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池氏 ...

  •   昌平二年秋,金黄铺就的宫殿巍峨大气,宫墙之间倒映长长的阴影,储秀宫外落叶凋零,树干上光秃秃的停留着三两只鸟雀,叽咋作响。

      储秀宫属内宫东六所,在宫城东侧,每逢黄昏时分,余晖消失之前,储秀宫便早已被阴影笼罩。

      这是一座不被宫中妃嫔青睐的殿宇,住在这的妃嫔位份都不会太高。

      储秀宫偏殿,坐着一位风韵犹存的美人,鸦青的披风,对襟直领上坠着一圈若白狐毛,高髻云鬓,杂佩周全,时不时望向内室,随侍的宫人静静站在门前,垂首不语。

      头上用以簪发的金凤,让人清晰地意识到,此人地位极高,不是储秀宫的人。

      “妙仁,去把窗支开,烦闷的很。”贤妃沾了一口热茶,面上神色未变,支使左下手的侍女去开窗。

      昨晚骤然降温,储秀宫的宫人来报,池淑女提前发作了,贤妃今日从坤仪宫出来,顾不上换一身衣裳,直奔储秀宫。

      池淑女这一胎,还不足月份,肚子却似揣了皮球一般,见风长。

      医官说是少见的双胎,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贤妃身后的宫女将堂内两侧窗都支开了点,穿堂风吹过,散了些屋内的浊气。

      “娘娘,您身子虚,还是先回宫里吧,这儿有奴婢看着,不会有差错的。”

      涂妙仁是贤妃的陪嫁丫鬟,自小伴着她长大,如今也能被叫一声姑姑了。

      “如今也不过才两个时辰,还早着呢。”

      储秀宫这位,肚子争气,可比寻常妇人难熬的多。

      “不必了,等便等吧。”贤妃轻叹口气,打量手里的小炉,“妇人生产本就艰难,这池才人还是要本宫看顾着些。”

      “娘娘仁善。”

      贤妃听着,不置可否。

      这宫里是人是鬼,谁看得清呢。

      在这偏殿伺候的人,都是贤妃从宜臻宫带过来的宫人,便连室内也是贤妃宣的医女,恭维声自是不止。

      贤妃的目光落在前院中的一小片昏阳上,怔怔出神,看它渐渐被阴影吞噬。

      那年也是秋日,本应顺利降生的孩子,还未出娘胎,就没了,直至今日她都未再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夕阳落幕,新月两头尖尖,照不亮这一座宫殿。

      殿中早早点上烛火,落在每个人脸上,表情一览无余。

      内室的呼痛声停了会儿,大约是医女见产妇宫口未开,让其收着力气。

      “妙仁,让御膳房送些滋补的膳食过来,总得有些力气,把孩子平安生出来。”贤妃从室外回过神来,叮嘱涂姑姑。

      ——

      月上枝头,烛影摇曳,里面的人发动已经有六个时辰了,贤妃也在正堂等了六个时辰,连姿势都没怎么变过。

      月光映着门口的柳条若隐若现,柳枝二百九十二次拂动时,第一声婴儿啼哭打破了储秀宫的寂静,也唤回了贤妃的思绪。

      “娘娘,生了!”涂姑姑喜形于色。

      “嗯。”相比之下,贤妃则平淡得多,只看着堂内屏风,等着孩子出来,“还有一个呢,急什么。”

      今日后,她便有孩子傍身了。

      景国的规矩,凡后妃产子,可在膝下养至五岁之龄,而后另辟一处,以习文武。

      即便是抱养的,这五年,也足够贤妃发挥了。

      第二个孩子生的很快,不过半个时辰便出来了,眼见两个宫女抱着孩子站在眼前,贤妃还回不过神来。

      “你说什么?”没听清方才产婆说的话,贤妃又问了一遍。

      “启禀娘娘,是龙凤胎。”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宫女道贺,宜臻宫多年无子,靠着皇帝的愧疚和过往的情分,宜臻宫算是坤仪宫和长春宫下独一份,但人心易变,只有小皇子是真实的。

      这时,贤妃才显出了些笑意来,示意奶娘将两个孩子抱近些。

      “给本宫看看。”将小皇子接过,一双手小心翼翼垫在婴孩后脑和臀部,动作间行云流水,仿佛演练了千百遍,贤妃打量了两兄妹,疑惑道,“为何哥哥反倒瘦小,不如妹妹。”

      “娘娘,龙凤胎中大都有一个是早产的,往后好生照料,也是会越长越壮实的。”抱着女娃的奶娘解释道。

      她见过的龙凤胎,总是先出生的弱点,但很少听说哪家养不活的,何况这天底下最尊贵的地方。

      “娘娘,池淑女想要见您。”这时,医女从屏风后走出,向贤妃耳语了一番。

      贤妃垂眸看向两个孩子,“妙仁,去请太医,就说池淑女出血不止,让他准备好一应药物。走吧,我们去看看池淑女。你们两个把孩子抱进来。”

      实际是池淑女产后虚弱,怕一睡过去就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了,非要见这一面。

      贤妃后面跟着涂姑姑和产婆,绕过屏风走进卧房。

      宫殿陈设大同小异,储秀宫摆件不如宜臻宫精致,但也不失体面,只是现下,屋里还充斥着浓重的血腥气,池淑女躺在床上,面若金纸。

      贤妃也走过这趟鬼门关,但池淑女的模样还是让她一惊,她的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俨然一副精力耗竭的模样。

