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 58 章 ...

  •   庆明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这是钦天监算好的近几年中最好的一个日子。

      这么好的日子,自然是为庆明帝成婚准备的。

      庆明帝已经十九岁了,在大虞十六七岁就可以结婚的年纪,这个年纪略晚了些。

      庆明帝结婚,不管是季珝还是其他兄弟姐妹,都要送上一份礼物,以贺两姓之好。

      吸取了上次过年礼物的经验教训,季珝开年后就在想要送什么了。

      想了几个月都没一点儿头绪,直到去到鄞州得到了那包种子,她才想着或许可以送一床棉花做的百子被?

      用大虞第一次种植的棉花做的百子被,一定很有意义。

      信是九月十七到的,棉花紧随其后,九月二十到了。

      离着十月二十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时间也比较紧张。

      收到的棉花都是已经将籽去除的了,棉花和大部分的棉籽都被送到了季珝手中,鄞州庄子上只留了少许的棉籽做种。

      这床百子被,季珝依旧打算找尚宫局制作,天下最好的绣娘都在皇宫之中,她没必要舍近求远,至于会不会被自家二哥知晓,她二哥天天那么多事情要忙,那里有时间关注这个事。

      尚宫局专司寝具的赵女官来到了季珝的沁雨阁。

      “我要你们以这个作为填充物,做一床被子!”季珝将棉花展示给赵女官看。

      季珝不清楚做一床棉被所需要的棉花是多少,也不清楚一棵棉树能够收获多少棉花,因而当初往那包种子中塞了不少的棉籽。

      因而种下去的棉花有小半亩,现今收获了大概七十多公斤的棉花。

      棉花是虚胖产物,七十多公斤听着不多,但十斤一麻袋,也足足装了十五麻袋,占了大半个马车。

      看到那一车的棉花,第一次体会到棉花虚胖的季珝吓了一跳。

      而后便赶紧让宫人们卸到房间里面藏起来,又下令谁都不许说出去,就怕礼物还没送出去,就闹得人尽皆知了。

      尚宫局的赵女官看着那白花花的蓬松物品,有些拿捏不准。

      “九公主,这是什么,看着也不像是芦苇花!”

      季珝笑着解释道:“这是棉花,不是芦苇花,据说是从海外传回来的物种,现在只有鄞州那边有少许种植。且棉花也十分保暖。”

      棉被在轻盈、保暖的效果上虽然比不上蚕丝被,但是因着蚕丝产量少价格高昂,一般百姓也用不起,所以在这方面棉被意义非凡。

      赵女官上前嗅了嗅,气息清新自然,又伸手捏了捏,触感柔软蓬松不说,在她放手的时候,那被捏的地方竟然慢慢的回弹了回去。

      弹性那么好,赵女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虽然对于季珝说的保暖方面还存有疑虑,但是赵女官还是问道:“公主想要做一床什么样的被子?”

      “赵女官,我想做一床百子被送给皇兄作为新婚礼物!”季珝扬起一抹笑看着赵女官。

      “所以这事情,暂时不可以泄露出去,你明白的吧!”

      “请公主放心!”赵女官刚忙行了个礼应承道。

      “那就行,我和你说下我的要求,被子底色要是大红色的,上面要绣有龙凤呈祥,记得要用金线绣……”

      季珝本想按照前世见过的百子被来提要求,奈何她前世没结过婚,参加别人婚礼的次数也少,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眼前一亮的设计了。

      “……算了,主要的龙凤呈祥必须要有,其他的细节,你们看着来吧!”

      “一个月的时间来得及吗?”季珝略有些担忧。

      将棉花整理成被芯不难,难得是被套上的刺绣,便是她没学过刺绣也知道这方面的耗时是很长的。

      “请公主放心,保准在陛下成婚前完成!”赵女官胸有成竹道。

      “那就好!”

