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赵府用饭一贯在里头堂屋的花厅内,且男女分桌,中间用竹子串帘挡着,食不言,既有大家风范,又显得关系亲近。
      周氏远来是客,带着静言及两房姑娘,老太太一桌,吕氏和薛氏则伺候布菜。
      正巧薛氏之子赵宣下学,拜见了新到的叔婶后,便留在男桌用饭。
      一时间只听得杯箸碗碟清脆,丫鬟们托着盘子,执壶和茶水,来来往往丝毫不乱。周氏暗自佩服,看来到底是要严谨治家,这些嬷嬷丫头们叫薛氏调教的十分稳重,幸而府上人不算多。
      一时饭毕,老太太照例要去午睡,周氏知道一会大约有事情说,便让三个姑娘带着静言去屋子里玩,赵宣也带着思齐和思明出去了,到底是在赵府,也不怕出事。
      重新上了茶水之后,各房相对而坐,只薛氏独自一人,二老爷赵晖随皇商一起去绥城收东西了,还要月余方回。
      周氏瞧着没人开口,又不好继续闷着,便向吕氏道:“方才我忘了问,怎么不见四弟妹呢?”
      吕氏眉心一皱,眼神带着忧愁,叹气道:“她母亲病重,似乎是不大好,捎信儿来说想见外孙一面,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你大哥吩咐了几个人,跟着他们娘儿俩一块回湖州了。”
      “原来如此。”周氏也顿生感慨道:“弟妹这么些年也是不易,孤儿寡母可怜见的。”
      薛氏插一嘴道:“好在还有老太太疼她,几个铺子的营生也够了,说到底......”她话锋一转,笑吟吟的看向赵逢:“三弟和三弟妹才是有后福的呢,以后咱们一大家亲亲热热住一起,要像个什么事儿不能呢。”
      吕氏也很赞同,刚要附和,却见丈夫朝自己摇了摇头,也不知为何,只好先按下话语不提。
      薛氏仍在滔滔不绝,也亏得她口齿伶俐,翻花似的把家中事情拣说了个遍,听着也不觉聒噪。
      趁着薛氏喝茶的功夫,赵逢不紧不慢的开口道:“多谢二嫂惦念我们一家子,不过蒙圣人恩赏,在芜坊街那赐了一座宅子给我,权当日后在盛京的府邸,我已着人前去打扫,二嫂也少些劳累了。”
      “什,什么?”薛氏听的一怔愣,手里还端着茶杯,狐疑问道:“三弟这是何意,难道不打算住在家中吗?”
      赵逢应声道:“圣人赏赐非我可拒,我已将赵府诸事一一告知圣人,何况我与大哥同在朝为官,还是避嫌为好。”
      薛氏这才想起,身为长子的赵元竟一句话也不提,自顾自的饮茶,大约两人回府的路上就已说了此事。
      “这.....。”薛氏也没了主意,呐呐道:“可是母亲尚在,三弟这般.....只怕有心人会说咱们家的不是。”
      “二嫂不必忧心,我在外十几年也不曾与京里有几封书信,旁人怎会拿这个来说嘴。至于老太太那边。”赵逢嘴角含了一抹嘲讽笑意:“老太太更不在意了。”
      这样挑明的话,叫薛氏也不知如何接下去了,花厅静的能听到风刮窗户纸的声音,夹杂着淡淡的玉兰花的香气,只是此刻并不能让人心旷神怡。
      半晌,赵元终是开了口:“就这么办吧,三弟说的对,合该要避嫌才是,老太太那边我去说。”
      “甚好,那便有劳大哥了。若无其他事情,我就和夫人孩子先回去了,家中还有许多事情料理。”
      周氏遣人来唤静言回府时,她正跟三姐妹在掷双陆,正是要赢之际,听了下人来报,也只得丢下棋子。
      三姐妹不知何故,好容易远道而来一位亲姊妹,竟不能够住在家中,以后也不能一并说话取乐,又不好问得。
      匆匆小别,静言被引至前厅,父母与兄弟俱已等着,只有大伯赵元相送。
      “三弟,我无他赘述,若是闲来无事,来家中坐坐也好。”
      赵逢和周氏行了一礼,带着一家子扬长而去。
      赵元心中难说滋味,良久方叹了口气。
      “老爷,一会可怎么跟老太太说呢?”吕氏从屏风后走出,满脸担忧,“没成想三弟心中芥蒂如此之深,到底是亲骨肉啊!”
