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二十八章 东宫 ...

  •   那边梅枕霜的人拖住了梅隐霜的脚步,梅馥霜又拖住了常皇后,两个最大的威胁不在,梅枕霜便放心的开始自己的计划了。

      晟帝和百官行到偏殿之后,见殿中央悬挂着一副硕大的江山盛景图,其运笔流畅,用色考究,画上的山峦巍峨险峻,奇崛而秀美,低处的涯涘则开阔浩荡,尽显壮美磅礴之意。

      确实是一副难得的佳作。

      晟帝一见便生出赞赏之色,连声道:“好,好啊,霜儿的画技又有所精进了。”

      梅擎霜忙道:“父皇谬赞了,儿臣不敢当。”

      兰松野看着这画,心想的确是挺好看的,他若不杀我的话,我便也同他讨一副这么大的画,回去糊在墙上,添几分风雅,顺便还能遮一遮质馆陈旧的墙皮。

      正当众臣对着那幅画交口称誉的时候,梅枕霜适时的站了出来,对晟帝躬身行了个大礼:“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他一改方才在席间的轻松神色,语气多了几分肃然,让所有人都疑惑不已,晟帝自然也察觉出他的变化,便问道:“何事使安王这般严肃?”

      梅枕霜请罪道:“儿臣自知不该这个时候扫父皇的兴致,但此事事关重大,儿臣不敢隐瞒不报,若事后父皇想处置儿臣,儿臣绝无怨言!”

      晟帝:“只要是关乎朝野的大事,朕便恕你无罪,你尽管说便是!”

      至此,梅枕霜就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接对着那幅画的后面喊道:“出来吧!”

      这幅画之后竟然还藏着人?

      就在众人惊疑之时,便见到有一人脚步迟缓的从后面走出,其面色悲怆,整个人颓唐不已,与先前那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判若两人,竟是奉命领兵前去援助昭国的李丰眠!

      只见李丰眠走到晟帝面前,而后直直跪下,声泪俱下道:“罪臣李丰眠,参见陛下!”

      李丰眠不应该正在领兵打仗么,何时回京的?在场所有人都十分茫然不解,不知这是唱的哪一出。

      晟帝自然也很是诧异,他先是看着跪伏在自己身前的将领,后来又将目光直射向梅枕霜,质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见晟帝已然愠怒,梅枕霜便扛着威压,将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回禀父皇,李丰眠领兵前往昭国增援,却在昭国境内遭遇北狄军突袭,致使我朝五千将士全军覆没,就连押送粮秣的士兵也未能幸免,而随军而行的粮草,全部被北狄军劫掠,只有李丰眠一人侥幸死里逃生。”

      “什么!”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皆震惊不已,谴责和议论如同逐渐沸腾的水,声响越来越大,且越来越激烈。

      兰松野也在场,晟国的将士在昭国被杀,他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霎时间,所有人都面带怒色的向他看去。

      兰松野登时吓得腿软,仿佛谁在此刻狠狠瞪他一眼,他便能当场口吐白沫,晕死过去。

      只见他一副慌张又胆怯的窝囊样子,紧张辩驳道:“不是……肯定不是我父皇做的……我还在这里为质,此事若被发现则会引起两国战事,父皇不会置我于不顾的,况且……况且我昭国正遭受北狄侵扰,日日盼着贵国前去支援,在这个节骨眼上借北狄的刀杀你们的人有何益处!”

      兰松野极力解释,若是不知道他的真实面目,只看他现在这幅抖若筛糠的模样,任谁也想象不到,此事就是这个人人蔑视的昭国质子一手谋划的。

      甚至连梅擎霜都微不可见的讥笑了一瞬,心道这人实在是个人才。表面上娇柔怯弱,呵斥一声就如惊弓之鸟,推搡一把便要非死即伤,实则手段狠辣蛇蝎心肠。五千将士的性命被他略施小计取走,如今还在这里面不改色的撒谎,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实在是个贯会伪装的狐狸精。

      虽然梅擎霜知道兰松野的真实秉性,但旁人却没见过,他们听了兰松野这一番话,觉得这个昭国质子说的有几分道理,若此事真是昭国谋划的,对他们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晟帝的目光锐利如剑,他转向李丰眠,面色森寒的像是要凝成冰一样,冷声道:“你自己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丰眠直起上半身,大概是知道自己罪无可赦,故而一副心如死灰的悲凄模样:“确如安王殿下所言,臣领兵行至昭国境内,在即将到达昭国军营时,于夜间遭遇北狄偷袭,臣……虽侥幸留得性命,却被人抓住囚禁起来,直到前段时间,对方才将臣带回晟京。”

      晟帝沉声问道:“可知是谁抓的你?”

      李丰眠摇了摇头,颓然道:“回陛下,罪臣不知,但罪臣在被囚禁期间,见到有北狄人与他们在一起,还听到……”李丰眠有些犹豫,似乎在忌惮要不要说。

      晟帝厉声道:“听到什么!”