      转眼一月便过去了,在庆明帝大婚的前三日,尚宫局终于将那床百子被给做好了。

      这事瞒的过庆明帝却瞒不过掌管后宫事务的太后,因而被子做好后不久太后便也知道了。

      母女两人一起验了货。

      被子足有八斤重,十分厚实,摸上去触感蓬松柔软,被套上绣的龙凤呈祥的图案也十分的漂亮。

      太后当即决定将这床被子作为帝后大婚当晚的喜被,十月下旬,顺京已经十分寒冷了,再往北一点的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了,因而这床被子完全是用得上的。

      帝后大婚的第二日,新任皇后的崔芷兰拜见了太后及各宫太妃,又给他们这些弟弟妹妹们送了见面礼。

      一套流程刚走完,季珝就被自家二哥给逮到了书房,还是季珝自个的书房。

      “说说吧!”季琰看了她一眼。

      “二哥不去陪着嫂嫂,把我抓这里来想让我说什么?”季珝佯装不明白。

      “别装傻!那床被子,我听宫人说是你捣鼓出来的?”季琰斜睨她一眼,拿起桌子上的扇子往她头上敲了一下。
      “哎呦!二哥你打我,小心我和嫂嫂告状!”

      “难不成你觉得她还会站在你这边!”季琰反问。

      季珝哑然,这还真不一定。

      “好了,别闹了,说说那棉花是何物?”

      见他神色严肃起来,季珝也不闹了,正色道:“这棉花是我在鄞州时偶然得到的,当时这种作物混在一堆种子里面……”

      编瞎话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如今季珝编起瞎话来更是连眼皮子都不会抬一下。

      “也就是说这棉花是从海外传来的?”季琰探究地看了她一眼。

      季珝不动如山,表情十分自然,声音铿锵有力:“没错!”

      “那你是如何发现它的用途的!”季琰又问。

      “这个嘛!二哥你稍等一下,我去拿个东西你就知道了。”

      季珝出了书房,来到了存放棉花的地方,当初给尚宫局的只是一小部分棉花,大部分的棉花都还在季珝的沁雨阁。

      而当初鄞州那边送棉花过来的时候,除了那十几麻袋的棉花,还送了一小筐未经处理的棉枝,上面的棉花沉甸甸的,看着十分喜人。

      季珝找了个花瓶将它们插了起来,别说,还真别有一番风情。

      于是在书房等了一会儿的季琰就看到了那一瓶子的棉花。

      “这就是棉花?”季琰从花瓶中取下一枝。

      而后伸手将其中一朵棉花给揪了下来。

      揪下来后才发现棉花略微有些硌手,他分开棉团,里面赫然是一个个灰褐色的棉籽。

      “对,棉花成熟后就长这样,看着和芦花差不多,于是鄞州那边的人就尝试了下,然后就发现它不但可以纺织成线,还可以取代芦花、柳絮填充衣服,这样做成的衣服舒适不说,还十分保暖。”

      “原来是这样!”季琰看了她一眼,寓意深长的说了句。

      “你这边还有多少棉花,棉籽呢?产量如何?”

      季珝一一回答了。

      而后她那些留存下来的棉花和棉籽就一个不剩全部被季琰给薅走了。

      季珝:“……”

      行吧,你大你说了算。

      ……

      日前萧瑾递了消息过来,红砖烧制成功了,火炕也略有成效。

      此时已经是十月下旬了,天也冷了起来。

      季珝乘着马车从皇宫出发前往西郊,她坐在马车里面,马车四周的窗帘、门帘都拉得紧紧的,一点风也进不来,在马车的角落还烧着一盆银霜炭,但是即便如此,马车内的温度依旧不高。

      索性从顺京到西郊庄子上的道路已经被水泥给铺平了,这使得马车的速度又快了不少。

      西郊庄子外,萧瑾已经在等着她了。

      “九姑娘,走吧!带你看看我们的工坊。”萧瑾开口便道。

      庄子的景色说不上好看,但是空地却非常的大,眼下那空地被栅栏围成了几个地方,被围住的地方还建了一排排的矮屋,矮屋外人们干的热火朝天。

      季珝定睛一看其中便有制作玻璃、肥皂、水泥的那三拨人。

      而离着他们不远的地方,有几口大窑,窑子外面堆叠着许多的红色砖块。

      “如何?”萧瑾见季珝看的眼睛都不眨问道。

      “很好!”季珝露出个大大的笑容。

      确实特别的好。

      “这些红钻虽然比不上青砖结实,但是造价却比青砖低廉至少一倍,对于权贵富户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应该会受百姓们的欢迎。”萧瑾说到这里停顿了下。

      “这红砖也放到珍宝阁里面售出吗?”

