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第二十四章改革合局
      全国第三次机构改革开始了,兰原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兰原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人事编制工作的一名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各组织、人事、宣传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在人事局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开展日常事务工作,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全县机构改革的方案,报请金州市政府批准,机构改革就在全县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他见了兰原县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了,他们局总支组织的中心学习小组会上,坚学达局长也给他们全局各单位的头头脑脑们,传达学习了这次全县机构改革的文件精神。其中牵扯到他们局的机构改革,就是与县林业局,县政府农业办公室,三个单位合而为一,名称改为兰原县农林局。
      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党和政府的英明举措,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能阻挡得了。这一改不要紧,却有几人可就睡不踏实了。真是有几人欢乐,有几人愁啊。
      现任兰原县林业局局长,名叫王其林,老家是本县北沟乡“上三村”的人。小个子,身体胖胖的,圆圆的肥脸,红光满面,肥头大耳,一头的黑发,胖手胖脚的。脖胫看去有点短,显得头载到了双肩上的感觉。
      王其林是有点来头的人。是兰原县委组织部工作过的老人手了,从组织部出来,放到了县林业局里,直接当了“一把手”,局长。刚好四十岁的年龄,是施展报负,一展宏图,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有些命运不济,刚当了一年多的局长,恰缝新一轮机构改革,林业局要撤销,合并到县农林局去。
      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时,正在一天晚上,王其林和媳妇两个人,思前想后,没有办法,眼看着这个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局长职位,保不住了,伤心悲痛的夫妻两个,抱头痛哭,心里那个凄惨就不提有多冷凉了。
      经营了一年多的县林业局,王其林局长的“一把手”威信已经确立无疑了。王其林前任县林业局长,是从兰原县西南一个小乡的党委书记上来的,原林业局长和下属的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争取来国家“两西”建设的资金,在原他们县农技推广站和兰原县第二食堂的地盘上,建起了县林业技术推广大楼。兰原县检察院,县就业局和社会保险局,没有办公地点,或刚成立起来,这三个单位就租住在这个大楼上办公。
      这个大楼共四层,东西向双面楼,一楼临街的一半层,除了门厅,全出租给做了商铺,最南头通两间一个大房子,出租给原县林业局一副局长家的儿子和老婆办了个烟酒冷饮门市部,其它几间都是单间,一个套间两间办了麻辣烫,一间县就业局办了个复印部,一间办了钟表修理铺,一间做了小卖部了。
      一楼背街头的西边,南头两间是厕所外带水房,北头一间出租给了县就业,中间几间出租给了县社会保险局,作为办公场所。
      二楼整个一层,都出租给了县检察院,楼梯口加装了铁栅栏和防盗门。三楼是部分县林技推广站职工办公,四楼是县林业局和县林技推广站两家办公。
      原林业局长与县农办联合,争取来“两西”建设资金,大这座大楼后面,又建起了一座家属楼,南北向单面三层楼。一楼是县林业局,林技站车库,还有单位的灶房和食堂,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库房。二楼和三楼住着四户单位职工家属,是林业局局长,林业局小车老司机,县农办老主任,县林场场长。
      原林业局长,一时很风光,联合了县农办。县农办前身是县农建指挥部,现还加挂了县“两西”办,县扶贫办的牌子,是专管农口建设投资的单位。又联合了县试验林场,想办法拉来资金联合建家属楼。三家联合盖了这幢家属楼。自己办公住房都解决了,原林业局长就有些自高自大了,把县检察院这样的单位也不放在眼里了。
