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临深履薄,夙兴温凊(2) ...

  •   第六十七章临深履薄,夙兴温凊(2)
      日升月落之间。恍惚两天时间一晃而过。自始至终旁观了一切的于洋,对结果早已有所预料。但她还是没有想到连她们手里仅有的几分钱买到的也是掺了假的毒药。
      她并不想细究这些人绝望的原因。无非就是在这个封建时代下被剥削的一无所有的凡人罢了。苛捐杂税、天灾人祸、意外疾病无论哪一项落在那个时代的普通人身上,皆是一生不可承受之重。只是人活世间,都是不可避免的罢了。
      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才格外的追求平安喜乐四字。也因此于洋更没有插手的打算。
      她就只是在这里静静的看着。
      只是她没有想到那个假药实在假的有些离谱了。两个早已身怀死志的大人没有熬过那一天的晚上。看似最应该早死的那个孩子,却还是□□到了最后。
      于洋微微蹙了触眉。她原以为随着这个主角的死亡,这个幻境就会随之结束。现在看样子还是有些不同之处的。
      果然在第三天的时候,是于洋预期的最后时间了。如果再没有转机的话,那这个主角也必将会随着身体衰竭而失去生机。
      在第三天的正午时分,随着阴云的逐渐累积,破败的小院里来了两个身材瘦弱的仆役。
      于洋看着她们骂骂咧咧的一脚踹进了破败的房屋。本来就只是用来靠在门口挡风的木板。直接被踹成了几大块。随后再检查了墙边的几人后略微停滞。还是习以为常的直接上手将屋里的几人拖了出去。她们甚至都懒得将人拖到远处。直接两人合力就将这一堆丢到了靠近于洋的小树林边上了。
      这让于洋心里面也有些恼火。她只是来凑数看个戏的而已。可不想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卷进去。
      但为了不引起幻境的警觉,于洋还气恼的翻了一个身,背对着她们,没有理会。
      一切的变化总是那么毫无预兆。在两人清理干净土屋里的稻草后,一声闷雷响起。随后豆大的雨滴开始肆虐于天地之间。也许是从天而降的雨水。给了那个还剩一口气的孩子一线生机。
      于洋的感应中这个孩子的气息确实强了一点点。但令她意外的是,就像是回光返照一般。这孩子只是在雨中眼睛颤动了一下。就直接气息全无了。
      预想当中的转机并没有出现。
      正在于洋疑惑不解之间。四周的幻境景色开始急速转变。
      原来在荒山草地中间的泥土稻草房,变成了阡陌纵横的土墙瓦房。于洋身下原本躺着的桑树。也变成了在村落中间的大到两人环抱的巨大梨花树。
      因果交集的汇聚则点变成了梨花树下的一家有两间院子的竹编土墙的瓦房。这个院子在梨花树的正下方。同样也是位于整个村子的中心地带,是距离树下的五口水井最近的地方。
      于洋像是坐在了观影台的最前方。这样实景演绎的情景剧也不禁有些挑起了无聊于洋的好奇。她看着穿着粗布麻衣的几个青年人带着笑容的闲谈着打开了院门。也看着她们相互理解,互相玩笑着讨论着日常琐事家里孩子教养,老人的睿智。
      小小的院落里承载着一家六口的酸甜苦辣。但于洋同时也知道既然是幻境练心,那就不可能是这样一帆风顺。所以这一次被取名长宝的小男孩注定无法顺遂。
      果然一匹骑着瘦马的传报军士,让所有的美好在这一瞬间戛然而止。整个村落里也由原来的闲散舒适变得愁云凝结。
      她看着村里所有人在乡长的召集下商议,讨论。缺还是无法抵抗,只能各自满脸愁容的开始整理各家的家当。这次的军报来的奇怪又紧急。每家每户15岁及其以上的主力都被应征前往。甚至一些原本已经亡故了的也必须有人顶替。
      于是,每家每户都拼尽全力准备盔甲刀兵。然后在两三日之间满是不舍的同众人一起送别家人。原本还算热闹的村庄,瞬间就少了生气。甚至原来就在梨花树下聚集着闲聊唠叨的各家夫人,孩子都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无数村民对于这场征兵都是满怀忧虑的。甚至有一些夫人孩子会在无人之时在梨花树下跪着低声祈祷。差点将在上面躲着的于洋吓了一跳。那些扑面而来的香火气。差一点儿就缠在了她的身上。被她反手一把拍进了梨花树里。这才躲过了一劫。
      其实于洋知道。这些兵士多半是有去无回的了。她在仔细研究了那一篇征兵文书之后,就已经猜测到了,这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征兵。语焉不详的文书加上四方天空金戈之气也并没有起刀兵的征兆。那就只剩下了是有人造反这一个选项了。
      之前村落的繁荣安定也印证了这场造反的结果,必将失败了。而造反失败的人结局自然不言而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