      季珝点了点头,“虽然红砖价格低,但是对于百姓来说也算是一种‘珍宝’!”

      “对了,不是说火炕有成效了吗?在哪里?”

      萧瑾带她去看了已经做好的火炕,那火炕刚填过柴火,因而炕面十分干燥温暖。

      季珝摸着那温暖的火炕头也不抬道:“你知道我在马车上想什么吗?”

      萧瑾不解。

      季珝道:“现在不过十月下旬,我乘坐的马车四面遮蔽,里面还烧着一盆银霜炭,但是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冷意。”

      说到这里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萧瑾:“我在想,我们有严实的庇所,有足够的炭火,都还觉得冬天寒冷,那么那些房子破败,家中又无钱买的起炭火的人家该怎么度过这个冬天。”

      说到这里她深吸了一口气,直起身定定的看着萧瑾:“所以我打算将盘炕的法子免费送出去。”

      萧瑾错愕一瞬,随即又笑道:“方子是你的,你都不在意,我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他面上不显,心里却难免受到了一丝触动,那触动不痛不痒,但却犹如挠不到的痒痒一般,让人在意却又无可奈何。

      既然已经决定这样做了,季珝便与萧瑾商量了起来。

      而后的结果便是。

      第一,让庄子上已经学会这门手艺的人去周遭的村子选一些年轻人当徒弟,先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手艺。

      第二,便是扩大火炕的名气。

      十一月初三,永安宫。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碧桃从外面小跑着进来。

      太后正半躺在贵妃榻上休憩,脚边是一个炭盆。

      听到碧桃兴奋的叫声,她皱了皱眉,睁开了眼睛。

      候在一旁的青音姑姑更是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碧桃不好意思地笑笑,收敛了下自己的兴奋。

      “发生了什么事情?”太后坐起身。

      “娘娘,公主在沁雨阁弄了个新鲜玩意,邀您过去看看呢!”碧桃一路小跑着过来的,小脸通红,不知道是冻得还是激动的。

      “就是她前几日神神秘秘捣鼓的那东西?”

      碧桃点点头:“娘娘,公主说那叫火炕,今日可以使用了。让您过去体验下!”

      十一月初的北方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了,随便一个呼吸眼前便会出现一团团的白雾。

      这种日子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好,但是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受不了这种冷意。

      永安宫内更是从早到晚都生着炭盆,若非必要太后更是一步也不想走出永安宫。

      而现在这种情况就在太后的‘不必要’情况当中。

      “你回去告诉公主,天太冷了,我不愿去!”

      “娘娘,公主说这火炕睡起来十分温暖舒适,让您一定要过去看看呢,还说您一定会喜欢的。”碧桃没有放弃继续劝说。

      “睡起来十分温暖?”太后来了兴趣。

      “那便过去看看吧,青音!”

      青音十分有眼色的将挂在一旁的大氅给太后披了上去,而后又拿出一个装着银霜炭的小手炉递给她。

      做好这些保暖设施后,太后才慢慢地走出了宫门。

      太后来到沁雨阁的时候,季珝正在火炕上打滚。

      太后微微蹙眉,“这像什么话!你可是公主,竟一点仪态也不要了吗?”

      季珝从火炕里面滚到了外面,仰起脑袋:“可是母后,这真的很舒服,你快上来!”

      太后看了看这所谓的火炕,发现是由一种红色的砖石垒叠而成的,砖石上面扑了几床被子,看着十分简陋,她有些嫌弃。

      奈何拗不过自家宝贝女儿,太后无奈还是脱了鞋子,上了炕。

      而后不一会儿的功夫,她便浑身都瘫软下来了。

      “母后,是不是很舒服!”季珝在一旁笑嘻嘻。

      太后瞥她一眼:“是十分舒适,只是有这好东西你竟也不想着给母后?”

      季珝大叫,“冤枉啊!这火炕您之前又没有用过,我要是先放到您宫里,您会愿意吗?”