      县检察院刚从县委、县政府分出来,既没有办公地点,这不是到县林业局林技推广大楼来租房办公,也没有多少办公经费,财务也比较紧张,每年的租房费也很难筹措得到。县林业局也是个穷单位,没有多少经费,钱也不宽展。原林业局长打发单位财务人员,时不时经常到县检察院,还有租给楼房的县就业局,县社会保险局等单位,催收房租费,水电费和卫生费,其它单位没有办法,想方设法得给县林业局交上这笔钱,可就是得罪了县检察院,会吃不了兜着走的。
      县检察院检察长,是从案件审理处上去的,是办理经济案件的一把老手,县上的局长,乡长,乡上的书记们,都惧怕他三分,却被县林业局催要房租弄得很恼火的。可遇上了县林业局原林业局长,偏不识这个相,经常催交房租费,找到原林业局长亲自求情,说缓一缓也不行,欠一点也不行,惹得检察长十分痛恨这个原林业局长,都是公家的事,何比这么认真,能缓就缓一下,能欠就欠一点,为什么这样苦苦相逼,因此咬牙切齿要整一整这个原林业局长。
      正好,机会来了。有材料举报了这个县林业原局长,检察长政治嗅觉多么灵敏,正是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廉政建设,赶上了中央大力反腐败的风头上,紧紧抓住难得的机会,秘密调查了这个县林业局原局长,这个县林业局原局长还真是屁股不干净,还真有戏。
      检察长上报县委、县政府同意,成立专案组,集中精力,细查深挖,还真查出了一些问题,就是利用职权,贪沾了一点林业经费,问题不是很大,就是几千元。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提交到县委常委会上研究,有分管副书记等与会领导保留意见,最后县委决定,给予撤销县林业局原局长职务,保留党籍,保留工职的处分。县委、县政府任命县委组织部正科级组织员王其林,为县林业局新任局长,接替了县林业原局长的职务。
      现在,机构改革,县农牧局局长坚学达被任命为县农林局局长,总支书记,县林业局王其林局长被任命为县农林局副局长,局党总支副书记,保留正科级待遇。原林业局邵仁禄副局长,原农牧局常永铭副局长,都任命为农林局副局长,总支委员。县农办的主任,经常有病,正好离退休年龄还有多半年了,就打报告,提前离岗,病退,但并不影响正科的工资待遇。
      他安排局办公室夏金兰,通知县林业局和农牧局领导们,到县农牧局办公室开会,县农林局总支研究决定,局机关搬到下面县城里的林技推广站大楼三楼办公,由王其林副局长协调林业局和林技推广站,一周内腾出三楼后,农林局机关即行搬迁。还确定原农牧局,林业局,农办的人员,合并到农林局机关办公,一并搬到林技推广站大楼三楼。
      县林业局局长王其林在会上没有提出什么不同意见,但他回到县林业局召开会议,传达了上面在农牧局里开会的意见,三个单位合并,农林局搬下来到三楼办公,一听新成立合并的农林局要到下面这个楼三楼来办公,林技站干部们原来住两层,现在要合一层办公了,干部职工们都脸色不展了,流露出一些不愿意的意见来。凭什么要搬下来,我们不搬,有的职工很激动,工气愤地说。王其林冷笑着说,我把意见传达到了,我也没有办法,你们能顶住的话,就不要搬了。其实王其林也不想让农林局搬下来办公,说心里话也想顶住不搬,不让出地方来,看好戏还在后头哩。
      过了三四天,他跟着王其林去县林业局办事,县林业局和林技推广站还没有搬家,没有腾三楼,在楼梯上,碰见了县林技推广站的一名职工,王其林问道,你们怎么还没有搬?我们马上就搬了,这个县林技推广站的职工回答道。
      一周后,县林业局打来电话,说三楼腾出来了。他跟着坚学达局长,坐着小车下去看了,三楼还真腾出了,除了局长办公室,留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其它有些房间也留了一些沙发和茶几,有些房间搬空了。看来是把林业局的东西留下了,林技站的全搬走了。
      坚学达局长安排,星期一开始搬家。农牧局机关的办公桌,沙发,茶几,床板,床凳,文件柜,四通打字机,速印机,会议桌,桌毯等,大车拉了几趟才搬完了。县农办那边,也把一应购置的家当,全部搬了过来。他和局机关的干部们,一通忙碌,布局好坚学达局长的办公室,又各自挪动和摆放好自己办公室的桌椅,沙发茶几。
      林业局原来有一台中吉普车,给了林技推广站使用,县农办合过来的一辆大屁股仪征牌小车,农牧局机关带下来一辆奶黄色的苏联产伏欠加小车。
      农林局正式办公了,坚学达局长在靠大街一边中间的唯一一个套间办公,南面是打字室,最南头是两间的局会议室。坚学达局长北边依次是王其林,常永铭,邵仁禄三个副局长单间办公室,朱贤彪一间,这面最北头是两间的局机关大办公室,背街这一面最北头一间是农办搬过来的三个人,负责原农办的一摊事,他被安排到中间一间,北面靠得是原林业局两个职工办公室,南面是会计室老霍,区划办范英平,原林业局一有病老职工,两个局司机的单间办公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 2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