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国丧 ...

  •   大祈六十二年春

      新年刚过,春色已至,桃源村骊山半山腰的那片桃树已抽新芽,村民也逐渐换上了更为轻薄的春衫,桃源村那连片的好田上渐生绿意,逐渐多了劳作的身影。

      桃源村正东面离村人聚居地一公里外有一气派宅院,绿砖红瓦庭院深深,端的是富贵气派,这便是在梧桐县赫赫有名的杨家。

      这杨家祖居梧桐县桃源村,往前数几代都只是普通的农户,直到三年前已逝的杨老太爷凭借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货郎,又娶了县里小有资产的商户之女,靠着岳家提携,几次南下,攒了一笔不小的家资,成了这十里八乡第一富户。

      杨老太爷和杨老夫人一生恩爱,共育二子一女,长子杨善举自幼聪慧沉稳,乃大祈四十六年进士,自此,杨家真正改换门庭,愈发富贵。

      杨大老爷为官十六载,如今已任户部侍郎,哪怕是在权贵遍地的京都也少有人敢小瞧。次子杨善宝却是跳脱性子,不善文却于生意之道颇有天赋,加之杨大老爷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杨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已是整个梧桐县最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家。

      杨家世居桃源村,如今,杨老夫人依旧随二房住在桃源村的祖宅中,宅子几次扩建修缮,如今已是愈发富贵气势。

      刚用过午膳,杨老太太居住的祥寿堂一片欢颜笑语,只见正居主位的老太太已是满头白霜,岁月的纹络布满整张面庞,然而她面目慈和,笑意深深,初春的暖阳照在她那镶着红宝石的抹额上,整个人不觉老态只觉圣洁慈和。

      她膝上正伏着一六七岁男童,老太太一面轻抚男童一面同一中年美妇说着话。

      “老二家的,后日你那娘家侄女出嫁,咱们的礼可得备厚些才是,她如花儿一般,我那套黄翡头面你便一道拿了去,算是我这个老太婆的一点心意。”

      杨二夫人也不知是惊的还是喜的,忙站起身向杨老太太施了一礼。

      “烦母亲忧心了,厚礼儿媳已是备下,那套头面价值不菲,儿媳怎好拿了去,絮儿收了怕也不心安的。”

      杨二太太倒不是说的客套话,那黄翡头面整整十八件,是四年前老太太过六十大寿时安家的贺礼。彼时,杨大老爷刚刚被调回京都进了吏部,二房长子杨怀仁又以二甲传颅留任翰林院,杨家崛起势不可挡,杨老太太的六十寿宴声势浩大,寿礼金贵更不必提。这套黄翡头面价值千金,以如今老太太手里握的好东西来说也不多么名贵,但给一个亲家小辈做添礼,在梧桐县这个地界来说,多少有些贵重了。

      “不必客套,絮儿那丫头幼时长来,我倒是当成了半个孙女,不过是个死物,不值当什么,她这是高嫁、远嫁,手里得有些好东西才镇得住人。”

      杨二太太素知婆母脾性便也不再推脱,倒是杨二太太身边那十来岁的少女噘了噘嘴,她长得玉雪一般,这样使起小性子倒是不招人厌,反而惹人欢喜。

      “钰儿这小嘴怎噘得老高?可是不高兴了?”

      少女也不急着说话,站起身蹬蹬瞪几步走到杨老太太身边,身子一软便腻腻地弯靠在老太太身侧,也不说话,倒是两只大眼睛咕噜乱转,倒是把老太太看的愈发乐了。

      “祖母笑话钰儿,祖母对絮儿表姐可真好,上回舅母可把那知州家的公子表姐夫夸得天花乱坠,我偏不爱听。咱家的大哥哥、三哥哥都是进士,四哥哥更是驰骋沙场的少年将军,哪个不比那知州家的公子好上那许多倍,再说这梧桐县第一美人,钰儿瞧着宝珍姐姐才是那倾国倾城呢。”

      杨家二房唯一的嫡女那是如何被娇养着长大,她所言不过心中所想,但这满屋中不少人却因这番童言无忌,心中思绪乱飞,正巧拿着食盒进来的一老嬷嬷面色一变,几步上前就要跪倒下去。

      “四小姐可是折煞老奴了,宝珍怎可与表小姐相提并论?”