      本就是逗她的太后轻哼一声,不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太后的声音传来。

      “说罢!想让我做什么?”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母后!”季珝笑嘻嘻的恭维。

      “你是我生的,你有着什么鬼主意难道我不知道?”太后又是一声冷哼。

      季珝没在意,而是将自己想让太后帮忙做的事情说了出来。

      “就是请各家夫人过来,然后夸赞这火炕几句是吧!行,我答应你了。”

      第二步,就是利用太后的身份,促使火炕在顺京快速流行起来,以此扩大火炕的名气。

      太后答应了就立马行动了起来,正好第二日便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于是她便办了一场赏雪宴。

      而赏雪宴过后,火炕之名便在各个权贵当中流传起来,上行下效,在百姓中的名声也越发大了,大家纷纷打听这是什么。

      正在此时,季珝和萧瑾商量好的第三步便出现了。

      那便是顺京周报处插个队,将火炕用处以及图纸给传播出去,顺带给指了个方向,若是有需要盘炕人的可以到哪里去找。

      这报道一出,整个顺京都知道了火炕的妙用,那些盘炕人更是接活接到手软。

      因着生意太好,他们又收了许多的徒弟,挨着西郊庄子最近的村庄甚至整个村的年轻人都学会了这门手艺。

      又因着图纸之类的都传出来了,那些找不到人盘炕的或者家里穷困的,都自己对照着图纸来做。

      买的起红砖的就用红砖,买不起红砖的就自制泥砖也是一样的用,或许他们手艺不如那些人的精湛,但是做出来的火炕却一样结实好用。

      因而不到一个月,整个顺京附带周遭的村镇家家户户都至少有了一个火炕。

      这会儿棉花还没有出现,普通百姓用不起蚕丝被,因而被子的填充物大多是芦花、杨絮、柳絮还有木棉,更穷苦的人家甚至只能用稻草御寒。
      因而对于时下的百姓来说,冬天无疑是一个非常难熬的日子,对老人来说尤其甚。

      但是火炕的出现却改变了这样的情况。

      对于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人家来说,今年终于不用担心冬天太冷,家中的老人小孩熬不过去了。

      庆明五年就这样平平安安的过去了。

      ……

      沁雨阁内,季珝的房间中。

      此刻房中空无一人,床两侧的帷幔也被放了下来。

      季珝躺在床上,系统的虚拟界面正在她的视野上方,她用手指滑动着商城界面。

      因着年前的火炕之故,季珝又进账了一大笔的功德值,现在她已经拥有百万功德值了,但是相对应的系统商城新刷出来的东西也越来越贵了。

      就比如说眼前刚刷新出来的这三本书。

      这三本书分别是《高炉炼铁技术》、《牛痘与天花》、《青霉素的培育与运用》,三本书都十分的有用。

      但相应的价格也十分美丽,从左到右它们分别需要二十万、十万、三十万的功德值。

      这一兑换,季珝的功德值就会瞬间缩水大半。

      你可能会问,这不是还剩四十多万吗?

      看着剩的挺多的是吧,但是她还有很多东西没兑换呢,比如说土豆、玉米、甘蔗、西红柿、柠檬……

      这些东西价格倒不是特别的贵,便宜的如西红柿种子,一包三百功德值,贵的如土豆玉米,一斤两千功德值。

      但是玉米还好说,土豆这种大体积的作物,一斤根本没几个,一个顶多出五六个芽。

      更别说季珝还要留着一些功德值,以免后面出现更好的东西她没办法买。

      所以说这功德值她只有嫌少的份,怎么都不会嫌多的。

      虽然这三本书死鬼,但是季珝咬咬牙还是将它们兑换出来了。

      兑换的三本书,她一本也没留,全让暗卫丢给了庆明帝。

      这些东西要怎么使用,让她二哥头疼去吧!

      功德值花掉了大半,季珝心痛,近来都在琢磨从哪里还可以再获得一些功德值。

      正在她琢磨的时候,庆明六年三月,朝廷颁布政令,这一则政令可以说改变了天下。

      ……

      陈家村是因为陈是村中的大姓,所以才被这样命名的。

      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整个村子里一共三十二户人家。

      村子里的条件也算不得好,山地、沙地比较多,水田良田少。

      因而村子里每年种植的粮食,除了缴纳赋税就只够填个肚子,填饱是没可能的,混个半饱差不多。

      这一晚村长躺在床上想着春耕的事情。唉声叹气的声音将一旁的老妻给吵醒了。

      “你叹个什么气?”老妻不满的推了推他。

      “再不久就要春耕了。”

      “春耕就春耕,每年不都得来这么一遭,有啥好愁的?”