      李丰眠一个头磕在地上,语气带着一丝视死如归的决绝:“臣听到那北狄人提到突火枪和粮食!”

      话音一落,殿内又是一片不敢置信的抽气声,群臣噤若寒蝉不敢说话,晟帝的脸色则异常难看:“放肆!”

      李丰眠切声道:“请陛下明辨!罪臣自知死路一条,断然不敢胡言乱语,臣亲耳听到那北狄人说什么……用五百支突火枪交换粮食,可他们每次谈话都十分谨慎,是以臣也未曾听到太多。”

      如此一来,仅凭这寥寥数语,就能推测出一个触目惊心的阴谋。

      便是抓走李丰眠的人与北狄私相授受,以五千人的军粮换取五百支突火枪,而之所以选择在昭国动手,则是为了将此事嫁祸给昭国,以达到掩人耳目,瞒天过海的目的!

      至于此事是谁做的,李丰眠虽然没有说,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因为突火枪一案已经人尽皆知。

      而东宫搜出的突火枪为何是假的,也有了很合理的解释,便是北狄人生性狡诈,而突火枪又极为珍贵,这才用假突火枪鱼目混珠。

      虽然此时所有证言和矛头,都指向了太子,但还有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可疑之处:“可这背后之人若是真的与北狄勾结,抓住李将军后直接灭口便是,为何又从昭国将人送了回来,甚至还让李将军有机会面见圣上?”

      此言一出,确实提醒了众人,这其中或许另有隐情也未可知。

      然而梅枕霜却说道:“这有何难猜的,对方以为李丰眠没有听到他们与北狄人的密谈,故意留他一命,就是为了让他回京后揭发此事,顺理成章的将此事栽赃给昭国,好将昭国与北狄勾结、蓄意暗害的罪名坐实,从而转移朝野的注意,达到其金蝉脱壳的目的。”

      此言虽有几分牵强,可细想之下却并非没有道理。

      “况且,”梅枕霜欲将梅隐霜挟持李丰眠的家眷,借此威胁他暗杀自己一事当众说出:“李丰眠回京后,其……”

      梅枕霜的话还没说完,便见到梅擎霜站在他的对面、晟帝的身后,用十分细微的幅度对他摇了摇头。

      梅枕霜话语一滞,再开口时已经不着痕迹的换了话题:“……主动找到儿臣,说他在被囚禁期间,抓他的那伙人曾威逼他假造战报传回晟京,是以五千将士全军覆没的消息才被遮掩至今,可见这背后之人心机深沉,步步为营,难保这背后没有更大的野心!”

      晟帝面色阴沉无比,梅枕霜最后这话虽说的朦胧两可,但他御极多年,在争夺皇权一事上的敏感度比旁人要高出很多,这是所有皇帝的逆鳞,也是人尽皆知的禁忌。

      太子费尽心思用粮食换突火枪,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个人便能猜到。

      此刻,在场所有人都缄口不言,生怕哪个字说的不对了,被怒而不发的晟帝顺手拿来泄愤。

      晟帝目如鹰隼的看着李丰眠,每个字都像是从齿缝中含恨挤出:“你可曾亲眼见过那个北狄人?”

      李丰眠摇了摇头:“臣并未见过那人,但臣可以确定的是,他也与臣一起,被送入了晟京。”

      岂有此理!此事简直闻所未闻!

      在场的众臣都惊愕的说不出话来了,太子怎会如此糊涂,身为一国的储君,不仅勾结外敌,竟还在禁足之时仍与北狄人保有联系,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的将之带入晟京,他眼里到底还有没有陛下了!

      晟帝早已被气的面色铁青,他冷笑笑一声,当着众臣的面儿说道:“好啊,这就是朕的好儿子!”

      众臣当即惶恐道:“陛下息怒。”

      然晟帝此刻怎么可能消气,只听他厉声道:“殿前司都点检何在!”

      立即有人站出来应声道:“臣在!”

      “将李丰眠押入大牢候审。”

      “是!”殿前司都点检便带领几人,将李丰眠押出去了。

      晟帝冷笑了一声:“难怪三司至今都没查出什么线索,此案做的如此隐秘,真是难为他了!想来是那太子詹事全部将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朕这个儿子,治国之道没能领悟多少,倒是先学会了搅弄风云、玩弄权术的手段!”

      今日经由李丰眠自陈罪责,突火枪一案便昭然若揭。

      梅境和被册封为太子已有十五年,但晟帝如今却正值春秋鼎盛之时,丝毫没有退位之意,多年的等待变成觊觎,皇位的诱惑使太子迷了心智,恰逢昭国送兰松野入京为质子,换取晟国派兵增援昭国,太子这才有了勾结北狄、假借出兵之名,行不轨之实的机会。

      至此,太子的谋逆篡位之心,已然全数败露了。

      恰逢殿前司都点检刚将李丰眠押出去没多长时间,梅隐霜便进殿了。

      他一入内便觉得气氛不太对,但还是小心谨慎的走到晟帝面前,想要为太子说情,请晟帝移驾去一趟东宫。

      只是他还没开口,晟帝便像是感应到什么一般,将目光转向他,其眼底的森寒之意,让梅隐霜霎时心中一惊。

      “父皇……”

      晟帝道:“康王方才去哪里了?”