      “瞧把你给吓的,可别跪了,钰儿童言无忌倒也说的没错,咱们杨家的儿郎个个都出息,至于宝珍那丫头,别说钰儿了,就是我这个老太婆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实在没瞧见过这般标致的姑娘,她回虎头庄大半月了,怎的还没送回来,善儿昨儿午后就说想吃宝珍姐姐做的点心了。”

      老嬷嬷听了杨老太太这番话,又见杨二太太面上并无不虞之色,稍稍放心,忙回话道:“劳老太太惦记,总还需两日,亲家老爷才肯将人送回来呢,这蛋黄糕是慧儿的手艺,虽不及宝珍,到也可入口,不知五少爷喜不喜欢。”

      不等老太太说话,一直安静枕在老太太膝上的五少爷杨怀善已经噌一下起身,两眼放光地盯着食盒,满屋子除了年纪稍长的二小姐杨怀瑜,四小姐杨怀钰也是一脸巴巴等着投喂的模样,一下子,屋里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然而,欢快的气氛并没有维持多久,杨二太太身边的大丫头秋分急急进屋,在杨二太太耳边嘀咕了几句,杨二太太倒是神色镇定,只对着秋分点头示意又道:“该歇午觉了,儿媳正有几句话要和母亲说,几个小的便先回去吧。”

      杨老太太多精明的人,一下便允了几个小辈先离开,几个小姐少爷一走,一屋子的婆子侍女退了大半,偌大的屋子里便只余婆媳二人并几个得力的下人。

      “可是出了什么事?”

      “回母亲,方才儿媳身边的秋分来报,大哥身边的德才回来了,风尘仆仆求见老爷,只老爷不在府中,儿媳便遣人带到这里来罢。”

      听了杨二夫人的话,杨老太太面上也严肃起来,这德才乃是杨大老爷身边大管家的儿子,若非有要事轻易不会派来,再者,年节过去不过数日,杨大老爷回京也不过数日,此时派人回来不免让人忧心。

      秋分很快领了人进来,德才不过二十出头,小时承蒙杨大老爷看重跟着武师学过几年,整个人很是健硕,他一进来就跪下给杨老太太和二夫人行礼,大抵是着急也无需两位主子再开口询问,已是极快将来意说了七七八八。

      听完德才来意,满屋寂静,几个下人将头埋得低低的,镇静如杨老夫人也是面色微变。

      原是如今的天圣帝已缠绵病榻大半年,不久前,成王寻来一位高僧,每日圣丹圣药供着,听闻身子已好转,又逢太后六十寿诞,前儿宫里办宴,所有京官及四品以上命妇都要入宫候宴,只是自入了宫,杨大老爷及杨大夫人并三少爷都没再回来,昨儿半夜传来噩耗,亲下江南赈灾的太子不幸病逝,更令人惶恐的是一早,整个京都敲了整整四十九下丧钟,这是天子薨逝的信号。

      京中杨家几个可以掌事的主子都被困在了宫里不知情形,二少爷同三弟媳商议后便遣了德才前来报信,如今这情形,天子和太子前后脚薨逝,京中怕是要大乱。

      “奴才出城的时候,京中人家几乎已是门庭大闭了。”

      杨老太太深吸两口气才道:“你这一路也是辛苦了,下去歇歇,等二老爷回来再一同上京。”

      杨老太太毕竟活了这岁数,也不是一般没有见识的深宅妇人,天子薨太子逝,如今群臣被禁锢在宫里,而天圣帝光是成年的儿子就有十二个,有几位更是母家势力和才华皆不输太子的,这一场新皇之争不知会有多么地惨烈。

      杨家虽这两代人才辈出,但到底根基浅薄,新皇之争血流成河,杨家可否在这一场新皇之争中被保全下来,杨老太太是一点底都没有,但她不能退缩,如今,京中杨家唯一成年的男丁杨二少爷却是身子孱弱,无论京中如何混乱,杨二老爷都必须要进京去主持大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