      “都三月中旬了,雨却没下几场,我怕……”村长说不下去了。

      闻言老妻也坐了起来。

      “好不容易挨过了一年,想着今年年景好些也好给大孙子说个媳妇,要这样下去……”老妻掩面哭了起来。

      “好啦好啦,这也都是我的猜测罢了,四月份才是雨水最多的时候,现在说这些还早了些。”

      话虽如此,但是夫妻两人都是劳作了一辈子的人,看天吃饭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谁都知道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的话罢了。

      却不想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屋子外就传来了叫喊声。

      “陈阿公、陈阿公你起来了吗?”

      陈村长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看看天还黑着,便是农人起的早可也没那么早的。

      坏了,该不会是出什么事情了吧!

      陈村长赶忙穿上衣服就跑了出去。

      此刻月亮还悬挂在天上,对时间把握很准的陈村长一看便知此刻还不到卯时。

      再一看叫他的人,竟然是陈秀才的儿子。

      陈秀才是陈家村唯一的读书人,十几年前便搬到县里住了,只是与陈家村的联系十分紧密,逢年过节都会带着家人回村子探望亲友。

      他的儿子在去年也中了秀才,被称为小陈秀才。

      这不年不节的还那么早,陈秀才让他儿子来找他做什么,难不成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陈村长赶忙开口询问了一番。

      却不想那小陈秀才面色红润,一脸喜气道:“陈阿公,是这样的,朝廷那边发布了一则政令,随着政令一起的是一批亩产千斤的良种,那良种名为红薯,不挑土地,沙地、坡地都适宜……”

      后面小陈秀才说了啥陈村长已经听不到了,他现在满脑子循环着亩产千斤、亩产千斤、亩产千斤……

      “小陈秀才,真是真的吗?”陈村长一把抓住了小陈秀才的手,他抓的死紧,直接将人给抓疼了。

      但是小陈秀才也不在意,他眉飞色舞:“自然是真的,那红薯是昨晚上到的,现在就在县衙放着呢,我爹说县衙那边今天便会将红薯按照比例发放到各个村子,所以我爹才让我起了个大早来通知您,让您赶紧带上人和家伙什去县衙那边领红薯呢!就怕去的晚了不够分或者分到没那么好的了。”

      闻言陈村长一把甩开小陈秀才的手,直直的朝着家里去了。

      小陈秀才甩了甩被抓疼的手,远远的喊了声:“陈阿公,记得要带上板车,那红薯个头大,重着呢!”

      “知道了!”陈村长的心都飞到那红薯身上了。

      要是真的有了这种高产的粮食,哪怕是年景不好他们也不用再饿肚子,哪怕是灾荒年也不用卖儿卖女了。

      老天爷保佑,这可一定得是真的!

      而这样的情景在各个州县以不同的形式上演着。

      而这便是朝廷的第一则政令,向天下昭告了红薯的存在

      这个消息一经传世,各地官员、学子有上书称赞庆明帝治国有方的,有为红薯写诗写赋的,形式不一,为红薯狂尔。

      但是这还不够,同是三月,朝廷公布了盐田的存在。

      盐田倚海建立,比之湖盐产量高,比之井盐、岩盐又更方便获得,所以整个大虞的盐价都下降了一半不止

      此刻庆明帝在百姓眼中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对于很多底层百姓来说,天子是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功绩他们并不关心。

      他们更加关心的是今年收成如何,家中银钱够不够扯上两匹布,屋檐的瓦片有没有坏,需不需要修一下,衣食住行不外乎如此。

      但是这两道政令为百姓谋取了切切实实的利益,红薯保证了他们即便是在收成不好的年景也不会饿肚子,盐价的降低更是让他们都能够吃的上盐,不至于因长久不摄入食盐而逐渐身体虚弱。

      庆明帝狠狠的刷了一波名声。

      有百姓第一次主动打听他们的统治者叫什么名字,然后在家里给他立了长生牌,也有的百姓特意去寺庙上香,祈求菩萨保佑他身体健康。

      而这两条政令给季珝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她又收获了一波功德值,甚至因着红薯和盐都是直接惠及百姓的,她的功德值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

      原本只剩四十多万的功德值一下子飙升到了两百万,甚至还一直在持续增长着,直到三百万的临界点时才停了下来。

      季珝:“……”

      这我倒是真没想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第 5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