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乱念 ...

  •   昏暗的烛火高悬,男人肩背线条舒展,随着呼吸起伏。

      手臂上的肌肉紧绷,沉浸于火光和暗影之中,分明是静止的,却生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错觉,仿佛在不停地摆动。

      一滴晶莹顺着精壮的脊背蜿蜒,沈朝颜这时才发现,那对肩胛周围的筋肉正在有规律地翕张,犹如一双展翅翱翔的鹰翼。

      浑噩一扫而空。

      沈朝颜彻底愣住了,她忽然明白了谢景熙在做什么。

      一种麻痹和亢奋的感觉搅动在一起,翻腾起心底那点怪异的渴望。她当即捂住自己猝然的抽吸,背身贴在了窗外的廊壁上。

      衣袂拍打轩窗,发出一声闷响。

      水声乍歇,谢景熙侧头,却见窗外夜沉,独余窗角一抹月色清朗。今夜的月像一面镜子,照见他隐秘、压抑、不可窥见的欲。与周遭的空阔两厢照映,方才脑海里的那个影像,就变得格外清晰,避无可避。

      凉透的水到底是缓解了一部分的痛苦,可那只蛇还在——湿软地缠上他的腿、再缠上他的腹……

      心智定力,都被它爬乱了。

      否则他怎么会脑中挥之不去的都是她。

      周围都是水,可他知道自己一直在冒汗。那平缓的水波像一条条舌头,她的舌头——湿的、软的,一寸一寸,舐他的汗。

      体内的挣扎和兴奋翻搅在一起,如汹涌的海,又如奔涌而来的千军万马,不顾一切地,只等隐忍的心智妥协,给出一声号令。

      欲脱生死,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混沌之中,他极力想从脑海里搜寻出能够劝服自己的东西。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

      他想起灯烛坊里她抵着他喉结的手,想起击鞠场上她贴在他胸腔的背……

      理智要走,□□恋栈不肯罢休。手臂生出了自己的意志,肌肉绷紧又松开,胳膊上那根直通心脏的血管淌着火,一跳一跳地拉扯。

      烛火摇闪,水波震颤。

      池中复原的月又被扯动,晃晃荡荡,碎成了一池荡漾的水波。更漏簌簌,寂夜将阑。河风探入,净室的烛燃尽,猝然灭了。

      一声压抑的闷哼,克制倾注东流。

      水声止歇,净室里安静下来,又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唯余窗上一抹月色浅淡。

      *

      这一晚,两人之间就像达成了什么默契。

      净室里的水声止了,直到烛火燃尽,谢景熙也没唤沈朝颜进去。她披着他的氅衣,在寝舱外吹了一晚的风。

      东方既白的时候,画舫在码头靠了岸。谢景熙从寝舱行了出来,依然是紫衣玉带,鬓发不乱的模样。而沈朝颜到底因着昨晚的“偶然”,有点心虚,一直到下了船,都不曾跟谢景熙说话。

      “郡主。”

      攀着车沿的手一顿,沈朝颜听见谢景熙唤她,故作镇定地回了头。只见他从裴真手里拿过一个包袱,递给沈朝颜道:“里面是些女子的衣物,回程的路上,郡主最好换上。”

      沈朝颜怔忡,倒是想起自己如今这一身,确实是容易引人非议。她应了,从谢景熙手里取走了东西。

      “还有。”谢景熙唤她。沈朝颜回头,只见他手里持着一条披帛,神色不悦地道:“女子私物,郡主当格外小心,若是落入他人之手,怕又是一场是非。”

      “哦……”沈朝颜愣怔,想起那条披帛就是昨晚她用来拴自己的,心里漫起一丝赧然。

      短暂辞行,车轮碌碌,漫起滚滚烟尘。

      看着沈朝颜的马车行远,谢景熙才俯身上了车。厚重的车幔落定,车厢里暗下来,谢景熙闭眼靠上晃动的车壁,心里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颓丧。

      他生长于安北军营,从小令行禁止。十二岁随父上战场,十四岁城破族灭。隐姓埋名、谋划十载,他早已习惯了招招算计、步步为营。他从未遇到过谁像沈朝颜一样讨厌,横冲直撞地入了他的谋划,像一只误打误撞的蛱蝶。

      谢景熙压着紧蹙的眉心,心里生出无限的恼意。

      只是事到如今,他也分不清自己该恼的到底是谁——是那个甩不掉的烫手山芋,还是一开始误判了对手的自己?

      其实归根结底,他凭什么觉得沈朝颜是一个放在身边就可以被控制的因素?

      谢景熙哂笑一声,似在嘲讽自己先前的自负。

      十四岁便领兵杀敌的镇北王世子,饶是表面温润如玉、恭谨谦逊,骨子里却向来都是骄傲的。他很少困惑,从不后悔,遑论如当下这般地举棋不定。

      可面对沈朝颜,他似乎已经失了先机……

      *

      午时三刻,谢景熙的马车停在了大理寺门前。

      昨夜被沈朝颜这么歪打正着地一算计,她还真的言出必行,把韦正给送来了大理寺。如此,刑部和王瑀那边,该是会很快就得到消息。

      谢景熙自知没有时间,甫一下车,就径直往关押韦正的大狱里去了。

      牢室昏暗,终年不见天光。甬道窄而长,弥漫着干草和火把燃烧后的呛人气息。韦正昏沉地听见锁链闷响,抬头便见谢景熙在围栏外的圈椅上坐下了。

      同僚数载,彼此是什么行事风格,早已心照不宣。可韦正依然想不明白,沈家的这趟浑水,谢景熙到底是为了什么偏要趟进来。

      “谢寺卿。”不等他开口,韦正抢了先机。

      他回应谢景熙的目光,哂笑着问到,“今日这一局,谢寺卿真的想好了么?”

