延王,只论地位,则平起平坐。延王明知自己不是隆王一样的明君,也许连没当上王的翠浀都不如,可从未想过自己离同是延王的隆王的差距这么大。之前的延王们,都是知晓了这些之后才那么嫉恨隆王的吗?
      隆王从隆王台甫手中接过雁国时,其惨烈情况比之前民间所传还要凄惨一百倍,前王的凌虐下好不容易存活的国度,又碰上了雁国第八凶事,整个国家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隔了近五十年迎来的王,也是从异世刚刚回到这个世界的胎果,需要在王身边辅佐的台甫还是雏。这种恶劣的开始,却演变成现在的雁国连梦都不敢梦到的富庶,响彻十二国。
      单单说其中一件事,在雁国举办第五百五十五年祥瑞国庆时,其他十一国国王以及台甫均有出席,不仅如此,雁国居然还请动了蓬山碧霞玄君与犬狼真君。要知道,每一位王与王的地位相当,除非有国交,为另外一个国家的区区国庆亲自前往这种事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当时的雁国与其他十一个国家都有国交,而且还相当不错,可以让其他国家的王和宰辅双双入席。碧霞玄君掌管蓬山,除了养育麒麟,素来与十二国王室无太大交集,竟只为一个国家国庆携带众多女仙离开蓬山。犬狼真君,黄海的守护者,延王升山的时候深切地感受到这位天神在黄海的地位,也知道这位天神多么异类,不与其他神仙一路,对黄海外面的世界毫无关心,而这么一位天神居然也参加雁国国庆!
      这只表明雁国当时的地位。当延王细读当时的法律以及制度的时候,只能目瞪口呆,这些大胆的改革,以及一些至今沿用的法规都是在隆王时期制定的,现在消失的一些制度虽让延王心痒痒,但也因现在的雁根本担当不起而只能放弃。这是怎么一位君王,虽然法律的细化没有亲自做,但大纲以及框架却都由隆王自己一个人提出,并非某某大臣进言提议!除了隆王的八百年王朝,还有奏国同时期的七百年王朝,但奏国的王朝之后被传出来是由一家族六个人共同承担,而雁国,始终都只有隆王一个人,无父无母,无妻无子,与同为胎果的台甫,撑开雁国的天,耕耘雁国的地,让十二国记住了雁国。
      难怪这个人会被神化,延王甚至觉得隆王还不够神化,太多的差距让他想都不敢想超越隆王,偏偏所有人都在不停地提醒他,请主上成为像隆王大人一样的明君。延王他现在为愚王感到悲哀,愚王应该就是在这种闷闷的捅刀中爆发,背尽了骂名,而自己,则是乘上愚王的风,单单靠着崇隆出身,赢得了民众很大的拥护。

      延王起身,走到玻璃窗边,手轻轻地碰上玻璃,冷清的温度从指尖传过来,越过玻璃暗夜的景色中自己反射在玻璃的身影如鬼魂般摇摆。玻璃也是隆王时期制作出来的东西,当年十二国,用玻璃做窗者,唯有雁,如今玻璃已遍及整个常世。
      玻璃中自己淡薄的影子在廖静的夜色中格外寂寞,延王他无父无母无妻无子,这一点倒是和隆王一样。但他无法像隆王一样一个人顶住所有,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太过沉重,虽然在过去十几年在断断续续地恢复,速度还是太慢,延王不由地开始心急。隆王是怎么走下来的呢……也许,他有一名优秀的台甫。
      麒麟是王的半身,却在史事中无法占上太多笔墨,麒麟只是在辅助王,听从王,盲目地追随,在君王的命令下,麒麟的意志可以忽略,其实 ,麒麟只是王的附属品。但身为延王,他也知道一名优秀的麒麟可以为王省下很多精力。他自己的台甫就很优秀,精通各国历史法律,也对很多法术有了解,更是善于处理政事,每天都会陪他批奏到很晚,幸亏有了他,他才不会刚执政就陷入迷茫期。
      延王很信任延麒,延麒是这个国家中唯一属于他自己的,出于真心仰望自己的半身,也是很能干的半身。延王深知这些,他自己现在的一切也是延麒带给他的。但他就是无法与延麒亲近起来,相处了十几年,论亲密度,当年与翠浀反而更加亲密熟稔。延麒恭敬他,他宠爱延麒,也止于那一点,他还是无法在延麒前无忧无虑地敞开话题,无法向延麒苦诉,延麒为他分担的东西已经太多,不能连自己一点点不安也加强在延麒身上。
      隆王与他的台甫是怎么相处的呢?八百年的默契,八百年的情分,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王与麒麟还要深吧,隆王有没有过像他这样独自一个人品尝寂寞过呢,延王开始胡乱地想。延王一直有一个地方不能理解,隆王以温和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治世,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退位呢,让成年的麒麟去找新的王,再怎么也比等新结出的延果长大选王还要快吧,中途还免了失道的危险,退位才是最贤明的结束方式才对。但现在想起来,也许,隆王是舍不得?一起度过八百年的台甫……但是如果疼爱台甫,就应该让他活得更久才对吧。

      延王转眼看到桌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沉闷地叹气,最后往窗外一瞥,却全身如冻住了般定在那里。
      透过窗户,漆黑的庭院里有一抹淡白色的影子在蠕动。轻飘飘,一吹就会飘走般,轻轻浮游在空中,缓慢地穿梭在月影与月光之中,偶尔透明偶尔奶白。
      延王鼓起胆子,上前走一步,忽然,那抹影子顿住,默默地看向自己的方向,即使看不清这东西,延王直觉地感知到这东西在盯着自己,心里开始发麻,与此同时,身后无数台蜡烛刹那间灭掉,屋子里顿然降临一片寂静的黑暗。刚刚还温暖的室内温度猛然开始下降,连呼出去的气都可以看到。
      延王感到背后开始密密麻麻地出冷汗。
      那坨白色的东西开始往他的方向爬行,一鼓一鼓,如蠕虫般,延王咬了咬牙,大喊。
      “来人!”

      门外的侍卫涌入房间,瞧见屋内一片黑暗,机警地点开火折子,火光下,延王的脸色苍白,眼中有淡淡的阴狠。
      “主上?”
      延王什么都没说,望了望窗外,皱一下眉,过了许久才回答。
      “……什么事都没有,退下吧。”

      窗外月光依旧,无人的庭院无声地展开其美丽的身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延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