      赵元苦笑一声,这么些年在外吃得苦,受得罪,岂是亲骨肉三个字能带过的,三弟肯回来用顿饭就算是孝道了。
      即便如此,他还是安慰妻子道:“你先回房去吧,待母亲醒了我再去说说,还能怎样,不过是各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过吧!”
      芜坊街离皇宫不过半刻钟,几个大臣的府邸都在此处,圣人新赐的宅邸原是前朝胡大学士的住处,他晚年携家眷告老还乡,这座房子便一直空着。
      到底是文人所居,一进门便是镌刻着劝学一文的石壁,静言拎着两兄弟好好看了一会。思齐的心思全在新家上,只急的嗐声跺脚,又不敢违拗长姐,那模样逗得赵逢和周氏乐不可支。
      吴管家已将内外都收拾齐整,各处行径也都记熟,说着就在前头引路。
      石壁两边各铺了鹅卵石路,一边通着抄手游廊,尽头是个大园子,内设花厅。一边过了垂花门就到了二进院,两边就是外院仆人住的厢房。
      大堂屋连着两个耳房,一个做厨房用,另一个则是放物件的。跨过三进院便是到了内院,小池塘拢着一片青竹隔开了正房及书房,可见十分风雅。
      穿过侧门就是后罩房,稍远一些的分给了思齐和思明,两兄弟欢天喜地往新住处闹腾去了,更近一些的自然就成了静言的住处。
      周氏道:“你先去瞧瞧怎么布置好,缺什么一会来告诉我。”
      静言知道父母是有话说,答应着往自己屋子去了。
      那是一处被单独开辟出来的罩房,院门上写着岚清二字,一侧假山覆满了藤蔓,隐约可闻到些许青草气,小径直通里屋,游廊下连着小亭台,底下是一潭碧清的池水,旁边几株海棠开得正好。
      卧房里一个小丫鬟正麻利的理着床铺,静言瞧着各处都打扫的干净,东西也归置整齐,心中十分妥贴。
      “我的好四儿,若离了你,我可怎么办呢!”
      四儿被唬了一跳,看清是谁后,高兴道:“我还以为姑娘要在那边吃了晚饭才回来呢,姑娘先看看,可有哪不随心的,我再腾挪。”
      静言在屋里绕了一圈笑道:“我的心思自然你最了解,哪哪都好,暂且先这么着,后头再慢慢装饰吧。”
      四儿倒了一碗茶放在桌上,又去窗边的小桌上收拾妆匣,满脸笑意,嘴里还念叨着:“这可比咱们在柳州的府上大多了,吴管事说宅子空着时还常有人来洒扫,我说这么好的地方亏得没荒废。姑娘看院子里可要再种些什么,我就是觉得这院子还少些脂粉气,不像女孩儿家住的,好姑娘,一会得空儿了咱们出去逛逛吧。”
      静言听这一箩筐的话,不禁噗哧笑了,打趣道:“当初还是应该听娘的话,给你改名叫喜鹊,叽叽喳喳的也不得闲,你那一张嘴咂起来,可比人家的马跑的还快。”
      四儿嘟着小嘴,手头仍干着活道:“我是心疼姑娘在柳州过得苦,如今日子好过了,姑娘可不是要按着京里的官小姐似的,我是盼着姑娘大富大贵,日后我就是打前头的第一个狗腿儿不是?”
      “咳咳。”静言没撑住,一口茶喷了出来,四儿早贴心的拿出一个帕子递了过去,主仆俩相视一眼,又如以往般打闹起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