      一问出,却换来半晌的静默。

      对面的人眉眼疏冷,一双深眸于火光之下攫住他,不曾说话。韦正从不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但如今面对谢景熙的眼神,竟也心头微乱。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提醒对面的人道:“今日谢寺卿若是真的插手,往后,怕是就再也无法独善其身了。”

      “哦?”谢景熙眉心舒展,语气温淡地道了句,“谢某愿闻其详。”

      心里的忐忑松弛下来,韦正道:“其实大人只需向郡主推脱,说迫于王仆射压力,已将韦某移交御史台。如此合情合理,昭平郡主和穆少尹再是强势,总归是撼动不了朝廷律令。”

      谢景熙似是“嗯”了一声,道:“确实不失为一个两全之策,只是……”

      他顿了顿,似有为难道:“郡主此番设局,实则目的不在王党,而是为着月前陈尚书的案子。此案一直由大理寺负责,且人情向来讲究往和来,本官此番若是卖韦侍郎情面,韦侍郎又准备用什么还呢?本官总得给郡主一个交代。”

      “陈尚书?”韦正面露讶然,问到,“陈尚书的案子,与我有何干系?”

      “陈府的刘管事韦侍郎可认识?”

      韦正一听这话便变了脸,但他没有否认,坦白道:“我在刑部这么久,陈尚书的家仆,自然是认识几个的。”

      “哦,认识。”谢景熙轻声重复,又问:“那敢问韦侍郎上一次见刘管事,是什么时候?”

      “这……”韦正语焉不详地反问:“本官公务繁忙,又怎会记得什么时候见过一个小小的管事?”

      谢景熙也不恼,挑唇道:“那本官便提醒韦侍郎一句,七月十五,陈尚书出殡下葬。刘管事从崇福寺出来,去了东市杏林堂拿药。那一天,韦侍郎可见过刘管事?”

      话已至此,韦正无法再避,只能恹恹承认到,“见过。那日,是我让府上的车夫去杏林堂接的人。”

      “为何?”谢景熙问。

      韦正道:“我实则也是听说了陈府祭坛驱邪之事,想找人问个明白。”

      “为何?”一模一样的问题,但语气却是不一样的凛冽。

      韦正视线闪躲,只道:“五年前,我在刑部见过从丰州来的两兄妹。当日陈尚书公务缠身,我便代劳,送两人去了香来阁。”

      “啪嗒!”

      指节敲击桌案,发出一声闷响。

      扶着圈椅的手豁然收紧,谢景熙看过来,确认到,“是昭化二年,毁于东市的那家香来阁?”

      韦正应是。

      五年前……是他刚入大理寺,任大理寺丞的时候。虽然这个案子不是他主办,可应该是有印象的。

      指节在桌案上缓而沉地敲击,脑海中的记忆碎片像纸页,一张张地翻过。

      “咚!”

      手指一停,谢景熙抬头看向韦正,神色凛然,“那件案子……若是本官没有记错的话,昭化二年,香来阁大火,现场只找到了两具尸体。”

      谢景熙补充,“一具是太医署前署令,而另一具,是个男尸。”

      “正是。”韦正点头。

      “可是你说……”谢景熙陷入沉思。

      若事情真如韦正所言,丰州兄妹死于香来阁大火,而他得知陈尚书死讯,又见刘管事在府中用那阴邪之法摆坛避灾,韦正才会惶惶不可终日,怕是真有什么鬼魂前往寻仇……

      这么一来,似乎也都能说得通,只是……

      丰州、瘟疫、太医署、复仇、死后被焚毁的尸体……

      这些东西像断线的珠子,之间似乎存在着什么若有似无的联系,可目前那条将它们串起来的线却被藏在了某个看不见的地方。

      “所以,五年前香来阁大火,哥哥身亡,之后妹妹便失踪了?”

      韦正没有否认,只道:“我朝律法规定,失踪三年可以判定为死亡。”

      谢景熙静默,照明的火把炸出哔剥,气氛再次沉肃下去。韦正对谢景熙了解不多,却凭着直觉,对他当下的反应起了一丝忐忑。

      半晌,对面的人缓缓抬眼瞧他,那目光一寸一寸,像牢房里煽动的火焰,似要照见他心底一切的隐秘。韦正心下一紧,呼吸便不觉快了几分。

      他见谢景熙淡漠的脸上出现一丝玩味,几乎是在同一瞬,韦正便知道自己在他面前露了马脚。

      果然,他听见谢景熙悠缓而笃定的声音。

      “同僚数载,本官自然相信你方才所说。可是韦侍郎……”

      谢景熙道:“官场上的那套避重就轻、暗渡陈仓,就别拿到本官面前来了吧?”

      “没、没有……”韦正否认,可喑哑的声音却出卖了他。

      谢景熙倒也不急,提醒道:“韦侍郎十八高中,弱冠之年便已入刑部,区区一个失踪的女子,怕是根本不值得韦侍郎如此忧虑。”

      “你什么意思?”韦正语塞,本该义正严辞的话,也说得没了底气。

      对面的人看着他,嘴角漾开浅淡的弧度,温声道:“丰州兄妹死于非命是真。只是那日,韦侍郎接走刘管事,怕担忧的根本就不是这个失踪的妹妹。”

      “而该是四年前,刑部那个无端枉死的郎中,赵竖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