      “娘娘。”池淑女神情戚戚,躺在床上气息微弱,产后遗留的疼痛让她动弹不得,神疲体倦,保持清醒大约是她能做的极限了。

      “躺着吧。”贤妃坐在床旁凳上,看池淑女无力的样子,心中生了些许愧疚。

      “求娘娘开恩,许妾看一眼孩子。”挣扎着从床上跪起,感觉身下传来异样热流,池淑女无暇顾及, “妾自知时日无多,娘娘心善,代妾抚养孩子,妾心中不甚感激,但还请娘娘成全,让妾看看孩子最后一眼。”

      贤妃没说话,只微微颔首。

      池淑女在宫中已经有一年之久,见过奢靡万千,也见过人吃人,终于也轮到她自己了。

      涂姑姑不放心将孩子给池淑女,动作犹疑。

      贤妃示意她放心,袖口微动,挥散了鼻前令人窒息的血气,“大可放心,这两个孩子,就是本宫亲生的。”

      池淑女不发一言,就着跪着的姿势,将两个孩子拢在怀里,紧了紧身上的衣服,隔着厚厚的被子,小心翼翼抚摸兄妹俩的脸颊。

      刚出生的孩子都是皱巴巴的,只是她怎么看怎么好看,哥哥反而还没妹妹壮实,脸上绒毛还挺长的。

      笑着笑着,眼泪不知怎么就掉下来了,从哥哥的脸上滑了下去,池淑女连忙擦掉。

      贤妃转过头盯着床旁的烛火,静静等着。

      池淑女趴伏在双胞胎耳边,泣不成声,眼泪悄悄打湿了包裹着双胞胎的柔软的绸缎,声音微不可闻,“要平平安安,好好长大啊。”

      两个孩子动了动,但此时没人在意。

      久不见床上的人有动静,医女上前查看,才发现池淑女已经昏迷了。

      待太医背着药箱赶到,池淑女已经停了呼吸。

      ——

      “生了龙凤胎?”乾阳殿内,皇帝听闻贤妃派人来回报,朱笔一顿,对侍立在旁的内监总管吩咐道,“晋池淑女为才人,好生葬了。”

      过了良久,皇帝放下朱笔,接过元忠递来的毛巾,净了净手,叹了口气又吩咐,“着宜臻宫备好暮食,朕今日便歇在那了。”

      “诺。”元忠后撤至门口,方转身差人往宜臻宫宣旨。

      皇帝早已过而立之年,面上保养得当并未有多少皱纹,只是眼下的青黑不能忽视,这是还登基后才有的。

      一个权利外围的亲王,谁晓得最后坐上了帝位呢,今年不过登基第二年,他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松懈,但事务甚是繁杂。

      “元忠。”皇帝有些不安。

      “陛下?”元忠疑惑看着皇帝。

      “没事。”

      “陛下不必忧心,您即有了决断必定是有道理的。”元忠深谙皇帝的心思,无非是心软的毛病又犯了。

      皇帝眼神落在元忠身上,一眼就收回,终归还是没说什么。

      储秀宫发生的事情,是他默许的。

      对贤妃的愧疚疼惜终究占了上风。

      “元忠,把今日在储秀宫的宫人和医女都打发出宫,那间屋子封了吧。”

      “陛下,可要同宜臻宫那边知会一声?”

      “不必。”

      “诺。”

      早有人禀报了储秀宫的事情,催产药、拖延时间,皇帝知道,但人心总是偏的,对贤妃的感情胜过只见过几面的女人。

      ——

      入夜,宜臻宫灯火通明,皇帝驾幸。

      宜臻宫位于宫城东面,离乾阳殿很近,一宫之主正是贤妃。

      “这俩孩子莫不是位置颠倒了?哥哥怎么还比不上妹妹。”皇帝暗暗惊奇,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宗室也曾出过几对双生子,他没见过,还以为出生时一模一样呢。

      不怪见到两兄妹的人都这么觉得,妹妹重五斤三两,哥哥却只有不到四斤,任谁看了,都不会觉得这是一胎生的。

      即便嬷嬷说这很正常,贤妃还是让太医检查了许久。

      “刚生出来那会儿妾也是这么想的,太医说小皇子有早产之象,后天养养也就好了。”

      贤妃眼见皇帝将两个孩子依次抱了起来,手法颇为熟练,提起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可见皇帝对着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她怕皇帝心软,因为储秀宫的事,对这两个孩子有了芥蒂,对她有了芥蒂。

      贤妃坐近了点,对皇帝道:“陛下,明日妾便带他们给皇后娘娘请安,请陛下赐个小名吧。”

      宗室虽然子嗣繁茂,但每年夭折的皇子皇孙也多,故一般只有到了七岁,皇子皇女才会有自己的大名,正式记入族谱,当然,皇女是入不了族谱的。

      “那便按长幼次序,十获,四狸。”

      小皇子行十,小皇女行四,皇子公主分别列序,起居教习也是分开来的。

      “谢陛下。”贤妃谢恩。

      皇帝心软有心软的好,至少对于嫡子外的孩子都是一视同仁,慈爱有余而威严不足。

      眼见他抱着两个孩子舍不得放手,就知道他是很喜欢孩子的。

      “夜深了,陛下,明日还有大朝会呢。”没多久,元忠就进来提醒了一句。

      ——

      宜臻宫外枝影深深,皇子皇女就歇在偏殿,窗外的虫鸣鸟叫,很容易就让他们惊醒。

      一整个晚上,哥哥惊醒哭嚎的次数数不过来,妹妹倒只是跟着哼唧了几声,吃饱又睡。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池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