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 53 章 ...

  •   请王朗和赵呈吃过火锅后,季珝对于各方面的进度也都了解。

      船只已经建造好一半了,预计六月中下旬就能完工。

      而赵呈那边的八百人也都在顺利训练着,且得益于季珝送过去望远镜,很多士兵因着发现及时都被救了回来,下海死亡的士兵少了不少。

      季珝对此十分满意,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船只除了这些个护卫,水手、杂役、船长都是必要的,此外还需要一个带队的人。

      对于船队的带队之人,季珝早有安排。

      一个是赵呈的副手,也是他的心腹之人。

      八百士兵不算少,若无能够管辖他们的人,季珝担心其中会发生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

      除了管理这些的人,季珝还要一个熟悉海外,懂得航向,能辨别各种环境的人。

      这个人选季珝属意王朗。

      王朗跟随自家的船队出过海,对于各种海上天气也有所研究,作为王家少东家在管理方面也十分擅长,有他在,季珝不担心船上的杂役和水手会出乱子。
      只是这事也得问问他自己的意见。

      却不曾想,季珝一问,王朗就答应了下来。

      见他如此爽快,季珝都有些愣住了。

      “公主,您的恩情无以为报,现在只不过是让我做个领路的出海走上一圈而已,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季珝当然高兴,只是也没道理让人白做工不是。

      于是她想了想看向王朗:“你家中的海船还在吗?”

      王朗心跳略有些加快,他哑着嗓子道:“其中两条船卖给了周家、林家,此外还有三条船在。”

      “既然如此,不然将这三条船也改造一番装载上你家的货物与我们一道去一趟海外?”季珝笑眯眯的看着她。

      王朗欣喜若狂:“多谢公主,多谢公主,请公主放心,我保证不会让公主失望的!”

      “对了,船队所需要的船长、水手、杂役、护卫也要开始安排了,这事我可以交给你办吗?”

      王朗此刻也恢复了一些神态,他当即保证道:“公主放心,我立马去安排,只是……”

      “只是杂役好买,护卫、水手的话牙行那边可能也不多,这方面需要面向百姓招人!”

      季珝愣了一下,而后明白了过来,确实出海的变故太大,自己的人用着才放心。

      “那就按照你的来,先从牙行那边找,若是人不够再多出些报酬从百姓当中挑选。”

      “那船长呢?”见王朗没有提到这个,季珝疑惑问道。

      “船长的话,可以暂时不设,此次出去的是一整个船队,只要最前面的船能够把控住,后面的船只跟上就行。每条船上可先安排几名管事,在航行过程中依照他们的能力再来安排职位,这样比直接从外找人要好上许多。”

      季珝听懂了,船长和水手、杂役是不一样的,船长对整艘船有着绝对的把控权。

      因而买人也好聘人也罢都难免对方有异心,然而这样提拔起来的自己人就能够减少这方面的顾虑。

      季珝十分满意,果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此事就麻烦你了,若是还有什么问题,你再来找我!”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王朗的能力还是十分可以的,不过半月时间,船队要用的人手买的买招的招就给集齐了。

      而这会儿,庄子上也传来了好消息,那脚踩式打谷机也做好了。

      闻言,季珝又乘着马车去了庄子里,然后再一次被颠的要散架了。

      “怎么样,试验过了吗?”季珝看着那和自己记忆中没什么出入的打谷机询问道。

      刘庆也就是负责制作这打谷机的人兴奋的脸都涨红了。

      “东家,拿这杂草试验过了,只需踩上几下,草籽就十分容易被打下来了,今年秋收能够松快些了。”

      季珝走前一看,打谷机里面的木制转轴上还残留有草籽,后面的谷仓草籽也还没来得及清理干净。

      “有用就好!”季珝满意了。

      “刘大叔,这个东西以你们现在的情况多久可以做好一台?”

      刘庆琢磨了一会儿道:“东家,最快也要十天的功夫,别的都还好说,只是带动这打谷机的齿轮需要铁来铸造,这个的时间要久一些。”

      季珝明白了:“孙管事,你调出一些人手去帮刘庆,然后去铁匠铺那边加急铸造这些齿轮,十天之内最少给我弄出十台。”

      孙管事一惊,随即为难道:“主子,铁匠铺那边不一定会卖给我们这么多的铁。”

      她倒是忘了,朝廷对铁的管制十分严格。

      “那这个就我来想办法,你们先把框架都准备好,等齿轮到了直接组装!”

      “哎!”孙管事恭敬地应了声。

      季珝这番话让他更加意识到自己跟了个了不起的主子,铁是那么好买的吗,这要不是背后有关系,主子怎么敢这么保证。

      季珝吩咐完后立马回去写了封信,让人快速递到赵呈手中。

      赵呈作为水军统领,手下的将士都需要用到武器,必然有这方面的渠道。

      随信件一同去的还有齿轮详细的图纸。

      当天季珝就收到了赵呈的回信,信中说这事情就交给他。

      又过了三天,季珝便收到了赵呈送过来的两件齿轮,附上的信件说,做出来了两个怕她急用先送过来,剩下的后面做好再送过来。

      两个,虽然少了点,但是也够用了。

      而后半天的功夫,两台打谷机就组装好了。

      季珝让人将其中一台附带图纸和信件乘船送回了顺京,信件和图纸都有两封,一份交给庆明帝,一份给到程溪。

      没错,季珝打算在报纸上公布打谷机的制作图纸。

      但是她也知道只依靠民间的力量,能发挥的作用太小了,因而此刻另外一份就起到作用了。

      非但有图纸,还有实物,想来朝廷那边看到东西也能尽快安排下去。

      另外一台,季珝则让赵呈转交给了鄞州知府。

      鄞州知府看到东西自然也十分惊喜,当即便下令工匠制作此物,而后或租或卖给那些有农田的人家。

      但是因着铁制品的管制严格,便是一州知府能做的也不多。

      而正在这时朝廷的命令下来了。

      打谷机送到庆明帝手中时已经快到六月中旬了,此刻距离秋收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紧迫,朝廷不可能将打谷机全部都做好再运往各地。