      梅隐霜不知他离开的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但也不能说东宫的人偷跑了出来给自己传信,是以只能找了个借口:“方才……方才儿臣在席间一时贪嘴,吃的有些急,去出恭了。”

      他一直低着头,所以没瞧见晟帝眼中风雨欲来的神情。

      晟帝一直没发话,梅隐霜捉摸不透他父皇的心思,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父皇,太子殿下他……他十分记挂父皇,突火枪一案虽是遭人诬陷,但太子也日日在东宫自省,只怪自己不够戒慎,这才让小人有了讥谗的机会。”

      他说到一半,强迫自己抬头迎上晟帝的眼神,战战兢兢道:“太子……自知无言面见父皇,但……但他……”

      晟帝冷不丁开口道:“太子想见朕?”

      梅隐霜实在不明白,为何方才在席间还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氛围,前后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这态度就与先前有了天壤之别。

      梅隐霜疑心是梅枕霜趁着自己不在的时候说了什么谗言佞语,这才使晟帝如此疾言厉色。

      但晟帝自己开口这般问了,梅隐霜自然是顺势应声道:“是……”

      晟帝冷笑一声:“好,正巧,朕也想去看看自己的好儿子!”说罢便一甩袖袍,寒声道:“摆架东宫!”

      于是晟帝带着百官,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东宫去了。

      路上,梅枕霜趁旁人不注意,寻机靠近梅擎霜,低声问道:“你刚才为何不让本王开口?”

      梅擎霜道:“皇兄可是要说三皇兄威胁李丰眠当街刺杀你的事?”

      梅枕霜打量了他一眼,探究道:“你如何得知的?”

      梅擎霜有几分无奈:“臣弟的府邸和皇兄的府邸同在一个方向,回府也走同一条路,我那日自然是亲眼瞧见了。”

      梅枕霜面色不悦道:“你既然知道,为何不让本王禀奏此事?”

      梅擎霜耐心解释:“皇兄难道没察觉出来,突火枪一案耽误了这么长时日,一直悬而未决,难道仅仅是三司没有查到确凿证据的缘故么?此事分明是太子有不轨之心,所以蓄意囤积突火枪,人人都能想到的事情,父皇难道真的没起疑么?”

      梅枕霜面露狐疑之色,皱眉道:“继续说下去。”

      “父皇本就有意庇护,可皇兄你……”梅擎霜看着梅枕霜凌厉的眼神,迫于对方威势,硬生生改口道:“……皇兄与我却借献画之名,将太子欲意谋|反一事揭露到人前,眼下文武百官都知道了太子的不臣之心,父皇即便有心庇护也不能了,自己的儿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你我今日之举,将父皇的颜面置于何地?若再趁势打压三皇兄,等他日父皇回想起今日情形,焉知父皇会不会觉得皇兄是觊觎东宫之位,决议要除掉太子和安王?”

      梅擎霜对梅枕霜语重心长道:“皇兄若要对付三皇兄,臣弟不会掣肘,也不会告密,但依臣弟蠢见,此事可以徐徐图之,若父皇心中对咱们做儿臣的有了芥蒂,可就不好修补了。”

      梅枕霜眼带探究的看着梅擎霜,质疑道:“你竟能想到这些?”

      还不等梅擎霜解释,梅枕霜便反应过来什么,嗤笑一声:“莫不是怕本王今日之举连累了你,这才阻止我的吧。”

      梅擎霜露出一种被揭破了小心思的尴尬,强装镇定的说道:“皇兄如何做想臣弟管不了,但还是奉劝皇兄一句,李丰眠刺杀一事今日别提,往后也别提,有时候势头太盛,未必是好事。”

      梅枕霜眯着眼睛将他打量了一番,片刻后沉吟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可惜了这么好一个把柄。”

      梅擎霜负气道:“皇兄何必忧心,三皇兄既然能孤注一掷出此下策,以后必定还会有铤而走险的时候。皇兄只要留心些,不愁抓不到把柄。”

      梅枕霜想了想,觉得这话也对,于是不管梅擎霜,自己走上前去了。

      若梅枕霜真的将李丰眠刺杀一事说出来,晟帝必然会让刑部彻查此事,梅隐霜本就没有做过的事,定然不会承认,如此一来,便又多了一个麻烦,梅擎霜自然要阻止他。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只是梅擎霜没料到晟帝直接将李丰眠关押起来了,如此一来,想要杀他便有几分费力了,毕竟这牢狱可不是能随意出入的地方。

      自己需得想个法子才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