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我是没得资格管教她,只你父亲也太娇纵她了,她已及笄也不算小了,可一个女子总做这些出格的事,将来怎么好说亲?”

      “怎么不好说亲了?”少年一脸的气愤。“阿姐花容月貌,性格也不似那些闺阁小姐们那么闷,没眼光的人才会嫌弃呢!像那些迂腐的蠢材,他们想求娶,我还不让阿姐嫁呢。”

      “好、好、好!你们都有理,只我做这个恶人。”眼见妇人脸色难看,他忙拉着妇人的衣袖陪笑道:“谁说的?家中若没了母亲这么善于持家的“恶人”只怕府里早一团乱呢。”

      林夫人“噗嗤”笑出声来“就你嘴贫。”

      “母亲莫气,父亲既已允了阿姐,你也莫要上火了,我这就去清溪郡瞧瞧去。”他说着就转身往外走。

      林夫人拦不住只得喊旁边的小厮“丰年,跟紧你家少爷。”

      “是,夫人。”丰年急忙去追赶少年。

      “少爷,等等我。”

      “少爷,现在就出发去清溪郡吗,还要带什么吗?”

      “你倒提醒我了,等下拐到街角的糕饼铺子停一下,去买点枣仁糕和榛子酥带着,阿姐最喜欢祥福记的枣仁糕和榛子酥了。”

      “是,少爷。”

      门口的马夫看见刚进去没多久的二人急忙忙的进家,又急忙忙的出来,忙招呼着上车“少爷到哪里?”

      “先去祥福记买糕点,然后去清溪郡。”

      “哎,好嘞。”马夫坐上车沿,一拉缰绳,马动了两下蹄子就“嘚嘚嘚”的跑开了。

      清溪郡是个陵州下面的郡城,距离陵州不远,马车只需半日车程。那里面积不大却很是富饶,盛产瓷器,处处都是烧制的瓷窑。因为远赴盛名,来往的商客贸易不断。

      这里遍地都是烧制的窑店,稍大的有三家,而这“景明瓷窑”就是其一。承接的单子也十分全面,从茶、碗、杯、碟到花瓶、香炉均有烧制。

      走进窑店,里面众多忙碌的身影。定睛一瞧一众忙碌的身影中只见一个轻盈的身形扎在其中,身着淡青色的衣服,衣袖绑的高高的,满手的泥。她端坐在陶车架上,旁边的丫鬟时不时的用木棍搅动陶车旋转。她顺着旋转的陶车,将练好的泥沱摔向了陶车的中心,又用手拍实了。然后双手蘸水捧捏着泥料,手上不停地一会压捏,一会捧拉,最后拉坯成型。紧接着又拿来了一个竹片样子的小工具,一会校正一下坯体的曲线,一会调整一下口径的大小。她拉坯时的手法实在娴熟,显然不是一日之功。最后将手上的坯体从底部上掐断余泥,放置在一旁干燥了。而旁边一排排做好的初坯已经把小桌都放满了。

      她下了陶车,伸了个懒腰,走到净手的桶里洗了洗手,囫囵的擦了擦,就坐到了一旁的桌边。

      “莲瓣。”

      “来了小姐。”丫鬟把晾好的初坯拿到了另一个桌上。她拿起已经晾好的呈水波纹样的坯体套在一个光滑的模具上,双手不停地轻轻拍打,从坯肩一掌接着一掌的拍下,好让其与模子紧紧贴合。随后双手又揉正了坯足将坯督子抬正,最后用一个木板打平。然后慢慢的用巧劲将印好了的初坯就这样从模具上拿下来,再放置到一旁。她如法炮制,将剩下的初坯也同样操作完。

      等全部做完她吩咐丫鬟“拿去晒吧,在一旁盯着。只等晒至四成干就拿回来,记住了?

      丫鬟点点头“放心吧小姐,定在一旁守着。”显然不是第一回做这样的事了。

      她又仔细净了手,细细擦干了手指。敲了敲酸疼的背,揉揉发僵的脖子,整理好衣裙就往一旁正在烧制的窑去了。

      少女身姿轻盈,步伐轻快,白皙的面容如上好的莹白瓷器,眼睛似禽着薄雾般湿润清亮,确实是生的花容月貌,清丽可人,正是林府的大小姐林婉清。

      远远瞧见一个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坐在窑洞旁的凳子上悠哉悠哉的喝茶。

      “郭先生安好。”少女声音清亮。“怎样了?”

      “早呢!今日是素烧。”

      “嗯。”

      “若烧制窑变,须得两遍烧。第一遍素烧筛选坯体,把有瑕疵的和有残缺的素坯都挑选出来,这样第二遍烧制时完好的成品才能更多,且更宜吸附釉体,也能改变釉的厚度。”

      “嗯嗯。”身旁的少女一脸求知若渴。

      “素烧时要装满窑,越多越好,不可有空位。”

      “好。火候如何把控?”她说着也从一旁拉了个凳子坐到了郭先生身旁。

      “烧制素坯时,前期生火要慢些,温度需慢慢升高,这样利于坯体的水分往外排,切记急烧温度过高,水分排的过快坯体则会爆裂。”

      “那要烧制多久?”

      “三、四个时辰吧。”

      “好慢…”

      “这就等不及了?明日才能看到烧好的素坯呢。”郭先生说着站起身又往加火的窑洞里添了些柴料。

      “等到烧制完成,看到窑变至少还要三五日。”

      “我就是迫不及待想看窑变。早听说了此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十分神奇,还没亲眼瞧过呢。”

      “要学此技艺,最先要练的就是心志。不可急工,不可功利,不可焦躁,还需耐心细致。若烧制不成,练泥、拉坯、利坯、晒坯、施釉、烧窑等工序都需重来。”

      “知晓的。我自然是等得的。”少女端坐好,看着郭先生给窑洞添柴。

      这边丫鬟将晒好的初坯收进屋内晾凉,还不等去唤小姐,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少年声音传来:“阿姐,阿姐。”莲瓣回头,瞧见来人正是自家府上的少爷。

      “少爷,您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阿姐,听母亲说阿姐在这学窑变的技艺呢。来的时候也忘了问是哪个窑店了,找了半天才找到这里,她人呢?”少年转头找寻阿姐的身影。

      “应该是去后边瞧郭先生烧制坯胎了。”

      “好,那我去后面找她。”少年说着就雷厉风行的跑了。身边的小厮边追边喊:“少爷您等等我呀,慢点。”

      这边少女正准备起身,就听见熟悉又亲热的声音传来:“阿姐!我可算找见你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