      因而庆明帝发令,将打谷机的图纸发放至各地官衙,同时将制作农具的铁优先挪用来制作齿轮,做好的打谷机按照村子田亩的大小发放,租给各个村子。

      政令一下来,整个大虞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时钟快速转动起来。

      离着顺京足有一个月半月车程的鄞州也在七月初收到了这个政令。

      可想而知此番朝廷的应对速度有多快,对农业的重视有多高。

      在将那两个打谷机送给对应的人后,季珝便没再管这事了。

      只是在后来秋收的时候,庄子上的水稻收完了,季珝将庄子上的那九台打谷机借给了周遭的村子,权当是尽了份力。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时间看回现在,打谷机弄出来了后,季珝便将目光放到了风车、谷垄、水车上面。

      风车可以吹走稻谷中的杂质,谷垄则是用于稻谷脱壳,水车既可以用于灌溉水田,其转动时的动力既可以用来舂米又可以磨粉。

      这三样都是好东西,尤其是水车,依靠水车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磨坊,这样一来平日里磨东西也就不需要耗费人力和畜力了。

      现在距离八月秋收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因而现在庄子上的人除了除草、施肥倒也没那么忙,正好留出时间来捣鼓这些东西。

      于是伐木的,切割垄齿的、编织垄身的,建造磨坊的……整个庄子的人手都被调动了起来。

      而这会儿,萧瑾送给季珝的那几袋子水泥倒是有了用武之地。

      这些水泥用来建房或者铺地都十分勉强,但是建造小磨坊却正好够用。

      磨坊,季珝打算用木头建造,因而只有墙角是用砂石垒叠,这几袋子的水泥抹缝正好够用。

      因为太好用了,负责安排一切的孙管事还不禁问到了季珝面前。

      “主子,这水泥甚是好用,不知道还有没有,庄子上有些房子年久失修,正好可以用上。”

      季珝迎着他期待的目光摇了摇头:“现在没有,不过等过上一段时间,市面上就应该有卖的了。”

      一月前顺京。

      水泥研究出来后,萧瑾第一时间在珍宝阁上架了。

      水泥的成本低,因而售价也不高,价格低廉到可以和肥皂相媲美。

      起初大家看这灰扑扑的玩意都不以为然,有些人甚至觉得它配不上珍宝阁的名头,要掌柜的将它挪出去。

      然而正在此时,珍宝阁在门口做了个实验,他们用水泥浇筑了一块半人高的石板。

      于是围观的众人就眼睁睁的看着那块足有三指厚的石板在一天之内就干了,而且水浇不透,火烧不着,经过重物碾压也不破裂。

      这一实验大大的打响了珍宝阁水泥的名头。

      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将此事推上了高潮,

      那便是工部那边从珍宝阁购买了大批的水泥,打算用作修补皇宫之用。

      顺京周报大肆报道了此事,因而不过几日功夫,整个顺京都知道了水泥这种神物。

      于是那些家里正在修园子的、建房子的、修桥的都纷纷行动起来,向着珍宝阁下了无数的订单。

      萧瑾的水泥工坊先是接到了工部的订单,后又收到了不少来自顺京甚至其他地方富户的订单,这些订单压得整个水泥工坊都要喘不过气来。

      便是萧瑾已经提前扩大了生产规模也没能缓解多少。

      若是再扩大生产,不说管理能不能跟上,这么多人进入水泥工坊,其中肯定有别人安插进来的人,这样的话水泥配方的泄露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萧瑾一合计,既然如此,那不如直接将配方卖出去。

      因而就在季珝收到水泥后不久,就又收到了萧瑾的来信,信中萧瑾将利弊都说的十分清楚了,劝说季珝将方子卖出去。

      水泥这个东西可以修桥、修路、建房、修筑堤坝、修筑城墙……

      因而季珝本就没打算将水泥的方子一直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没多想便同意了萧瑾的提议。

      季珝甚至在回信中提议将水泥的方子半卖半送给工部。

      这个意见萧瑾也欣然接受。

      研新所是大家一起创立的,因而这个消息也避不开其他人。但是水泥方子是季珝拿出来的,因而大家也都没啥意见。

      等萧瑾放出风声要将水泥方子出售后,不过几日便吸引了许多的商户。

      萧瑾也没搞什么拍卖,他直接将这方子固定了一个价格,而后只要有人愿意买,他就卖。

      但是因为事先说在了前头,来买方子的商人又不都是一个地区的,因而大家也都欣然接受。

      也因此,水泥工坊的压力才缓解了下来。

      又因为珍宝阁的水泥工坊已经率先打出了名声,因而工坊的生意依旧十分好。

      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第 5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